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春
威海市体育服务中心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渐提升,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更好满足现代化的体育事业发展需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愈发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中的重要组成,是集“人员招聘、培训再教育、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任务,能够深度挖掘体育人才个人潜力,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但通过实际调查后发现,许多地区的体育机构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人才结构失衡现象频频发生,不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需要及时进行管理思维与模式上的创新,不断提高体育人员的专业能力。本文将就“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能力提高”展开深入剖析。
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现代化社会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主要指在现代管理观念的正确带领下,利用全新的管理思维与方式,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运用多种管理要素,促进人力资源效益的提升。从本质层面来看,体育人员资源管理工作属于一种动态化的转变过程,在现有管理情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并调整传统的管理模式,从管理角度出发,创建出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架构,以此来彰显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调动体育人力的自主积极性,鼓励其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更良好的态度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实现个人能力与管理水平的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1.专业性特征
专业是每个行业的入门前提,也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区别所在。与普通人力资源相比,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特点更加突出,无论是在管理方法,还是在人才培养过程方面都大不相同。针对体育事业而言,体育人才的专业能力与体育理论是必然要求,其文化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通过“理论+运动训练”的方式,促进“脑力”与“体力”的有效结合。体育人员资源管理对“理论知识、身体素质、技术训练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要求,工作方法与模式也稍特殊于其他行业。合理开展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对“体育竞技人才、教育人才、经济人才、管理人才”进行专业的、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将其培养成更加适应时代的全面发展人才,这是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性的显著特征。
2.连续增值性特征
在进行体育人力资源培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充足的资源投入与系统性思维来完成。在经过“人才发现、培养、成本”等培育过程中,才能够保证体育人力资源实现连续增值,更加满足体育事业人才发展需求,实现稳定发展与持续进步。例如: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运动员需要在儿童阶段就接触专业的培养与锻炼,培育出更多运动人才,为国家获得荣誉。从运动小白到专业人士,这些都需要连续性的进行投资,将更多的资金与社会财富投入到其中,在经过多年的成长周期后,实际培养效果才会得到显现。不仅如此,在后续的体育人力资源培养中,还需要投入更多教育资源、训练资源、在职培训资源以及医护资源等等。
3.时效性特征
体育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是极高的,因此时效性成为体育人力资源的一大特征。综上所述,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强壮,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瘦弱,运动员亦是如此。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会有属于自身的“黄金时间”,也就是运动的“巅峰时期”,一旦度过最佳的发展时期,他们的身体机能不再达到巅峰,而是逐步出现下降趋势,很难再去突破自身取得更有利的运动成绩。
4.伤残性特征
运动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运动强度、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等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点,像:滑雪、攀岩、登山等项目,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加之自然条件差,不确定影响因素多,如果场地和器材等保护措施无法更好满足实际保护需求,那么在经过体育人力资源的过度开发后,将会使运动员在实际运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残情况,不但对运动员本身带来严重影响,还会使多年的体育人力资源工作功亏一篑。
由此可见,体育人力资源的行业特征十分显著,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更好保证体育事业发展通畅,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工作是必然的,也是刻不容缓的,需要始终结合体育事业的行业特征,积极创新出更加适合行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进而推动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人力资源管理在体育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才质量与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在新时代到来后,社会万物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体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现阶段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工作的指南针,只有思想观念保持高度正确,才能引导工作走向科学、正确化发展道路,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亦是如此。就目前来看,在许多体育机构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缺乏足够关注,将更多经营管理重心放置在人才素质提升与锻炼方面,存在思想与意识方面的滞后现象,对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够了解,未能正确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使得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严重阻碍。不仅如此,由于经营管理重心的偏移,缺乏对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认识,使得现行的管理模式过于陈旧,无法更好满足现代化的体育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在长期缺乏管理创新与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势必会降低整体管理质量,对体育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取得更理想的体育发展成绩,相关人员就必须及时做出改变,否则将会使问题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管理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保障,可以起到良好的管控效果,严格规范工作流程,约束人员工作行为,规避以任何形式出现的不良行为。但就事实来看,我国许多地区的体育事业在管理制度方面是存在不足的,出现一定的陈旧与落后现象,无法对各项工作与体育人员进行严格规范,自身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降低本身工作效率,这些情况的发生,严重阻碍了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脚步的顺利前行,实际管理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此外,体育设施是开展体育训练的基础前提,也是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各项设备设施,或者人力资源的工作环境较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职能的发挥,影响实际管理效率,这对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带来的影响并不是积极的,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做出改变,进而推动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
