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6.8级地震应急救援实战分析

2023-04-06 19:22詹红兵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1期
关键词:泸定指挥部伤员

詹红兵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迅速调集消防救援、森林消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医疗卫生等专业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展开应急救援。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所有救援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争分夺秒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期,克服重重困难打通生命通道,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式的救援行动。本文以此次地震应急救援为基础,进行实战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地震应急救援实战经验。

1 四川泸定6.8级地震灾情及救援任务

1.1 震后灾情基本情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震中位于泸定县磨西镇(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距泸定县39千米,距康定市47千米,距成都市226千米。根据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四川泸定6.8级地震烈度图》,本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Ⅸ度(9度),烈度9度区面积280平方千米,主要涉及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市石棉县2个县,7个乡镇(磨西镇、得妥镇、王岗坪乡、新民乡等)[1]。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乡村及山地地区,不涉及人口密集的城市,因此灾情呈现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此次地震造成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是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而且灾害点多、范围广、程度严重。本次地震位于鲜水河断裂带附近,大渡河沿岸,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烈度9度区内全部是乡镇,没有县级以上城市。山体滑坡掩埋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形成堰塞湖等次生、间接灾害。第二,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截至9月12日18时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终止,泸定地震造成93人遇难,25人失联,420余人受伤,11万余人受灾,损毁房屋5万余间。据中国地震局研究员高孟潭分析,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相比,汶川大地震山体滑坡导致人员死亡占比仅为25%,而本次地震山体滑坡导致人员死亡占比高达80%[2]。第三,地震导致断路断电断水断网,“四断”是阻碍应急救援的最大障碍。山体滑坡、巨石滚落、余震不断,直接阻断了开展救援的生命通道,即使是徒步入村的山间小路,也因滑坡而中断。

1.2 震后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

地震应急救援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救援内容包括灾情核查、抢险救援、医疗救援、群众安置、交通保障、物资保障、通信保障、隐患排查、治安维稳、疫情防控等等[3]。就主要任务来说,包括生命搜索救援、转移救治伤员、安置受灾群众三大项,但打通生命大通道是开展救援的前提和关键。

首先,抢救生命始终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救援力量到场后要第一时间搜救因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埋压的人员。生命搜索救援包括搜索和救援两项任务,搜索要求救援力量多、覆盖面广,尽最大努力以最短时间覆盖整个受灾区域;救援要求快速有效,采用建筑结构安全评估、破拆、障碍物移除、顶撑、绳索等专业救援技术迅速将被困人员救出。

其次,转运救治伤员是最艰巨任务。搜救出被埋压人员后,最重要的就是对伤员进行转运救治。转运主要由消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干警等救援力量完成;救治伤员主要靠医疗救护人员。

再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对于受余震影响、次生灾害威胁但不需要救治的群众,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选择合适位置设立安置点进行安置。

最后,打通生命通道是开展救援的前提和关键。在断路断电断水断网的情况下,进入灾区的前提就是打通生命通道。要水陆空并进,多渠道立体式开辟通道,以最快速度进入灾区开展救援。

2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应急救援实战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环节。本文所指的地震应急救援就是第三个环节——应急处置和救援。本次地震应急救援持续7天,从9月5日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至9月12日18时响应终止。

2.1 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响应,发挥指挥部核心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试行)》等相关法规,本次地震应急救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立即启动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迅速调派工作组和消防、公安、医疗等救援力量前往震中,协调驻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抢险救灾;省地震局、交通厅、自然资源厅等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分别启动响应,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在救灾一线,前线指挥部的作用更加突出和高效。前线指挥部距离灾害现场最近,能够灵活、便捷、具体地应对处置各类抗震救灾事务,更好发挥指挥机构作用。本次地震在震中泸定县磨西镇成立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由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坐镇指挥。

2.2 水陆空并进,第一时间打通“生命通道”

