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23-04-07 10:32张克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育人

张克生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3)

2019 年所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当在党的全面领导中,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坚持开展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综合性技能型专业人才,更是促进职业教育走向个性化、创新化、精准性与专业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培养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职业道德,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以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这也是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需求。而寻求高职教育教学体系融入工匠精神的策略与方法,则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明确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以强化工匠精神育人价值

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根本教育方向,高职教育不仅要重视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还要注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为目标,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任务,能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技术、精湛技艺水平、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1]。所以在此期间,必须尽快明确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将工匠精神思想融入高职教育价值体系以及人才培育全过程中。在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体系以及组织教学内容等方面均融入工匠精神办学思想,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考核手段走向多元化发展方向,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使全体师生都能够在高职教育中自觉追求工匠精神、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不断强化高职教育的工匠精神育人价值[2]。

二、在课程教学主阵地中加强工匠精神教育传承作用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关键,只有能够重视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才能够将培养学生价值观、专业观以及人生观作为教育主线,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以及职业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整合行业典范、职业榜样案例,在开展示范教育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工匠特性、理解工匠精神,使其受到工匠精神理念教育的熏陶与滋养,在强化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同时,能够正确认识劳动技能、理解创新创造的重要意义,从中得以有效把握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使学生在今后树立职业理想的同时,完善自身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从而真正体现出高校职业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

(二)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专业课程教育属于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而教师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的参与深度,与工匠精神培育效果与价值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多个专业的特点,对每个专业的学生群体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了解学生应当具备哪些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紧接着整合学生未来岗位需求与就业能力要求,强化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性价值,在深度挖掘专业知识及其技术体系的同时,掌握其中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品格,使工匠精神得以有效渗透于专业课程教育全过程中,在此之间通过多种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在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以及德育教育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使其不断形成工匠精神,以充分满足人才市场的内在需求[3]。

三、通过拓展实践育人模式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效果

(一)在企业实地中感知企业文化

为了能够在实践育人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在今后学习与工作中自觉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实地,从企业实地中感受工作流程、了解工作主要内容,同时通过企业宣传片的观看与欣赏,使学生对企业工匠的要求有着更为深入地了解与认识,帮助他们领悟工匠精神中内在价值,了解企业在专业人才方面的重要需求以及企业文化精神追求。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素养与品质,在体验与感悟中,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真正树立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二)从工匠人物中体会工匠情怀

榜样示范效应往往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途径,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认识,使其树立对工匠精神的信仰,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工匠人物走进学校,与学生、教师在面对面交流中,近距离体会工匠人物所具备的素养、精神与品质。工匠人物在和学生、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求学、求艺以及工作等经历,从中可以有效诠释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而在所邀请的工匠人物中,最好选择学生在本专业中所了解的现代工匠人物,也可以从学校专业技能大赛获奖人员群体中进行选取,便于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了解工匠故事,从中得以深刻体会到相应的工匠情怀,使其能够在今后学习中自觉追求工匠精神,将工匠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力量,从而为今后树立先进意识与工匠精神打下重要的基础条件。

(三)在校园活动中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应当和校园文化进行结合,在立德树人的根本基础上,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专题讲座活动、走廊文化建设、创意大赛活动等,从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效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可以使工匠精神得以真正全面渗透于校园各处角落中,使学生心目中得以真正形成工匠精神,使责任意识在学生当中得以生根发芽,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价值,在理解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对具有工匠精神技术人才的重要需求有着更为充分的认识,从而得以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实质性效果[4]。

四、完善工匠精神文化以形成工匠精神文化培育氛围

(一)从物质文化中传播工匠精神

一个人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往往和他所在的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环境对一个人的品德、心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高职工匠精神文化教育中,可以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培育工匠精神的一系列讲话作为重要指示,使其以墙体文化的形式传播于校园内部,比如在教学楼、实训楼等走廊区域内张贴相应的语录,也可以通过黑板报、文化墙、校报以及公众号等途径弘扬匠心文化,了解更多古今中外著名工匠大师的人物形象。在物质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在学生群体中有效弘扬、传播工匠精神,可以形成浓厚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这样工匠精神才得以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心中。

(二)从制度文化中践行工匠精神

制度文化一般体现在校园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对约束学生与教师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更对校园秩序的正常维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校园制度文化,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树立良好的制度文化条件,使学生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时刻以工匠精神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学校在制定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要能够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即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将工匠精神作为对学生应具备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制度文化中得以产生相应的内在动力,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个体需求,最终有效推动学生精神成长以及个性发展。此外还要能够加强顶层设计工作,为学生形成完整的工匠精神培养制度框架。以工学结合制度、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为例,在此期间将工匠精神得以深入融入其中,从而探索出更为有效、更契合实际教学状况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并且还要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学校章程,完善现有的校园运行制度,使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得以真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三)从行为文化中体现工匠精神

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行为文化属于其中的重心内容,更是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基础工作。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出工匠精神,是促进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规矩意识,使学生从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形成严谨专注的学习态度,同时作为学生的授业之师,教师要做好以身作则的工作,在教学风气方面严格约束自己、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同时还要注重教师道德水平,能够在发挥言传身教作用的同时,发挥代表作用与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在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中,为学生从教学工作中诠释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从而对学生形成相应的引导感化作用,使学生形成工匠精神人文情怀。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实践感悟过程,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研发工作,在亲身经历、感受企业行为文化的同时,了解行业相关标准,在工作中感受到企业精益求精、专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环境氛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形成追求完美、关注细节的工匠精神。

五、发展协同育人体系以落实工匠精神培育保障机制

(一)重视工匠精神培育工作

作为学校领导,高职院校管理层要意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迫切性,了解工匠精神培养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高校管理层要能够重视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能够真正推动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深化开展,促进现代工匠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各个专业发展特色,对工匠精神人才的重要需求,使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与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实践教学进行结合,使工匠精神培育机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顶岗实习教学工作中,以发挥全方面育人的教学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形成重要的基础保障条件。

(二)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前提在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只有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才能够为现时代高职人才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能够致力于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要体现出优秀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时,以正确的教学思想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在教学工作中使其感受教师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为学生真正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形象。此外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求能够善于运用实践经验以指导学生的实践示范活动,还要善于结合不同专业、就业岗位的实际特点,针对性传授专业技术技能,不断强化学生的技术水平。最为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能够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进行学习、完善自身的实践教育经验,帮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使其技术革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完善,以真正发挥工匠精神培育价值。

(三)在企业中积极树立典范

校企合作与产学结合是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部分,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企业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应当积极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在学生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中发挥应有的指导培养作用,为学生的毕业就业过程做好接受培养工作。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促进提升专业能力、发展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过程中,企业所发挥的重要性作用越来越关键,因此企业需要自觉做好基本的工匠精神传承、弘扬工作,能够以耳濡目染的环境感化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群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人才当中提供重要的力量。

(四)完善多维立体化评价体系

在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体系中,多维立体化评价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引导学生形成正向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深入结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在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过程中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使专业基础知识评价、专业技能评价以及职业素养评价等环节进行相互结合,将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进行整合,多维立体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客观性与合理性,便于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在追求动机,这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5]。

六、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趋势的推进,对工匠精神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积极推动工匠精神育人工作的开展,将工匠精神培育目标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进而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90后大工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