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语经典电影在英国策展的机遇、挑战和策略
——从2022年英国华语彩色电影展谈起

2023-04-06 10:11朱兆宇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系浙江宁波315199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经典电影华语策展

朱兆宇/宁波诺丁汉大学 国际传播系,浙江 宁波 315199

2021年11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电影学讲师科斯蒂·杜特森·辛克莱尔博士(Kirsty Dootson Sinclair)联系我,表达了在苏格兰地区策划一个华语彩色电影展的意愿。当时我还没有电影策展经验,于是将长期在英国组织中国电影季的英中电影研发合作中心主任陈晓雯老师引介给科斯蒂博士,促成了这次影展的成功举办。该影展最终于2022年9月至11月期间在圣安德鲁斯和邓迪两地举行,放映了《红色娘子军》(1970)《养鸭人家》(1965)《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英雄》(2002)以及《盘丝洞》(1929)五部经典华语电影。本文尝试从海外策展亲历者和参与者的角度来评析华语经典电影在英国传播的现状与前景,讨论此次策展工作遭遇的主要问题和阻碍。此外,为助力华语经典电影更有效地实现海外传播,本文将通过对此次策展的回顾性解读,提供一些对推广此类影片有帮助的策展策略。

一、华语经典电影在英国策展的现状与前景

本文的讨论范围仅限于“华语经典电影”。在电影学中,“经典”(classic) 一词常常被用来指代一种电影产业形成的固定范式。这一点尤其可见于大卫·波德维尔等著述的《经典好莱坞电影:1960年代以前的电影风格和生产模式》。该书将好莱坞的经典时期界定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其主要特征包括以大制片厂的制片人中心制为主的创作模式,公式化的拍摄和剪辑的手法,以及固定的影片类型和明星制等。[1]但是在《大批量生产的感觉: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经典电影》一文中,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并没有把对“经典”的讨论限制在电影的生产模式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中,而是放大到一种全球的现代性对观众接受层面的影响。[2]125-132她认为好莱坞电影之所以 “经典”,是因为其生成了一种具有普世化的“白话”,能满足全球观众物质上的、感官上的理想和共鸣。[2]130这种对“经典”概念的讨论很适用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讨论。如果以此思考华语电影是否生成了普世化的“白话”,虽然会有被绑定东方主义的刻板印象之嫌,但就西方观众热衷的华语动作片和武侠片等类型而言,可以确认,他们对华语经典电影的认知有着相异于“好莱坞电影”独有的“经典性。”在朗佩尔和纳达夫拉克尔对英国电影策展的研究中,他们认为“经典性”在节目策展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性价值。他们引用了布尔迪厄的理论去探讨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形成对电影的“回顾性神圣化”。基于量化研究,朗佩尔和纳达夫拉克尔得出结论,有三个促成电影“神圣化”的因素:专业上的认可、大众的喜爱、以及电影节对电影各种奖项的加冕。[3]如果依照这三个因素去探讨华语经典电影是否在英国电影策展成为一种“神圣化”的品牌,那我们还需要了解华语电影在英国的策展史。

华语电影最早出现在英国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据爱丁堡大学讲师弗雷泽·艾里奥特(Fraser Elliot)的博士项目研究,在1953年到1970年之间,有四部华语电影曾在英国展映,它们是《清宫秘史》(1947)、《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鸡毛信》(1955)以及《祝福》(1956)。这些电影展映大部分都在伦敦举办,是主要面向记者、起到文化外交作用的非公开放映活动。[4]35按照英国杂志《电影影评》的记载来推断,1953年上映的《清宫秘史》可能是第一部在英国面向公众放映的华语影片。而1955年的爱丁堡电影节曾将石挥导演的《鸡毛信》选为最佳影片。这也是第一部在英国参加电影节并获奖的华语影片,可以证明华语电影在1950年代已经获得了英国电影节展的某些“神圣化”标识。时至1960年,伦敦的国家电影剧院曾策划名为“华语探索”的华语电影展映活动。虽然活动并没有在英国影评界引起太大的关注,英国公众更是反应甚微,但仍不失其意义:这是华语电影首次在英国集体性展映。[4]50-51华语电影在英国更广泛的传播于1973年后随着香港电影的引进而产生,这主要归功于英国观众的“功夫热”。[4]59-60而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五代”导演在海外国际电影节获奖,也使更多类型的华语电影进入了英国艺术院线的放映片单中。

