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建设势头良好,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改善。但现阶段,我国仍面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大挑战,存在农村土地资源碎片化、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失严重、品牌价值受限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乡村振兴背景大战略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需要从整体切入,加快推动农村治理政策转型,以期实现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
关键词:对策研究;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本文索引:陈雨.<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6):-038.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3(b)--03
1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其现实需求
1.1 农村区域经济概述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存状况及当下存在的各类问题都可以区域经济体现,实践中往往从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察区域经济。同时,区域经济的效果不仅以经济指标为准,还要综合考虑社会层面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1]。农村区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大类的模式之一,农村经济发展不仅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的一般客观规律,还表现出其特有的类型规律,此种规律往往由于农村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而表征出不同的经验模式[2]。
1.2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政策侧重亦有所不同,致使目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区域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绩效来看,各地区都有较快发展,这离不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大力扶植。虽然中西部地区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受制于历史因素、经济特征及各地经济水平的差距,东部地区农村更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其投资优势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
第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全国范围内各省、各市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可忽视。以浙江省为例,萧山作为杭州的新农村代表,无论是GDP总值还是公共服务建设,皆远超浙江省内其他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的发展水平,即使同一乡镇的不同自然村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区域发展模式存在差异。地域、历史、经济等区别导致的差异,各地选择与形成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较为落后的地区依赖“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依靠自身条件传承传统农业经济,与外部力量几乎绝缘;城乡结合部则以“城乡互动发展模式”为主,农村发展高度依赖城镇,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则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模式”,側重整体系统工程的建设,整体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水平较高;更多地区则是探索“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模式”,力求摆脱对单一产业的依赖,促进旅游业、加工业、文化产业多链条融合,大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疫情下可增强自身风险抵抗能力。
1.3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检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词,检索结果显示,第1篇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论文出现于1989年。纵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论文,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不断升级,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突飞猛进,1996年仅有32篇相关论文,2005年已突破345篇,年均增速达到26.8%。
立足现有研究,本文在分析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可以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以下解释:区域与区域、区域内部相互开放,整体经济融合愈加密切、合理划分区域功能,并在保持整体经济高效增长的同时,可以合理、妥善地控制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适时地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此差距予以缩小,最后达成区域与区域、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积极互动的状态和过程,打破农村区域发展固有模式,重视农村区域经济和谐、可持续、多维度发展。
2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乡村振兴是综合提高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产出农产品附加值亦较低。个体经营仍然是国内主要的农业经济生产模式,农村经营分散,以家庭为单位产出、售卖,导致商业流程完全分割,利益划分次数过多。同时,碎片化的土地模式导致农业产业规模较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受制于此,进步缓慢[3]。目前,阻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有以下因素。
2.1 土地资源碎片化,自动化技术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资源量可观,但人均拥有量十分稀少,表现出极大的稀缺性。农业资源在空间分布不均,西部地区农耕技术较差,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供给严重不足。同时,环境污染、水资源大幅浪费、生态失衡等乱象严重影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4]。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采取的农业工业化政策明显依托其地理优势,大片的平原地区推动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对于中国棋盘式的耕地分布而言,大规模的农业自动化本就无法实现,粮食质量无法统一调控,近年来粮食质量问题频发,或多或少离不开碎片式耕地的影响。
2.2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流动受阻
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僵化是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
首先,传统的粗放式生产仍在我国农村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村仅对外提供初级状态的农产品,收割、收购过程中损耗占比颇多。农户未能进一步加工农副产品,导致其售卖的初级农产品市场价值颇为受限,商贩收购后需要二次或多次加工才能达到售卖状态,大部分收益集中于商贩或加工商而非农户,此种低级生产资料的供给模式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农村经济环节并无现代化经营主体参与,加之其他历史因素,导致当下农村对外售卖农产品仍无法摆脱“一家一卖”的作坊经营模式。虽然国家已经出台许多政策引导农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社以期改变现状,但家庭式作坊经营模式导致产品规模无法扩大,进一步导致农业产品价格受到压制,碎片式的生产模式仍是阻碍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头号难题。最后,农村区域经济由于未引进现代企业的高效管理制度,农村基础农业仅能达到生活资料的自给自足。大部分农村完全依托农副产品的种植与生产,产业结构单一化严重,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5]。
2.3 人口流失严重,忽视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经济如果想发展好,农村人力资源就必不可少,但农村经济发展就业岗位种类较少,经济回报不甚可观,导致农村整体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主要劳动力无法满足新农村的发展需求。
首先,农村持续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及生产资料,造成农村人口少、人才少的困境。城市人口聚焦教育提升,导致城市劳动力需求大。农村人口从事体力劳动是进入城市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出于收入考虑,将学龄青少年输送至城市从事体力劳动。
其次,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受重视程度仍需提高,现有的政府资金扶持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相较城市的教育投入,农村的资金投入显得更为“实际”,更加注重变现率,基于此现状,国家仍需出台相关政策,以期提升农村教育水准、解决人力资源开发困境。
