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路径分析

2023-04-12 01:47管蔚琪
教育界·A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维英语教师

【摘要】思维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应用语言又可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思维与语言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并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落实到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文章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提出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发散性、批判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小学英语;思维品质;教学措施

作者简介:管蔚琪(1985—),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所忽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辩证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构建正确的教育观与语言观,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学重点与最终教学目的,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

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思维品质的相关概念起源于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我国教育领域中[1]。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形成思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学生思维是否敏捷、灵活决定其自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另外,思维品质还具有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批判性等特点,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能让其以深刻性思维去学习英语知识,培养其总结概括英语知识的能力,并助其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

这一过程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学生能将零散的知识点汇集为一体,主动探究不同知识点的关联,并将新旧知识有效整合,再将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具备一定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形成探究与创新能力,挖掘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与总结概括。

二、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利用读前预测,开启思维大门

读前环节是学生了解教材内容的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旧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读前环节还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开端,也是导入新知的重要环节,更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读前环节。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讲解“词汇-文本”作为教学导入,教学过程也以教师讲解为主,不太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此形势下,英语教学逐渐走向形式化。另外,此种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开展自主思维活动的条件,其思维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教学效果自然大受影响[2]。

基于上述原因,教师应注重读前预测,并将其灵活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伊始,教师可先让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联想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画面,并与插图进行联系,从而预测文本的故事情节;其次,教师可通过引导让学生提出疑惑,通过提问逐渐形成一条清晰的学习线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进行深入阅读,从而拓展自身思维,实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

以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创设故事情境,利用VR技术展示狮子和老鼠的动态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狮子和老鼠在体型上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随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大狮子遇到小老鼠,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大部分学生猜测狮子会吃了老鼠。

在学生联想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只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各种故事画面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接着,教师利用VR技术轮番播放教材插图,让学生逐渐了解文本内容,从中感受文本故事和日常认知的差异,使学生的内在认知产生冲突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框架,了解整个故事内容。上述教学过程可促使学生由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涵,从而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借助游戏活动,培养敏捷性思维

敏捷性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利用益智类游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小学教育应注重知识讲解,游戏活动有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占据知识讲解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但是,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合理融合能够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游戏活动能够帮助教师创设舒适、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投入课堂学习中。由此可见,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并不是对立关系,教师可将游戏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切入点,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比如,学生进入三年级后,需要熟练掌握26个英文字母,此时教师可利用“猜一猜”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敏捷性思维。首先,教师需要讲解游戏规则,1代表字母A,2代表字母B,3代表字母C,按照顺序排到最后一个字母,即26代表字母Z。在学生清楚上述规则后,教师提问:“5是哪个字母?”学生需要快速回答出对应的字母,经过反复地提问和回答,学生就能精准地给出答案。随后教师升级游戏难度,继续提问:“8、5、12、12、15可组成什么单词?”此时学生的回答速度明显减慢,在片刻思考后,有學生脱口而出“hello”。教师用小红花奖励第一个回答正确的学生,激励班级学生积极投入后续的游戏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理解知识,这不但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成“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目的[3]。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深度思维

问题犹如课堂教学的助推剂,问题设计的巧妙与否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问题比较随意,教师想到什么就提问什么;提问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脱离,无法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各个问题之间没有联系,既不能突显教学主题,也没有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4]。

教师应合理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与进阶性,关注学生思维的生成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加强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使问题之间具有逻辑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另外,教师还需增强问题的开放性与挑战性,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使其形成高阶思维。同时,教师还需要创设与问题对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真实的学习体验,从而强化其语感。

以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What's the matter?”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Story time”的内容,随后围绕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刘涛的父母平日里很关心他,我相信你们的父母也是一样的。当父母有问题需要你们帮助时,你们会怎么做呢?”此种提问方式能够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回忆生活的过程就是自主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另外,與生活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能让其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从而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再如,在教学“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课时,在学生阅读了解“Story time”的内容后,教师可将语法模块中的副词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切入点,帮助学生重点探究“How did the lion feel?How about the mouse?”为了增强学生的情境学习体验,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材插图,或者利用网络渠道搜集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对狮子的情感变化进行深度探究。在提问时,教师可利用问题引出故事情感线,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其推测故事的后续发展与结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发展水平,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提问启迪学生智慧,以高质量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借助图示导学,培养发散性思维

图示与文字相比更加生动、形象,能够直观地呈现知识特征,也能使学习过程的思维变得可视化。在应用图示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特征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发散性思维的生成[5]。

为了充分发挥图示教学的引导作用,教师可将图示应用到多个教学环节中,如阅读、语法讲解、讨论等,再通过思维导图、交互课件、简笔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Summer holiday plans”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提前制作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整体知识结构,再利用沃西白板的思维导图工具将思维导图转化为“夏日出行图”。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制作出行攻略,并显示了地点、时间、出行方式、出行时长、活动内容等,帮助学生了解旅游攻略的五要素。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旅游攻略图。为了丰富攻略图的内容,教师可将流程图与动画图片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其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

(五)落实知识迁移,拓展思维宽度

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类学科,英语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使其横向思维得到大幅度的拓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拓展学生思维宽度的教学目的。以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为例,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商品义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以下对话进行沟通交流。

S1:“Can I help you?”

S2:“I’d like...”

S1:“How much is it?”

S2:“It’s...yuan.”

在义卖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设小店,并用英语为自己的小店设计广告语。在设计广告语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并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广告新意。无论是创作还是分享过程,都能让学生深入分析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而此过程正是锻炼思维、拓展思维宽度的过程。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形体语言渗透到分享过程中,比如配合自己的广告语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这能在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思维宽度的进一步拓展。

(六)依托小组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

若想英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就需要设计科学有趣的教育模式,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不二之选。这种教学模式可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也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生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各类话题让学生探讨交流,并要求每个组员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想法,最后由组长进行归纳总结,整合出全体组员都赞成的讨论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预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并说出相关习俗。在此过程中,某个小组讨论氛围尤为激烈。一个学生说道:“我喜欢元宵节,因为可以吃汤圆!”另一个学生则反驳:“元宵节吃元宵才对!”教师可把握时机告知学生,汤圆与元宵都对,并表扬反驳的学生,让其他学生明白当自己持有不同观点时,应大胆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在讨论过程中激活自身的思维,开阔学习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落实,都需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感受为核心,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金娟.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J].江西教育,2022(28):72-74.

[2]赵灵芝.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途径[J].学园,2022,15(22):42-44.

[3]汪海莲.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江西教育,2021(33):80-81.

[4]汤丽君.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08):20-21.

[5]秦天.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0(10):65.

猜你喜欢
思维英语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