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市龙腾小学办学集团校(231400) 何冬霞
为进一步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城乡联合教研”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因城乡之间存在差别,乡村儿童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与城市儿童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偏远乡村儿童送上难易适度又有拓展空间、既受他们欢迎又能启智培优的课堂教学是笔者正在积极探究的课题。
平均数是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小学生并不陌生。北师大版教材将“平均数”编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该单元主题是“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对于学生的计算要求不高。学生对平均分的知识已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对平均数会有一定程度的亲切感,“老熟人”会使学生比较感兴趣。但越是学生貌似熟悉的知识点,学生越难以学得透彻。因为一知半解,所以麻痹大意,往往学得似是而非。基于这些考虑,我们选择了“平均数”作为送教下乡的课题。
为了突出平均数的特征,教材编排了一个记忆数字的游戏,结合淘气5 次游戏所记住的数字数目的统计表,提出了四个问题: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平均每次能记住6 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你能帮忙解决机灵狗的问题吗?联系实际,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有哪些?教材在编排体系上遵循“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方式。据此,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为: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初步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难度较小,但这是一堂送教课,教师面对的是一所乡村小学的20 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可能胆子小,不敢发言。即便有学生爱发言,他会不会因为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而不敢发言?因此,师生之间需要架构一座沟通的桥梁,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儿童总是爱玩的,笔者通过游戏形式开启新课,将教材编排的参与游戏的对象从淘气一人变为全体学生。
【课堂实录1】
师: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一长串的数字。想一想,都有哪些?
生1:手机号码。
生2:身份证号码。
生3:QQ号也挺长的。
师:噢,你还有QQ 号,不错嘛。
生4:我也有,我还有微信号呢。
师:这些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你看一眼能记住几个呢?
(课件呈现一串数字,3秒后数字消失了)
生5:啊,没看清!
师:没关系,比赛还没有正式开始。
师:接下来的比赛主要是考查你们的记忆水平,看谁记得更多。有没有信心赢?
生(齐):有!
师:好。现在,老师来宣布比赛的规则,请大家认真听。
……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有的忍不住口中念念有词。在游戏过程中,师生成功融为一体。
拉近师生关系只是开头,“重头戏”在新知探究部分。要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把他们从最初的一时兴起“引”到实际探究,教师需要在“岸”和“船”之间持续发力。教学形式仍是前面游戏的继续:通过三组不同的数据,逐步引导学生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从而认识到平均数的特征——它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课堂实录2】
师:刚刚的比赛中,你分别记住了几个数字?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小A、小B、小C 三个同学刚刚也进行了比赛。他们的赛况如何呢?我们一起看一下。
师:先看小A,他第一次记住了5 个数字,水平怎么样?
生1:一般。
师:第二次他又记住了5 个数字。你猜他第三次记住了几个?
(学生的答案有6个、5个、7个……)
师:第三次,他记住了5个数字。
师:你觉得用哪个数字能代表小A的记数水平?
生(齐):5。
师:意见这么统一,为什么?
生2:因为他每次都记住了5个数字。
师:好吧。现在我们来看小B。小B 第一次记住了3个数字。
生3:太差劲了吧!
师:他第二次记住了4个数字,第三次记住了5个数字。你觉得哪个数字能代表小B的记数水平?
生4:6。
师:6?
生5:哪里有6?根本没有6啊!
师:6能代表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
师:6为什么不能?
生7:他记住的数字个数只有3、4、5。没有一次记住了6个。
师:觉得是6 的这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呢?说来听听吧。
生4:我是看从3到4到5,所以觉得是6了。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再赛一次,他可能会记住6个。对吗?
生4:是的。
生8:那也不一定。只是有可能记住6个。
师:我们要讨论的是用哪一个数字能代表他这三次的记数水平。
生9:是4吧?
师:为什么不确定?
生9:是4。
师:说说理由。
生9:不能用5,用5 的话,小A 不会答应。5 代表了小A的水平,但他比小B成绩好。
生10:用3 也不行,亏了。小B 后来两次记的都比3个多。因此选4。
师:我发现大家不选最大的那个,也不选最小那个,选的是中间那个。
师:现在小C 出场,他的三次比赛记住的数字个数分别为3、7、2。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小C的记数水平呢?
