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中的应用

2023-04-11 20:26:03
戏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戏剧受众利用

王 之

现阶段,传统戏剧面临着观众流失、演出场地匮乏、传承人员缺失的现实问题,传统戏曲艺术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中,出现生存和发展上的危机。对此,需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拓展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渠道,依托数字技术快捷性、交互性、可复制性的优势,向更多的受众群体展示戏曲文化魅力,推动传统戏剧在新时代下传承和创新发展。

一、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中新媒体技术发挥的作用

当下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出现较多问题,一些剧种甚至面临消失的困境。一方面,社会中全新娱乐方式的涌现,以及新兴媒体的广泛普及,使传统戏剧的发展空间被严重压缩,很多青年观众不了解戏曲艺术,导致传统戏剧失去观众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使文化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多元文化影响下,以乡村为中心的戏剧表演模式被打破,观众艺术审美要求的改变,导致戏曲演出方式和受众需求之间出现矛盾,传统戏剧陷入到低迷发展的状态中,出现较多的发展危机。而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传统戏剧提供数字化传播的渠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传统戏剧可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戏曲资源。可在网络中开设相关的戏曲博客、贴吧、公众号,发布戏曲演出相关的信息。还可整合戏曲资料,以图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传统戏剧,并方便用户对部分戏剧作品的下载和观看,使传统戏剧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扩大传播的范围,增加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其次,利用手机新媒体技术,吸引青年观众的广泛参与。可建立相应的公众账号,发布梨园动态、戏剧广播、明星资讯,并提供会员注册、节目互动等环节,使观众积极地参与到戏剧节目中,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也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了解戏剧,并喜欢和认可传统戏剧。最后,在电视媒体中,可结合不同地区的用户需求,利用户外新媒体,宣传传统戏剧,强化信息传播的效率,并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现状分析

(一)数字化资源类型单一,地方戏剧数据库不健全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戏剧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但是在数字化传播上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一是数字化资源采集方式过于单一。将传统的影片、文字、图片转换为数字资源,需要利用现代化的设施,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但是,当前在戏剧数字资源开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不足,采集的对象基本以图片和文字为主,所录制的视频专业化程度不高,很难达到数字记录的要求和标准。而由于我国传统戏剧类型较多,分布较广,在数字开发中缺少统一的标准,造成资源类型较为单一,能够真正投入使用的资源量不足。二是缺少统一的建档管理。在完成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储存,为二次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但是,资源库的建设目前尚缺少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数据归档要求。而且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很多资源无法再进行二次的加工,更谈不上共享和应用。三是数据库之间共享不足。传统戏剧数字化的传播,需要加强数据共享。但是构建数据库平台缺少交互性,数据库停留在简单的展示页面中,很多网页不具备检索的功能,造成素材建设成果难以转化,数字资源的价值难以全面的发挥,降低了传统戏剧的传播和发展的质量。

(二)忽视受众差异,缺少统一化的标准

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受众群体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很多观众更是成为传播的主体,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而传统戏剧以地方文化为基础,造成不同地方的剧种类型和表现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戏剧跨地区、跨民族的传播,需要考虑受众差异,增加大众对剧种的认同感。但是现阶段,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忽视受众差异,导致传播的针对性不足,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针对不同年龄、地区、文化基础的受众,传统戏剧推送的内容相同,虽然能够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但是没有考虑受众的差异,造成传播内容和需求之间出现较大的矛盾。例如,面对青年一代的群体,应该融入新话题、新元素、新文化理念,利用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吸引观众观看。但是面对这部分群体,目前却没有设计出他们喜欢的传播内容,造成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大众个性化的需求。

三、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中的应用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采集与保存数字化资源

首先,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传统戏剧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传统戏剧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元素与鲜明的特色,因此数据化采集内容相对繁杂。其中,大多涉及到音乐唱腔、脸谱、道具、服装、表演特技、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等等。为更好地实现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应按照采集资源形式,将资源内容划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同时,利用数字录音技术对各种作为声音素材的音乐和唱腔资源进行采集与挖掘,要求在采集过程中需利用高保真录音设备完成高质量的声音素材采集和录制。对于录制好的声音素材利用声音编辑软件进行降噪、剪裁、配音以及最终输出,保证传统戏剧声音素材完美呈现。针对传统戏剧的表演形式、舞台画面与动作特技,需要利用高清数字摄像机、红外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形式对传统戏剧动作、道具、服装、音乐、表情、场景等图片和视频资源进行高精度捕捉。采用三维扫描仪的方式进行立体化收集,将采集到的原始信息储存到抗干扰储存器上,用于保存和传播使用。

