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纲 高博伟 代博洋 陈虹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9月15日,地震共造成97人死亡、21人失联、423人受伤(其中危重伤6人、重伤42人)。此次地震最高烈度达到9度,相比近年来类似地区、相近震级地震,在极震区面积、伤亡人数、房屋受损、基础设施损毁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震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泛,震后滚石、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非常普遍。据遥感解译结果,地震诱发滑坡共计2692处,总面积达47平方公里。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基础设施破坏和交通、电力、通讯中断的主要原因。据此次地震遇难人员死亡原因的初步统计,因山体崩塌掩埋、滚石击中致死或击垮房屋致死等共计79人,因房屋倒塌致死18人,地质灾害导致死亡的比例达81.4%。
近几年,川滇山区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由于地质灾害致死的比例明显增加,特别是在6级以上地震中,地质灾害致死尤为突出。如: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的比例约为34%;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造成25人死亡,因地质灾害致死的比例为80%;2020年云南巧家5.0级地震造成4人死亡,其中2人为滚石击中死亡;2022年四川芦山6.1级地震造成4人死亡,均为滚石砸伤致死。此次泸定6.8级地震,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的比例超过80%,受伤、死亡人员比例约4∶1,均超过2013年芦山、2017年九寨沟等7级地震,说明在目前我国建筑物抗震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强震导致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四川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震区在册地灾隐患点共1832处,截至9月15日,泸定地震6度及以上区域内排查新增主要地质灾害点就超过450余处,遥感解译的大小崩塌、滑坡灾害点3000余处。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的调查统计,新增灾害点主要分布在泸定县磨西-得妥和石棉县草科乡、王岗坪乡一线,与9度、8度烈度区分布一致[1-3]。主要地质灾害高发区处于震前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控的空白区域,说明主要是由此次地震动引起,不同于一般地质灾害的预测分析。常规的监测、防范难以考虑到上述地区,没有开展监测、防范、警示等前期工作,在此次地震中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对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由于地质灾害多发、散发,造成人员埋压、遇难、失联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具有不同于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埋压的特殊性。一是空间上更加分散。如沿交通线延伸几十公里的线性区域,或散布在8度、9度区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遇难人员具体位置较难判断,搜寻定位难度很大。二是情况复杂、埋压较深,具体救援行动实施困难。除滚石砸伤致死的情况外,被滑坡、崩塌土石流埋压的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如可能从滑坡上部卷入,也可能在前端埋压,具体埋压位置定位困难,埋压深度可能在土体碎石下几米、十几米,常用的生命搜索设备发挥不了作用,这也是搜救任务结束时仍有21人无法找到而定义为失踪的主要原因。此外,震后余震、降雨等因素,加剧了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也给救援队伍遂行、营地选址、野外保障等带来巨大挑战。
泸定地震中,道路因边坡垮塌、高位滑坡等阻断206处,省道S217 线得妥镇至下干池大桥 38 千米阻断,40条乡村公路阻断。9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营运,63条10千伏以上线路停运,958个分区供电中断。累计退服通信基站421个,受损光缆241条872千米。交通、电力、通信中断使泸定市磨西镇、得妥震,石棉县新民乡、王岗坪乡、草科乡的十余个村组在震后长时间处于孤岛状态,无法陆路到达,严重影响救灾工作效率。特别是省道217线长达38千米的阻断,造成南北方向泸定至石棉的交通中断,恢复缓慢,严重影响现场指挥协调和救援行动。电力、通信恢复进展缓慢,加剧了对抢险救灾的阻碍,特别是给队伍、装备投送和战勤保障带来很大困难。
泸定地震重灾区位于高山峡谷区,住户分散,地质灾害造成的交通中断、风险隐患加剧了转移安置及恢复重建难度。虽然一些村组在短期内基本能够自我保障,但重灾区房屋破坏比较严重的村组,仍需要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地质灾害灾区道路恢复时间较长,只能依靠航空救援力量。面对大量分散的受灾点,现有的直升机,不论从数量和运输能力上都有很大差距,还要辅以陆路、水路的联合突进,难度很大。此外,震后崩塌滑坡仍多发,给灾区群众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此次地震极震区得妥镇位于高山峡谷区,震后一侧山体普遍发生崩塌、滑坡,灾区民众普遍产生恐慌情绪。
泸定地震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首次死亡失踪人数超过100人、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的重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工作总体有力有序、处置得当。建部以来应急管理系统深化推进改革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强化灾害防范和应急准备,是此次地震有效应对的根本前提。但结合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也发现,在应对山区地震、地质灾害多发的情况时仍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虽然近几年川滇山区发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影响逐步凸显,但从此次地震的应对来看,各级应急部门在认识上仍然不到位,防范应对准备不足。在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方面,现有的人员伤亡预估主要基于建筑物破坏,对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基础数据、评估模型方面都比较薄弱,次生地质灾害危害性考虑不足,导致预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相差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救援决策部署。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震后地质灾害显著发育的地区超过50%不是原有隐患点区域,对新发灾害区域风险评估不足。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隐患排查结果尚不能有效支持应急决策,针对可能的灾害高风险区,应急物资前置储备不足,不能完全达到救灾资源就近调配,基本自我保障的要求。