在笔者的观察中,华语电影在英国传播的最重要的节点是2014年。是年,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 策划了“电影:中国电影的世纪”系列活动,从当年6月持续进行到10月。这一活动收录了自1930年代到21世纪“第六代”导演时期数十部来自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电影作品,其中包括《神女》(1932)、《新女性》(1935)等民国时期的经典默片。需要补充的是,这次展映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合作完成,并作为以 “Electric Shadows”为题、促进英中电影合作交流活动的一部分开展。英国电影工业以及英国影迷对华语电影的兴趣由此可见一斑。此后,随着中国的电影市场不断壮大,英国也出现了致力于发行华语商业电影的发行商,例如三一中国(Trinity Cineasia),华狮影业 (China Lion),以及华人文化影业(CMC Pictures)等。一些专注于艺术院线的电影发行公司每年也会将一些在柏林、戛纳、威尼斯获奖的华语电影进行全英展映。

然而华语经典电影在英国的上映与院线中的商业电影以及艺术电影还是有一些区别。大部分华语经典电影的展映还是主要依靠英国大学的电影教育和学术研究。笔者在2017年到2021年间就读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在此期间,笔者曾见证了两场华语电影佳作在该校的展映。第一场是在2018年11月29号,上海戏剧学院的石川教授接受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裴开瑞教授的邀请,向英国师生放映了最新修复的《女篮五号》(1957)。第二场是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电影学系学生自己组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展映。这种放映活动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某些英国大学有专注于华语电影学术研究的学者,或者有学习华语电影的学生。他们能从对电影史的学习和研究中确定展映影片的“经典性”。不过,上述影片展映往往都是单场放映,与电影节相比不成规模,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只在大学校园范围内。相关展映信息也只能通过同城活动平台Eventbrite,或者通过英国大学的合作学者在英国各大学术机构的邮件列表宣传。

随着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UK-China Film Collab)的建立,有组织的华语经典电影放映有了起色。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由卡迪夫大学电影学博士、德蒙福特大学创意文化产业讲师陈晓雯女士创建于2019年。初创之际,该组织收到了英国人文科学研究基金中英创意产业合作伙伴补贴的资助。2020年,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成为非盈利机构形式的担保有限公司,并且在2021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华语电影季。得益于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此次活动向英国观众展映了《小蝌蚪找妈妈》(1960)、《大闹天宫》(1961)、《哪吒闹海》(1979)、《宝莲灯》(1999)等经典国产动画作品。此外,“娄烨导演回顾展”也为第一届华语电影季增色不少。第二届华语电影季于2022年5月如期举办,《天书奇谭》(1983)作为惊喜电影展映。该片其实是英国广播公司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合拍片,作为中英影视创意文化交流的里程碑式作品,其历史价值无疑值得载入中国电影史册。

但是总体而言,华语电影在英国是否获得大众的广泛喜爱,仍然取决于能否摆脱传播渠道的限制。相比于好莱坞电影而言,华语电影在英国的放映一般只局限在每座城市中少数几个与华语电影发行商有合作的影院,或小众艺术院线和数量有限的华语电影影展。虽然缺乏相应数据,就笔者在英国的华语电影现场观影体验而言,大部分观看华语电影的观众都是在英国生活、工作的华人群体。在马琳和刘琛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在英华人群体中,青少年对华语电影的接受度要高于成年人,这是因为青少年有更多使用新媒体的机会。他们的研究也表明,观众接触到的大部分华语电影是通过流媒体或者视频网站等观看的,而不是去影院或参加相关影展活动。[5]换言之,影院发行和电影策展活动对华语电影在英国传播的影响力不及新媒体。另外一部分华人群体是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所发布的《英国高等教育大数据》(HigherEducationStudentStatistics)表明 ,2020—2021年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达到143820 人,从2016—2017学年到2020—2021学年,中国留学生数量增加了50%。庞大的留学生数量为华语电影在英策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需求。[6]不过疫情出现后,留学生数量是否能长期保持稳定有待进一步观察。同时应注意到,大部分留学生在毕业之后会离开英国,并不能在英国形成稳定的华语电影观影客流。因而,就华语经典电影在英策展的前景而言,笔者认为,即使已经有不少在英国广泛传播的华语电影佳作,比如《小城之春》(1948)这样由英国电影协会以蓝光碟形式公开发行的经典作品,但较之成为“全球白话”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华语经典电影还远远没有获得英国观众的普遍认可和关注。即便当下中国电影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高,但由于华人群体在英国仍然是边缘化的少数族裔群体,华语电影在英国电影发行市场中目前也只是一种“少数电影”(minor cinema)。(1)“少数电影”起源于瓜塔里和德勒兹在《卡夫卡:通向小众文学》中对于“少数文学”的解读。在瓜塔里和德勒兹看来,“少数文学”有以下三种特点:将语言解域化,将个体与政治直接性挂钩,发声的集体置配体。在安德森和桑德霍姆看来,表达方式的解域化意味着“少数电影”是边缘群体为了表达自己而创造的新电影文化,而这种表达多基于多数群体的语言。在这里,我用“少数电影”特指英国的华语电影市场是英国华人与留学生基于英国的院线放映网络共同创造的一种观影文化。[7]

