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3-04-06 20:15向秋兰蔡绍洪张再杰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态化产业结构高质量

向秋兰,蔡绍洪,张再杰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去四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21年中国GDP总量达114.3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快速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发展,促进了经济现代化的提升。但也要看到,随着世界经济竞争形势加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金融风险上升、外部供给和内部需求错配、资源环境约束加重等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即要转变以要素投入、成本推动的粗放增长方式,走一条符合国情的,依据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提出以后,学术界进行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形成了大量成果,主要集中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内涵、测度、评价、路径、对策等方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必须改变过去以快速发展和快速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发展模式,必须权衡协调与统筹规划,走质量和效益驱动、产业和制度创新、生态和环境保护、人的全面发展等的复杂多目标之路,推动经济进入质量提升时代。[1]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数量的增加,也包括质量的改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也就是要通过创新驱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重塑供给侧新动力,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实现高效增长的跃升。[3]中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不是周期性的、外部性的,而是结构性的。[4]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迁总体上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但2015年之后的结构变迁却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只有从产业结构的驱动要素入手,才能找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5]因此,在基本理念和制度要求下,从产业结构内涵视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溯源

经济增长来源是经济学研究经典问题之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前者强调自由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自发调节资源配置,认为供给创造需求,主张经济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后者强调有效需求和政府干预调节资源配置,主张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这些思想虽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理论基础,却无法解释中国现阶段经济质量不高问题,即规模扩张带来的经济效率不高以及经济增长伴生的资源环境矛盾、竞争力低下等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增长驱动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和创新驱动,需要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又是什么导致了效益的差异?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经验表明,如果在现有结构下提高需求没有效果,那么问题一定出在结构本身。

根据系统理论,事物的结构决定了效率表现,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效率。经济学家们发现,新结构和新事物的产生可能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原因。班纳吉和杜弗洛首次指出部门间的再配置是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6],阿吉翁和豪威特也指出应当从发展的视角考虑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7]林毅夫指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内容。[8]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重视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并提供相关制度安排。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9]梳理70年来经济历程发现,中国目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问题[10],要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工业增长是前提条件,服务业增长是必要条件。[1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结构性红利”[12]。从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看,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制造业比重从1970年的忽略不计上升到2016年占据全球1/4。短短几十年,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一跃成为工业大国,成为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为经济质量提升积累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还未能将质量和效益实现统一。从产业组织来看,制造业大而不强、竞争优势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问题凸显,优质企业数量不够;从区域差距来看,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而西部产业发展缓慢,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从资源环境看,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凸显,绿色制造产能不够;从信息技术看,知识密集型、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还不充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是产业结构内部不平衡,产业间和产业内作用关系不协调,制约了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产业系统中,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彼此形成前向和后向关联,相互之间作用的大小、强弱各异,功能也不尽相同。虽然产业的微观层面是一个个的企业,但是正如钻石不只是一堆碳原子,一个砖砌的房子也不仅仅是一堆砖,它们都有其特有的结构。不同的是钻石结构形成于各元素内部的自发作用,而房子来源于外在的人为作用。同样,忽视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仅是企业的简单聚集与扎堆难以发挥协同作用。比如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项目由于供需矛盾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一些循环经济园区由于产业链和生态链断裂而产生资源环境问题。

因此,产业结构内部不应局限于产业的数量比例(合理化)和强调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级化),要从系统的角度对产业结构的内外影响因素进行再研究。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在新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下,经济增长首先考虑的就应当是效率问题(高效化),产业结构效率问题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问题。另外,当前“双碳”目标下要破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提前透支难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过去以自然资源驱动的产业结构,构建生态型产业结构(生态化)。因此,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产业结构组织内部,将产业结构高效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四重内涵实现有机统一。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内涵与特征

