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龙生
上海油画,自明清之际传教士文化活动附带的西画东渐开始,到鸦片战争之后的开埠通商,形成了更为气候的“开埠绘画”。清朝同治三年,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传授机构“土山湾画馆”(土山湾孤儿院工艺厂图画间)建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西画教学。
“土山湾画馆”在范廷佐、马义谷等人的操办下历时80 余载,培养了陆伯都、刘德斋、周湘、张聿光、徐咏青、丁悚、张充仁等西画人才,为中国油画早期的实践与教育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1909年,周湘先后创办了中西图画函授学堂、上海油画院、背景画传习所、西法油画传习所等西画教学机构,成为上海本土油画教育的先行者。1912 年,乌始光、张聿光、刘海粟、汪亚尘、丁悚等人创办了“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前卫的办学理念和开放的美学思想中,敢于突破传统,首创男女同校、裸体写生、户外写生等,提倡新式教学,创办校刊传播前沿美术,为洋画运动的多元化局面和现代主义走向奠定了基调。
时代使然,上海成为留学生归国的首选地。在这批有识有志青年的共同作用下,20世纪初于上海兴起,鼎盛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洋画运动”将中国油画事业推向了第一个高峰。彼时,上海西画的教学达到了井喷状态。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时林立于上海的油画教学机构众多,如聿光图画专科学校、中华女子美术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抱一绘画研究所、东方艺术专门学校、上海大学艺术科、上海艺术大学、立达学园、中华艺术大学、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人文艺术大学、光明大学艺术院、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等。这一系列形态万千、规模各异的美术学校,形成了一种各持理念、竞相发展的时代局面。与西画教学并行,还有大批西画社团(画会)成立,如“文美会”“东方画会”“天马会”“中华美育会”“白鹅画会”“上海艺术学会”“艺苑”“时代美术社”“南 国 画 会”“苔 蒙 画 会”“一 一 艺 社”“决 澜 社”“摩 社”“默 社”“中 华美术协会”等。依托于这些办学机构和社团,举办了一系列展览与雅集活动,如“艺术社第一回洋画展”“艺术社绘画展”“美术联合展览会”“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决澜社画展”“中国现代洋画展”等,逐渐发展出现代意义的美术展览机制。
从各机构的发起人和办学性质来看,有着非常自主的经营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且师资大都采取聘请制,留日、留欧以及本土成长起来的各方师承都有,绘画能力和艺术视野也大不相同,共生于一个时代,客观于“第三国度”的自由时局,生成了兼容、独立、自由和个性的海派办学现象。教员们都以一种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投身于艺术事业,虔诚并激进地探索着艺术真谛,努力追逐世界潮流和寻求文化自强。
中国油画发源地、中国西洋绘画之摇篮、中国现代美术之肇始,等等,对于那段时期上海油画之于中国油画的历史褒奖都不为过。然而,抗战伊始,有着良好发展势头的“洋画运动”渐渐走向衰落,汇聚在上海的艺术家相继疏散,多数学校迁往其他地方或被迫停办,只有少数苦苦支撑。经过了短暂的“孤岛时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中国油画的“上海时代”落下帷幕。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艺术家及相关机构部分回流,油画家们也纷纷投入祖国新篇章的谱写。如凃克、哈定等人引领的“人民美术工场”,上海美专师生组织的“上海人民教育协会”“上海油画工作者联谊会”等,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上海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的油画创作活动,显示了新时代蓬勃的生命力。刘海粟、颜文樑、林风眠、关良、倪贻德等老一辈在热情讴歌之时,亦重新展开教学之路,上海美专、苏州美专沪校乃至后来的上海美校等为上海油画事业的传承保留了珍贵的薪火。
但随着一系列相关事件的出现,部分艺术家受到了重大冲击,加之文化重心北移以及其他地域的建设需要,上海油画资源的迁散以及相应教学机构的撤并与停办,导致重新汇聚的发展势头再次减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潮流也无形地扭转着新生力量,上海一直以来的多元化艺术创作局面渐渐成为潜流。毕业于上海美术学校(成立于1959年,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陈逸飞、魏景山、邱瑞敏、夏葆元、凌启宁等人,在上海美术学校再次面临停办之际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得以保存,成为后来跨越时代的上海油画事业的重要人才。该校也和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成为十年时期后段上海少有的油画高等教育机构,成为部分油画人才的堡垒和培育地。
