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由“真”而“美”的儿童散文创作

2023-04-12 00:00:00冷林蔚
十月·少年文学 2023年3期

《三月大地》是由一组散文组合而成的中篇,在儿童散文的领域,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这组散文以“三月”这个时间概念为核心,写出了“大地”上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作家拥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赤诚之心,以充满爱与赞美的童真之眼去看整个世界,再以真与美的语言形诸笔端,字里行间都饱蘸真情,加以多种文学笔法的和谐运用,把儿童散文“真”与“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部作品宛如一首小小的协奏曲,奏响了一首歌颂自然、歌颂爱与美的春之歌。

每年的三月,春天都如约而至,但是人们大多习以为常,有多少人会以充满好奇的孩童之眼去认真地观察大地上的一切美好的变化呢?作家毛芦芦就做到了。作家为三月的大地写下日记,记下夜晚春雷的滚动和田埂虫子的足迹,记下植物的萌发和鸟儿的欢唱,记下如河水般涌动的樱花,记下微雨中的池塘,记下孩童的漫游与欢笑……不知不觉中,时光流转,春日迟迟,三月的花儿落了,但是送给明天更多的希望和梦想!

大地母亲虽然默默无语,但心中有爱的作家为她言说,记录下她的美好,让更多的人去感受。通读作品,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作家的真我在行走、在观看、在感受、在讴歌……没有虚假和伪饰,只有一颗跳动的真心。因为情感是真挚的,所有美丽的词句与多样的修辞就有所附丽,而不是刻意营造的空中楼阁。因为有了这一颗真心,这部由二十多个小章节组合而成的中篇散文就有了魂,就有了让其他的真心产生共鸣的力量!不管你是孩子还是成人,不管你身处何方,只要你曾经见过三月的大地,只要你曾经见过花开、听过鸟鸣,你的情感就会被这种文学的书写所唤起。

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会发现,三月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都是有名字的。作家写到植物,不仅仅是说一棵树、一朵花,而是亲切地叫出它们的名字:枫杨、樟树、玉兰、结香、油菜花、豌豆花、樱花、紫云英、紫荆、紫堇……作家笔下众多的鸟儿们也各有自己的外貌与个性:水坝边孤傲的白鹭、热闹聊天的花喜鹊和四喜鸟、品尝玉兰花的白颊椋鸟、爱吃柳花的北红尾鸲、聚合成群的八哥……作家不是在泛泛而写,她写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真生命,作品的美好和感人也来源于这种“真”的力量。

这种书写让我想起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文学作品中的动植物大多是以具象出现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深巷明朝卖杏花”、“梨花院落溶溶月”、“两个黄鹂鸣翠柳”……诗人以深情之笔写下那时那地那朵花那只鸟带给自己的那种强烈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带来的审美感受才拥有了穿越时空、引发后人共鸣的巨大力量!

儿童散文是不好写的一种文体,最难的是视角的把握。仔细体会,《三月大地》的叙述者并非儿童,依然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但是读起来却让人觉得亲切、天真、灵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的内心仍然保留了一份童年的天真。用孩童般的好奇之眼去看世界,一切都宛如初见,宛若新生;将天地之间的生灵都视为自己的朋友,也是儿童思维的重要体现。因为有天真的儿童思维做底子,再加以真挚情感的表达和对真实自然的书写,让这部篇幅不短的散文作品读起来饶有趣味,读完后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