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站位:让阅读具备格局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对策探索

2023-04-15 07:38:14吴修文
学苑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法整本书设计

吴修文

(福建省寿宁县清源中心小学,福建 寿宁 355507)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快乐读书吧》主题栏目,为学生带来整本书阅读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时,要做好教学调研,对学生整本书阅读基础、阅读方法、阅读经历等制约因素展开创新探索,为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提供丰富参数。整本书阅读符合学生学习诉求,深受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整本书阅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如何做出合理设计,学生有个性追求,这也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输入新思维,建立整本书阅读机制

整本书阅读需要更多时空条件的支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渗透新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阅读,设计适合的阅读任务,顺利启动学生阅读思维。整本书阅读机制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注意多元探索,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一)合理导读

教师利用多种辅助手段设计阅读学习情境,能够顺利启动学生阅读思维,整本书阅读要面对诸多内容,教师不妨利用动画、影视片段做引导,或者设计一些悬疑问题,也可以讲述整本书中的精彩故事,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学习的兴趣。合理导读,教师巧妙设计,学生阅读思维顺利启动,整本书阅读将进入崭新学习阶段。如《安徒生童话》,这部书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自然会主动展开阅读学习,教师这样展开导读:童话故事都很有意思,阅读这些故事需要关注情节,也要做寓意发掘,建立一个童话阅读日记,将童话哲理和寓意做深度发掘,以日记形成呈现出来,每周带上日记参加交流展示活动,看谁的收获更多。教师组织学生撰写阅读日记,这是比较有创新的设计。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同时,不仅满足了好奇心,还接受了更多学习和教育,这无疑是最为有价值的阅读学习。学生大多对童话故事有特殊阅读兴趣,教师不需要从激趣角度展开设计,而是推出阅读日记学习任务,利用这样的设计促进学生理性学习认知形成,其阅读格局构建更为宽广。

(二)精选角度

学生面对整本书阅读内容时,需要有明确的思考方向,教师要对整本书做深度研究,为学生规划清晰关注方向,汲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快速形成整本书阅读认知体系。整本书内容众多,学生阅读水平较低,不能顺利把握阅读方向,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查,及时做出干预和指导,让更多学生自然进入到阅读核心。《稻草人》是叶圣陶先生的现代童话,通过对稻草人的视角,真实展现当地农村的人间百态,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喜欢,但大多对历史背景不够熟悉,难以与现实生活做对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这本书时,主要从历史角度进行设计,要求学生拓宽思考,结合社会现实展开深度学习,进而掌握童话哲理和寓意。为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稻草人》动画片段,提出一些观赏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对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有了全新的了解。教师组织学生定期讲述这本书的相关故事,启动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因为学生复述故事的同时,需要对情节做深度思考,也需要对故事蕴含哲理做深度剖析,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体验和认知会更为丰富。

二、运用新方法,提升整本书阅读品质

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兴趣,需要更多优良的方法支持,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判断,积极传授一些阅读方法,组织学生展开学法交流活动,都能够创造更多学习起点。整本书阅读需要时间,也需要学法,如果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法支持,自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传授方法

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其学法应用存在较大短板,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判断,针对学生学法应用情况做出积极应对,以满足学生阅读学习需要。跳读、略读、粗读、精读、赏读等,都属于阅读方法范畴,面对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教师需要做出精确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然进入到阅读核心。学法传授和应用,提升阅读速度,也增加阅读质量,促进阅读格局的形成。《格林童话》是以德国语言学家格林为主的作者搜集整合而成的民间童话故事,这本书搜集了200 多个故事,大多来源于民间,学生对《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童话故事比较喜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并传授一些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集,需要对独立的故事做情节梳理,也要选择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做重点分析,这样才能形成最鲜活的阅读体验和认知。可以选择一些喜欢的人物,利用画笔素描或者写生的方式,制作自己的人物形象卡片,阅读完这部书时,这样能够获得一本绘本图画,准备参与集体展示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醒,进入故事阅读环节,并尝试制作人物卡片,其阅读学习渐入佳境。一个简单的建议,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学生大多喜欢涂鸦,整本书阅读给学生创造更多绘画的机会,这无疑是学生比较喜欢的。

(二)交流体验

学生大多缺少阅读方法,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判断,针对性传授学法,组织学生做学法共享,都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学法积累虽然不丰富,但通过互动交流,共享一些学法信息,能够为更多学生带来学习启示,让有限的学法发挥最大的助学作用。整本书阅读需要学法,学生有个性认识,其学法也有不少可以借鉴之处,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学习,其实践价值更为丰富,阅读格局不断成长。教师指导学生展开互动性学习时,需要做好程序设计,也要及时传授一些方法,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建立学法体系。如教学《中国古代寓言》,学生对寓言故事也比较喜欢,课文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内容。教师设计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定期做阅读交流活动,而且设计了一些主题性活动方案,给学生规划清晰主题。在主题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渗透学法交流内容,要求学生共享阅读方法,交换阅读经验,为学生带来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学生主动交流环节,教师也参与到学生互动环节,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为学生提供一些学法。学生进入整本书阅读环节后,需要处理更多阅读内容,亟待学法支持,教师组织座谈交流活动,能够创造更多学法共享机会,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三、组织新讨论,强化整本书阅读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要强调合作学习的设计,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借助教师和家长的力量展开助推,势必对学生形成强力支持,确保整本书阅读学习顺利展开。学生对互动性学习比较有感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深度交流,能够带来更多学习契机。

