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永 李兵
编者按:基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办学追求,南京市中华中学立足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目标,从师生需求出发,组织开展“网格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学校以网格教研活动为切入点鼓励教师在分工合作中成长为“笃学善研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将学生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网格教研;高中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07-0080-03
【作者简介】1.陈义永,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210019)教研处主任,高级教师;2.李兵,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210019)党委书记,高级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思想,南京市中华中学从教研入手,坚持素质教育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抱朴求真,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教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文化治校,制度治校”的办学方式,用教研打造教科研文化、以制度为教研保障,建设教师学习型校园。学校从2021年开始深化“网格教研”,以“网格教研”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网格教研”的内涵
“网格”一词源自电力网格,在信息学中,它是一种用于集成或共享地理上分布的各种资源,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完成各种所需任务的机制。“网格教研”是指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将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多维度划分,形成网格式的小课题或小任务,之后由教师对小课题进行深度研究或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后进行统整,完成整体研究,形成体系。它将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不同学段教学的指向性和教师不同职业阶段的定位需求合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最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华中学的“网格教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教研学三位一体
“网格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提升了各教研组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科组人人开展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在此基础上,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推进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探索,形成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和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最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见图1)
2.三学段多元一体
教师的科研不只是研究课标与教材,还要深研学情。高中阶段各年级有其特点及教育重点,把握学情才能精准地找到合适的教研方向。高一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型阶段,知识量增大,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增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提高,这一阶段教学就需要小台阶慢推进,教研要侧重于必备知识的研究。高二是学生能力提升与两极分化的阶段,教研要侧重于核心能力与思维习惯的提升,同時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高三时期复习和应试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研要紧紧围绕试题、命题、解题展开。
3.多层级融合一体
在不同的职业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育观念及自我发展意识的特点和成长需求是不一样的。学校针对教师的职业阶段,制定了“网格教研”规划,以挖掘教师的个人优势,引导其在发展规划中发挥最大潜能,并为其提供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以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实施“网格教研”的目标
1.搭建专业发展内容框架
针对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职业需求,搭建适应该阶段特点的专业发展内容框架,制定青蓝工程梯级计划,对工作3年内的新教师、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市青优、市学带、省正高级特级教师提出包括开设讲座公开课、命制试卷、发表论文、研究课题、学习培训、辐射推广六个维度的具体教研内容,以帮助教师有效把握发展机遇,实现阶段性成长。
2.丰富教研资源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设丰富精准并具有持续协同发展特性的教研素材资源库,将积累的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不同形式的“网格教研”成果归类整理形成数字化媒体素材,以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传承。
3.构建多样开放的教研平台
构建多样开放的教研平台,实现从单一的教研活动走向面向全校、面向学生的多样式研究;从学科知识的课堂讲授走向学术的、情境的“真实问题研究”;从训练、应试为主的功利性教学走向能力提升、素养养成的现代化教学,实现“网格教研”的升华。
4.创新多元灵活评价机制
以促进“网格教研”活动向纵深发展为重点,创建灵活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专长,实现研究模式从“标准化、一刀切、齐步走”走向“全面化、个性化、互补化、创新化”,让每位参与“网格教研”的教师都研有所获。
三、“网格教研”的实施
中华中学的“网格教研”按照预设目标,围绕“一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两翼”(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研能力)、“三绕”(围绕新课标、围绕新教材、围绕新高考)、“四分”(分层次、分学科、分工式、分轮次),运用“网格教研”活动的方式,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学会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拉“网”与建“格”
以“三新”为前提,各教研组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主题确定各种任务研究模块。教研组长自上而下提出“网格教研”的方向和研究范围,在充分讨论和征求建议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形成每位教师的研究课题,再自上而下明确每位教师的具体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最终的研究成果等。这一过程中,备课组长负责将教研组长的任务进行分解,保证各阶段“网格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指导并督促组员及时完成教研组长布置的各项任务。学科教师为“网格教研”的落实者,要根据自身的优势,主动承接任务,成为某一任务的“格主”,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学业成绩检验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2.实践与反思
“网格教研”要立足于学校各项教学实践活动,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校品质。
(1)立足于课堂。在新高考模式下,考试科目多、考试范围广、考试题量大,而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故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尤为重要。要让课堂教学变为“网格教研”的“试验田”,可利用组内公开课、校内公开课、第八周公开课等展示教师的教研成果。
(2)立足于作业布置。在“双减”背景下,通过有效的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3)立足于命题。结合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和年级组的月考,将教研成果体现在命题上,用学生的考试数据检验教师的教研效果。
(4)立足于学校的各项评比。在每年学校举办的“中华杯”好课评比、论文评比、案例评比等比赛活动中,增设“网格教研”为主题的内容,以赛促研。
在课题化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和反思,积累经验,确保“网格教研”的品质。
3.展示与推广
学校开展“网格教研”活动以来,教师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在短期内涌现了相当数量的教研成果。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形成互学互研的氛围,学校搭建了“网格教研论坛”,每周进行成果展示。学校推动教师个体的“网格教研”与教研组集体教研相结合,以“个体研究+群体智慧”的形式,创设人人教研、事事教研、处处教研、时时教研的学校文化氛围。
4.成果与整合
以课题方式进行“网格教研”,将遵循“查找文献→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整合资源形成教学案→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反思→形成研究成果→整合成校本资料”的路径进行研究。因此,“网格教研”的成果将整合成具有中华中学特色的校本资源,以供传承和使用。在实施“网格教研”的两年中,南京市中华中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优异,学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