师:小C 同学的成绩很不稳定,最多的时候能记7 个,最少的时候只有2 个。根据评价小A 和小B的经验,我觉得应该选3。大家同意吗?
生11:不对,老师,不是3,是4。
生12:对,是4。
师:这里有3、7、2,根本没有4。你们为什么说是4呢?
生13:4是它们3个数的平均数。
师:你真棒!是的,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平均数。关于平均数,大家一定不陌生。我想问问生13,你是怎么找出小C记数个数的平均数的?
生13:很简单。把3、7、2 加起来,再把它们的和除以3就可以了。
学生充满好奇心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课堂。以比赛的形式分别呈现小A、小B、小C 的记数结果,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竞猜的游戏当中,学生积极思考后找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把握了平均数的基本特征。其中,数据的梯度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教材编排是直接呈现了淘气5 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由学生说出从统计表里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而提出问题“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淘气的记数水平用几表示比较合适?”学生可能会用重复出现的数值来表示,或者用居中的数值来表示。而在课堂实录2中,教师将记数次数调整为3 次,这降低了难度。教师设计的3 组数据分别是5,5,5;3,4,5;3,7,2。这3组数据的设计也是由易到难,逐步升级的。
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如果知识难度过大,会使他们失去探究的热情。因此,教师教学时要适当调整难度系数,使学生及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3】
师:老师也想加入到小A、小B、小C 的比赛当中,但是老师要记数4次。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1:不行,不公平。
生2:他们都是3次。
师:多了1次,所以不公平是吗?
生3:公平。记数3 次,和就除以3;记数4 次,和就除以4。
师:老师的前三次成绩是4、5、6。你能看出老师是赢还是输吗?
生4:看不出,还得看第四次的成绩。
师:老师太紧张了,第四次居然只记住了1 个数字。
生5:哎呀!老师输了。
生6:对,4+5+6+1=16,16÷4=4,平均数只有4。小A赢了。
师:这一次不算,我要重新来一次。
生7:好吧!就让老师重来一次。
师:这一次,老师超常发挥,居然记住了9 个数字!
生8:啊,老师赢啦!
生9:老师平均记住了6个!
师:这个同学算得真快。可是小A同学有意见了,他说老师的这次不算,还要再来一次。
师:老师又重新来一次,结果记住了5个数字。这下谁赢了呢?
生10:老师和小A打平了。
师:看一下这几次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1:前面3次数字不变,最后一次数字不同,平均数就变不同了。
师:在4、5、6 不变的情况下,第四次的数字分别由1 变成了5,又变成了9,平均数分别由4 变成了5,又变成了6。这说明平均数善变,也就是平均数的敏感性。
在掌握了平均数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基础上,教师抛出了“老师要参与游戏4次是否公平?”的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平均数易于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一个好的问题能提纲挈领,启迪思维,成为课堂的灵魂。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问题的设计都要贴近儿童思维。在接下来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环节,教师提问:“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呢?请你说一说。”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应用平均数环节,教师问得很小心:“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40 厘米,他在池塘游泳会有危险吗?”结合防溺水教育主题,利用平均数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探究平均数的特征环节,教师先提会引起争议的问题:“两个班级进行成绩对比,可以比总分吗?”当有几个学生大声回答可以比总分,并补充说明总分多的班级成绩就好的时候,教师不紧不慢地补充:“假设我们班有25人,隔壁班有45 人,你还同意比总分吗?”众学生哗然。教师的提问仍在升级:“这次考试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是85 分。可是考试当天有一个同学没来,后来他补考了,你觉得他考多少分对平均分的影响不大?(或者影响较大?)”……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儿童的主动性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只有基于儿童立场,了解其特征,分析其需求,掌握其规律,才能真正走进其内心,促进其主动学、积极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纵观本课,教师在学情的充分预设、教学重难点的拆分、知识宽度的拓展上始终从儿童需求出发,在数据设计和课堂提问上精心布局,将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运用巧妙结合,始终牢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如此,便可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