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防范的国企资金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3-04-06 06:09张珂
中国民商 2023年1期
关键词:管控融资资金

张珂

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

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来讲,资金是支持企业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日常财务管理中必须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才是企业未来强化资金管理、防控财务风险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结合现阶段部分国企的资金管理情况分析却发现,其在开展投资、融资等管理工作时,重视度存在不足,导致对应的资金管理体系随之出现缺失,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更甚者导致国企陷入资金危机中。鉴于此,本次围绕“基于风险防范的国企资金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资金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货币表现。在国企正常经营中,资金会以不同形式支持企业的平稳运行。对此,国企全面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不仅是对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的一种保障,更加是预防国企经营财务风险生成的基础。具体而言,国企全面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主要作用呈现于下述几方面:

其一,国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利于加快资金增值速度。企业的平稳经营,资金是流通于企业全身的血脉,所有的国企经营,资金均贯穿于筹资、投放、回收及分配这四大环节,而其循环往复的运动想要保持长期下来,作为企业的资金管理者,就必须具备宏观发展眼光,高效把控资金管理工作,才是未来实现资金增值、企业效益增长的核心工作。

其二,预防国企内发生贪污腐败类问题。资金的天然属性,导致其在人类社会中具备不可替代性,且逐渐成为更多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在这一认知下,国企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就必须从基础着手,严格把控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才能避免国企因贪腐腐败而出现资金损失问题,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优化提供保障。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风险诱发原因

(一)融资管理风险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诱发资金管理中融资风险的相关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融资的结构方式过于单一。现阶段,多数国企在融资方式采纳上,主要以银行贷款和政策贷款两种为主,融资的构成上,也主要依赖于短期借款,此种长期、短期融资结构分配不合理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为国企的资金运营带来了压力,甚至对资金流动速率提升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二,融资渠道有限。综合多家国企来讲,其主要融资渠道集中在商业银行,很少有国企主动接触其他融资渠道,必然会导致国企所需面临的资金风险升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融资市场中的融资方式不仅包含传统的内源、股权或是债务等融资渠道,还逐步发展出了诸如共享融资、众筹融资等一系列新式融资手段。但由于国企融资管理模式陈旧,对于各类新式融资渠道的开拓也并未投放必要的财务管控精力,最终造成资金管理风险升高,为国企后续的平稳经营埋下隐患。

(二)投资管理风险

国企资金管理中,所需要面临的另一个风险,就是投资管理风险,而诱发该类风险成型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投资管理机制缺乏完善性。现阶段,部分国企在传统管理体制约束下,管理层的所有投资决策方案设计,核心目标均是为了实现政绩和效益提升,由此出发所制定的投资决策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同时,部分国企在投资管理机制设定时,也并未融合企业当前在市场经营中的年度规划展开,导致年度投资计划因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流程,造成投资风险急剧升高,也致使国企当前的流动资金“被动锁牢”,一旦企业遇到急需流动资金才能参与的项目,则会因流动资金无法调度而出现经济损失。

其二,资金使用效率管控不足。经济新常态的市场投资背景下,部分国企为了实现快速转型,开始频繁开展各种跨行业、跨领域的投资兼并行为,使得资金管理在工作内容上愈加繁琐,但在具体的管理期间却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案。例如,部分国有企业在常规性的投资活动中,投资导向主要依赖于外部市场变化规律设定,而并未重视其内部资本结构的平衡,也并未在企业之内建立系统的资金调度及配置机制,导致投资活动推进过程中,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性严重不足,造成投资项目中资金浪费,影响国企资金使用效率。

(三)资金管理风险

国企的资金管理风险诱发上,占比诱发率较高的因素主要以下述几种为主:

其一,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首先,是国企当今的资金支出审批中,审批过程缺乏严谨性,尤其是部分项目,直接以越权审批的模式完成,导致资金超额支出现象比比皆是,表现在财务报表中,就是国企当前的营业成本虚增。其次,部分国企存在多头开户现象。现阶段,国企的资金管理方式会以分散管理为主,企业下设的子公司、分公司均享有单独开户的权利,此种资金管控模式下,大幅度增加了国企资金监管工作难度,也形成了大批量的资金账户沉淀类风险,影响国企资金风险管控。

其二,资金管理模式缺乏前瞻性。多数国企现有的资金管控方式仍旧以集中管控为主,但此种管控方案的价值想要真正挖掘出来,一方面需要先进的资金经营管理理念作为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则需要配置智能化的硬件、软件类基础设施,但明显,目前很多国企并未达成该要求。此外,还有部分国企下设的子公司或是直属机构资金管控权力过大,极易诱发资金调动过于随意类问题,导致国企资金管控风险随之加大。

三、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优化策略

(一)拓宽融资渠道,平衡资本结构

国有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拓宽现有的融资渠道,从而更好的平衡企业资金结构,优化风险防范效果,那么就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展开相应的资金管理工作:

其一,为确保国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能够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国企首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内容,就是针对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工作进程作提速处理,以此构建更契合现代化管理体系的资金管理结构。此项改革工作过程中,所有企业应该主动在资金管理中的融资管理阶段,做好对应的管理体系构建工作,尤其需要针对融资决策审批、融资项目评价乃至担保与反担保等管理体系做好建设工作,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的融资管控体制优化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国企在所有融资活动启动之前,资金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及运作需求,确定出初步所需的融资规模及资金量,随后就融资方案与国企未来的战略规划方向、内部资金结构层级、融资项目开发成本投入以及资金管理时的流动速率等诸多指标,均需要提前做好筹划及管控,以此确保资金管理期间的融资决策可行性达到最高。此外,对于国企而言,还可凭借自身颇为优良的行业诚信度,面向商业银行之间建立稳固的契约关系,以此将政府部门对于本企业的融资干涉度降至最低,最终缓解国企所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其二,对于多数国企而言,其对于地方性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呈引导性作用。因而,所需要关联到的融资需求往往更大,受到中长期贷款门槛过高因素的影响,国企如果仅是单纯依赖于商业银行此类单一的渠道融资发展,很难满足真正的融资需求。面对如此境遇,作为国有企业,应该主动面向外界拓宽融资渠道,采纳包括融资租赁、定向增发或是私募基金等多种形式,完成企业的资金融资需求,为了进一步将融资成本降低,在选择融资方案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偿债周期比较长的方案完成融资。

