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王" 阁
[唐]"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今天是我的生日,父母同意让我独自乘公交车去博物馆逛逛。我是一个对历史很感兴趣的人,偶尔去看一下文物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乐趣。
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大唐时期的展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展厅里陈列着许多来自各地的文物。其中有一张黄麻纸尤其吸引我,是王勃的《滕王阁序》手稿,保存在一个厚厚的玻璃展柜中。这篇佳作我是熟读过的,印象非常深刻,能够见到原稿真是太好了。我的眼睛飞快地扫描了一下全文,捕捉到了许多熟悉的句子,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可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机会,因此我开始非常细心地研究这篇手稿,一个细节都不漏掉。大概是太仔细了,我找到了一处淡到不能再淡的,写在 “豫章故郡”之前的浅红字迹。我是近视眼,平时如果不戴眼镜根本不可能看到这字迹。我轻声朗读:“上元二年,余往交趾探父。偶遇”然后就没了。我突然感到头一晕。我想这一定是凑近看得太久了,于是抬起头来。周围的所有东西,以及所有人,都正在消失,一切都被金光包围。我忽然想起看过的科幻电影,不会……
还没等我理清楚头绪,一切都没入了黑暗。
这到底是哪儿啊?黑暗来得快,去得也快,等我看清楚四周后,发现此时我正立在一棵树下,树旁边是一条非常宽的河,水面上有两三艘船。不对啊,我住的地方可没有如此的景象。看来我只能找个人问问了。河面上有一艘船离我最近,于是就朝它跑了过去。那船头坐着一位打扮得像古代的书生模样的男子。我暗自想:“难道我是……”
“先生!” 我喊道。那男子朝我这边望来。他开始把船向这边驶来。我有意识地整了整衣服,等到船停到岸边,那男子掀起长袍下摆,走下了船。我仔细打量了一下他。只见他二十多岁年纪,正值盛年;脸如冠玉,眉清目秀;头戴软幞头,身穿一件天蓝纱袍,腰间束一根皮革带。
“先生?” 他说道,“我可从来没收过学生啊。”
我一愣。先生……学生?这么说先生是老师的意思了。可是现在中国的学生还有哪一个每天早上进教室说 “先生好” 的呀?我看着他穿的那件唐袍,突然有一种奇怪的预感。
“呃……不,公子,” 我想不到任何其他的词了,“敢问尊姓大名?” 说完我长长地作了一揖。我感觉自己有点儿犯傻,好像在演古装剧一样。那人回敬: “吾名王勃, 字子安。”
不会吧?我最崇拜的一位文学偶像现在正站在我的面前?我当然不敢相信,不过我还是有点儿结结巴巴地编了几句话:“在下的中原名字是李睿安,字……元德。我是从国外往南方办事的。您知道现在是什么日子吗?”
“原来是外来者啊。”王勃笑着说,“现在是大唐上元二年,九月九日。你不是办事的吗?怎么不见你的货物啊?而且你这衣服是……”
“我……”我有点儿尴尬地说,“在我的家乡,人们都穿成这样。我让我的同伴们先走,我多留了一天,来了解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办商业可是要紧的事,”王勃说,“我就先送你一程吧!”说完他转过身去,我就跟他上了小船。
船迎风开动后,王勃拿来一盒糕点。
“这是我前一阵在京城买的,你就先用这个填填肚子吧。” 说完,他转身走向船头。我接过糕点盒,只见盖子上印着:长安张手美家。我把盒子举起来,看见盒底部印着:上元二年。难道我真的回到了唐朝?
我边吃边沉思。我是怎么到唐朝的呢?不就是去了趟博物馆,然后读了一下《滕王阁序》的序言……序言?谁听说过《滕王阁序》还有序言啊?
就在这时,王勃回来了。我立刻回过神来。不过,能够亲眼见到王勃可是我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反正来也来了,我就跟他聊会儿吧。
“公子此行是要去哪里?”我随便拣了个话题。
“我是前往交趾探父的。前方大概不到半个时辰就可以到豫章了。”
豫章!不就是《滕王阁序》创作之处吗?我不禁激动起来。“听说阎伯屿在豫章的滕王阁举办一场宴席。”我假装顺便地说。
“我知道。” 王勃简单地回答。
“好像有很多有名的学士聚到滕王阁呢,”我试探地说,“我一到中原就听说您是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您打算去吗?”