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机制机理、实践路径及测算体系,有过一系列讨论,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有从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出发的,有从新发展理念进行定义的,有从经济动力转换角度进行阐释的,有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的,也有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讨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这些讨论角度虽不同,但都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社会进步等的全面系统总结,因此大多可以包含在“阶段——模式——动力”这一理论框架中。首先,“阶段”是指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是处于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阶段,是处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断被满足的生活质量上升阶段。这一阶段必须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它不是短期内就是能跨越的,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历史地看,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从初期发展到进入工业化后期历时四十多年,目前离全面实现工业化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其次,“模式”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作用及相互关系的总称,通过各生产要素的组合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内部的组织方式就属于经济增长模式的内涵。模式与阶段对应,选择什么样的模式需要与当前的发展阶段相契合。比如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应的是跨越式、赶超型、粗放的增长模式。新发展阶段需将经济、环境、社会等多维目标纳入系统性、整体性框架下考虑,对应的是环境友好的、速度质量并重的、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再次,“动力”指的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就是要改变过去用传统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来驱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探索诸如知识、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处于传统人口红利下降且劳动力成本上升、自然资源消耗大且存量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大且成本高昂的时期,亟须探寻新的发展动力来源。

根据上述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深刻认识把握中国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探索新型集约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最终实现创新、高效、公平、持续的经济发展目标。梳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可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四点特征:自主创新、提质高效、协调公平、稳定持续。

第一,自主创新性。自主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1912年在《创新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它强调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革新,表现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所有的新组合构成了经济发展过程。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一般来说,发明创新分为:模仿,改良,创新,发明四个阶段。从模仿到改良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引进、学习、吸收先进者的技术,从而减少创新的成本;但同时也由于对先行者关键技术的依附性而被锁定在不平等的地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特征就是坚持自主创新,从思想上抛弃对发达国家亦步亦趋的跟随,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内需潜力释放来走新路,突破一些“卡脖子”技术的制约,从而在更高的格局上实现新业态、新模式、新优势,创造新价值,使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第二,提质高效性。高效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难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意味着提高经济效率,而提高经济效率的方式一是降低单位效益的经济成本,二是提高单位成本的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经济成本(经济效益),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维目标下的综合成本(综合效益)。研究发现,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后,经济发展更注重效率。[13]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经济发展形态,在总量增长和粗放发展的目标下,导致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导向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发展。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导致供需不平衡,加之制度制约下的资源配置扭曲,容易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刚性。因此,探索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经济高效发展的动力来源,破解资源困境和资源诅咒,构建高效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三,协调公平性。协调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产业间不协调,甚至产业内部不协调严重影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国家早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和资源环境地理区位的影响,中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西部大开发、东北部振兴等战略推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但由于累积循环和路径依赖、制度和市场不完善,导致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从而阻碍了社会公平这一共同目标的实现。社会公平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承载着全体人民对更好生活品质的共同期盼,表达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望。因此,促进产业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促进公平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四,稳定持续性。稳定持续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证。新发展阶段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发展阶段看,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过快过慢都不好。经济过慢,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经济增速过快,则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长期来看,经济越稳定,波动性越小,经济效益就越好,经济发展质量就越高。从发展方式看,高质量发展要求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就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资源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当前经济发展,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后续发展。从发展动力看,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以资源依赖地区和资源型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口红利缩小、资源耗竭等传统优势的丧失,这些产业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发展僵化和停滞。因此,适时转变产业结构,避免经济波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三、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再审视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改变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而经济结构的核心就是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率和经济效率,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协调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作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本质上就是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变革产生了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流动,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提升经济效率,为经济增长释放结构红利。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自主创新,提质高效、协调公平、稳定持续”,需围绕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高效化、合理化、生态化”四个维度,构建高质量产业结构。

(一)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促进自主创新发展

产业结构高级化,从产业形态看,是指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比重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的过程;从要素形态看,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级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级结构转变;从产品形态看,是生产初级产品为主转向生产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转变。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体现了产业结构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的升级,体现了产业的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的特征。目前,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组织不断创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流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行业,带动了一批知识技术含量高、物质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友好、成长潜力大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来了经济新优势、新动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进而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一国综合竞争力。显然,自主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离不开创新链的完善,以及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脱离产业结构谈自主创新,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这是因为,自主创新的产生并不容易,它需要一系列因素和条件,而这些因素和条件大多建立在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比如创新主体——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端技术人才;创新环境——鼓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对现实产业中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文化——敢于争先的企业环境和社会文化。将这些因素整合协同在一起,就实现了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条升级,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目前,国内科技创新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容易受制于人,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上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就必须构建自主创新体系,通过构建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协调的制度体系,提高创新供给,扩大有效投资和提升国内需求,发挥创新驱动能力,从而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扩张和升级。

