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并驾齐驱”抑或“此消彼长”

2023-02-27 06:02郑智勇张梦婷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账户高质量资本

郑智勇,何 剑,张梦婷

(1.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科技金融发展与资本账户开放的联系密不可分。科技金融是政府及金融机构将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针对不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提供的融资行为和政策保障,而资本账户的开放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自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科技金融的发展已由最初单纯的依托政府支持,转变为市场主导、政府监管的运行模式。从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至2019年合并QFII与RQFII制度,我国资本账户改革也逐渐放宽了明细子账户限制与市场转入条件,进一步扩大了资本账目开放广度与深度,为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与此同时,伴随国内互联网科技金融的蓬勃发展,境内外投资与消费的货币流动性显著增强,科技金融正逐步成为资本账户开放的新模式。早在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提出,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利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跨境资本融资效率,提升资本账户开放的广度与深度。近年来,中国科技金融产业峰会围绕开放转型、推动创新等主题展开,分析未来科技金融和开放相融的发展趋势。因而,探究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让科技金融发展与资本帐户开放实现良性互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既是现实需求,也是研究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需要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推动。近年来,政府经济工作报告多次强调科技与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本文基于时变参数SV-TVP-SVAR模型的实证观测,探究资本账户开放和科技金融发展的时变关系,考虑两者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为相关研究和施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综述

关于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相关关系的讨论,研究结论大相径庭。一方面,学者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可通过融资或共担风险渠道促进新兴经济体金融发展[1],从而间接带动科技金融水平的提高。同时,资本账户开放可细分为FDI[2]、股票[3]、债务[4]等子项目,通过资本流入研发环节直接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且与流入行业对比可知,创新型企业资本流入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5]另一方面,持相反观点的学者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对科技金融的影响具有显著门槛效应。东道国的制度质量、科技基础、经济增长等是资本账户开放效应的限制条件[6,7],除却开放国自身环境差异,债务性资本流入对各行业的发展也起到抑制作用;[8]科技金融是否能成为推动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的新模式亦是学者关注的热点。我国科技金融起步较晚,政策性金融工具作为国家缓释缺口的重要手段,由于易导致挤出效应及企业扶持路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企业融入资本账户开放的潮流。[9]与此同时,科技金融具备“资本工具”属性[10],而金融工具的结构变动容易滋生金融风险,从而抑制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伴随我国互联网科技金融的蓬勃发展,识别与规避科技金融抑制效应、推动与建立资本账户开放新模式应是学者当前的研究重点。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为测度经济由数量向质量的跨越式转变,有学者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主导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11],但现有学者研究分析并未就资本账户开放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统一意见。一部分学者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可通过缓释资本流入国的融资压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高资本运作效率[12],从而提升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出口贸易可倒逼国内出口企业技术与生产力创新,从而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基础条件。但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资本账户开放正向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在促进实体经济振兴,资本账户开放若吸引大量金融资本进入,易导致国内经济“脱实向虚”,积累资产泡沫。[13]伴随国际资本的异常流动,会对一国经济全要素的发展造成阻碍。[14]

学者针对科技金融进步能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观点并未成达一致。科技企业获得充足的金融支持,会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从而带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也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内涵。[15]然而科技产业前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因此政府的科技扶持政策是当前中国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16]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模式的创新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创新。[17]与此同时,科技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存在渠道阻碍。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阻碍,对于经济体制不完善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短期可通过改善原有生产模式产生资本收益,但长期受体制与技术基础限制,可能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18]另一方面是金融支持的持续性,通过科技进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周期性,金融资本的介入需长期不间断,否则金融支持的“半途而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19]我国科技金融初期主要通过政府推动,因此政府科技金融扶持政策的调整,亦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波动。[20]

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为本文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关系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探究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学者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本文较于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如下改进:一是细化分析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的相互影响,并且将两者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效应进行理论剖析;二是根据金融支持与科技产出的角度构建多市场主体的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我国科技金融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三是采用SV-TVP-SVAR模型构建动态时变分析体系,动态捕捉资本账户开放、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时变及结构突变特征,为我国资本帐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和推动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二、理论分析