二、 2022年英国华语彩色电影展策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2022年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和邓迪两地举办了英国华语彩色电影展,该影展由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主办,并由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协办。策展初期,我们已有明确的策展方向,希望以“全景化”方式把从历史到现在、从内地到港台的中国彩色电影呈现给英国观众。最早敲定的两部电影是样板戏版《红色娘子军》和早期电影《盘丝洞》。选择《红色娘子军》是由于科斯蒂和笔者之前做的研究项目涉及该片,科斯蒂购买的DVD版本可直接用于放映。选择《盘丝洞》则是因为笔者了解到该片使用了早期电影常用的胶片着色技术(tinting and toning),因而成为当时(1929)极少见的彩色影片。这种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通过将黑白胶片完整浸泡于染剂中,使得胶片析出的银盐颗粒被有色金属颗粒取代,从而产生有颜色的灰度变化。在彩色染印法技术到来之前,这种技术曾长期用于默片的色彩处理中。《盘丝洞》在电影的高潮部分用鲜血般的红色来渲染“火烧盘丝洞”的恐怖气氛,作为失而复得的华语电影珍宝,其色彩美学的运用值得载入世界电影史。值得再写一笔的是,《盘丝洞》是策展过程中最顺利的一部电影。该片版权现在挪威国家电影资料馆。我们联系到相关工作人员后,他们很快就同意了这次英国放映,并免费提供了馆藏的35mm胶片版本。

除以上两片外,我们最初的策展片单中还包括《女篮五号》《养鸭人家》《梁山伯与祝英台》《菊豆》(1990)、《海上浮城》(2018)等几部影片。但由于遭遇了以下几个问题,有些影片最终未能如愿展映。

一是资金问题。对英国影视策展行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目前英国疲软的经济态势。[8]随着英镑与美元汇率的降低,英国电影策展企业或机构购买海外电影版权需支付更多经费。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引发了英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很多英国地方性电影节以非盈利慈善机构的形式存活,因而有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中。2022年10月,历史悠久的爱丁堡电影节以及承办影展的爱丁堡电影院(Filmhouse)由于其所属机构苏格兰电影中心的倒闭而被迫结束运营。苏格兰电影中心旗下、分布于苏格兰各地的艺术影院也随之终止运营。具体到这次英国华语彩色电影展,我们的资金其实主要来自大学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一方面,发起人科斯蒂所在的圣安德鲁斯大学以学术研究基金形式为本次展映提供了启动经费;另一方面,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也为这次影展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尽管如此,本次策展原计划播映7部影片,还是因为经费不足缩减到5部。

二是版权问题。英国有很多电影发行公司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消失了,致使有些曾在英国发行过的华语经典电影版权不知所踪。策展初期我们考虑过放映张艺谋导演的《菊豆》,也了解到该片曾由英国当代艺术研究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全英发行。然而该机构的电影发行业务曾停止营运一段时间,虽于2016年重启,但之前的电影发行版权悉数流失。其结果是,《菊豆》的英国版权商如今何在不得而知。面对这种情形,这次策展我们只好尽可能选择版权归属明确的影片和拥有电影版权的组织(机构),其中包括以发行台湾电影为主的台湾电影和视听文化中心、发行邵氏电影的香港天映娱乐、主要发行和推广全球经典电影的英国发行商Park Circus。

