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馨怡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
古代诗歌阅读是高考的重要题型,历来为教师教学所重视。然而,因古代诗歌语言具有其独特的抒情性、简练性、跳跃性、含蓄性。因此,这也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通过整理归纳2020—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方向,我们不难发现,读懂诗歌成为了诗歌鉴赏的首要任务。
年份卷别诗题及作者A项B项C项D项主观题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魏了翁词前两句内容理解词上片内容理解词作风格以及内容词作写作思路 概括全词观点道理新高考Ⅱ卷《送别》李白全诗内容理解概括诗歌三、四句内容理解诗歌最后两句表达方式理解诗中两个“君”字含义理解抒情方式考查2021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全诗内容理解,勾联课内诗歌《琵琶行》诗歌第三句内容理解诗歌第六句内容理解诗歌最后两句内容及主旨情感理解诗歌第二句情感理解新高考Ⅱ卷《示儿子》陆游诗歌首联写法及内容理解 诗歌第三、四内容理解诗歌第五、六句内容理解诗歌最后两句内容理解理解全诗主旨观点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诗歌首联内容理解诗歌颔联内容及情感理解 诗歌尾联内容及情感理解 全诗语言风格 颈联的情感表达方式新高考Ⅱ卷《赠赵伯鱼(节选)》韩驹通过全诗内容理解赵伯鱼的人物形象诗歌第三句内容理解诗歌第四句内容理解诗歌第五、六句内容理解 概括全诗关于学诗的观点
由上表分析可见,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新高考都侧重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而对诗歌艺术技巧的考查,也建立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在这样的考情之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诗歌,也成为教学重点关注的课题。
怎样解读诗歌?常用的方法是从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题材、意象等具体内容方面入手。我们不妨转换思维,尝试从写作思路入手,即通过诗歌的行文脉络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或许能从本源层面理解作者的构思,从而反推作者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谈起诗歌章法,我们便会想到“起承转合”,实际上,这不只是律诗、绝句的章法,还是诗歌的表达层次。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即是理解诗歌内容层与层之间的关联,那么诗歌的主旨与情感也就顺势而出了。
“起”即诗歌的开篇。读懂诗歌的“起”,对初步把握全诗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诗歌的“起”句大致有以下几种内容:
1.直接抒情
作者开门见山,在起句便直接抒发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便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字叠词开篇,直接而强烈地抒发了内心的愁情,全词便围绕“愁”展开。又如,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开篇就直抒胸臆——“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直截了当地抒发世情凉薄的无奈、客居京华的悲凉的感情。
2.描写景物
开篇描绘景物也是诗歌常见的写法,而作者眼中之景往往已蕴含了作者心中之情,景物的特点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比如,杜甫的《登高》一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急风呼啸,天空高爽,猿猴悲啼,水中小洲凄清沙白,鸟儿盘旋,一开篇就写登高远望夔州秋景,以猿啼意象、清白之色,着意渲染了浓郁的秋意,也定下全诗“哀”的情感基调。
在以景物开篇的诗歌中,有一类用到特殊的手法——起兴。起兴的运用可以追溯至《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因此,从起兴手法选取的物象特点,同样可以感受到蕴含的情感。比如,《孔雀东南飞》一文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开篇,孔雀徘徊之态犹如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相顾相恋之情,而孔雀远去,则让人联想到焦、刘两人的结局亦是生命的远去,定下悲剧的基调。