十年特殊时期,再次让上海油画发展的缓慢势头停滞,形成了断层,使油画艺术远离了本体语言探索而沦为宣传工具。为了更好地完成“红色历史”和“工农兵”题材,全国纷纷转向建立“革命美术创作组”的形势中,上海也于1974年改“上海美术作品展览会筹备组”为“上海市美术创作办公室”,组员由上海油雕室青年画家、上海美专毕业生和分散的油画骨干组成。此外,上海油画家因专业能力获得了一些难得的实践天地,如“革命样板戏油画创作组”和“《黄河》系列油画创作组”。从这两个创作组的作品如《黄河颂》等可以看出,青年画家的创作情感和对画面构图、色彩、造型和细节的艺术处理上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个性,这为该时期之后的上海油画的迅速觉醒做出了重要衔接。老一辈如颜文樑、刘海粟、关良、林风眠、吴大羽等,只有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另一批老画家如张充仁、周碧初等,虽然依附于上海油雕室,冲击不同刘海粟等人严重,但创作中的形式与内容亦被限制。直至后期,环境相应得以放松,有了极少部分的个人创作空间,老一辈画家才又拾起画笔,延续着自己的艺术探索,呈现出回归迹象。
丁立人/ 天台胜景二 布面油画 60cm×60cm 2015年
陈钧德/ 柠檬鲜花图 布面油画 120cm×120cm 2007年
1977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重申,回归艺术本体地位、提倡艺术创作自由已渐渐成为艺术家的心声。如此,在上海特殊时期中后段成长起来的油画家创作的一批作品,为上海油画回归艺术本体、重塑海派精神演奏了一段美妙的“开场曲”。陈逸飞、魏景山创作的《占领总统府》,开场高亢嘹亮,虔诚的创作心态、自由创作的追求和自身艺术语言的探索理想在历史的机缘中高度融合,催生了这件里程碑性质的作品。它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持续升温的革命英雄题材创作的高峰。紧接着,《节节胜利》《刘胡兰》《拂晓》等作品也都做出了形式、情感和创作技巧上的突破。而陈逸飞的作品《踱步》更像是那个时代中青年油画家整体的探索状态写照,以踱步的思索状态步入了上海油画的“归途”。
改革开放而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激活了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上海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基建,再次成为对外的第一窗口,国际上优异、成熟、潮流的油画艺术得以率先进入,又因为上海油画的历史积淀和名家聚集的特殊原因,使得上海油画无论是艺术家、美术机构,还是社会审美能力都得以迅速调整,接下来涌现的一系列油画事项可以一一印证。
举办于1979年初的“十二人画展”是打开局面的重要事件。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成功接续了“洋画运动”时期以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向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多元化油画创作道路,被视为“决澜社”的历史回应和后来当代展览的标榜。自“十二人画展”,上海绘画界的展览面貌越发丰富,随即而来的便是各类作品的悉数亮相,敢于和大众交流,如被称为上海抽象艺术首展的“83年阶段·绘画实验展览”以及“‘画坛之友’沙龙画展”“现代绘画——六人联展”“黑白黑画展”“上海非具象画展”“‘海平线’系列展”“86凹凸展”“上海油画五人展”,直到后发的“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展”“上海双年展”等。当下上海油画界活跃的艺术家都是来自那个时代的弄潮儿。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上海油画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高峰期。在全面复苏的环境下,上海油画相关的官方组织与院校教育都得以复苏。1978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恢复工作;1977 年上海师范大学复校,改文艺系为艺术系;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科重建;1983年9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凯旋路校区挂牌;等等。老一代画家艺术涅槃,经过了短暂的观望与调整,其内心的艺术之火被重新点燃,感叹生命不易的同时,以极具思想高度的眼界冲出了历史的后遗症而重新投身到自己挚爱的个人绘画创作中,迎来了艺术第二春。于美术教育的停滞和相关事件所带来的人才断层中,成为该时期上海油画的引路人。