(一)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对科技金融的影响渠道可分为两种:资本账户子项目投资的直接渠道与通过国内金融体系的间接渠道。直接渠道是指资本账户通过开放外商直接投资(FDI)、股票、债务等子项目,引导国际资本直接流入国内科技金融行业。但直接渠道在异质性国家经济形势与全球流动性机制转换冲击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流入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21]而间接渠道是资本账户开放通过融资与风险共担等方式,促进本国金融体系发展,从而间接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体系保障。另一方面,科技金融发展对资本账户开放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基于科技金融的“资本工具”的双重属性:一是“科技—经济”的运行模式为科技金融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提供渠道,科技金融的发展通过提高社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完善金融支持能力等方式完善技术资本化,或可以成为资本账户开放的新模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2]二是“资本工具”的金融结构变动亦可能造成金融风险,抑制了资本账户的有效开放。学者从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流动风险、外部市场风险与资产泡沫风险等方面,探究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导致的金融体系杠杆危机及融资困境[23],这为资本账户进一步高质开放埋下风险隐患。由此,作者提出理论假设1。

假设1: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存在双向影响的关系,但影响程度并不稳健,可能产生显著性波动。

(二)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针对资本账户开放和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均应从正负两方面展开说明。当东道国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瓶颈期或融资约束期时,扩大资本账户开放可有效缓释融资压力,先进质量的FDI流入与国内先进管理体系结合可提高资源创新效率与优化要素协调配置,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4]同时伴随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可能使货币政策调控受阻,陷入“三元悖论”的困境,造成资本完全流动异常或汇率不稳定等现象危害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关于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亦要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科技金融发展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企业创新能力及优化金融资源“去虚向实”等渠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处于金融体制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信息不对称及经济环境脆弱性可能导致科技金融长期发展存在阻碍,抗风险能力较弱及上下游供应链关系造成的风险共振,危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异质性的作用渠道。

资本账户开放可通过缓释流入国融资压力、提供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等渠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人力资本红利消失后可能出现“资本逆流”现象,从而危害国内经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边际红利虽不断递减,但相较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仍具有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等比较优势。科技型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可有效提高自身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但从长期来看,国内经济体制不完善与金融资本的不稳定介入,可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虽趋向于市场化,但依然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因此在科技企业发展初期面临破产风险的概率较低,后期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内外经营压力。于是我们提出假设2与假设3。

假设2:资本账户开放可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正向作用呈现逐渐削弱的态势。

假设3: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正向作用,但推动作用可能存在显著的时期差异。

理论分析部分证明了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之间不仅存在不同维度的理论作用渠道,且都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具体作用路径如图1所示。但实际影响方向可能受异质性作用渠道、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并不明确,需结合实证做进一步分析。

图1 资本账户开放、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图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与数据

基于理论梳理,本文进一步选择资本账户开放度(CAO)、科技金融发展效率(TFE)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EQD)三个变量进行实证考量。鉴于数据可获得性及市场发展状况等因素,各变量数据选择为1998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样本期内不仅包括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及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跨度中国经济运行的阶段特征。

1.资本账户开放度(CAO)。学者针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衡量,依照评价体系的差异分为法定与事实开放度。为更好体现资本账户的短期事实变化,本文选择事实性的衡量方式。依照学者的一贯性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是资本流动总量和GDP的比值,而金融账户开放是资本账户开放具体体现。因而,事实测算将金融直接投资账户(DI)、证券投资账户(SI)、衍生工具账户(FI)及其余投资账户(OI)都纳入其中,计算公式如下:

以上数据通过汇率换算及季节调整为人民币统一计价,CAO值大小与资本实际开放程度同向变动。数据源自外汇管理局网站。

2.科技金融发展效率(TFE)。为科学衡量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文章首先构建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指标,借鉴马玉林等学者的成熟研究基础[25],从多维的科技融资投入与科技产出效率两方面评价科技金融的发展效率。投入指标由劳动与资本两者具体投入构成:劳动力投入选择R&D人员的全年当量进行衡量。资本投入依据财政投入、资本市场及企业创业投资等科技金融重要组成形式具体分为三部分:政府财政投入选择政府科技产出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反映政府对于科技金融的支持;企业创业投资选择企业内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可表明样本期间企业内部推动科技发展的实际支出;市场资本投入方面,依据许茹俊等的方法选择区域性金融支持效率—区域贷存额比值,对市场资本的支持力度进行衡量。[26]而科技金融的产出指标重点关注成果转化与企业的绩效产出两部分。成果转化的产出选择专利申请授权数与技术合同成交额进行评价;科技金融重点作用的企业绩效产出选择高技术新产品的销售收入进行衡量。构建指标后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通过对多投入与多产出的线性规划得出决策单位间的相对效率值,即科技金融发展效率(TFE)。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

3.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EQD)。关于如何科学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借鉴刘亚雪等学者的成熟研究[27],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衡量体系,如表1所示。由于经济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当前国家要求增速稳、物价稳、就业稳等多重要求,因而一级指标除既有五个方面外,增加对于“稳定发展”的考量。而后作者对基础指标采用熵权法进行降维分析,最终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EQD)指数。

表1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4.平稳性检验。为避免选择变量不平稳造成的伪回归现象,本文选择ADF、GLS与PP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各向量存在单位根,因此对其进行一阶差分,最终得出显著性水平为1%的平稳序列。因此,下一步回归建模并不存在伪回归(囿于文章篇幅,平稳性检验结果作者备索)。

(二)模型建构

通过文献的回顾与作用机制的梳理,可知学者针对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具体相互效应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且两者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变特征没有详细的论证。因此,本文构建具有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对滞后结构下时变与结构突变特征进行详细刻画,充分论证资本账户开放、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首先构建SVAR模型:

yt=Xtβt+At-1∑tεt,t=s+1,…,n

(2)

其中,βs+1~N(μβ0,∑β0),as+1~N(μa0,∑a0),hs+1~N(μh0,∑h0)。

四、实证分析

(一)参数估计分析

依据AIC与BIC信息评判标准,本文在实证模型中选择一阶滞后。在MCMC方法的参数设定中对参数进行10000次抽样模拟,估计出后验参数分布结果。由图2抽样结果可知,代表自相关系数的第一行下降趋势稳健、迅速,表明10000次的抽样次数可有效消除迭代过程中产生的自相关特征。代表收敛趋势的第二行表明本文参数呈现“白噪声”型波动轨迹,表明参数按照后验均值运行较为独立。第三行为后验分布的密度。表2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均值均分布于95%置信区间内,参数的CD统计量大于0.05,不能拒绝收敛后验平稳分布的原假设,表明参数估计结果均趋向于收敛。同时,参数的无效因子普遍较小,表明抽取的有效样本量较多,损失量不足以影响实证结果的完备性。由此可知,抽样结果整体是有效的。

图2 SV-TVP-SVAR模型抽样结果

表2 参数估计结果

(二)滞后期不同的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上述参数估计结果验证抽样有效性后,可得出变量间时变脉冲响应函数。区别于固定参数SVAR模型,具备时变参数的SV-TVP-SVAR模型可得出异质类型的脉冲响应结果:滞后期不同的等间隔脉冲响应与时点不同的脉冲响应。本文根据已有学者的成熟做法,选取滞后一期、二期、三期的约束条件,用于分析两者之间短、中、长期的相互作用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滞后程度。