最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不够成熟,顶层制度设计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同时实践培训制度未达到理想状态[6]。简而言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偏低,无论是以绝对数量出发考量,还是横向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都处于较低水准。另外,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农村人才政策对人才的引进、吸收及保留影响力较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有限及农村人才流失,是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重大问题。
2.4 品牌价值受限,网络销售能力差
考虑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我国大部分农村在发展之初远没有考虑到品牌构建的问题,更谈不上商标注册、商标保护,导致农副产品附加值较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受限。
论其根本,应归结于品牌质量参差不齐与农户销售能力有限两大方面。在品牌质量上,我国农产品忽视自有品牌建设,各类商标、字号使用混乱,严重影响消费者对购买农副产品的信心,即使有优质农产品销售成功,也会被消费者误以为是偶然事件,几乎不具有可持续性。在销售渠道上,所有的产品都需要销售渠道才可能转变成经济收益,虽然当下国内的交通情况、快递物流普及度都有了极大提高,但是对农副产品的输出远远不够,依靠线下销售完全无法达到品牌建设的效果,买家对产品的依赖性不高,产品可替代性极强,不利于其发展。针对最重要的网络销售渠道,农村人才流失、老龄化严重,对新潮事物接受度不高,无法在网络销售中占据一席之地。
3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对措施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在市场上有序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区域上进行产业协调与合作,形成跨区域合作的形式[7]。
3.1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首先,制定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决策考核是前提。制定农业发展机制的同时,既要考虑到群众的合理化需求,让群众参与到制定过程中,又要注意到机制给农业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切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次,重视循环经济发展,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要贯彻。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实践课题,在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更应贯彻到底,例如完善农村沼气池建设,以废养地、变废为宝,真切做到农村资源利用一体化。最后,完善农业补偿机制,实施区域农业经济要牢记。因地制宜不仅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还是社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念。我国国土辽阔,但整体农业资源分散,为应对这一现实问题,在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农业经济政策。例如,江浙地区平原耕地相较西部较少,农业自动机械化难度较大,但江浙大部分新农村的优势在于环境优美、宜居宜游,更加注重发展旅游业,显然更加符合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完善农业补偿机制,例如基于排污情况及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征收税费、对环保明星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达到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2 畅通生产要素流动,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一方面,政策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如果要实现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继续坚持乡村振兴路线不动摇,极力加大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资与技术支持。当下,“金融机构扶持+政府财政政策引导”双管齐下,但仍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渠道——社会融资。
在政府财政已然倾斜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对农村区域发展亦有所倾斜,包括但不限于农业贷款利率较低、农业低保补助等,但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需求远不止于此,要加大资金流入渠道,还必须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身其中。社会资本的投入,不仅可以运用资本的成熟运作手段开拓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更多潜在可能,使得农村与城镇做到剩余生产要素互补,还可以在吸收现有资本的同时,依据金融市场的自有规律吸取更多合理的社会资金,并促进其参与农村区域经济运营和管理,为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实践支持,为进一步建设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夯实基础,真正做到盘活农村经济[8]。
3.3 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优化人才回流政策
第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构建离不开人才培养的配套职业培训,只有做好配套培训,才能在农业生产时尽可能地将职业技能向生产力转换[9]。第二,教育要从基础抓起,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然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体系,重视农村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应分为两点:一是对人才的基础培养,即教育投入;二是注重人才回流,吸引农村自有人才,使得人才源于农村、人才投入农村。通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共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为农村提供人才、留住人才[10]。
3.4 强化品牌建设,拓宽网络销售渠道
农产品销售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渠道。建设自有品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一定要坚定品牌价值观念,致力于构建高质量乡村农产品品牌。政府可以集结当地农业产量大户,对其进行宣传并鼓励注册自有品牌,同时应对已有品牌加强质量管理,并安排、引导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宣传。例如,《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的通知》认定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柑橘“三品一标”基地作为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临海市政府可以自身公信力为基础,为通过政府质量监管的农副产品进行官网宣传,即通过政府介入扩大农副产品的影响力。再如,浙江省推动“市级农家乐认定和复核”工作,大力推动农家乐发展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销售方面,可以凭借电商发展势头,方便产品售卖及宣传,可参照日前大火的新东方直播农产品带货模式,开创新型农业销售渠道。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已取得不小成就,但真正做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资源碎片化、产品结构单一、人才流失严重及品牌價值受限,针对每个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注重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拓宽社会融资渠道、优化人才回流政策,同时建设自有品牌开拓网络市场,以期对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助力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霍松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12(7):9-11.
房艳刚,刘继生,程叶青.农村区域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地理,2009(9):1530-1534.
侯燕.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方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7(8):34-36.
鲍宜周,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21(1):33-34.
刘子玉.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河北农机,2021(3):118-119.
彭静.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对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0):190-194.
周桔.基于乡村振兴的农村经济跨区域发展价值内涵与策略[J].农业经济,2021(10):35-37.
罗恒.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突破[J].农业经济,2017(12):38-40.
滕玉成,王铭.城乡一体化下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系统探析[J].东南学术,2013(6):70-76.
李冈姿,仇国芳.中外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J].世界农业,2012(1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