此次泸定地震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以来,首次派出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组指导现场救灾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预案职责任务要求,积极协助地方开展了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调拨、群众安置、隐患排查等抗震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在近几年多次演练、实际应急响应的摸索、磨合的基础上,四川省首次成立了泸定地震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创新推进了扁平化的指挥模式,在提升应急效率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对次生地质灾害多点散发、基础设施中断的情况,在处置方案、指挥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横向、纵向联动机制,以及针对扁平化指挥模式下的各部门、各种力量的现场行动方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完善。
泸定地震及近几年类似地区的地震灾害表明,针对次生地质灾害散发、多发造成基础设施中断的情况,目前在灾情侦查、力量和装备投送、通讯和搜救装备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一是交通中断情况下的力量投送准备不足,不论是政府部门自主投送,还是协调相关航空部门,投送能力差距还很大。二是通讯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在队伍行进途中的实时通讯保障、前后方视频会议联通等方面。三是救援装备方面,特别是搜索定位装备,主要是针对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埋压的搜索,无法解决滑坡、崩塌造成人员深度埋压的搜索,以及野外较大范围的人员失联情况的搜索要求。四是救援装备设备方面,大型工程挖掘机等机载设备难以进入因地灾阻断的区域,特别是高山峡谷区,航空投送也很困难。
近几年,信息化、大数据在应急工作得到积极推进,相关成果推动了灾情收集、分析研判能力的提升。但从此次地震现场工作看,支持现场指挥部工作的信息化软件平台基本处于空白,大数据在灾情收集研判、失联人员定位方面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在当前移动大数据等应用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此次地震未见大数据在人员伤亡情况统计、社会面灾情收集、灾区社会状态,以及失联人员信息、定位方面的发挥明显应用。近些年的空天地一体化灾情获取研究的成果未见有效应用,灾情获取能力仍显不足。
针对此次地震反映出的山高谷深、地质灾害多发的地震灾害突出特点,建议开展以下工作提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针对此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突出,对抗震救灾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的突出特点,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在中强地震条件下地质灾害对房屋和基础设施造成毁坏的典型震害特征和原因,以及给抢险救援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突出困难,提出在此类地区加强防范的意见建议和抢险救援准备措施。加强滚石、崩塌、滑坡等地灾隐患调查力度,特别是重点危险区的高位、植被茂密区的隐患全方位排查,及时排危除险、避让搬迁。做好“余震+强降雨”等多因素叠加情况下的地质灾害防范,提早做好危险区群众的转移。
针对山高谷深、次生地质灾害突出、居民分散情况下暴露出的应急处置短板弱项,进一步提高“三断”极端情况下的“陆、水、空”一体救援协同作战能力。加快航空救援和重型装备吊运能力建设,加强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在偏远山区乡镇统筹规划建设直升机停机坪,预置通信应急基站。加强水上救援、空中索降等通用救援技术在地震救援中的训练,提升救援队伍多途径联合作战能力。编制人员手机定位技术装备应用的工作方案,研究配备机载大范围人员搜索热成像装备,提升散点受困人员搜索定位能力。优化专业救援力量布局,与通航应急、工程抢险力量等建立对接机制,统筹各类救援力量实现梯次化队伍调动,实现就近、快速、高效救援。
针对高山峡谷区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分散、深层埋压位置较难确定等情况,加快推进基于无人航空器的手机信号、电子鼻等人员搜索定位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面向野外大范围人员搜索定位的无人机热成像装备,轻型、高效、智能化、可定点投送的挖掘机械设备等研发,提升地质灾害造成人员埋压和受困的搜救能力。综合利用大数据和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加强灾情获取与快速评估新技术探索与应用,提升灾情和重点搜救区域分析研判能力。
此次地震由于交通中断形成多处救援孤岛,一些县、乡干部地震时身处灾区,就地投入救灾工作,形成基层抢险救援的中坚力量。应深入推进基层“第一响应人”培训,提高乡镇、社区、村干部和基层公安、消防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在重点区域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满足地震地质灾害和一般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需要。组织好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社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科学避险与紧急疏散演练,提升群众防灾避险能力。
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并在近些年重特大灾害应对中切实发挥了作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灾害的发生发展特点也在变化,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防范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泸定地震反映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影响凸显,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新情况。应针对此次地震的特点、应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预案和准备方案,加强有针对性的救援装备建设,提升基层应急指挥和避险自救能力。特别是针对西部山区,要结合此次泸定地震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