其三,作为国有企业自身,还应该重点针对资金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市场的利率波动情况,掌握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趋势,在资本结构的设计上,应该融合“短期债务+长期债务”方案,促使本企业所执行的融资方案既满足政策需求,又符合企业经营的资金需求。此外,选择差异化的资金管理融资方案,还可有效调整企业在资金管理期间的流动债务与长期致债务两种债务之间的平衡度,最终为国企不同项目的经营资金周转率长期保持在正常标准上创造条件。

(二)完善投资管理,合理布置产业

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国企的资金管理成效,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投资管理变化的影响,因此做好投资管理的完善工作,对于国企后续的资金布置以及风险防范均更具科学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下面将会重点从不同视角对投资机制加以完善:

其一,做好投资机制管理。国企在投资机制的完善时,需要重点结合企业内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三方之间的职能及权限划分工作展开研讨。过程中,要求国企所有的资金管理决策均在董事会、监事会的共同监督或参与下实现,以此确保资金投资期间的各个管理任务的责任主体,还需围绕此建立国企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以及重大投资决策联签制度,确保所有的投资决策工作均是在“分权制衡、权责统一”的原则下推进,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投资的问责以及风险评估等制度一一做好相应的完善工作,如此才能确保整项投资工作在指导意见的指引下顺利完成。

其二,站在投资方向的视角上来讲,大部分国企想要提升资金管理质量,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做好契合自身产业发展特征的经营板块划分工作。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在经营中,不仅需要担任经营利润最大化的任务,同时还裹挟着政策导向下部分固有投资类资金管理任务,包括具备一定公益色彩的社会福利住房、聚集产业投资等诸多任务,其间为了提升投资效益,还需要积极与投资当地政府部门之间构建融洽的沟通关系,且为了实现企业资金通融目的,还必须结合资金管理中的投资方向给出国企未来发展时具体的战略规划方案,促使国企投资业务板块工作效益更高。例如,国企在进行主营收入项目的投资方向设定上,可以倾向于选择金融产品、金融产品、股权投资收益等多种投资方式,促进投资板块配置合理性提升的同时,为国企未来投资活动的多元性、丰富性提供保障。

(三)规范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

国企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是风险防范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就此围绕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也十分有必要。详细来讲,应该做好以下资金管理创新工作:

其一,做好制度建设工作,预防资金风险。首先需要针对资金管理制度做好规范化管理,尤其需要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资金操作流程乃至管理岗位职责设定,要求所有核心工作均集中在资金管理之上,并围绕资金管理做好预算管理、报表编制以及收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管控,为资金的制度管理体系构建提供支持。其次,做好岗位分工,其间应确保国企内会计稽核与信贷业务、出纳与结算等岗位之间应保持工作职责上的独立性,预防一岗多职、私自渎职类问题产生。最后,在资金管理制度规划期间的风险防范上,应该将重点集中在现代化、信息化电子支付等技术的应用管理方面。例如,当国企与合作方签署大额交易活动合同时,要求双方的交易合同内容必须保持一致,且必须经过严苛的审核之后,资金联签制度才能真正落地生效。期间,对于部分关联到资金担保或是赊销类业务,必须将所有的业务责任人落到个人身上,并针对该责任人的偿债能力进行实时追踪,并定期调阅其资信变化等诸多指标,以此确保国企当前的资金回流效率及速度。

其二,做好资金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处理工作,以此防范国企资金风险问题形成。在“资金集中管理”这一常规性国企资金管理模式应用基础上,国企可以在此理论指导之下,采纳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模式,在集团总部单独设立一个资金结算中心,该中心可以同步为国企下设的子公司、营业网点等单位配置资金收付事项、往来交易等资金业务办理平台。相对于国企其他部门而言,结算中心属于单独运行机构,工作内容上,包括筹资、投资、监管等,以此从根源上防范国企财务风险。

其三,预算管理中的资金管控风险防范。国有企业统筹投资及经营发展中,资金预算是重要工作内容。具体的资金管理期间,由预算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其他包括业务、财务等部门在内起到配合作用,以此围绕国企当前的产品售价、市场需求、生产规划等涉及资金的各项目进行基础性的资金核算,为下一季度、年度分别进行现金流量收支的估算工作,并以此估算结果,作为国企下一阶段的资金预算方案。其次,当国企资金管理人员完成财务预算规划工作后,要求下设的子公司、分公司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内容执行各自所提交的财务资金预算计划,以此确保国企运营阶段不会出现超资金预算情况,从而提升资金预算方案的执行力度,为国企预防资金风险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企在资金管理中,想要全面提升管理工作开展质量,首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针对现有的融资渠道积极加以拓宽,以此确保资金管理期间的资本结构平衡度更高。其次,在进行投资机制的完善上,则需要投放必要的管理精力,以此促进国企现有的产业布置更具合理性,优化资金分配效果,此外,在进行资金管理流程的规范时,应该积极针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如此才能真正为国企的资金管理工作品质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管控融资资金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