1.资本账户开放对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

由图3左图可知,科技金融发展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脉冲响应整体处于正向响应区间,呈现先降后升的响应轨迹,但边际效益随滞后期的增加出现递减趋势。短期正向效应较为显著,表明资本账户开放短期内可有效促进科技金融发展。资本账户开放短期促进作用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资本账户开放加速国际资本短期流动。短期国际资本通过股票、债券等开放子项目流入科技研发环节,及时帮助解决科技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短期正向影响在2003年出现小幅“跳水”,原因在于2003年仍处于资本账户开放的初期阶段,不能有效赋能于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发展对资本账户开放滞后二、三期的中长期脉冲响应轨迹基本吻合,主要经历两个阶段:2009年以前处于“由正向负再向正”的V型波动轨迹,说明资本账户开放初期虽对科技金融发展的中长期影响较为积极,但边际效用逐年降低,甚至出现资本账户开放抑制了科技金融发展的情况。而后正向效用重新反弹,于2012年到达峰值后趋于平稳。资本账户开放虽初期带动了科技金融的进步,但我国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对债务性资本流入监管力度不足及风险抵制的薄弱降低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正向效应。虽然后期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投资,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的边际红利在逐年降低,资本账户开放长期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渠道仍存在阻碍。这验证了前文的假设1,并对影响关系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2.科技金融发展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

图3右图表示科技金融发展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冲击轨迹。面对科技金融发展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资本账户开放出现显著的波动时征,但多数时期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科技金融的发展却对资本账户开放起到推动作用。原因在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受到国家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有力监管,在资本流向与开放节奏上可有意倾向于相关产业发展。尤其在危机时期资本账户开放模式的选择较为谨慎,传统行业竞争压力较大,而推动科技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在国际资本合作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从而稳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背景下资本账户开放节奏,对资本账户开放起到良好的反哺作用。这也与“将科技金融打造成资本账户开放新模式”的预期作用效果相同,进一步验证了假设1。但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波动明显,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具备“资本工具”的属性与市场主体的“缺口效应”,易导致金融结构变动从而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支持效用并不稳健,需进一步完善自身金融体系建设与风险防控机制。

图3 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脉冲响应图

3.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图4左图显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冲响应轨迹。短期轨迹变动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说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助力”与“抑制”双向变动效用,中期响应轨迹存在相反的变动趋势。具体响应轨迹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为1998~2010年,资本账户开放短期抑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抑制效应逐渐减弱,最终转正。原因在于,资本账户开放初期,我国国内产业发展融资压力较大、结构优化存在瓶颈及开放风控措施不够完善,使得对于外来资本的短期流入缺少完善的监管措施,资本账户开放短期不能显著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随即国家颁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2011)》等政策扩大资本开放领域、防控资本流入风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第二时段是2011年至今,资本账户开放的短中期影响向零值线收敛,说明当前资本账户开放不能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造成效用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当前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人力资本红利的减少,可能导致国际资本出现“逆流”现象,这也验证了前文假设2。

4.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由图4右图可知,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说明我国科技金融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社会成本等方式促进经济各要素能力的提高。但滞后期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期正向效应最为显著,但中长期影响存在弱化特征,且未来长期正向作用最为微弱。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可在短期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正向作用明显。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体制仍处于不完善时期,金融支持稳定性及资源配置效率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或初中期阶段,金融部门支持需长期介入以扶持企业发展。但在经济波动时期,例如2008年次贷危机前后,金融市场的波动与经济政策的调整导致科技金融的长期支持规划受到阻碍,政府推行“四万亿”等救市政策有效支持了国内科技金融的发展,但轨迹波动效应明显。因此,建立稳定性帮扶渠道和市场风险防控预案,是下一阶段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有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对前文假设3做出了有效验证。

图4 经济高质量发展脉冲响应图

5.稳健性检验

为体现实证结果的一致性与科学性,本文替换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为较为全面地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与前文指标构建思路有所区分,本文借鉴姜松和周鑫悦的研究成果[28],利用指标体系法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为“基本面”与“社会影响”两个部分。基本面包括:人均生产总值、两年期标准差、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值及净出口与GDP比值。社会影响包括:人均受教育年限及实际GDP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值。基础指标亦包含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质量。而后采用均等权重法对指标赋值,最终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EQD2)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稳健性结果显示:虽替换了核心解释变量,导致脉冲响应轨迹较以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响应方向及不同滞后期的强度变化等关键要素基本与前文保持一致性,因而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与指标选择的科学性(1)囿于文章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作者备索。。

