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先生制:赋能师生创造性成长

2023-04-07 23:50李琳
中小学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先生小先生制

李琳

摘要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是中国话语所表达的本土教学思想。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深度挖掘这一教育思想的新时代价值,从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共享与创造以及师生共同创造性成长的角度,提出了新时代小先生制的实践样态。学校通过“小先生开讲”“小先生讲解团”以及“小学生-小先生-大先生”的成长传递机制等,为师生的创造性成长赋能,也为教师成为新时代大先生探索路径,更为培育具有公共精神的新时代小公民提供了深层的精神滋养。

关键词 小先生制;新型儿童观;“小先生开讲”;大先生;公共精神;育人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3)03-0047-03

注释:①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实践探索”(课题批准号:B/2021/02/05)的研究成果。

在推进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新课标实施的新要求,如何基于学校办学实际,构筑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关系,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变革,成为摆在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基于此,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探索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为依托,遵循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道德主体和自我管理主体的新型儿童观和学习观,践行新时代小先生制的实践新形态,助推学生主动性成长、实践性成长、差异性成长、协同性成长,打造了师生创造性成长的新样态。

陶行知先生所创造的“小先生制”是中国话语所表达的本土教学思想,其所强调的“即学即传”的知识分享观以及“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的大教育观,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实践意义。在指向全面育人的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的目的最终指向儿童生命的展开、人格的完善、精神的成长。我们所探索践行的新时代小先生制,其根本在于重视儿童、理解儿童、解放儿童,为儿童的创造性成长搭建平台、创设机制,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尊重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

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走进学校接受体制化教育之前,都带着自己特有的成长环境的印记,也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对学习充满渴望。新形态小先生制的打造,正是基于对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尊重。秉承学生是学校主人、学习主体的理念,我们坚持学生能做的不让老师做、学生能自主学习达成的就让学走在教的前面。

学校成立了“小先生讲解团”,不论是“入学礼”“十岁成长礼”“毕业礼”,还是校史、党史的宣传和讲解,甚至是一些对外的交流汇报活动,都由“小先生讲解团”负责。例如: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就要作为“小先生讲解团”的成员宣讲学校历史,介绍创始人,解说“名人墙”。为了做好小先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认真地学习校史、熟悉讲解内容、融通演讲文字、录制开讲视频,最后在入学礼上对全年级同学自信大方地演讲展示。一年级的小先生就以这样独特的学习和讲授,主动走进学校历史、融入学校文化。

2. 发展学生与知识的互动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21年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中特别强调:“知识永远不会完整,教育者应邀请并允许学生参与到对知识的进一步共同创造中来。”[1]新时代小先生制正是为儿童与知识的互动搭建平台、提供载体、创造机会。在学校开展的“小先生开讲”活动中,小先生要自己选择开讲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应该学习的,什么是值得分享的,什么可能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儿童的视角、眼光和思考,都呈现了独特的与知识互动的能力。

例如:六年级两位同学合作在体育课上当小先生,他们开讲的是“如何为体育健康测试进行准备”。两位小先生分工合作,一个讲解内容,一个示范动作,还各自分享了自己训练的“独门秘籍”,如在8×50米往返跑中如何以“暴力冲刺法”提高成绩。两位小先生站在同学需求的角度选择开讲内容,以同学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开讲形式,并且发挥各自优势传授自己行之有效的实战经验。同学们都反映这样的分享和讲解非常实用。

3. 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人的成长既需要外在引力,更需要内在发力。只有获得了内在性的力量,学生才能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新时代小先生制激发了学生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真正找到学习、发展的自我获得感。参与“小先生开讲”活动的每位小先生都绞尽脑汁,希望能选择不拘一格甚至是标新立异的主题,在讲授方式上也不断创新、展示优长,力争为其他同学提供新的视角。

例如:在数学课的“小先生开讲”中,二年级贺予涵同学通过一连串有趣的问题带领同学感受“身体尺”的神奇,他用自己的小手、小脚作“尺子”准确测量教室里的物體,还推荐了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一连串“神操作”让同学们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贺予涵的家长说,从接到任务到走上讲台,孩子足足准备了两周,这两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益求精、乐此不疲的贺予涵。

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共生关系,师生平等、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良好的成长生态。网络时代,知识海量生产,儿童也有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立志成为大先生的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学识,还要在教学中“以儿童为师”。基于此,力学小学设计了“大先生牵手小先生”活动、学科小先生的融合行动以及全科大先生指导团项目,以此促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大先生和小先生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1.“大先生牵手小先生”形成师徒链

陶行知在《怎样指导小先生》一文中提出,“指导小先生教人,不如指导小先生教人去教人”,“等到他的学生也在教人了,他那小先生的封号才有丰富的意义咧”。[2]为了让小先生制的实践与育人方式变革和教师专业成长深度融合,学校设计了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大先生小先生师徒牵手结对活动。

学校第一批选择了100名同学作为“先行军”,在“小先生开讲”活动中分别与一位大先生牵手。每次“小先生开讲”从主题、内容到形式,小先生在课上课下都会得到牵手大先生的精心指导,形成“大先生匠心培育,小先生绽放精彩”的生动画面。学校还要求这位小先生带徒帮扶,带动本班一位同学作为小学徒,形成“大先生-小先生-小学徒”的新形态师徒链。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评委团、名师评委团,共同评选“力学园小先生”以及优秀导师,并颁发证书和奖章。师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和精彩。

