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敏
英语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结合学科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育教学规律,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新知建构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评价反思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充分发挥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彰显人文关怀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技能不再是单纯以知识形态出现,而更多是在师生互动中呈现。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在译林版英语教材7B Unit3 Task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一起讨论: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A modern city or a quiet town?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开放型问题,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后,笔者总结出这样一段富有哲理性的文字:No matter where you live, how you live and how you feel are the most important.这就告诉学生,不管在哪里生活,拥有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在心理层面上帮助学生解除了纠结对错的顾虑,鼓励和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落实了英语学科培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二、深挖教学资源,丰厚精神世界
英语教材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教材资源可在很大程度上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知世界。教师应合理运用好教材资源,挖掘核心素养的培育点,增强学生现实生活和英语学习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译林版英语教材7B Unit3 Task的Reading 部分是关于家乡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链接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多角度展现家乡的衣食住行,引导学生梳理和积累介绍家乡的素材,培育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积极情感。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意识到今日的幸福生活源于祖国的强大,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培养学生“少年强则国强”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养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三、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生潜能
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间的差异性,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发展需求,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长自信,促进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进步。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难度梯度不同的环节和问题,请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回答;对每个回答都要尽量先给予赏识,再给出建设性的积极评价,点明学生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潜能,促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产生“跳一跳,够得着”的积极心理暗示。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关注自己努力的过程,努力后的进步和未来成长点在哪里;鼓励他们从最基础的拼读和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做起,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对于中等生,要稳住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增强思维能力,打造积极向上的群體心理氛围。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促使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树立更高目标,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最终带动班级整体的进步。
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育人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助力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