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领域,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还是一种国家能力,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推动。政府应当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协调市场的自组织力量,推动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以人工智能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要发挥国家在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的能力,完善自主创新环境链条。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创新条件,建立公平、开放的要素市场和要素市场定价机制;通过打破各种行政壁垒和建立相关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企业创新体制,在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另外,要自主创新不仅不能否定开放,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从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产业链的高级化能力。

(二)提升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促进提质高效发展

基于高质量转型发展要求下提出的产业结构高效化,是针对产业结构比例协调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升级以后,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仍然无法取得良好表现甚至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问题提出的。显然,产业结构高效化更应当考虑不同结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应包含产业生产效率的高效化,管理结构的高效化,资源配置的高效化三个方面内涵。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的进步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必要条件,管理模式创新则可以为传统产业(企业)提供制度创新的基础。产业结构高效化过程,还意味着从生产要素再配置角度看,资源从生产要素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生产要素高效率的部门。然而,由于诸如市场失灵、政府管控、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包含生产要素市场扭曲,从而严重影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合理配置,最终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因此,资源配置高效化应当考虑机制体制因素,努力破除相关障碍,推进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提升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需要从三个层面去促进经济提质高效发展。首先,要推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研发创新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关联度较高,说明中国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更应注重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及其环境优化,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作用。[14]优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畅通共享,降低信息成本,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的转化应用。其次,要警惕过早的去工业化过程,避免盲目的产业升级导致的产业发展不协调和效率下降。不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唯一标准,因为第二产业比重过低,就无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基础。要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均衡发展,要推动需求侧改革,扩大内需以匹配供给侧的技术创新带来的产能提升。再次,利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攀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5G技术等智能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经济效率。如果在这一轮新技术变革中能够抢占先机,加速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就能站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升级。

(三)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促进协调公平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的,为使产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根据资源禀赋条件、技术水平和分工优势,实现产业间配置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之间及其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当一国或一个地区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要素,使得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实现1+1>2的整体聚合效果,并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那么该国或者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实现了合理化。从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看,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统筹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战略几个阶段,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演变过程,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到逐渐趋于合理,但由于存在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整。

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未来要以提升发展质量,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为主要任务,就需要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核心在协调和公平,目的在发展,单凭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都无法实现,必须注重产业结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能力的“携手”。高质量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那么粗放式的产业结构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作用实现集约化和合理化,则必须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共同作用。同样,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区域产业之间协调、区域产业内部协调以及产品层面的协调互补,离不开政府计划机制的发挥。比如通过打破地方保护、改革财税体制、净化区域市场壁垒等等实现区域产业对接协调。产业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就是,市场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引导,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使得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流动和重组,产业结构呈现出适应需求变动的状态和过程。产业结构的计划调节机制则是,政府出于对经济的某些特定理念,比如绿色化和协调化,通过计划指令和产业政策的发布,促使产业系统内配置资源,使产业结构得以变动的过程。这两种调节机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单独采用哪一种机制,都很难达到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使产业结构更合理的最佳效果。

要实现区域协调公平发展,前提是缩小区域差距。在发展方式上,要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由于产业基础较好,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较高,可以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反观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相对较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间协调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此时若不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刻意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加剧,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当务之急应当提升其工业化发展水平,以信息化、智能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然后要根据各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不同的产业结构政策。比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基础好,更应注重产业价值链和技术链升级,发展资本、知识驱动型经济;中部地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逐步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升级,重视产业布局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产业基础落后,应当着重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移, 提升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发展信息产业等低污染型高技术产业,培育内生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知识要素驱动的生产性服务业。

(四)提升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促进稳定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生态化是指,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且整个生产环节实现零排放或者低排放,具有产业生产绿色化、能源结构低碳化及资源利用集约化三个特征,能够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将生态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将生态要素纳入产业结构研究中,丰富和发展了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以生态学为指导,以实现系统优化和产业结构内在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提高产业各体系或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共生为手段,构建高效和谐的产业生态系统,从粗放型产业结构转向生态型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产业结构生态化要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优势进行规划与引领,各产业间具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的最小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传统高耗能制造业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不足,资源和能源消耗缺口加大。尤其我国承诺的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让本就紧张的资源环境矛盾变得尤为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由于能减少碳排放量[15],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16]。然而,生态化程度不高,绿色经济发展缓慢,生态产业竞争力不强,制约了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看,在社会监管或者外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化转型、促进生态化产业结构形成的可能性不大。客观上讲,传统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企业由于发展的惯性和资金技术等制约,难以开展耗费巨大的生态化转型。从已建成产业生态园区和产业集群看,群内企业大多规模小、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产业链和生态链不完善,难以建立产业共生网络结构。

