石英福
(甘肃省临夏市罗家湾小学,甘肃 临夏 731100)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双向互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适时合理的提问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够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促其在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质疑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有助于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小学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提问方式单一、提问时机不合理等,缺乏课堂问题的设计性,难以激发生的探究热情,也不利于获得预期的教学成效。所以,有必要探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现状,在明确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增强提问的实效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目前,很多数学教师都比较注重提问,善于在提问中启发学生的心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也有一些老师在提问方面存在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对教材已熟烂于心中,但是在正式授课之前,并未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准备,提出的问题具有随意性、一时兴起的特点,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导致课堂提问的成效不尽如人意。
虽然有些教师比较注重通过问题启发学生,通过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因缺乏对学生心智的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解而出现了问题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心智,无法形成学生探讨思考的氛围;另一方是问题难度过大,甚至超出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造成学生不参与课堂互动,不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在课堂提问环节,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适当引导,比如,有学生回答问题不连贯或者口语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并未给予针对性引导,而是一味地重复问题,导致学生心理压力非常大,甚至会出现脑袋空白、思维短路的情况,无法给出最终的答案,看似这只是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其实是直接打断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中,课堂提问的主导者通常是教师,教师基于自己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对学生认知基础的预设而设定问题,这是引领学生探索新知、学习知识、的必要步骤。但是,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教师,就相当于教师把全部的“我”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这将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导致学生思维惰性的产生。因此,在启发性提问阶段,教师可以尝试把提问的机会交还给学生,利用教材文本所提供的图、表、文字等各种资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问,唤醒他们的思维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思维主体,促其增强质疑的意识,在质疑、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开展“认识钟表”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材文本,创设导入情境,这是构建优质课堂的开端,其主要目的在于调用学生掌握的知识并引出未知知识,使学生在知识差的驱动下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按照教师的指引参与课堂活动,为接下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老师打一个谜语,你们猜下谜底:有个小东西,可爱又活泼,虽然没有腿,但是一直都在跑,若问它有和功能,可以喊你起床来上课。”同学们的兴致一下被提起,纷纷兴致盎然地猜谜语,大部分同学都猜对了,答出了“钟表”的答案,教师趁热打铁,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同学们展示常见的几种钟表造型,然后问同学们家中使用的是哪一款,通过趣味问题增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粘性和积极性。同学们都表现得比较活跃,纷纷回答教师问题。之后,教师对同学们讲“你们知道如何通过钟表读取时间吗?关于钟表,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有的学生表示“家里的钟表直接显示‘数字’,可以直接读取时间”,有学生指出,“爸爸妈妈会读取,我们不会读”。关于“对钟表的疑问”这一问题,很多学生充分展示了“问题宝宝”的特性,他们向老师提出了诸多问题,比如“为何钟表上有数字?”“为何不同针的行走速度不一样?”“为何钟表上会有很多小格?”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提出了诸多课本上没有提到的“关于钟表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提出的种种疑问,促进学生在探寻问题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充分发散思维,全面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动性,引导他们在热烈的氛围下增进对“钟表”的认识,在教师的谆谆引导下认识“时针、分针”,学会正确读取钟表显示的时刻。
很明显,经过教师先期引导后的学生提问,课堂非常变得异常丰富起来,学生自主提问的热情和主动表达的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锻炼,而这种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必备的思维品质。
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既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教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构建优质课堂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懂得教材中每个插画、每道例题的编写意图,也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教材,在明确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特点等适时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快速理解和消化知识。
例如,在开展关于“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加强对教材的细致阅读和深入研读,认识到这节课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公顷单位”,二是“平方千米”,这两个都是测量和表示土地面积的重要单位,但是学生年龄比较小,空间想象力不足,如果教师直接按照课文向学生讲述“鸟巢”的占地面积是20 公顷,可能会引起学生困惑,到底“20 公顷”是多大呢?鉴于此,教师应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前提下,以“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为导向,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学校操场”“鸟巢”等场地,告知学生这些场地的基本尺寸以及以“公顷”为单位的面积数值,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公顷”的大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计算出“边长为1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告知学生“1 公顷=1000 平方米”,由此引导学生计算出1 公顷相当于多少个如上尺寸的正方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公顷单位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但若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未有效区分教学的难重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问题,也难以立足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启发,造成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提问之中,也无法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从而造成教学无效。所以,教师要全面深入地厘清教材的知识逻辑体系,准确把握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根据例题进行合理设问,一方面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挖掘潜能、拓展思维,更有利于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问题链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变为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逐层递进地解读教材内容,领略教材内容的本意,实现对知识理解、掌握与应用。问题链具有指向性、关联性、层次性、适切性等特征,帮助学生实现批判理解、内容整合、建构反思和迁移运用,促成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和应用旧知识,鼓励他们在调用旧知识思考及处理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对已学知识的深度掌握,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为例,在学习此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先前学习过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若干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题,比如“36÷9=?,42÷3=?,20÷5=?”等,以此唤醒同学们关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记忆,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该如何计算,接下来,通过小棒学习、小组探索等多种方式学习新知识,促进学生在梳理旧知识、应用旧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引导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样既能够增进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也能够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在旧知识的支撑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应当注意依据教学内容的逻辑思维走向由表及里推地推进,要合理控制问题难度,保证问题的难易度贴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同时需要注重问题的提问方式,最好提问带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问题,以此充分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促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新知,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郁的兴趣,继而养成爱数学、学数学的良好习惯。
新课程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基本上都与日常生活之间具有密切关联,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趣味、丰富活动的开展进行生活情境的构建,鼓励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习热情,积极开动脑筋,致力于解决含有数学元素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好数学知识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难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加强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探索,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多边形面积”教学为例,在开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创设生活情境,即“张爷爷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风筝刮破了,需要重新买布进行制作,但是他不知道应该买多大的布?下面,我们一起来帮张爷爷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好”。接下来,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人们展示图形,比如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要求学生找出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在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之后,鼓励他们认真观察并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学生表示,“它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相等”,也有学生表示,“它是倾斜之后的长方形”。教师在带领同学们回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引导学生发现,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要先确定其底和高,而后通过底*高的方式得出最终面积。同学们的思路方式非常正确的,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在教学工具“网格线本”上绘制平行四边形高线,通过数格子的方式确定高线长度,从而计算出张爷爷所需的布料面积。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创设学生们比较熟悉且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已积累的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增强探索意识,加强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继而实现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习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和主题,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由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大胆表达内心深处的想法。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握时机,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将问题的引导下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的处理时 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综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调用已学知识、探索新知识,在新旧知识联系之中发散思维,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不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规范语言表述,保证课堂提问准确易懂,二要坚持一视同仁,保障课堂提问对象均衡,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中师生双主体的平衡,另一方面要保障课堂提问中学生间的机会均等,三要丰富内容形式,增强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不仅要充实课堂提问类型的丰富性,还要顾及课堂提问内容的全面性,最后,教师要强化学习意识,提升人课堂提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