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建设的校本实践

2023-04-07 23:50:09蔡志坚
中小学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运河研学博物馆

蔡志坚

以实践育人为核心价值的研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该如何有效发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整体规划、系统建设研学课程,却成为困扰很多学校的一道难题。作为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宿迁段之畔的一所百年老校和中国大运河沿岸城市学校教育联盟基地学校,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在建设区域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基地的过程中,探索将运河文化融入育人体系建设,以“博物馆+大阅读”“博物馆+多学科”“博物馆+真生活”为基本思路,系统开发实施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形成了研学课程建设的新形态。

我们基于“把学校办在图书馆里”的育人理念,以及前期所积淀的丰厚的全科阅读实践,结合学校地理区位优势和校本课程资源实际,提出了明确的“走运河”博物馆式研学课程的目标定位。

1. 明晰主题:实施基于多样态“博物馆”的多元“阅读”

运河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大运河宿迁段地区建有多个主题实体博物馆,运河沿岸也有蕴藏于大自然的天然“博物馆”,便于学校开展各类与之相关的纸质文本阅读、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云阅读以及沉浸于物型场景的参观体验式“阅读”等活动。由此,我们定位博物馆式研学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地区为学习场域,以静态的实体博物馆和动态的物型资源作为“在场研学”的两维资源,以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区域内的水景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故居、风俗人情、民间艺术等为学习主线,通过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脉络的行走“阅读”课程,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开阔视野、感受传承运河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提高文化自信。

2. 明确内容:形成校本化的立体“阅读”体系

运河文化集自然、历史、文学、科学、艺术、民俗等内容于一体。基于此,我们将宿迁区域内的运河文化与学校的全科阅读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既丰富和深化学校的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儿童立场的‘全科阅读’课程建构与实施”的校本课程内容,又优化打造出学校博物馆式研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从而形成包括运河水景、名人、美食、戏曲、文学和非遗系列主题的立体“阅读”体系,引领学生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由此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厚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充分利用大运河这一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加强其与学科教材的紧密对接,通过统整,形成了“走运河”博物馆式研学课程的三维框架体系,包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走运河”课程、走向多学科融合的主题课程和支持跨学科学习的主题课程。

1.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走运河”课程

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性,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大运河丰厚的历史资源、文物资源、场景模型资源、科技文明资源和生态资源等,挖掘其中与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关联的素材,梳理统整后纳入学科教学,开发建构了系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研学课程。其中包括基于语文学科的运河主题阅读、“运河印记”习作、诵读运河等课程,基于英语学科的“我是运河小导游”、“运河植物名录”英语简介、“运河风情”英文推介等课程,基于数学学科的区域内运河实地测量、面积估算、几何图形认识等课程,基于科学学科的运河水质调查、风力测量、运河植物标本制作等课程,基于美术学科的“运河寻美”写生、“运河风光”沙画、“运河人家”叶贴画等课程,基于音乐学科的童声里的运河、“花开运河”舞蹈等课程。

2. 走向多学科融合的主题课程

在项目化的“走运河”课程基础上,我们还聚焦一定的研学主题,综合利用运河“博物馆”资源与多学科进行融合,建构形成多学科融合式主题课程。“博物馆”资源既包括静态的自然与历史的物型博物馆资源(含沿岸各种主题的实体博物馆),也包括开放的水文、四季植被等动态的“博物馆”资源。这些资源经梳理后,与语文、道德与法治和美育等文史类学科内容整合形成“运河风物”“运河文学”等主题课程,与音乐、美术、书法和体育等体艺类学科内容整合形成“运河非遗文化”“运河民间艺术”等主题课程,与数学、科学、劳动教育等理工科类学科内容整合形成“运河生态”“运河美食”“运河美酒”“运河建筑”等主题课程。

3. 支持跨学科学习的主题课程

基于相关资源的跨学科学习更具挑战性,但也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科探究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学校围绕运河“博物馆”资源甄选和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形成适合学生的研学小专题,在此基础上创生了具有挑战性的跨学科学习类主题课程。例如:我们将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单元与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爱国情怀”单元内容,融入“中国杨树博物馆”“宿迁水利遗址公园”“项王故里”等自然与文史资源开展主题参访研学;在依托运河“博物馆”开展的科技主题研学中,分别以“跟着运河去寻仓,去寻桥”“闸坝中的工程科技”等为主题,将科学、数学等学科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学习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在“走运河”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将儿童生活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研学课程在真实生活场景中有意义、有成效地开展。

1. 让学科教学连接真实生活

让学科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学科,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学科教学与儿童生活无缝连接,以此推动每一名儿童的全面发展。学科知识只有融入了生活经验,才会变得灵动、富有创新;儿童的生活经验只有融入了学科思想和方法,才能成为生存智慧。[1]

一方面,在“走运河”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实施中,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走運河”主题研学活动与学科课程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广袤的运河“博物馆”研学生活中体验、感知和探究知识,促进生活经验学科化,由此帮助儿童在丰富的生活体验或真实的生活任务中丰富学科知识、检验学科能力、夯实学科素养,推动儿童生活经验向生存智慧转化。

另一方面,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恰切地连接“博物馆”研学的生活实践,在学科学习中渗透“走运河”的生活化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科知识生活化。例如:我们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精选运河“博物馆”研学中积累的生活情境素材,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活化实施;同时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数学“综合与实践”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国家课程,发挥学科与生活融合的积极效应。

2. 在真实场景中探究真实任务

课程对接真实生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真实任务、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探究者、挑战者,强化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体会解决真实问题的乐趣,从而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例如: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开展运河沿岸历史文化寻访活动,以京杭大运河宿迁段为学习场域,以沿岸的水利工程、名人故居、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为研学主线,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带着真实任务在真实场景中进行现场观察、探究、感悟,感受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于小学阶段的研学,我们更注重任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基于真实的任务,研学主题实现了更大跨度的跨学科融合,如在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有关主题单元“请到我的家乡来”“我们当地的风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古运河畔”教学中融入大运河民俗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讲好家乡的运河故事,培养学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观、文化观。

此外,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应保持研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一致性,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因此,要想真正提升以“走运河”为活动载体的博物馆式研学课程的效能,必须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注重研学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活动和研学全程的多元协同评价。这也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邹红.小学学科与生活双向深度融合育人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2(8):97-102.

(编辑 谢建华)

猜你喜欢
运河研学博物馆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04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黄河之声(2020年11期)2020-07-16 13:27:12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