要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在提升资源环境效益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首先,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减法;另一方面要加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替代黑色能源,促进产业能源结构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来源,促进高碳型能源消费结构向可再生低碳型能源结构转变。其次,要推动产业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化。即采用绿色生产理念生产绿色产品,采用绿色生产工艺改造生产设备,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控制生产过程,并充分考虑绿色产品功能的延伸和再利用。再次,推动传统产业或者产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升级。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产组织结构进行生态化改造,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通过总体生态化设计和产业链的延伸与补充,建立产品、工艺、物料、信息等产业网络共生系统,使其整个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过程中,充分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综合集成,在企业内和企业间以及产业内和产业间,形成资源多重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研究废弃物和副产物的物尽其用,从而达到高效集约的目的。

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双协同”体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国家战略,不能自发形成,因而离不开国家能力的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参与经济活动,在体制改革与创新、制度约束与保障、政策调控与引导、环境营造与治理等方面有目的地发力,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和高级化升级、高效化提升和生态化转型的“双协同”政策体系,进而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升级的有效协同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但是结构高级化不等同于结构合理化,一言蔽之就是高级化推进不一定带来经济稳定。研究发现,东部发达地区中高端产业对中低端产业过度挤出情况并不鲜见,从而导致中低端产业规模缩减,这种挤出很可能带来产业结构合理性问题。产业结构合理化在发挥协调全局、保证整体发展的同时,能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起到调节作用,保证经济质量的提升。从产业结构高级化角度而言,要钻研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突出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发展。同时,还应注重保障民生安全的产业、战略资源生产区域的安全。

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者的关系在于,合理化是目的,高级化是手段,两者必须协同发展。在产业发展实践中,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间的平衡,强调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十分关键。要根据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防止产业过度高级化导致“脱实向虚”,防止产业资本向金融与房地产业渗透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要通过产业财税政策和金融服务业监管,引导空心化企业的资本流回实体经济。要将服务业发展同高技术化、高信息化结合,避免“服务化”和“去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负利”现象。另外,制度因素是提升产业结构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不合理的要素价格体系的市场失灵障碍;健全产权制度,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积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在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协调发展,提高产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西部地区,更应该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建立产业格局,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提升产业技术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调整,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二)产业结构高效化提升和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有效协同

产业结构高效化发展,应当围绕产业结构内部组织优化展开。也就是说,要建立高效的产业组织结构,要把握各产业间协调关系,维护好产业内部企业间竞争合作机制。政府提供统一的公共平台,从制度、市场、财税、基建等各方面搭建良好的协调机制。通过完善新基建设施、引进高层次人才、改革市场竞争环境,吸引高质量企业聚集;通过构建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组织优化,发挥集群的柔性生产优势、多样化经营优势以及管理精细化优势,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提升新兴产业和制造业优势,促进产业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产业结构高效化重在高效率,产业结构生态化重在可持续。前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后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绿色、低碳、生态化等发展理念以及随之而来的诸多环境规制和相关产业政策,客观来说会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产生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抑制,可能会制约产业结构效率的提高,但此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看长远发展。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结构高效化的同时,必须扎实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

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面临着诸如制度体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以及政府引导的效果不理想等阻碍。因此,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需要协调政府计划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构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携手。比如制定协调环境规制政策和绿色产业政策就十分关键。长期看,生态化的绿色产业政策能够达到企业创新绩效与环境绩效“双提升”[17]。具体而言,可先用生态化的产业政策进行整体布局,随着产业生态的逐步壮大,再通过提高环境标准,加强环境规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手段,为生态化产品和产能提供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积极发挥政府的计划调节手段,从财政、金融、技术等方面,推动节能减排和产业治污项目的进行,比如通过税费减免、环境补贴、原材料采购优惠等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的生态化调整的成本,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资源循环、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组织设计和协调工作机制。同时引入市场调节机制,比如通过相关政策体系鼓励市场主体建立环保企业、引进环保技术、研发环保设备等,以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转型。

猜你喜欢
生态化产业结构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