在陆路方面,道路抢通之前,徒步行进是必然选择。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最近的泸定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出动6车22人,沿211省道向震中得妥镇挺进,途中车辆与巨石“擦肩而过”,发现道路被阻断后改为徒步行进,第一时间到达联合村展开救援,通过卫星通信向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报告灾情。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甘孜支队30人徒步4公里山路、砍树搭建简易“生命桥”后到达磨西镇青岗坪村,徒步往返多次将青岗坪村300余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其中包括重伤员29人。9月8日下午,在石棉县王岗坪乡跃进村,雅安市石棉县河北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为转运坐轮椅的老人,在近乎90度的斜坡上用肩膀搭建人桥,真实再现了“把人民扛在肩上”[4]。

在空中,无人机、直升机不仅开辟了空中救援通道,还承担了灾情侦查、恢复通信等重要任务。成都消防救援支队“飞鹰”航空救援服务队在7天6夜的紧张救援中,共飞行直升机18架次,开辟5个临时起降点,营救转移伤员37人,运送物资3.1吨。西部战区驻川部队、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和四川驼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派出10架直升机,飞赴震区开展空中侦察、伤员抢救、人员转移、物资投送等救援行动,并与军民航空管系统密切协同,开辟了凤凰山机场至泸定、西昌至泸定、新津至泸定、邛崃至泸定、夹江至泸定等6条空中“绿色通道”,以及10条救援航线。截至9月8日18时,共飞行126架次,转运重伤员46名、轻伤员130名,转移受困群众467名,运送救援人员202名,投送食品、医疗等物资70.9吨[5]。救灾期间,直升机单轮悬停危房、村道和悬停吊篮救援等视频发布后一度刷爆网络。参与救援的飞行员说:“若不是为了抢救人民群众,谁又敢如此冒险。”

在水上,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利用27艘舟艇,率先开辟了水上救援通道。石棉县消防救援大队前突分队发现前往震中王岗坪乡的道路全部中断,要进入8公里外的王岗坪乡,就只能沿大渡河走水路逆流而上。9月5日晚,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平路特勤站26名队员,在废弃的新民乡码头重新搭建浮台,随后作为先遣队开辟航道、设置浮标。9月6日凌晨1点多,王岗坪乡24名伤员经水路被田松等救援人员护送至新民乡,再经陆路转移到石棉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水路打通后,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雅安支队、乐山支队、眉山支队、资阳支队、攀枝花支队、凉山支队,增援石棉县三个乡镇。9月6日上午7点,雅安消防救援支队通过吊车将27艘舟艇从新民乡临时搭建的码头吊入大渡河中,成功开辟了水上救援大通道。雅安消防救援支队的27艘舟艇成为转运伤员、群众、物资、救援力量的水路主力军。据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潘国涛介绍,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水路转运群众4000余人,运送救灾物资100余吨。

2.3 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抢救生命

抢救生命包括生命搜索、生命救援和医疗救治。在搜索方面,消防救援、森林消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特警等10000余名救援力量覆盖了磨西镇、得妥镇、王岗坪乡等7个重灾区乡镇。救援人员深入灾区的每一个村落,挨家挨户排查灾情、搜救人员,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派出15条搜救犬参与搜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救援方面,救援力量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组、多功能担架、绳索系统等专业装备,通过破拆、挖刨等方式营救被困群众。地震发生后,海螺沟景区内的大西映画酒店结构受损,4人被困在2楼办公室。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海螺沟景区大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灾情评估,决定从3楼楼板往下破拆打开救援通道,经过4个小时努力,成功救出受困者。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公安特警徒步进入灾区开展救援。9月5日15时左右,几名特警在群众的指引下对被埋压人员进行营救。为了避免救援工具伤到人,特警们采用徒手刨土的办法,几番轮换,最终将一名被埋压人员救出,并转运到医院抢救[4]。经过7天6夜的紧张救援,一万余名救援人员累计搜救被困群众650余人。