3.交代事件
诗歌的首句往往也会由事件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我们也可据此推测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临高处,多生发感慨。又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中,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一诗的起句——“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是作者对友人的关切问候;在问候中作者提及慧远高僧以及东林寺,暗示了友人日常生活的内容即是叩佛问经,避世而居。联系诗歌尾句劝诫友人要追求光明的前途,不难发现起句中作者对高僧和寺庙的有意提及,已然包含了委婉劝诫之意。
因此,在阅读诗歌的开篇时,要重点关注首句内容、手法,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通过首句交代的信息,联系全篇,读懂背景、题材背后暗含的情感。
诗歌的“承”与前后句联系紧密,一般来说有承接上句,拓展内容、意境,以及为后文做铺垫的功用。杜甫的《蜀相》一诗的承句就是典型例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承接一、二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叙事与写景。一、二句交代寻访武侯祠之事,总写武侯祠的景致,渲染幽静庄严的氛围。承句进一步、具体描绘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色,然而,“碧草” “映阶”自为春色,“黄鹂” “隔叶”空作好音,景中显出寥落之意,体现作者的寂寞伤怀。这种伤怀,使得作者眼中建立丰功伟绩的诸葛亮的形象更加光辉,也为后文表达对诸葛亮的缅怀、对自身的感伤做铺垫。
阅读承句,要关注它与前后文之间的关联,从而读懂它的写法与作用。
“转”能使诗歌波澜顿生、摇曳生姿,也是我们解读诗歌情感的关键之处。诗歌的“转”,不可只简单理解为“转折”,而应是“转变”。这种“转变”常常被归纳为诗歌思路的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事及理。事实上,诗歌的“转变”有很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这几种方法。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中,由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描绘登高所见浩瀚无边的洞庭之景,转入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抒发生活坎坷、漂泊天涯的落寞孤危之情;元稹的《菊花》一诗中,从起句、承句对菊花的描写,转入“不是花中偏爱菊”的议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从前句由佳节而引发的强烈孤独思亲之情,转写他处,忆兄弟登高之事;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由前句叙写少妇独上高楼之事,转入“忽见陌头杨柳色”,写少妇所见之景;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由颔联“闻笛赋” “烂柯人”的典故,传达出对友人的悼怀、时光流逝的伤感,笔锋一转,表达了自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与乐观。
无论作者使用什么方式“转”,其本质上都是诗歌内容的转变。从行文思路上来说,是为了自然引出“合”的主旨与情感表达。因此,读懂“转”,理解作者在此处的思路的“转变”,才能读懂诗歌的情感脉络,准确理解诗意。
诗歌的“合”处往往是诗歌主旨与情感的集中体现,向来为人们所重视。“合”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抒胸臆
作者在结尾直接抒发情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绝不低眉折腰辱身降志的心意,也使全诗在浪漫迷离的梦境之中拓展意境,刻画出作者昂扬振奋、不卑不屈的形象。
2.以景结情
作者以描绘景物作结时,需要我们关注景物的特点。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在明月照耀下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给人以至凄至清之感,也使人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思念亡妻的黯然魂销之痛。
3.以问结句
