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215000) 卢 通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说明文具有语言平实、内容简单、表现手法丰富的特点,能够激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究科学的热情,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能力。依据理性思维与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在小学阶段,依托说明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从现象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叫归纳推理。把一般规律运用到个别现象中叫演绎推理。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入手,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
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呢?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从无到有、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在归纳中形成理性思维。
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一课,主要讲了在发明纸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以及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其中,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纸发明之前人们记录文字的方式有哪些。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说说古代记录文字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归纳出蔡伦改进造纸术需要的材料以及造纸术的改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在归纳概括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时一般有着隐含的规律。教师从探究规律入手,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使学生不仅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演绎推理虽然与归纳推理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演绎不仅是知识点的延续,也是学法的延伸。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归纳出说明规律,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主要讲了不同花儿开放的时间与姿态的不同。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从阅读中发现不同花儿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作者在描写这些花儿的开放时间以及如何开放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的每个季节会有哪些花儿开放,然后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照着课文的形式写上几句话。在这里,教师先让学生归纳总结作者的表达规律,再让学生仿写,发展了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促进了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围绕着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使学生明白课文的表达特点是什么。当学生明白作者介绍事物的规律之后,教师再鼓励他们运用这种规律尝试着进行表达。这样由此及彼、由习得到运用,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演绎中得到发展。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让学生对具有相似或者相异属性的事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和比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或者说明对象的深入认知,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相关事物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特点,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与发展。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一课,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如课文中写道:“桥长50多米,9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边走人。”为了让学生对这句话有进一步的感受,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教室作为参照:“我们的教室一般是9 米多长,而桥长50 多米,相当于5~6 个教室这么长。大家结合我们学校想象一下,这桥得有多长,从哪里到哪里?”当学生对赵州桥的长和宽有了直观、真切的感知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作比较:“现代社会,人们建造大桥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吊车、挖土机、起重机、搅拌机)而在1400 年前,人们建造大桥主要靠的是什么?(人力,是祖先们身背肩扛建造的)看到这样的赵州桥,你们想说些什么?(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真是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这篇说明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赵州桥的特点有深刻的感知,教师采取了比较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赵州桥的长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且在对建造技术的比较中,学生也真切感受到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赵州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把赵州桥的长度与学生熟悉的教室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然后,教师将1400 多年前赵州桥的建造工具与现代社会人们建造大桥的工具进行比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赵州桥的设计是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以及古代人民的智慧。在多维比较中,学生对赵州桥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画面以及文字上,而是真正从事物的本质特点中发现了赵州桥闻名世界、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事物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还可以让学生在认识事物本质特点的同时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从而加深对事物本质特点的认识,发展理性思维。
如在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在学完《鲸》一课后,教师让学生把这篇课文与前面学过的《太阳》一文进行比较阅读,说说这两篇说明文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在阅读目标的引领下,学生一边读一边对课文的说明方法进行梳理、提炼、总结。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发现这两篇说明文在表达上都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从而深化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认知。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感知,理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太阳》《鲸》都是说明文,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就单篇课文引领学生阅读,不注重对课文的统整、比较与分析,那么,学生就很难发现这些课文的共同特点,这不利于学生对说明文特点的整体把握。反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说明文特点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说明文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培养。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从一个词语、一个场景,或者某个事物的某种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抽丝剥茧,可以使事物的特点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明晰,使学生在以点带面的分析中获得对事物特点的真正认知。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时,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阳的(太阳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关系)。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再问学生读了课文之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许多学生都说出“太阳很大、距离我们很远、很热”等特点。于是,教师围绕学生提取的关于太阳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这样由点到面,使学生对太阳的认知渐趋完整,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在说明文教学中,学生对说明对象的特点是很难一下子把握的。教师从部分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逐层分析,可以使说明对象的特点逐步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既可以从部分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也可以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说说对事物的整体印象,再由面到点,像电影中的长镜头一样,步步推进,逐步聚焦,帮助学生一步步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这样教学,抽丝剥茧,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逐步发展。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时,教师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再让学生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有的学生回答“面容、尾巴、身体”,有的学生回答“松鼠的生活习性、动作敏捷、善于搭窝,繁殖方式”等。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由整体到部分,引领学生逐步感受松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促进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在《松鼠》的教学中,教师从松鼠的外形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松鼠的生活习性,教学结构清晰、严谨,教学目标明确,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大胆质疑。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给予必要的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跳出教材,不迷信教材的权威,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勇于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从而获得理性思维的发展。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主要介绍了几种事物的速度。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质疑:“教材中说的是真的吗?你们还知道哪些速度更快的事物?”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质疑,甚至根据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进行辩论,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收获的不再局限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还包括自己通过探究发现的知识,这样学生的理性思维就得到了提升。
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认知。由质疑到解疑,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个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避免学生片面思考问题现象的产生,使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对文本的认识更加深刻,理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蜜蜂》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质疑:“为什么蜜蜂同时放飞,却分两批返回?同一蜂窝的蜜蜂飞相同的路程,为什么所用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有的学生就课文中一些词句的运用提出问题:“‘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这句话中‘大概’一词能不能去掉或者把它换成‘可能、也许’?”还有的学生对作者做这次实验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辩论中阅读,获得了真知。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多维思考的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维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全面认识,有效避免学生思维狭隘现象的产生,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从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出发,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习惯,让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走向理性,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