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若干因素分析

2023-04-15 06:49黄晓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价值观习惯

黄晓东

(浙江海洋大学体育与军训教育部 浙江舟山 316022)

新修订的体育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同时,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目标,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2020年4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时指出,现在孩子普遍戴眼镜,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有所下降。体育锻炼习惯没有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和强度不够,是青少年体质下滑的根本原因。

终身体育起源于终身教育,目标具备多重指向,与个人体育价值观和社会体育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的功能得到完善和细化。手机互联网的普及,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生活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是一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因此,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研究,应该结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合乎实际,更有针对性。

从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查询“终身体育”标题相关的文献数量及北大版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相关文献数量来看,终身体育在2000—2010年间,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近10年来,体育类核心期刊相关文献较少。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而言,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健康中国2030”提出,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达到3 次以上,对3823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多达73.7%的人未养成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1]。体育锻炼习惯还未养成,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了。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健的体魄是高质量人才必须同时具备的五个基本之一[2]。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我国群众体育的中坚力量,而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由体质健康向身体素养转变,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深度融入生活的重要体现。时代在变化,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唯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会改变,而健康的身体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个人成长和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3]。该研究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点,从5个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 良好的体育价值观是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提

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反映了大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对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具有倾向性作用,是大学生能否保持经常性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4]。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作为反映青少年对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驱动力[5],是一切体育思想和体育行为的前提,它对自身的体育思想和体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6],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较多来源于内部动机[7]。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的智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体力,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指出,中国的文化不重视运动,向来是重视智力不重视体力[8]。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明白,健康的体魄是成才的重要基础,是成为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因素;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放眼长远,与国家同舟共济。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体质健康向身体素养迈进,正在使体育深度融入人民生活,促进终身体育,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深入推进全民健康,使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增强国家软实力。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价值观,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

体育课程思政是培养新时期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者指出,爱国是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9],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有助于积极、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学理内涵的本质是寓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于体育课程之中,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等德育元素隐性地与体育课程相耦合,动态统整个体私我与公我品质,实现修体明德[2]。课程思政,其实就是将爱国主义等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当中,使学生自觉提高自身思想觉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理应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与国家保持一致,时刻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并付诸实际行动。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0]“人民至上”[11]的治国理政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重要位置,突出体现在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09 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2014 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出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当前我国正经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阶段,体育强国的重中之重在于群众体育的发展,大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是群众体育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接受过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到大学的长期体育教育,是群众体育的骨干力量,能够对群众体育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新时期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自身情况,学好锻炼身体的本领,努力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为即将步入社会,做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打好基础,此举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行为体现。

2 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是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载体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长期锻炼的习惯,而合适的体育项目是长久坚持锻炼的重要载体。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需要考虑诸多影响因素。从个体的角度而言,由于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在选择项目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体育项目。如身高有优势,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篮球等身体对抗类项目;小个子、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选择隔网对抗类小球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质弱的学生,可以选择操舞或健身跑类项目。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在选择长期体育锻炼项目时,应该考虑选择社会上开展广泛,有较好群众基础的项目为宜,如果选择一些冷门的项目,可能导致学无所用,或因场地器材少、参与人数少等导致体育活动无法开展,致使体育锻炼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影响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从经济条件的角度而言,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只是不同的项目门槛高低不同,大学生在选择项目时需要结合自身及家庭经济条件,如高尔夫等项目既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又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乒乓球、篮球等项目相对门槛则会低很多。总之,大学生在选择长期锻炼的体育项目时,既要考虑到个体因素,也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有利于大学生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3 掌握相关体育项目的知识技能是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的基础

良好的运动体验是坚持运动的重要因素,而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是带来好的运动体验的基础。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其中把享受乐趣放在第一位,充分说明了运动体验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意义,也充分说明了体育活动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而是身体活动与心理感受的统一。一次又一次良好的运动体验是唤起兴趣最好的老师,让人在运动中挥洒汗水的同时,感到身心愉悦,促使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最终促使兴趣的形成。但是,好的运动体验往往要有一定的运动技能作为支撑,倘若一个人喜欢打篮球,但投篮投不进、传球被抢断、运球会失误,可能导致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打球,自己也很难长久坚持下去,更难说有长久的兴趣了。有学者指出,终身体育三部曲:兴趣、爱好与习惯[12]。兴趣,有的时候来源于自己的实力,当体育运动充分融入个人生活当中,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就形成了爱好,久而久之,就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4 科学合理地学习和锻炼是新时期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条件

体育运动有一定的科学性,科学合理的学习和练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合理地锻炼能减少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体育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因此,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应该遵照体育项目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做。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终身学习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科学合理地学习和练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乐趣。

科学合理的锻炼是新时期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辅助条件,社会在进步,时代也在进步,科学的发展使得体育运动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利用各种运动辅助器材或设备监控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更应该科学合理地制订健康运动计划,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运动,做群众体育锻炼科学合理运动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在运动过程中,遵循体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社交媒体平台是促进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催化剂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体育朋友圈,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圈子体育就是因缘而结成的体育缘[13],社交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圈子当中,小圈子进而变成了大圈子。体育活动不仅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更是人们享受体育、娱乐身心、实现社交等功能的重要载体。虽然人们处于同一社会大环境当中,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而志趣相同的人往往会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当中,正如古语所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学生也一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组建一个体育圈子,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便于大家交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大学生体育圈子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便会出现一些技能较好、善于组织的骨干同学,有时能一呼百应,起到提醒和督促大家参与锻炼的效果。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体验到体育朋友圈子的好处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加入当地的一些体育圈子当中,使锻炼的坚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好的社交媒体平台及其内容是当代人们学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之间分享体育学习资料、分享体育锻炼经验,引起大学生之间的共鸣。社交媒体平台是人们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刷抖音、刷头条、看朋友圈等已然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社交媒体平台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平台功能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贴近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使用。平台有它的两面性,用得好则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用得不好可能劳民伤财。在大学生群体中,不乏有一些技能优异的同学,他们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拍摄和发布一些体育运动的视频或文字资料,对同是大学生的体育爱好者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由于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他们为榜样,能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大学生学习和锻炼。对于拍摄和发布视频文字资料的同学而言,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利用好媒体平台,得到圈内朋友的肯定或点赞,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与微信朋友圈群体认同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圈内朋友的肯定提高了大学生参与运动的乐趣和参与反馈,增强了大学生运动的积极性[14]。体育运动是一项阳光活动,传递的是正能量,能得到圈内人群的积极肯定。

6 结语

终身体育的研究不能一蹴而就,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与时代和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不同的策略,研究只有结合时代特点和不同人群的特点,才更有针对性。大学生是一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群众体育的中坚力量,期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和社会环境变化,研究大学生终身体育相关课题,进一步促进他们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从而利国利民。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价值观习惯
我的价值观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上课好习惯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