(三)不同时点的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补充不同滞后期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充分论证在不同观测期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关系。因此,本文选择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11年第四季度实行RQFII制度及2015年第四季度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作为资本账户开放的关键时点。与此同时,选择2009年第四季度出台《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2009年年底中国创业板和2015年第三季度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作为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时点。

1.资本账户开放不同时点的冲击

图5左图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关键时点对科技金融发展造成的影响。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跨境人民币进行总量结算控制,短期内可以较快恢复市场的不良影响,但与其余改革措施造成的影响相类似,资本账户开放举措在滞后两期时促进作用逐渐削弱,而后迅速抬升。可能原因在于,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的初期,政府对于境外资本进行总量控制,可为本国资本在全球提供多样化经营、分散风险与跨国交易的可能性,短期内可为科技金融发展有效赋能。但与此同时,国内金融制度质量的不配套及市场预期并未达到时,可能造成对国外资本的负向信号冲击。我国当前强调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抵御外来冲击,且科技金融发展政策也适时动态调整,“严监管”与“防风险”工作重心的逐步确立,逐步降低了资本账户开放对宏观经济金融的负向冲击。

2.科技金融发展不同时点的冲击

图5右图显示不同科技金融改革措施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程度与轨迹变动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资本账户开放冲击效应大体相同,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不能稳健带动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首先,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实施,短期抑制了资本账户开放,但负向影响在一期滞后以后会显著减弱。原因可能在于当时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辐射效应较弱且具备资本风险,不能有效成为资本账户开放的新模式,但长期政策将科技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效增强了科技金融发展实力。其次,2009年年底创业板上市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长期可有效为科技金融行业赋能。但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资本涌入初创创业板市场上的新兴产业,抬升了金融杠杆率,加剧了科技金融领域的流动性风险,对资本账户开放中长期造成了不利影响。最后,2015年8月政府颁布的科技金融规模化发展举措不能有效推动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原因可能在于,此轮规模化发展政策实行区域较为有限,未能形成推动发展的有效合力。

图5 不同时点的脉冲响应图

五、结论启示

为具体分析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对1998年至2020年资本账户开放、科技金融发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变关系进行动态识别。主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资本账户开放虽然短期内能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但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并不稳健。同时科技金融发展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措施冲击整体呈现正向响应,且存在明显滞后特征。其次,科技金融发展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甚至在多数时期呈现波动特征。科技金融规模化发展弱化了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支持效应。而外来资本流入显著抬升了科技金融发展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支持力度。创业板上市长期能为科技金融发展赋能,但短期受流动性风险影响明显。最后,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都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本账户开放虽在初期正向作用明显,但当前资本账户的边际正向效应不断缩小。科技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尤其在短期促进作用颇为明显,但中长期存在不稳定性。

依据结论可得出较为清晰的政策启示:一是防范资本账户开放输入性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全方位监控。涉及资本流动规模、流入性质与存在期限,实行针对性的“管道式”融资模式。对促进科技金融长效发展的流动资本提供审查手续、资质证明等准入规则的绿色通道,而对流入科创板等较强投机性的短期流动资本进行识别与监管,为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提供现实依据。二是从政策协调性角度完善对科技金融产业的扶持。针对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风险性阻碍,政府需基于企业创新的复杂性考虑,扩大政策制定涉及的行政与金融机构范围。三是注重培育科技产业集群效应,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赋能。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可通过前期加大融资担保、降税、提供优惠信贷政策等方式集聚科技型企业形成科技金融产业扶持园。园内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紧密结合,设立淘汰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潜力与投融资利用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要素动能。

猜你喜欢
账户高质量资本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资本策局变
父亲的股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