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信息化的热潮随之出现,人们的衣食住行产生了较大改变。为了使教育行业实现与时俱进,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步伐,教育部于2018 年4 月正式研究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1],教育信息化达到了一个新阶段,2.0 行动计划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开辟了新路径,使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彰显出自身价值。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通过 “混合教学” “翻转课堂” 等新型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案等。例如,为了使各个知识点更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件中往往会采用动画的形式,部分教师会使用Camtasia studio、视频剪辑王等软件制作视频[2]。但在 “互联网+” 时代,动画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如各个院校的专业教学设施不完善、动画的课程设计针对性不强、教师制作教学动画能力有限等。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动画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明显降低,高职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不利于高职学生实现综合性发展。
第一,VR 虚拟仿真,情景再现。动画将不同的故事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无论是操作过程,还是实验过程,均具有较强的模仿功能。例如,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所有学生无法同时看到课程的操作步骤,不利于学生课程的学习,而三维虚拟仿真动画针对上述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能够将各个操作步骤还原出来。VR 技术是动画辅助教学的重要因素,如若该技术历经了长时间的发展,能够将VR 虚拟技术作为主要手段,制作出全新的实验环境,在此环境下重新调整角色调度等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沉浸式学习,在独特的氛围中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感受[3]。在VR 虚拟仿真的作用下,教师无需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且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也会得到拓展。
第二,编撰动画故事,寓教于乐。编撰动画故事是一个充满艺术色彩和想象力的过程,主要从专业知识入手,通过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展现出专业知识。此环节体现出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各个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与现代社会相一致的技能。较为成功的科教动画如《工作细胞》,故事以人体的细胞们为主线展开,提出它们为了身体正常运行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发生着很多值得人们探索的故事,故事将枯燥乏味的生物学知识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呈现,提升了学习此部分知识的趣味性。通过对这些动画的学习,能够着眼于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出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的动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摒弃消极的学习态度,还能够避免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比较困难,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第三,放大实训细节,攻克难点。当教师在讲台上教学演示时,只有前排学生能够看清楚各个操作环节,并了解某个步骤的关键点,而其他同学往往对这些步骤认识比较模糊,无法充分了解到实训环节的重要内容,不利于学生学好各个知识点。而对于上述内容,都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制作动画视频,针对重难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到精髓,攻克学习中的难点。
第一,各个院校的专业教学设施不完善。动画专业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时间不长,很多高职院校都刚刚开始进行动画教育,院校内的专业教学设备较少,未针对动画专业设置画室的高职院校不在少数,或者还没有设置拷贝室,教师授课的环境只有教室,专业机房数量较少,难以满足现代化的动画教学需求。并且,在高职院校群体中,可以配备和行业接轨的生产设备的院校占比极低。面对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顺利开展专业技能教学。
第二,教师制作教学动画能力有限。 “互联网+” 时代下,动画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很多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动画辅助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并在教育工作中应用了此种方式,但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4]。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动画的了解不足,制作动画的能力有限,创作动画理念比较落后,或者绘画水平偏低,制作的动画不够生动形象,设计的背景音乐无法完全吸引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旧较差;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教育理念依旧停留在灌输式教学的阶段,虽然采用了动画教育,但仅仅是从中选择一段动画展现在课堂中,没有良好的创意性,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
第三,教学动画制作难度高成本高。掌握动画这门技能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是三维动画,那么需要有过三年以上学习的才可以具备制作能力,还需要一两年的制作经验,对于其他专业教师,对动画技术的了解必然甚少,难以按照正确流程很好地应用动画技术。在所有动画技术中,PPT 和万彩动画大师是相对简单的两种方法,但这两种动画的动作较少,仅具备调整位移的作用,无法为学生呈现出十分理想的动画效果。而市面上动画制作的成本极高,普通教师难以承受这昂贵的价格。
第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相对劣势,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互联网+” 时代下,因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学生偏多,例如电子产品,所以高职院校可以将电子产品融入实际教学中,在此基础上调整动画教学形式,采用在线平台课程的方式,如学习通、智慧职教平台,将提前制作好的动画短片播放在课堂中,在线上通过动画解说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出相关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找寻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在手机上预习、复习,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纳入重要议程。
第二,灵活选用动画软件,设计动画视频辅助教学。 “互联网+” 时代下,动画软件越来越多,教师选择动画软件的过程中必须严谨,制作动画软件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倘若仅为画面移动,且人物动作并不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万彩动画大师或者PPT;倘若动作比较丰富连贯,需选择Animate、Photoshop 等二维软件;对于三维立体的模型图,需选择3Dmax、Maya 等三维动画软件[5]。教师开展动画设计的环节不可比较随意,需明确不同内容而设计出相应的动画,并了解Animate 的使用流程、作用,将该软件融入教育工作中,通过该软件设计出和英语课程相一致的情景,鼓励学生带入情景中进行英语对话;要想通过动画教学强化电子专业教学,教师需积极使用三维动画,通过该软件简化难以理解的电磁感应理论,可以用三维动画制作,使学生学习抽象原理的难度大大降低;如财会专业动画,运用二维动画软件Animate、Photoshop 制作算盘小人形象,通过如此有趣的方式代替早期的课堂讲授,课堂中散发出新的生机。教师不仅要学会制作动画,还需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学生带来现代化的学习资源。