该阶段上海油画中青年画家的成长可以说是后来上海油画重新壮大和教育恢复的必要基础。学成于20 世纪40、50 年代的中年画家如俞云阶、闵希文、朱怀新、朱膺、任微音、孔柏基、张功慤、廖炯模、张自申等,在新时期很快重启了自己的研究道路。20世纪50、60年代学成于上海美校、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的青年画家如方世聪、李山、陈钧德、凌启宁、蒋昌一、余友涵、魏景山、夏葆元、邱瑞敏、陈逸飞、戴恒扬等,在十年后期已有了一定的绘画认识和实践经验,新时代则进入了自己的“亭子间”内开启了全新实验。另一批正处于求学时期的青年画家有徐芒耀、周长江、俞晓夫、黄阿忠、张正刚、周培德、章德明、姜建忠、浦捷等,正积极“打基础”,在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绘画道路,于技术、思想两个方面做着积极的准备,也成为后来上海油画中坚力量的一部分。
1985年是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摆脱了禁锢,回归艺术本体地位、提倡艺术创作自由,已然成为油画界的普遍共识。并且在地方油画技巧成熟、文化苏醒和外来艺术感应的作用下,青年画家将视野伸向了更广阔的现实与理想领域,渴望在作品中抒发激情和创造时代。举国掀起了一场当代艺术运动——“85 美术新潮”。该时期上海油画发展的整体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一辈的新生。新时代带来的创作环境和精神状态,为老一辈画家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保障。颜文樑、刘海粟、林风眠、周碧初等依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户外写生、团体教学和社会活动引领着上海油画探索的前进方向。他们对艺术真谛与个人价值的追求,是上海中青年油画家在新美术思潮迭起的大环境中坚持自我的一大原因,为他们的个性美学理想生成起到了灯塔效应。
二、上海油画专业力量在老一辈画家的相继离世和中青年的成长中,完成了一定中坚力量的更替。上海油画雕塑院在吴大羽、周碧初、邱瑞敏、陈逸飞之后,相继调入俞晓夫、周长江、殷雄等人。各主要教学单位的力量也类似,上海戏剧学院逐渐发展成由闵希文、陈钧德、方世聪、李山为主的教学力量;新成立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组建了李天祥、廖炯模、朱怀新、张自申、凌启宁、章德明、黄阿忠、姜建忠等一批油画教学团队;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发展出程俊杰、韩巨良、刘大鸿、赵牧等一批教学骨干;等等。上海油画界的展览从该时期也逐步转向以中青年画家为主角,从对社会的专业输出上真正开始了中坚力量的传递,如“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上海)”“新具象画展”“非具象画展”“海平线”“上海油画五人展”等重要展览都是直接以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为内容;再如“上海美术作品展”“上海油画展”“首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现代艺术展”“第七届全国美展”等综合性展览中的上海面孔也都是以中青年画家为主要成分。
周长江/ 互补06.12 布面油画 162cm×130cm 2006年
三、这时期的上海油画人才依旧呈现出强大的流动性。因教育和创作机构的需要,沙耆、李天祥、李向阳、张恩利等沪外画家引进。张自申、章德明、何小薇、姜建忠等离沪求学的学子归来。海外留学与人才流失,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艺术界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留学潮,上海因多方面的条件优势,出现了大量新生强力军的外出留学情况,而部分人选择了移民与长期旅居海外,如陈逸飞、汤沐黎、刘耀真、魏景山、孔柏基、陈箴、夏葆元等,这部分中青年人才本可能成为上海油画的主力,外出之后便与上海油画少有联系,虽然部分人在日后归来,但不得不说是彼时上海油画的损失。
四、经过前几年的基础铺垫,该时期的上海油画新生力量开始出现专业分流现象。在各自美学爱好和技巧能力的不同走向下,他们已正式进入了个人油画风格的创造阶段。陈钧德、王劼音、凌启宁等人开启了向传统文化融合的道路;李山、余友涵从“政治波普”走向了当代文化思考;蒋昌一、徐芒耀、陈逸飞、殷雄等人在经典写实中融入中国元素和当代虚无;查国钧、周长江、丁乙等人在当代都市文化和存在的追问中走向了抽象绘画;俞晓夫、姜建忠等人在具象和抽象、传统和当代之间求融合,追求宏大的叙事;黄阿忠、张正刚等人以压缩的空间、雅致的色彩营造一方诗意的生活空间,在海派油画精致的传统中,诠释着本土文化精神和都市文化时尚;等等。这些创作方向的分流直指海派传统,独立且多元,个性又兼容。
“85 美术新潮”时期,上海的情况与北京相似,因油画底蕴和美学传统的影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激进群体。上海油画自“洋画运动”时便已深入了现代主义美学的融合之路,而且部分老画家直接跨越到了20世纪80、90年代。因此,上海油画的现当代美学并非无本之源。在美术活动中,同时期的“青年美展”“海平线”“中国油画展”等也都延续至今,成为具有时代性、连续性和美学研究价值的品牌展览,与新潮中的昙花一现有着本质区别。然而,反向思考,认可海派传统中上海油画创造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上海油画在这个打开思维的时代之后,逐渐褪去了“主角”光环。“85美术新潮”产生的作品的价值在今天已经给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但其在中国美术界前后的激发和洗涤作用,远远超出了那几场美术活动本身。它真正使得全国各地的油画家打开心扉、创造自我,在彼此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下,上海油画的创造显得放慢了脚步,首届“中国油画展”似乎成了上海在中国油画界最后的高歌,此后再难有类似的能引发全国美学深度的美术活动;上海面向全国的油画营养供给也在此阶段之后转向地区角色。
