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涛 宇同
今冬的一次奥地利旅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原来奥地利也有类似中国东北乡村的“杀猪菜”:酸菜、血肠、猪头、猪蹄,一个不少。人们吃高兴了,还会跳“广场舞”。
前段时间,我应邀到维也纳乡村一家特色餐馆过索坦兹节,享用奥地利版杀猪菜。索坦兹,其字面的意思就是“母猪跳舞”。
节日当天的凌晨4点,天还未亮,院子里就已经聚集了20多人。一头近200公斤的母猪被牵出来,被电击后,多人合力将猪倒挂在提前搭好的2米多高的木架子上,然后开始人工放血、剃毛。这些流程在屠宰场都已经自动化,人工做这些就是为了体验怀旧的仪式感。
据当地人介绍,索坦兹节杀猪菜最吸引人的是“现杀、现做、现吃”,不浪费猪身上的任何部位:从猪鼻子到猪尾巴最终都会变成美食。特别是猪内脏和猪蹄,这些平时在超市里都买不到的东西,也全部做成不同的菜肴。
院子里有好几个“摊儿”,有支起架子烧烤的,有架起几口大锅炖煮的,也有用特大号锅煎炸的……天亮时,院子里的人逐渐多起来,炖肉、烤肉和煎血肠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烧的都是柴火,大锅也很像中国农村用的大铁锅,不过这种锅中间还有隔断,分成三部分。
我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是酸菜血肠。不同于中国东北的酸菜炖血肠,奥地利人是将炖煮的猪内脏切碎,配上煎血肠以及准备好的酸菜一起吃,同时喝当地的热红酒,别有一番滋味。烤肘子、烤猪蹄及各式香肠和“卤煮”陆续端上桌,人们大快朵颐。
在欧洲,奥地利人爱吃猪肉是出了名的。据介绍,奥地利第一名菜“维也纳炸肉排”分为宫廷和民间两个版本,宫廷版用的是牛肉,而民间版是用猪肉。奥地利还有另一道猪肉名菜“格勒斯特尔”,是由炸土豆、洋葱、猪肉和煎鸡蛋组成的大杂烩。它的上菜方式最奇特,是端着平底锅直接上桌,颇有中国北方菜肴的豪放。
吃杀猪菜时还有音乐伴奏,几乎每上一道菜都有小提琴手演奏不同的乐曲。也有吃得高兴的食客伴着音乐跳“广场舞”。
举办活动的院子挺大,容上百人就餐不成问题。据说这里原本是葡萄分拣场,后来改建成特色餐厅。这家餐厅的老板兼大厨,正是以擅长烹调动物内脏出名。据介绍,这家餐厅的索坦兹节活动已经成为当地冬季传统活动,坚持搞了十几年,把美食吃出了文化的味道。历史上奥地利乡村家家都养猪,冬天是杀猪的季节,一是农闲大家有空,二是冬天寒冷,肉食不易变质。
如今,奥地利人过索坦兹节不仅为了品尝杀猪菜,更多人是为了回味和体验逝去的舊时光。当地的一些特色餐厅、屠宰场和乡村旅馆民宿,都会举办节日聚会,参加者一般交几十欧元的费用,连吃带喝加玩,可以享受大半天的美食、美酒和音乐。
相传,索坦兹节每年12月开始,而结束的时间是“忏悔星期二”,有的欧洲国家也称之为“油腻星期二”“肥胖星期二”或“薄饼日”,一般是在第二年的二三月份,意味着斋戒的开始。看来,奥地利人历史上吃杀猪菜,是为了在斋戒前大吃一顿。几乎整个冬天都可以算是索坦兹节,这就有一种“哪天杀猪,哪天过年”的感觉。
索坦兹节还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就是村里的一个小伙子负责趁人不备把猪头“偷走”,然后再被“抓住”。人们会在酒馆“审判”他,同时餐馆的女主人去炖猪头。猪头炖好出锅的时候,所有人要向猪头敬酒,以示对食物的尊重。而给偷猪头的小伙子的处罚,是罚喝一大杯酒。
邀请我的餐厅老板趁机宣传他的猪肉菜谱,烹饪方式达100多种。食品安全也未被忽视,按照规定,索坦兹节活动全程都必须有兽医在现场监督,确保屠宰以及烹饪过程的食品安全。
(摘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