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2023-04-12 00:00:00李利芳
十月·少年文学 2023年1期

《社火娃》是一部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从广袤的民间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现实主义儿童小说。作品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时代命题,从儿童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双轨并进、融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非常有创造力与行动力的解决方案,是一部整体洋溢着作者赤诚的人文情怀与美丽的家园意识的优秀作品。

作者在社会生活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视域中观照儿童文化建设,既充分重视广大乡村儿童的精神需求,又以现代儿童观烛照儿童主体性,认可儿童是乡村文化建设重要的主体力量,发扬他们的游戏性能量并将其引导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由此实现“社火”这一非遗文化的积极传承与创新发展,这是这部作品在创作思想上最有价值的突破之处。

“生机勃勃”是《社火娃》整体呈现出的审美基调,这是纯正而坚实的儿童文学美感内容。作者扎根乡土,秉持了非常朴素热忱、积极明亮的生活美学姿态,用真情真爱书写了秦岭脚下宋家村人民的美好生活。作者抓住了“社火”这种极具历史厚重感与大众参与性的民间艺术形式,用新时代故事来记录与展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生活细节中发现与打开生活本身的兴致与活力,更加重视生活气氛与场域体验的重要价值,以此来适配儿童心理特征与成长所需,并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发展,这是作者在本书中为我们敞开的一种非常可贵的教育思想。

作品主要塑造的是九岁男孩宋大龙这一形象,写了大龙如何从喜爱当“社火娃”而不得,始终不放弃并为此不懈努力,到最终在乡村振兴运动会上大展身手、实现自我价值的曲折有致的过程。作者在一种有机的生活系统观中去定位与探索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积极的行动与引领、代际间自然通畅的对话机制、来自成人的赏识与准予,所有这些首先发端于成人社会的动力因素,才是儿童形成自主意识与迸发内驱力的关键原因。作者以乡村社火这一文化实践,生动地诠释了现代儿童教育理念。

传承与创新是贯穿这部作品的时代主音。从热爱到责任与使命,大龙的父亲始终以乐观成熟、严谨负责的生活态度去经营村里的社火。从敬老到扶幼,他肩负与承担的都是“中坚”力量的重任,他是新时代优秀农民的代表。他的努力让他成为户县社火第六代非遗传承人,他的执着让他实现了“永远不落幕的社火”的梦想,他带领大家打造的微缩社火项目,成为非遗文化创新的典范。

大龙与小伙伴们是在一种和谐的伦理生态环境中成长的。作品中的众多成人形象都启迪我们关注影响儿童教育的关键因素。大龙的母亲勤劳善良,性格乐观温和;三七伯懂医学,擅长书法,又会武术,对孩子们充满爱心;八奶奶唱戏功力深厚,孩子们都喜欢听她“说戏”。凡此种种,在宋家村里,代际对话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形式和载体。作品用故事呈现出文化与教育生态之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社火娃》关注儿童文化的现实性、时代性与民族性议题,在尊重儿童主体性、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方面探索出艺术新路。相信作者会以艺术上的不断精进,立足中国乡土,创作出更多儿童文学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