在医疗救治方面,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市场监管、红十字会等部门组成的医疗救援组和疫情防控组,负责前后方统筹协调,调配医疗队伍和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救治伤员。医护人员采取分级分类救治伤员。位于震中的医护人员跟随救援人员深入灾区,在临时安置点救治伤员;需要转移治疗的伤员由医护人员在其他救援力量的帮助下转移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负责后方救治。9月5日16时许,泸定县人民医院因医疗条件限制,不得不将一名地震重伤员转运到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这是转运的第一名重伤员。截至9月6日凌晨,雅安市人民医院已经接收转运重伤员20名。为了增强医疗救护力量,四川省人民医院派出医护人员搭乘直升机前往灾区,救治转运危重症伤员。据四川日报记者报道:“截至9月10日,全省医院先后救治伤员420余人(其中危重伤10人、重伤39人)”[4]。

2.4 万众一心,全力以赴安置安抚好受灾群众

在安置点,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具体包括设置安置点,搭建帐篷,分发救灾物资,安抚安顿受灾群众,生火做饭,应急照明,维持秩序,恢复电力、通信等等。这些工作主要由当地的党员干部和社会志愿力量承担。截至9月12日,灾区共设置安置点124个,集中安置2万余人。

在广大乡村地区,基层组织、群众自治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架构。在灾难面前,基层组织和当地群众是不可忽视的自救互救力量。乡镇党委政府、村居委会、村支书等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成立党员突击队,帮助排查灾情,清点受灾人员,组织村民自救互救;在安置点组织村民收集有用物资,统一生火做饭,逐步恢复生活秩序,有些安置点群众还为救援人员提供热乎乎的饭菜。此外,一些志愿者,自发参与救灾。志愿者主要承担疫情防控、消毒消杀、心理疏导、维持秩序等工作。特别是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等需要重点进行心理疏导,志愿者通过陪孩子们玩游戏、唱歌跳舞等方式抚平心理创伤。

3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应急救援经验总结

3.1 抗震救灾指挥部必须坚强有力

地震应急救援是一项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灾区孤岛断路断电断水断网,灾情复杂多变,受灾群众多,救援力量多,存在组织协调困难,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指挥机构,就容易杂乱无章,就无法紧张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在此次地震救援中,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指挥和统筹协调作用。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下设的12个专项工作组,分工负责沟通协调、信息报送、新闻发布等工作,坚决有力地执行指挥部的决策部署,确保了政令畅通,落实到位,执行有效。

3.2 开辟水陆空“生命通道”是成功救援的必要前提条件

水陆空并进开辟救援通道是本次地震救援的最大亮点,特别是解放军开辟的空中通道和消防救援开辟的水上通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生命通道”作用,解决了救援力量投送、伤员群众转移救治、救灾物资运输、通信恢复等关键救援难题。需要指出的是,陆路通道,尤其是徒步行进,虽然比较慢,但仍然是本次救援最重要的方式。本次地震救援陆路通道基本上全部被山体滑坡、落石等阻断,大量消防救援、森林消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救援力量徒步行进,克服重重困难营救转移受灾群众。

3.3 多支救援力量协同作战是高效救援的关键

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包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医疗救护人员、党员干部、基层组织、社会志愿力量,以及自救互救的群众等。多支救援力量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下,团结协作、协调联动才能充分发挥出“1+1>2”的效果。

其中,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此次地震救援,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共调集了11个支队12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270辆救援车辆、15只搜救犬,营救被困人员243人,疏散转移群众6500余人,排查房屋近万间,转运物资200余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地震应急救援的突击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本次抗震救灾投入2000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累计转移群众1.5万余人、医疗救治882人、搭设帐篷3156顶、转运物资1600余吨,抢通道路89千米”。医疗卫生、应急管理、民政、交通运输等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是地震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当地基层组织、群众和社会志愿者是地震救援的基础力量。

4 结语

持续7天6夜的四川泸定6.8级地震应急救援是一场成功的地震救援案例。此次地震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最主要的是航空救援力量作用非常突出和显著,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救援装备在灾情侦查、通信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山区乡村搜救。山区乡村搜救与国际社会常见的城市搜救有两大区别,一是搜救方法不一样,二是搜救装备不一样[6]。在今后的地震应急救援中,有必要专门针对山区乡村展开研究,探索适合山区乡村的搜救方法和搜救装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

猜你喜欢
泸定指挥部伤员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第2号公告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甘孜州泸定彝族苏尼文化的现状及传承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地
关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时间及组建情况的探讨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