其次,针对传统戏剧庞大的数据资源特征,搭建规范性管理平台,以此为传统戏剧数字化资源库,借助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对资源库中的海量戏剧数据进行分类、归档、储存、查找及应用。对于图片类素材利用Photoshop进一步剪裁编辑后命名归档;对于视频动画类素材,利用after effects或者3dmax进行调色、渲染、剪贴等编辑操作,整理好后重命名上传到资源库当中;按照传统戏剧经典剧目、艺术特色、传承人等不同主题设置功能板块,分类归档储存,便于查找和应用。

此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对传统戏剧资源数字化修复与复原。由于早期的传统戏剧资源保存方式,主要是以纸质文本、相纸、磁带、光盘等形式为主,受到时间和外界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变质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应利用数字化技术中的图像处理功能,对已破损的纸质资源进行修复和再编辑;针对已损坏的视频资源,利用音频编辑或物理重整等技术,进行精致修复;针对已破坏的戏剧情景,可利用虚拟仿真、三维动画与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技术,尽可能模拟和还原这些珍贵的传统戏剧资源。

(二)借助自媒体平台拓宽戏剧传播渠道,创新数字化传播形式

自媒体是当前备受人们欢迎和广泛使用的重要媒介平台,借助该平台进行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创新数字化传播形式,拓宽传统戏剧传播渠道,还可促进传统戏剧与广大戏迷进行密切互动,进一步增强传播效率、影响力和有效性。第一,依托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公众平台,利用网络信息茧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各种传统戏剧艺术的精准传播。并借助视频引擎作用,建立立体化传统戏剧艺术传播网络,实时发布戏剧相关最新消息、活动资料与节目信息。并鼓励广大戏迷通过各个自媒体平台积极互动、交流、表达观点和想法,以评论、点赞等形式为戏剧艺术研究、开发与创新提供依据。第二,开通社区论坛,创建虚拟戏剧舞台,召集拥有相同爱好的传统戏剧专家学者、舞台演员、爱好者汇聚一起,借助社区论坛交流互动,建筑3D技术形式,让虚拟演员通过该平台呈现戏剧程式、电子唱腔,拓宽戏剧表演空间,实现高效化传播。第三,还可适当借鉴成功经验,创新数字化传播形式。如李子柒及其团队通过短视频平台,以自媒体传播形式,真人出演展示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场景、生存技巧与民间智慧,逐渐被网民所知,并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网络媒体流量的“宠儿”。

(三)重视搭建全媒体网络数字平台,推动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

借助全媒体搭建网络数字平台,拓宽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渠道,有效增强其传播效率和水平,增强传统戏剧社会影响力。一是可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信息传播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视频、图形、动画等媒体表现手段,通过不同媒介形态,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等。通过移动网络、广电网络及互联网络融合传播,多方位、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扩大传播覆盖范围,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精准采集目标受众群体的各种细化需求,基于受众需求精准搭建网络数字平台,完善平台中的戏剧传播、推送、展示、交互功能,体现全媒体理念优势。其中,可使用网络云储存功能,通过网络平台与移动网络平台,搭建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平台。基于传播需求和特点,开发完善传统戏剧简介、戏剧动态、戏剧剧目、戏班与演员、演出习俗、戏剧艺术、在线试听、音乐与唱腔、演出剧照、脸谱与服装道具等功能板块。并在各个功能板块中呈现与传播内容相对应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信息,适当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还原真实的戏剧演绎场景。让受众群体仅可通过登录该平台点击浏览,便可选择性、直观性、动态化了解戏剧内容,增强戏剧数字化传播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戏剧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目前,传统戏剧一定程度上也正在逐步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仍然存在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传播内容单一、忽视受众差别的现实问题。对此,需要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并拓展戏剧传播渠道,丰富数字化传播的形式。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提炼出符合受众需求的内容,精准地向受众群体宣传和推送传统戏剧作品和信息,使观众能够了解传统戏剧,并主动参与到戏剧数字化传播中,推动传统戏剧在媒体时代下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戏剧受众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有趣的戏剧课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6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36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戏剧类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4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