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律动
——品读杜海军的油画

2023-04-07 13:44文/彭
美术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单面布面个展

文/彭 锋

杜海军,1978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2008年作品《N个窗》获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优秀奖;2009年作品《都市印象》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同时获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2013年作品《城市轮廓》获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奖;2014年作品《大玻璃》获法国国际沙龙展金奖,同时获法国沙龙特邀评审团的绘画类唯一金奖;2014年作品《看不见的城市》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

个人展览有2013年“谁能看见城市——杜海军个人画展”,M艺术空间,上海;2014年“城市颤音——杜海军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5年“城市律动——杜海军个展”,吴冠中艺术馆,宜兴;2016 年“城市镜像——杜海军个展”,今格艺术中心,北京;2017 年“看见——杜海军个展”,蓝岸艺术中心,深圳;2017年“云间新画面——杜海军个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2019年分别在北京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斯洛伐克驻北京大使馆举办个展,北京。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华艺术宫、今日美术馆、韩国领事馆、中国油画学会、中华儿女美术馆、美林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杜海军/ 诺曼底公寓 布面油画 300cm×200cm 2017年

杜海军/ 海上高楼之三 布面油画 150cm×100cm 2021年

杜海军以城市楼房为题材创作油画,这与他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生活的经历有关,也与中国正在发生的城市化运动有关。从表面上看来,海军的作品是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再现,但实际上作品更多的是在表达他对当前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与一般的写实绘画不同,海军的作品充满了观念性和社会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心理暗示性。对海军作品的解读,需要有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而不能只限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角度。

海军的某些画面给楼房留出了天空,尽管大面积的楼房具有很强的压迫感,但残余的一抹天空仍然能给人以喘息。在另一些画面中,连给人喘息的那一抹天空也被大楼驱逐,画面完全为楼房所占据。大楼独占一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然而,就像海军的画面给人的印象那样,那些铺天盖地的大楼貌似强大,其实脆弱。一方面人们期待它能够继续膨胀,维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又期待它尽早破灭,让放大的幸福安全着陆。为了表达大楼的压迫感和脆弱性,海军通常只描绘楼房的一个侧面,由此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这些看似压倒一切的楼房,其实并不那么敦实,随时都有可能侧翻或者坍塌。

海军的这种画面处理,揭示了中国当前社会的现状和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来自建筑和经济的安全性,而且来自社会的单面性。表面上看,现代工业给了人类更大的自由,但是人类在获得这些自由的同时也被技术所规定和塑造,成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向度,只有单一现实没有多种可能的单面人。对于人类成为单面人的趋向,哲学家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有过明确的论述和警示。海军的绘画,没有直接针对单面人,而是针对单面社会。在现代建筑的丛林中,人的生存方式已经被严格规定,余下的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所剩无几。

海军的作品触及敏感的社会问题,但他并没有像某些当代艺术家那样,采取简单的解决方式,而是让人们直面事物本身。在海军的某些作品中,突显了生活在楼房中的人们的某些痕迹。我们既可以将这些痕迹视为多样性的人生对单一性的建筑的抵抗,也可以将它们视为单一性的建筑对多样性的人生的囚禁。作为艺术家的海军自己并没有表态。但是,从他的作品的演变轨迹中可以看出,日益增强的建筑和日渐模糊的生活痕迹,表明在人与物相互争夺的战争中,人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在海军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拯救。莫非人类真的面临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生死抉择,或者卡夫卡式的生存悖论?

↑杜海军/消费时代之二 布面油画80cm×100cm 2020年

↓杜海军/窗2022—阳台音乐会 布面油画150cm×180cm 2022年

↑杜海军/城市镜像B 布面油画120cm×180cm 2015年

↓杜海军/窗2022—楼宇方舱 布面油画150cm×180cm 2022年

杜海军/ 城市地铁A 布面油画 60cm×200cm 2016年

杜海军/ 城市地铁B 布面油画 60cm×200cm 2016年

杜海军/ 城市地铁D 布面油画 70cm×220cm 2016年

杜海军/城市阳光 布面油画200cm×160cm 2018年

猜你喜欢
单面布面个展
钱爱康
王秋莲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2年5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2年4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1年12月)
詹克兢布面油画
杨海固个展:浮现
HPLC-Q-TOF/MS法鉴定两面针和单面针中的生物碱
张方白艺术作品
向京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