作者以问句作结,可以达到启发读者思考的效果,有时也暗含了作者的观点态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三句,作者以廉颇自比,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虑。
对于结尾的问句,我们要思考,作者在前文是否已经给出了答案。尤其是反问句,无疑而问,加强语气,作者的情感态度便已然蕴含其中了。
4.以说理结
结尾总结、阐明道理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写法。比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中,魏了翁在《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中的结句“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中,勉励人们发现“人”的价值,努力追求美好,使得诗歌在平易真切中传达深刻的道理。
诗歌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在本质上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思维脉络。因此,在阅读诗歌时,我们也可由“起承转合”的写法反推,从而理解作者深蕴文中的主旨与情感。
下面,我们以一道诗歌对比阅读题为例,从“起承转合”的角度解析诗歌,直观地体会“起承转合”结构对我们理解诗歌的帮助。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杜 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①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注]①漫劳:劳驾您。
问:两首同为迎客诗,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客至》与《宾至》都是写迎客待客,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客至》一诗“起”笔写景,描绘了绿水环绕、清幽僻静的环境,景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作者在此处寓情于景。只有群鸥做伴,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闲适中又略显寂寞的心情,为后文表达因客人到来而欢喜的情感做铺垫。“承”句承接上文无人到访的清闲寂寥,顺势讲花径不扫、蓬门未开,但因客人的到来,“我”打扫庭院、打开家门,表达了作者喜出望外的心情,作者与佳客之间感人的情谊也可见一斑。“转”句笔锋一转写作者待客,然而酒菜欠佳,作者言“市远” “家贫”,深感抱歉,表明作者虽力不从心却也竭尽盛情,凸显主客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合”句则顺势将主客酒席间的气氛推向高潮,粗茶淡饭薄酒,主客却十分尽欢,兴致越高,高呼请邻翁作陪,也将喜客之情推向更高的境界。
《宾至》一诗则不同。“起”笔写所居之地幽僻,自身年迈多病,循礼“再拜”恭迎而觉困难,表现出作者不胜应酬的苦扰。“承”句以对话的口吻,进一步表明自己不愿应酬之意:我哪里有文章名动天下?白白劳烦您远至拜访。言辞客气疏离,又隐隐流露出文人的清高自傲。“转”笔从抒写佳客拜访的惊讶之情转入叙述待客之事,写佳客停留整日,而“我”一介腐儒,终生粗食,款待不周,还望佳客多包涵。从中也可见作者对应酬之烦扰,以及作者自伤身世之意。“合”句顺势客气地表达歉意,邀客人如不嫌简慢,他日再来看花,结合“起” “承” “转”部分处处流露的对应酬的厌烦可知,此处邀客人再来不过是客套之语:表面期许再共赏芍药花,实则是送客之意。
根据对两首诗“起承转合”的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①《客至》一诗中,作者发自内心地欢迎客人的到来,含多重“喜”:先有草堂周围环境清幽、景色秀丽之喜;接着在只有群鸥做伴的寂寞之中,忽得佳客临门之喜;然后转写作者待客设宴,虽淡饭薄酒,然而主客尽欢,有频频劝饮之喜;最后更进一步,乘兴酣饮,呼邻作陪之喜。
②《宾至》一诗中,作者则显得客套拘谨,包含多重“苦”:先写老病之躯却不得不迎客之苦;再写有贵宾来访的惊讶,与不堪应酬烦扰之苦;接着转写来宾停留整日,作者不得不尽心招待,不胜应酬之苦;以及作者穷苦无好酒菜招待之苦,同时又隐含自己满腹才华却穷困潦倒的自伤之苦。
【古诗鉴赏·学以致用】
(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答傅咸
郭泰机①
皎皎白素丝,织为寒女衣。
寒女虽巧妙,不得秉杼机。
天寒知运速,况复雁南飞。
衣工秉刀尺,弃我忽②如遗。
人不取诸身③,世士焉所希?
况复已朝餐,曷由知我饥!
[注]①郭泰机:西晋诗人,生卒年不详,出身寒门。傅咸和郭泰机素称“相知”。②忽:轻忽,不经意的样子。③人不取诸身:语出《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意思是应根据视听口问来了解和体验事物。
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描写素丝光洁,织作寒女的衣衫,以素丝表现寒女的贫困,同时又喻寒女品德高洁。