三是翻译问题。翻译是电影策展中涉及到电影跨国传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电影巴别塔: 翻译全球电影》中,密歇根大学教授马耐庵谈到:“翻译为电影的全球流通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栖息地。”[9]10当一部电影跨越国界,就意味着一次跨语言实践。在马耐庵看来,只有当这种跨语言的交流能够通过翻译构建在电影发行网络中,电影才能获得具有全球性的交通 (traffic)。[9]4而金海娜的研究指出,翻译对华语电影的海外推广至关重要:周恩来总理提议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成“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典范。到了20世纪80年代,裴开瑞和托尼雷恩斯这样的华语电影学者和活动家开始翻译香港新浪潮和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大大扩展了西方观众接受华语电影的范围。[10]优秀的电影翻译不仅有助于电影成为文化外交的利器,也能让电影有更广泛的国际接受度。在这次策展活动中,通过联系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上海电影博物馆这样重量级的电影收藏机构,我们了解到,国内大多数经典电影的DCP并没有英文字幕,需要特别制作。在我们为获取“健康现实主义”名作《养鸭人家》(李行,1969)联系台湾电影和视听文化中心时,再次遭遇同样的问题。幸运的是,在获得台方的影片版权之后,我们从DVD版本中解析出了英文字幕文件,再通过免费的DCP打包文件DCP-o-matic将字幕文件特别烧录在新的DCP文件里,从而实现了这部经典台湾影片在英国的放映。与港台地区的影片相较而言,内地的电影翻译工作仍有待加强。除了俏佳人公司推出的英语字幕版本DVD,或者电影资料馆拥有的35mm胶片外,目前大多数内地制作的经典电影很难找到合适的拥有英文字幕的放映版本。如上文曾提及,《女篮五号》原本在拟定的片单上,但由于缺乏带英文字幕的放映版本,加之全球疫情出现后,35mm胶片等片源在海外放映的审批流程变得更加复杂、存在最多的隐患,此片最终无缘面向英国观众。

经过一年紧张的筹备工作后,此次英国华语彩色电影展敲定了最终方案。我们以《红色娘子军》作为开幕影片,在圣安德鲁斯大学放映其DVD版本。《养鸭人家》(从台湾电影和视听文化中心获得DCP的放映版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从香港天映传媒获得DCP的放映版权)为此次放映增加了港台地区经典电影的光彩。经过努力,我们还从英国老片经销商Park Circus获得了张艺谋名作《英雄》的版权。以上四部电影的放映都安排在圣安德鲁斯大学礼堂里。来自挪威国家电影资料馆的35mm胶片版《盘丝洞》是精心安排的闭幕影片。为保证放映效果,我们特意选择和邓迪当代艺术中心 (Dundee Contemporary Arts)合作,因为该中心拥有胶片放映机。

三、 2022年英国华语彩色电影展的策展策略

目前中国电影正在朝着“电影强国”的发展方向迈进。但从海外发行传播现状看,我们还需面对华语电影在海外电影市场中亟需改变的“少数电影”处境。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曾谈到,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以“可感性”作为“认知形成的物质基础”,他引述的案例是早期中国电影的发行是通过茶馆这样国人喜闻乐见的休闲场所来推广的。[11]而当时的电影仍然被视为一种舶来文化样式。这种跨文化的嫁接使一种异国文化扎根于本地观众特有的文化感知结构中,并形成了中国电影知识体系最初的范式。由此可以想到,海外中国影视策展需要做的是将西方的影像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顺差,转置成中国影像文化对西方的影响顺差。这就需要将华语电影扎根于异国观众熟知的文化形式中,逐渐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电影的知识体系。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本次华语彩色电影展上尝试实施了三种策略:华语经典电影知识的跨文化传播、满足英国观众审美趣味的跨媒介体验、全媒体的跨平台宣传模式。