王勃向远方看了片刻。我以为他肯定要说去了。王勃回过头来答道:“不。”
什么?我一时间没法相信我听到了什么。
“是因为那会耽误您探父吗?” 我现在可开始有点儿感兴趣了。
“不,”王勃还是这样回答,“我现在并不受欢迎。”
“为什么?” 我好奇地问。
“你没有想过我是怎么腾出时间去看望父亲的吗?我是被贬官的。”
“可是您又怎么会被贬呢?”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你不知道吗?整个京城正传得沸沸扬扬。我惹怒皇上,私杀犯法官奴,按理当诛,只因遇天下大赦,才被贬官。”
“可是历史上像您这样得罪皇上的人多了去了,不都照样名留青史!”我有点儿不可思议,“您杀了犯法的官奴也不是一件完全错误的事。”
“我并不像你所说的那些人那样!”王勃爆发性地喊道,我差点儿从凳子上摔下来。
“我私杀官奴是因为做贼心虚,这是除了朝廷以外谁都不知道的事,” 王勃看起来好像正在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官奴是我在他犯了法之后藏起来的,我是怕此事被人发现才杀了那官奴!”
我感觉犹如晴天霹雳。王勃,我一直仰慕的大文学家,难道真的是犯了大罪之后才被贬的?
“那……我又不是替朝廷办事的人,您为什么要告诉我呢?”我轻声问道。王勃停顿了一下, 说:“我一见到你就觉得你……不一样。不只是因为你的衣服,尽管我从来没有见过西境的人穿成那样。”我又能怎么不一样, 我想到,除了我是来自未来的。我突然想起了我在博物馆看到的《滕王阁序》的序言。偶遇……肯定是去交趾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可是为什么要把遇到的这个人放到《滕王阁序》的序言里呢?待会儿再考虑吧。
“人犯了罪又不是世界末日,”我说,“您既然碰到大赦,就说明您以后还是可以改过自新的。”
“我就算想改过自新又能怎样?”王勃苦笑道,“我就算有文学天才之名,以后我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知道我是个罪犯,只因侥幸遇到大赦才逃过了死罪!”
“可是您连试一下都不敢吗?”我惊讶地发现我有点儿着急了,“遇到大赦是老天爷给您的一个机会,您连这个机会都不愿意接受吗?历史上有多少遇到困难就放弃,不肯继续前进的人,像信陵君,阮籍,想必您也知道,您难道愿意后人把您和他们看作一类人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脱口而出,心里暗暗地想:“对不起了,我实在想不到更恰当的诗句了!”
这一回轮到王勃被吓到了。
“你刚才说的那句诗是从哪里来的?我广读诗书多年都没有看到过。”
“那……那是我们国家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它提醒我们不管前方有多困难,跌倒了都要重新爬起来。就算只有一丝机会,也一定不能放过。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商贩,不过我知道,当您遇到困难,放弃是懦弱的行为。”
王勃慢慢点了点头。他看起来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说:“你真的以为我可以重新开始?”
“当然。晋朝时的周处,铲除三害,后来也不是从一个横行当地的恶霸变成了一个英雄吗?”我简单地回答。
王勃笑了,“我就说你与众不同嘛。好!我就去滕王阁走一遭吧,我就算是罪犯也是一介文人!” 我也得意地笑了。我居然还能劝王勃去滕王阁!突然我明白了:《滕王阁序》序言中说的那个人,是我!不过我又立刻想起了一件事:王勃在探父途中,溺水而英年早逝。我真的非常想告诉他。不过这和我劝他去滕王阁不一样,那样会改变历史。
“王兄,” 我站起身来。我不能再留在这里了,不然我肯定会告诉他,“这里离我的商队也不远了。你就把我放在这儿吧。”靠岸之后,我和王勃互相行礼告别。
“李兄,”王勃看起来有点儿依依不舍地说,“你以后要是想再见到我,就上京城去吧。”
“我会的。” 我说道,“再见了。”我忍不住加了一句:“王兄,探父回京城,最好走陆路吧!”王勃回到船上,挥了挥手,然后扬帆起航。我目送他慢慢离去。
我也该找个办法回去了。我既然是读了 《滕王阁序》的序言之后来的,那……我是不是应该诵读《滕王阁序》结尾的那首诗才能结束这次旅程呢?值得一试。
我于是开始轻声背诵:“滕王高阁临江渚……”突然感到我的整个身子似乎被浇了一桶冰水。我朝下一看。金色的光芒从我的脚开始往上蔓延,就像在博物馆发生的一样。我的办法奏效了。“……画栋朝飞南浦云……”我继续背道。同时我想,我既然鼓励了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去完成他毕生的绝作,那我也一定可以铭记《滕王阁序》里面的名句,奋勇向前,永不放弃,让我自己每天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而且,我得意地想,我以后可以自称为王勃王子安的一个知音好友了。“……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