(一)师生共读

整本书阅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学生不仅缺少阅读时间和阅读方法,还缺少阅读勇气和阅读意志,教师需要及时做出辅导,给学生更多鼓励和支持,还要与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师生共读活动,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阅读主动性。学生面对更多阅读内容,很容易产生学习畏惧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及时出手,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促进阅读认知格局的建立。教师主动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互动环节,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法支持,也可以与学生展开阅读讨论,其助学作用会更为显著。如教学《克雷洛夫寓言》,这部书中的寓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种是讽刺沙皇统治者的,一种是揭示剥削的,还有一种是反映现象,展示真理的。因为是外国文学作品,学生阅读起来存在一些困惑和短板,教师结合学生平时阅读情况,展开学情调查,然后推出一些师生共读活动任务,抽课余时间,显选择适合的内容,展开阅读讨论活动。教师有丰富阅读体验和方法积累,在互动阅读时,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

(二)亲子阅读

学生对亲子阅读学习活动比较熟悉,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在整本书阅读任务布设时,适时渗透一些亲子阅读任务,要求家长给予必要的帮助,与学生一些展开互动性阅读学习,势必能够形成丰富阅读成效。学生家长大多没有大块的时间陪孩子阅读学习,教师对此需要有客观认识,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安排,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到整本书阅读环节。教师设计亲子阅读活动任务时,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达成更多共识,及时传授一些方法,这样才能确保亲子活动的顺利展开。如阅读《山海经》,这是先秦古籍作品,被称为“奇书”,这部书蕴含丰富内容,涉及多门学科,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为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教师设计了亲子阅读任务:回家与家长协商,设计阅读计划,阅读完一个章节,需要做故事梳理和归结,最终形成整本书阅读笔记。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与家长协商,打开阅读学习程序。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商阅读计划,对家长阅读中存在问题做具体指导,帮助家长顺利掌握阅读指导策略,确保学生整本书阅读学习顺利展开。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存在不少难题,而家长认知也有短板,教师要做好积极组织,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还要及时帮助家长,以提升亲子阅读学习效率。

四、拓展新领域,形塑整本书阅读能力

教师利用创新任务展开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阅读学习的启示,也能够规划清晰路径,这对提升整本书阅读效率有一定帮助。学生面对阅读任务,需要有主动思考的意识,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能够顺利启动学生阅读思维。

(一)网络学习

整本书阅读需要丰富素材内容的支持,学生对网络化阅读学习也有更多期待,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具体安排,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阅读内容,找到更多辅助材料,也能够形成更多学习支持。整本书阅读需要解决问题众多,我们该如何做出科学应对呢?教师和家长对此没有清晰认识,完全可以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这样能够顺利建立阅读计划,阅读新格局也会逐渐形成。网络化学习是崭新学习形式,学生对此最为喜欢,教师要做好对接设计,以提升网络学习品质。如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这部书,学生对科学知识充满探索的兴趣,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布设整本书阅读任务: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个“为什么”,这本书就是一位“老师”,随时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消除你的顾虑。阅读时做知识积累,利用条目的形式做呈现和记录,这样可以形成系统性知识梳理,最终建立知识储备库,为学科学习带来更多硬件支持。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应用最为敏感,因为生活经历积累并不丰实,遇到更多生活疑惑问题是最自然的,这部书能够解决诸多关注问题,无疑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教师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知识储备库,这是比较有价值的设计,学生主动展开知识梳理和归结,能够快速增加自己知识储量,促进阅读认知新格局的建立。

(二)读写实践

读写结合是常规学习任务的呈现,教师需要对呈现形式做创新处理,以顺利激发学生操作主动性。整本书阅读需要解决更多学习问题,教师要对训练任务做系统化设计,组织学生定期做阅读训练和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进入整本书阅读环节,根据学习体验展开具体训练,其学习体验会更为鲜活。教师对阅读任务做解读和要求,能够为学生规划清晰操作路径。读写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做好筛选,因为整本书阅读需要关注的内容更的,如何将读写任务做创新设计,成功调动学生训练热情,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设计了一些读写任务:我国古代有太多神话故事和传说,阅读这些故事时,要注意发掘其思想内涵,然后根据学习体验展开创意设计,自行创作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准备参与班级评选活动,将优秀习作推荐到班级,张贴到文化墙上,或者输入到班级网站上,或者向学生网站做推荐,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这些传奇故事。学生对想象故事创编任务比较有兴趣,都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在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轮次筛选和评价,最后推选出优秀创作作品,在更多平台做展示,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读写结合有不同呈现形式,自由创作想象故事,其训练价值更为丰富,学生都能够主动进入操作环节。

五、结语

整本书阅读需要解决更多问题,学生阅读整本书需要更多时间支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渗透全新理念,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出行动计划,创设适宜阅读环境、传授更多阅读方法、组织多元阅读活动、创新网络阅读学习、利用读写推动阅读,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阅读学习路线。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有不同期待,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要求展开设计和组织,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法整本书设计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24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