为更好顺应时代发展,开展高质量的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实际创新工作中,我们需要从观念角度入手,摒除以往传统陈旧的经营观念,不再以体育训练、锻炼以及经营管理作为首要任务,而是在此基础上转变管理思维,给予体育人力资源管理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第一任务来抓,始终坚持“积极创新,寻求最优”的管理观念,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手段进行优化与完善,争取以更有效的方法,吸引并留住更多体育人才,使体育事业人才资源得到丰富与补充。
同时,我们还需积极创新人员招聘机制,不再以“学历”作为人才的招收标准,而是在现有招聘模式的基础上,挑选出“高质量、高素质”并且适合体育行业的全方面发展人才,进而打造出“用其所长、人尽其才、职得其人”的美好局面。尤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岗位,需要坚持“因事设岗,因岗择人”的基本原则,根据实际空缺位置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人才招收,保证做到“欲取之先予之”,保证将不同发展人才合理调配至所对于岗位上,实现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避免出现人才稀缺或大量资源浪费现象。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与投入力度,开展针对性的体育人才培养手段,通过“目标群体宣传招聘”及“加大体育硬软件设备设施的投入”等方式,争取更多体育发展人才,在保证应聘人员合格率的前提下,减少体育人才大量流失现象。
道德素养是一个职业的敲门砖,良好的道德素养代表着个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个人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因此在创新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观念上的创新,还需要强化人员道德素养教育,以“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体育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能力培训,实现体育人才“素质与水平”的共同提升、共同进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自身事业心与责任感。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相关负责人需要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举止,为体育人才树立良好的体育形象,充分发挥自身表率作用,促使体育人的形象与风貌得到全面彰显。
制度是治理之基,是工作的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工作流程,约束人员工作行为,引导行动朝向正确化发展道路前行。为此,为进一步提高体育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顺利实现创新与改革目标,我们需要将“创新改革”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先,创新工作形式,制定未来发展目标。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因此在时间和实践经验方面略有欠缺,需要科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结合体育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指明明确的发展规划,根据体育市场发展趋势,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工作模式作出调整,不再以“制度化、硬性化”为发展纲要,而更多的是注重“人性化”管理,充分考虑体育人才的发展需求,在“以人为本”管理观念的引导下,开展更优质的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体育人才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体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创新。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下工作情况与未来发展目标,对现行人力资源发展方向做出调整,保证与时俱进,更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将创新管理归纳至常态化发展工作,注重人力资源的结合与合理配置,深度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最后,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经费投入。可酌情考虑专项管理机制的增设,落实体育人力资源管理责任机制,将各项管理职责准确划分至各单位或部门,以此来减少工作压力。同时,要与当地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尽量争取更多优惠政策与财政资金扶持帮助,为丰富体育人力资源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社会企业或中小学、高校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取得更多体育赞助的同时,吸引更多具有潜力的发展人才参与到体育事业中,为体育行业注入全新的血液,使经济资源与人力资源得到双重保障。此外,还需要做好体育设备的更新,定期优化体育场所,保证以更良好的状态,面对更多发展机遇。
为加强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实现长期、有效的资源供给,促进体育人力资源的高效转化,我们需要善于进行体育人才的挖掘与应用,面向全社会,与我国各层级的教育机构(中职体校、高等体育学院)等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借助他们的基础和优势,在当下的社会需求与体育发展规模下,使体育人才培养层次与领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虚心接受来自同行业的监督,深度调查国内外比较优秀的体育人才资源管理创新案例,汲取其精华,善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自身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在专业教育机构中实现,将更多具有研究性的科目提供给体育学生,突出新时代体育人力资源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人才体育技能,为后续体育实践打好扎实基础。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结果,保证体育人力资源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针对体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充分掌握市场发展规律,在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突出体育人力资源在市场发展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人力资源架构,开展有序的行业竞争。作为权威的代表,当地政府需要切实肩负起职能所在,充分发挥自身在人力资源中的媒介作用,为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给予全力配合,适当拓展其发展渠道,出台更多具有激励效能的政策方针与管理机制,提升体育行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让更多社会资本注入到其中,不断延伸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领域,使体育人力资源现场更加完善,取得更可观的发展成绩。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保证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对体育人力资源的机构与质量关系进行梳理并优化,必要时可以通过市场信息反馈的方式,全面把握体育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情况,以此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做出创新与转变,深度分析当下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结合体育人力资源的发展需求,及时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为体育人才提供更良好的发展平台,更好满足现代化人才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我国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作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