实现华语经典电影知识跨文化传播目前主要仰赖英国各高校的支持。本次展映活动得以顺利举办,最有力的资助来自于圣安德鲁斯大学中国研究专业的项目基金。该专业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刚刚成立,反映了英国高校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也再次说明华语电影研究在英国相关学术领域的前沿地位。牛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QS排名前50的高校都是英国华语电影研究的主要阵地,每年都能为海外中国电影学术界输出数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而华语电影学术在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拥有一席之地,会进一步促进华语经典电影知识通过影展等渠道得到广泛普及。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邀请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知名电影学者蔡明烨为英国观众讲解《英雄》的“前世今生”。蔡明烨老师曾在2010年参与编写了《全球化的华语电影:英雄的文化政治》一书,对影片《英雄》颇有见解。[12]爱丁堡大学中国早期电影研究专家黄雪蕾老师是《盘丝洞》闭幕展映的特邀嘉宾,她对“明星”电影公司的研究成果已于2014年由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3]毫无疑问,来自英国不同高校的中国电影专家的讲解能将中国电影更好植入英国观众能理解的知识语境中,使华语电影知识的跨文化推广和传播可行且有效。

满足英国观众审美趣味的跨媒介体验主要结合影片《盘丝洞》放映展开。电影本身是一种跨媒介体验,除了影片放映,学者对电影的讲解、策展影片说明书等相关媒介都丰富了影片的可感性。由于本次展映片单中有《盘丝洞》这样的默片,我们原计划按照以往策展模式邀请音乐人现场配乐,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但《盘丝洞》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神怪类型电影的集大成之作,融合了超自然的场景、诡谲的视觉体验、美艳的女性身体表现等元素。为了突出本片原有的视觉奇观感,也为了把一个世纪之前的现代性体验带给当下的英国观众,我们放弃了默片放映时常规的钢琴配乐,代之以苏格兰电子音乐人Aurora Engine的现场演奏。Aurora Engine的音乐以空灵的音色著称,主要使用电竖琴以及电钢琴。这种“另类风格”(alternative)的音乐近几年在英国青少年当中非常流行。本场《盘丝洞》放映通过邓迪当代艺术中心官网统一售票,一票难求,座无虚席,充分说明这种跨媒介体验的策略值得继续探究。

本次放映活动采用跨平台、跨语言的多渠道宣传模式,尤其以各类中西方社交媒体为主。科斯蒂首先为这次电影展映搭建了网站https://www.chinesefilmcolour.com/,并通过该平台向英国观众介绍影片信息。与此同步,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通过自己的官网和英中双语的社交媒体“英中电影观察”在Instagram、Twitter、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等平台对该次策展进行网络地毯式推广。以上推广方式既能满足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英国观众转发传阅,也为在苏格兰生活的华人提供了便利,便于他们通过“小红书”的本地信息资源功能获取电影放映的最新消息。就成效看,不失为本次放映活动的成功策略之一。

结 语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并讲好中国故事。华语经典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推动华语经典电影走出去,能让外国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百年的沧桑巨变,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华语彩色电影展的成功举办,既体现了中国电影所承载的“民族自信力”,也说明有大学以及像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这样的非盈利机构对该活动的支持,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就有可能在英国逐渐扎根、发芽。

通过这次策展活动,笔者和国外的合作者积累了不少策展经验,如果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必要的翻译版本,我们会做得更好。长远来看,国内相关职能部门能建立相应的策展补助机制,为海外电影策展提供经济保障是重中之重。此外,拥有中国经典电影的版权方,如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如何能通过自身努力或联合第三方企业建立起对其片库翻译版本海外发行和推广的长效机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我们看到“爱奇艺”、新派系文化传媒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推行“全球经典拷贝修复计划”。在此计划支持下,《盗马贼》(1986)、《护士日记》(1957)两部影片的英文修复版走出国门,率先在2019年第72届戛纳电影节亮相。这也证明,借助海外发行,才能更好地使华语经典电影进入到全球电影市场的交通网络中。总之,华语经典电影的海外传播,需要更多来自国家级的电影资料馆/电影博物馆、国际电影发行商、海外电影策展人、国外开设中国研究以及电影学科的高等学府以及海外华人、留学生的协助与支持,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经典电影华语策展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关于策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废旧纸箱里的经典电影场景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
心灵幽暗处的悬疑风景——2013年华语惊悚片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