B.寒女虽然美妙灵巧,但却不能拥有操持织布机的资格,作者由此透露寒女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岁时转晚,日月推移,寒女的希望渐成泡影,同时哀叹自身遭遇不幸,遭到衣工的负心抛弃。
D.主事之人已吃喝饱足,哪里能体会低寒之人的痛苦?在前句议论的基础之上,更直接、强烈地抒发怨愤与绝望。
2.郭泰机曾向傅咸投诗,希望得到引荐,傅咸却回复他“虽心知之而未如之何”。作者由此作了这首答诗。他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古诗鉴赏·学以致用】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遭到衣工的负心抛弃”理解错误,“衣工秉刀尺,弃我忽如遗”的意思是衣工持着刀尺,轻易地将我这样善工之人丢弃一边。哀叹衣工不能知人用人,致使自己的希望落空。可由诗歌思路——寒女灵巧却不能得到重用,到更进一步揭示寒女悲惨的遭遇:衣工不能知人用人,自己只能虚度时光。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歌以寒女喻寒士,“起”笔写寒女心灵手巧却不能操持机杼的悲剧命运,以此比喻自身品行高尚、才华过人却不能晋升仕途。“承”句以衣工喻晋代选官制度及执行者,衣工轻视、弃用技巧高超的寒女,比喻选官以出身门第而论、轻贱寒门子弟,揭示此等制度违背情理,表达作者不能晋升仕途的郁郁不平,以及对统治阶级与选官制度的批判。
②化用《周易》语句。诗歌“转”笔由隐晦地借寒女喻自己,到以选官者不能“取诸身”而使寒士无所希冀,由寒女及自身,批判掌管选举者固守门阀观念,不肯直接考察和了解士人,使寒门之士失去仕途晋升的希望。
③直抒胸臆。“转”笔、“合”句运用两个反问句,强烈地抒发心中的怨愤之情。选官者不能亲自视听口问,寒门之士能有什么希望呢?更何况他们已吃饱喝足,又哪能体会饥寒之士的痛苦呢!强烈反诘,更凸显作者作为寒门庶族,前途渺茫、走投无路的绝望。
④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合”句以统治阶级的饱足与寒士之饥寒形成强烈的对比,辛辣地讽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抒发作者的不平激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首怨诗,以寒女喻寒士,揭露了晋代士庶对立的矛盾。由题干傅咸对郭泰机的回复,“虽心知之而未如之何”,对郭泰机的处境爱莫能助,可知门阀制度下的寒门子弟一生仕途无望,引起郭泰机的激愤之语。对解题来说,读懂“以寒女喻寒士”的写法尤为关键,而我们可以以诗歌写作思路的“起承转合”为抓手,来解读出此处关窍。
诗歌“起”笔以皎洁素丝作衣起兴,写寒女美妙灵巧,品德高洁,同时此织品出自寒女之手,便展现了寒女的出众才华。接着又写寒女有才华而不能操持机杼,受到不公待遇,可以看出作者有文才而未遇的自喻之意。接着又写天地运转,日月推移,寒女希望成空,忧心如焚,通过寒女的幽怨,也表达了作者因不能晋升仕途而只能空叹光阴流逝的悲愤。
“承”句是对“起”笔部分的承接与递进,以寒女的内心独白揭露衣工的傲慢之姿,以批判衣工的不能知人用人、唯才是举,影射选官者的唯门第论。
诗歌以描绘寒女“起”,叙写她的遭遇,接下来笔锋一转,“转”笔由叙事转入议论,由寒女而及寒士,在前文隐忍压抑的情感也由此喷薄而出。选官者不能亲自考察士人,那么寒门子弟又能有什么希望呢?一个反诘,辛辣地讽刺了腐朽的门阀制度。
“合”句顺势更进一层,笔锋直指统治阶级,运用对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揭露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选官者已吃饱喝足,又怎么会知道我们这些人的饥寒呢!不见回答,然而答案已在读者心中,使人深切体会到作者的愤恨、痛苦与绝望。
理解诗歌的关键,就在于读懂诗歌的表达层次,作者先以描绘寒女才华入题,铺叙展开讲寒女的遭遇,而于“人不取诸身,世士焉所希”两句顿生波澜,把前文的隐晦影射突然揭开,直入主题,毫不留情地揭露现实的黑暗,令人感受到作者奔涌的心潮、强烈的悲愤,于是诗歌“合”处自然地更进一步抒发不平之气。
创新写好文
“创新”是作文的不二法门,“创新”是我们作文栏目的根本宗旨,“创新”是我们美丽的面容,请刷脸走进我们的作文园地吧!
为了“创新”,我们需要跟随名师的脚步,学习名师作文的经验、方法;为了“创新”,我们需要让思维活跃起来,一题多写或升格训练,“登高望远”角度不同,风景自然不同;为了“创新”,我们必须加强演练,或模拟,或预测,在练习中做思维体操,刷头脑风暴,在自己的园地里练身手,一展雄风。
本期栏目负责教师
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北京作协会员,诗人、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荣获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度人物,2017年获全国第三届金近儿童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