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生;交往辅导;弹性思维;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2-0065-02
【作者简介】蔡亦冰,上海市宝山区鹿鸣学校(上海,201907)教师,二级教师。
一、不一样的求关注方式
小凌(化名),八年级女生,出生时母亲还在上大学,后来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在母亲没办法照顾小凌时,父亲会帮忙照顾。由于父母总是忙碌,她从小到大都特别渴望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与陪伴。
小凌的在校表现堪忧,她时不时给父母打电话求助,动不动扬言要举报老师和同学“欺凌”她。对于刺猬一般的小凌,同学们都敬而远之。渐渐地,她与同学之间有了一条“无形的鸿沟”,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学校活动,她常常落单。
二、不一样的辅导对象
班主任鼓励小凌到学校心理辅导室接受心理辅导。小凌表示,她不会被动地配合心理咨询,更不想被心理老师“贴标签”。每一个来访学生的成长难题与表現方式各不相同,对于小凌这样的特别来访学生,我采取积极的“守株待兔”模式,即看似被动等待,实则已经收集好相关资料并为来访学生制订辅导计划。
三、不一样的辅导过程
1.第1次辅导:有效共情,建立关系
一次,在小凌与同学发生冲突之后,班主任觉得小凌“无理取闹”,想请家长来校协商。小凌表示她想到学校心理辅导室。一进心理辅导室,她就要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接她回家。为了让小凌放松下来,我真诚地感谢她在这样的重要时刻能选择来心理辅导室,也感谢她的信任,并表示愿意听听她的故事,看看如何更合适地解决问题。小凌表示,她又一次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很感激心理老师能够给她台阶下。
我从小凌的视角看待问题时能够深入地体察她的真实感受和内在需求,理解她的想法。小凌的想法偏执且失之偏颇,影响了人际交往。在后续辅导时,我以引导小凌看见更多的可能性为主要策略。
2.第2次辅导:打开视角,列出应对方案
一周后,小凌来到心理辅导室。她说班里的几个男生看到她把手机带到学校,要求她上交手机。鉴于前期我们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她说出了自己的难题:“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我每天先回爸爸家,吃完饭写完作业,妈妈来接我回家。我需要和父母保持联系,但又不想让大家知道,怕他们说闲话。”我告诉小凌:“适当表达自己的难处也许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同时,我还让她意识到,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对于带手机进校园这件事情,她可以打开视角,列出多种解决方案。
小凌受到鼓舞,接着和我一起想了几个和父母保持联系的可行方案,如早上到校后把手机存放在老师那里,放学取了手机后与父母联系;每天和父母定好相对固定的接送时间;请老师将学校放学时间及相关信息转发给父母等。小凌明白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决方案后,表情轻松了一些。
3.第3次辅导:明晰需求,列出友好行为
两周以后的一天,小凌头发凌乱,拿着一个残破的发夹来到心理辅导室。原来,小凌想和班里的女生小梦做朋友,但另一位女生小希和小梦说了小凌家里的事情,小凌觉得她无法和小梦做朋友了,就故意与破坏友谊的小希发生了肢体冲突。叙述完毕,小凌不顾一切地号啕大哭。
我引导小凌意识到,用攻击的方式来捍卫友谊不太管用,要避免不利于同伴交往的行为发生,并引导她列出有助于交到朋友的行为。接着,我们依次在纸上写下一条条友好行为:不乱发脾气;主动和对方表达想交朋友的想法;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再行动;如果表现出过激行为,记得要道歉。我表示情绪稳定、举止文雅的学生会拥有更多朋友,小凌点头赞同。
4.第4次辅导:换位思考,列出他人期待
这天,小凌来到心理辅导室,虽有犹豫,但还是鼓足了勇气叙述她的近况。她很欣赏班里的男生小涵,常常为正在打篮球的小涵加油助威,给他递水杯、拿衣服,而小涵为此很困扰。我认真地回应:“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他人,要换位思考,了解他人所期待的交往方式。”接着,我和小凌列出她和小涵各自喜欢的交往方式,发现还是存在诸多不同。我鼓励小凌先了解小涵所期待的交往方式,再进行适当表达。由于有了具体的行动策略,小凌表示内心踏实多了。
5.第5次辅导:总结过程,获得策略
两周后,小凌来到心理辅导室,她表示这两周没有发生特别的事情。我们一起总结了前几次的辅导历程,她表示让她印象最深、最有收获的一句话是:凡事要看见更多的可能性。现在,她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常常思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我肯定了她的进步,并鼓励她今后在与父母相处时也要列出父母所期待的方式以及更为合适的获得父母关注的方式。小凌点点头,表示愿意尝试。
四、辅导反思与改进
“凡事要看见更多的可能性”是我传递给小凌的交往策略,其核心概念是弹性思维。这一策略贯穿整个心理辅导过程,具体表现为:列出解决方案,列出友好行为,列出他人期待,解决问题时要多一些维度,与人相处时多换位思考。学生只有将“弹性思维”运用到人际交往,才能给自己、给他人留有空间,人际互动才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