中国油画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集体呐喊转至90年代的理性思考,开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地域状态。以黄河母亲、乡村生活、城市发展、历史人文、中国哲学、本土意象、园林等传统面貌、中国当代视角、中国当代生活哲思等,属于中国这片土地所孕育的独有美学形象和审美理想一一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油画创作局面。上海油画在包容的都市环境孕育下,于以上题材中的某些方向有着自己的发展。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上海老一辈画家都已相继走完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如林风眠(1991年于香港逝世)、俞云阶(1992年逝世)、刘海粟(1994 年逝世)、任微音(1994 年逝世)、周碧初(1995 年逝世)、沙耆(1997逝世)。在一个时代的谢幕中,上海油画迎来了几个主要的美术动向。
一是中坚力量的兑现。20世纪80年代末成功接棒上海油画的中青年群体,真正迎来了他们油画创作的鼎盛阶段。陈钧德、王劼音、余友涵、李山、凌启宁、邱瑞敏、俞晓夫、周长江、黄阿忠、姜建忠、谭根雄、殷雄、徐虹、申凡、孙良、丁乙、陈墙、刘大鸿、计文于、梁卫洲、丁设等,真正步入了自己个性化的艺术道路,在各自成熟的语言系统中创作了大批量作品。无论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历史画创作、新古典风潮,还是以现代主义为基础向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抽象画、风景静物画,还是介于具象与抽象间的“新具象研究”,还是深化当代理念的波普主义、艳俗艺术和玩世现实主义,等等,都在上个时期的分流之后,做到了十足的创作兑现。二是艺术新移民。该时期因专业队伍建设的需要,潘耀昌、张正刚、马宏道、尹呈忠、徐芒耀、殷正洲、侯伟、李前、王远等相继来到上海,继续加强了上海油画融合的基本特征。三是新事业的发迹与引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上海油画界,在归途前期的画家成长、机构发展、社会消费和审美提升,以及国际美术事迹的影响下,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情。具有国内“开先河”性质的“上海双年展”“上海艺术博览会”以及画廊行业的发迹。这些美术现象相对于中国本土范围来说,有一定的“时差”属性,也是上海这座国际性都市和融汇性艺术环境的必然成果和应有奉献。画廊为上海油画界营造了一种新生态,尤其是海外收藏的介入,上海真正发展起来了改革开放后的艺术市场。艺术市场的出现与成熟,颠覆了以往绘画功能与属性的认知,油画家得以更为自由地生存与创作。四是在艺术移民新潮和青年画家成长的双重作用下,油画界“亭子间文化”复现。“亭子间”的复现,不仅重构了上海油画家闹市静思、外交内修的现实,也完美契合了海派文化独立自主、多元倡导的精髓。
黄阿忠/ 通往爱琴海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4年
李向阳/ 非相2139 布面丙烯 40cm×50cm 2021年
艺术新移民、中坚力量的兑现和教育的成长,为该时期的繁荣局面做好铺垫;经济腾飞、社会建设、机构调整和外来文化的导向,生发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新事业;在以上种种繁荣情境和艺术市场的逐渐建立中,上海油画真正“回归”艺术本体,以“亭子间”的自由之态迈入新世纪。
通过对近两代史学家的梳理,上海油画史已然清晰:早期的西画东渐,始于19 世纪中叶的开埠绘画,20 世纪初期的萌芽,20 至40 年代的洋画运动,50至70年代的动荡时期,70年代末开始的重建和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
美学脉络也逐渐浮出水面:开埠绘画中的被动接受发展至萌芽时期的主动教学和外出求学;学成归来的洋画运动,形成了两大文化融合方案:以西方古典学院派写实之法表现民族审美的改良之路;以现代主义美学向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的立足于接轨时代的中国现当代艺术之路。然而齐头并进的两大美学方向,在民族解放后的时代需求中,写实主义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倡导获得了成功,有着良好发展势头的现代主义却成为潜流。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无疑又迎来了两大思潮的新机遇,上海油画在社会环境的转变下得以回归海派传统,使得油画在上海发展的本来道路得以复通。两条美学主线的再次并进,适应了世界性的美术潮流,更将延续上海油画海派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