第三,建立校企合作,强化动画教学。在部分院校的观点内,培养好的动画人才只需具备两种条件即可:其一为好的实验场所;其二为好的教师。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更需要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只有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学习,打造产学一体的局面,才可以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有力保障[6]。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互联网+” 时代下,高职院校要转变单一的教育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方式,安排合理的场所生产项目,鼓励教师团队成为生产主体,并安排独立的专业团队进行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可以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学习企业现有的现代化知识和做法,体会企业的工作氛围,确保自身掌握的知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还可以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产生明确认知,进一步了解就业方向,摒弃在教育工作中不够正确的理念和思路,向企业中动画制作水平高的人员虚心请教,逐渐掌握其中的精髓,将所学技能应用日后教育工作中,避免为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无从下手;在企业制作动画时认真观看、询问,积极学习现代化的动画制作技术,如QUMARION 机器人、优漫优创等,将这些新型软件融入实际教学后,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动画学习。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共同在培养方案中投入较多精力和时间,针对高职院校、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选择有价值的资源利用,遵循现代化的原则培养学生,许多高职院校和公司制定了如下教学方案:第一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如素描、色彩、动画基本造型设计、运动规律等[7];第二年到企业学习,公司派专业教师为学生讲解动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三年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其提供合适的岗位工作,试用期结束后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此种培养模式具有关键性作用,体现出双赢的特点,不仅为高职院校解决了配置成本高的问题,也使学生对自身定位有了清晰认识,学习方向更加明确,从而在动画领域获得竞争优势。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互联网+” 时代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动画教育最终的实施效果。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产生一定改变,要求教师摒弃之前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动画教育教学的研究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从整体的视角看待动画设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出新技术[8]。但在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缺乏足够优秀教师的问题进一步加剧,很多新进教师没有过动画制作经历,授课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无法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所以, “互联网+” 时代下,应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定期开展动画制作、设计的培训、讲座,使专业人员为相关教师普及 “互联网+” 时代下动画制作设计面临的新要求,讲解动画制作设计和哪些内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告知教师万彩动画大师、PPT、二维软件、三维动画软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这些软件更适合应用在何种类型的授课中,鼓励教师在实际授课中采用针对性的动画软件,并注重教师动画软件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将所学技能很好地应用。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具有动画制作背景的优秀人员来到本校授课,为自身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有效解决动画制作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要以教师为主体,考核到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告知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综合性发展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思想上对教师进行引导,转变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或者通过案例形式、故事形式强化教师思想,使其真正发挥出园丁的作用。并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询问企业期望获得哪种类型的从业者,判断自身的教学模式是否正确,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和社会所需人才一致的教学模式,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职业核心素养为重中之重,通过现代化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培养,从多个方面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积极使用动画软件等。
第五,创办校内工作室,设立 “导师” 制。 “互联网+” 时代下,高职院校需以 “导师” 为核心,创立 “差异化工作室” 。从工作室的角度分析,需具备足够的动画制作器材,如拷贝台、电脑、线拍仪器等。至于工作室的内容,可以围绕 “承接当地的广告片、动画片、平面设计等工作” “完成毕业设计” “参加比赛” 这三大块内容展开,而工作室的导师可以选择2 ~3 个相关专业的教师[9]。建立上述类型的工作室属于一项积极措施,能够避免师生之间始终存在隔阂,为双方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并且,当学生参与到几个项目,知晓大体上如何制作动画后,可以了解动画制作流程的复杂性,明白各个步骤团队配合的必要性。对于工作室的考核,需重新调整评价标准,以比赛获奖情况为主,给予学生参加比赛的机会,使其记住动画故事脚本设计、场景设计、运动规律等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发现自身在动画学习的短处,实现了查漏补缺的目的。此外,工作室可以选择承接当地项目的方式,尽快了解社会中的相关事项,明确社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多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 “互联网+” 时代下,动画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利因素。对此,教师需积极学习动画制作的流程、注意事项,明确动画制作和教学的关联性,制作动画之前,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制作动画,确保动画不失教育作用的基础上具有趣味性;高职院校可以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使校内教师到企业内部学习,积极学习企业在动画制作方面的优秀经验,思考企业目前的用人需求,判断本校学生未来在社会上是否具备竞争力等;教师要注重动画软件的选择,明确不同动画软件的适用范围,考虑到实际情况进行应用,通过合理的选择动画软件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盛宴,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高职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