2. 小先生制融入学科教学全流程

“小先生开讲”不仅仅是一个外挂于课堂教学、训练表达能力的演讲活动,更有机嵌入学科教学全流程各环节,保证了活动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从大先生的角度来说,学校依托课前三分钟开讲启动了教学新机制。因此,“小先生开讲”自然进入到教师的备课设计中,教师备课时会思考:其一,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讲、哪些环节需要学生讲,或者哪些环节学生讲比老师讲教学效果更好;其二,既然教学中的一些环节由小先生参与并主讲,那么备课时需师生合作,探讨如何让学生紧密地融入教学设计中。如孔静老师在执教五年级语文《田忌赛马》一课时,在教学导入环节邀请一位小先生模仿说书人开讲田忌第一次赛马的故事,在总结环节设置了给低年级同学讲故事的情境。两次“小先生开讲”把学生和教学内容紧紧贴合在一起,自然生动地调动了学生对课堂的深度参与。

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联合研发基于“小先生开讲”的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评价理念上,淡化结果评价,加强过程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小组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开发电子档案袋评价,和学生一起采集留存小学六年12个学期“小先生开讲”的文本、图片、视频,还有同学听后的感言评价,以及教师指导的相关资料。结合“小先生开讲”教学改革,教科室探索开发了“小先生开讲新课堂观察评价表”,包含开讲时机、开讲对象、开讲时长、开讲类别、开讲效果等维度。我们计划积累多学科足够数量的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并对丰富课例和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小先生开讲”融入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路径。

3. 全学科大先生参与构建共生形态

吕叔湘先生曾对分科教学有过这样的论述:“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整个的,是不能割裂的。”[3]全体学科大先生参与小先生制,正是为了打破学科界限,发挥学科综合育人的功能,真正实现五育融合。

例如:研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一课时,为了引导小学生理解、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仅用56个字记述长征历史,从而抵达本单元人文主题—“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六年级语文组邀请了音乐和美术两位任课教师同时参与教学设计,通过艺术感性、直观、丰富的表现形式创设鲜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那段峥嵘岁月。同时,执教老师还邀请了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参与备课研讨。小先生们和各学科的大先生集思广益,确立长征大主题下的小专题。语文和音乐教师同堂上课,文学与艺术联袂辉映,发挥了综合育人的功能,给了孩子们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也创造了新时代大先生和小先生课堂交往、知识建构、情感交流的新样态。

力学小学的校训是“致力于学,学以成人”。中国语境中的人,一定是超越了个体自然属性的大写的人,是具有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意识的人。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德育的重点又是公德教育。在力学小学成功申报并优质完成的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以成人:新时代儿童公德培育的实践探索”中,小先生制正是重要实施路径。

1. 混龄交往,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认识到小先生制内在的育人价值,学校大队部、德育处将新时代小先生制作为儿童公共德性养成的重要教育方式。大队部成立了“红领巾辅导员”作为小先生服务团队,三至六年级的少先队员自愿报名,深入到一二年级每个班级送教帮扶。服务项目有“少先队知识讲授团”“校史讲解团”“班级内务整理导师团”“校园劳动十会辅导员”“文明班级六个好创建指导员”……

大同学作为小先生进班,不仅授课教知识,而且还手把手教授劳动技能、一对一培养管理能力。大孩子帮扶小孩子、小先生教授小学生,传递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有热心乐助、快乐分享的美好公德,以及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生活态度。混龄交往,建立起一种家文化味浓厚的校园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有助于培养爱分享的公德精神,而且对重塑传统伦理文化、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2. 朋辈示范,服务班级担负责任

公共服务是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可以从服务班级开始体验责任感。力学小学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智能系统,为了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智能设备,各班招募了“智慧教室小管家”,职责是协助各学科教师使用智能教学触控一体机,维护屏幕的卫生和使用安全。

智慧教室小管家竞争上岗、持证上岗,他们对智能屏的功能了如指掌、操作得心应手,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小先生。同时,高年级的小管家还要结对负责教会低年级的小管家。同学们在为他们娴熟技能点赞的同时,也折服于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用本领和知识为班集体服务的积极行动。

3. 兒童带动,沟通家校传播价值

小孩子可以教小孩子,小孩子也可以教大人。这些年,力学小学开展的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公德养成教育,都强调“小手拉大手”。我们提出,要将学生作为学校联合家庭与社会的重要主体,将小先生制“即学即教”的理念作为学校传播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文化的重要方法。

学校有“米爸米妈家长成长学院”线上线下家长课堂,有校长主讲、教师直播,也有“小先生讲堂”。同龄或跨年级的小先生们通过现场、线上或是视频微课,介绍自己的学习小妙招、研究小策略,以及开讲“小米粒学党史”“小先生讲校史”等专题小课程。此外,学校每学期还通过线上的小学生思政课、中队主题会的开放课堂,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全网直播课,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沉浸课堂、云端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67.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57.

[3] 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34.

(编辑 齐 风)

猜你喜欢
大先生小先生制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大先生》剧本分析
浅谈“小先生制”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尝试
“大先生”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运用“小先生制”开展语篇教学
《大先生》:李静的探险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