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日娜 乌格敦其其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1976~1983 年考古学家在大窑遗址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场,出土了大量的石具,还发现了火的灰烬。这个发现将蒙古族人的历史足迹推移到距今50 万年中国猿人时期。1963 年和1973 年分别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出土的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的医用器具“砭石”和“砭针”,将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医疗实践拉到了与汉族医学萌芽期同一条起跑线[1]。这说明从远古时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包括蒙古族的祖先对疾病的防治有了独到的认识和解决方法,虽然当时还没有对医生这个职业精细划分,明确分工,但是在酷冷的北方草原上对抗疾病方面有可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者、身经百战的猎人,或者心灵手巧的妇人担任。即在寒冷的北方火的发现是蒙医早期经验医疗和医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上述发现还证实了《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灸 者,亦从北方来”的推论。便有了后来的烧石自熨、蒙古灸,“疾病之因源于消化不良,治病之药始于开水”等一系列蒙古医生用火治疗疾病的记载[2],其蒙医学医生职业的产生亦始于此。
“萨满”来自母系氏族时期,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女性萨满被称为“奥德根”,男性萨满被称为“勃额”。当时,女性分娩的工作主要是由“奥德根”担任,所以也被称为“助产师”。萨满医术并不是简单的巫术,而是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医学内涵的医治巧术[3]。古代蒙古族社会里“萨满”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波斯人拉施特编著的《史集》中就有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可汗的内弟赛因的斤患病,请临近部落主因塔塔尔的“巫医”来治病的记载。并根据《元史》《蒙古秘史》等相关记载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时期,萨满掌握了一定的医治技术与手法,经验使之积累了许多效果显著的偏方、疗术;此外在接生、妇幼保健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防治方法[4]。在《多桑蒙古史》里也记载着萨满是集“兼幻人、解梦人、卜人、星者、医师于一身”的最有知识的决策者和最早的非专业医师[5]。直到1571 年阿拉坦汗与格鲁派阿兴喇嘛会晤开始,萨满教在北元时期被黄教代替,从此慢慢走向衰落[6]。但是时至今日,始于萨满教的蒙医正骨术和安代疗法等传统优质疗法在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被叫作“蒙医”或“绰班医”的医生传承和发展。萨满医师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萨满与人和自然生命同源同根,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所以它的文化底蕴和医疗技能是顽强生命力的体现和得以留存的秘诀[5]。
伴随人类治疗疾病经验的丰富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生。 据历史记载,蒙古族距今两千年或更早以前就有了医生。如在汉代把匈奴医生称之为“胡医”,《汉书·苏武传》中也描述了汉官苏武被伤后“胡医”施救的事迹[7]。唐代《宇妥·元丹贡布传》中也不乏蒙医医生亲自与大宇妥·云丹贡布坐在一起交谈与医学有关问题的情节。而且蒙医医生在外治法、老年病、医学基础理论等领域的成就在他编著的藏文医学经典《四部医典》中多次被称颂。还有一些藏文文献中还记录着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王国松赞干布(617~650 年)的御医波斯医生噶莱诺的第三子学习蒙医,成为著名的医生。在此年间又有名叫嘎列内的蒙医医生应藏王之邀入藏为吐蕃王诊治疾病,并写下《头伤治疗》等书籍,后来被翻译成藏文广泛播散流传。明代有著名蒙医外科学家绰尔济墨尔根在关节脱位、骨折等方面的精湛技术被记录在《盛京通志》中,即:“精通医术,经其医治起死回生者不计其数。”同期有蒙医觉罗·伊桑阿用冰冻麻醉法切开伤者的患部缀合复位粉碎性骨折,将切口用桑白线缝合疗效甚好的记载。
蒙古民族常年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疆场,经常发生战伤、摔伤、骨折等外伤,现实因素的迫切需要,他们不断摸索对症治疗的方法。如《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一次混战中脖颈受伤,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大将者勒蔑得知情况危急,潜入敌营抢得一桶乳酪,用水稀释后让成吉思汗缓慢饮下,随之身体慢慢好转便驰马继续作战。又一次成吉思汗的儿子斡阔台在战场中颈部受箭伤,为了避免感染,成吉思汗让部下孛罗忽勒把伤口的凝血块用嘴吸去,然后用热铁烙在伤口处,并让其饮下预防和治疗休克的“酸马奶”。《元史·布智儿传》中布智儿随成吉思汗去西征,途中身中数箭,失血过多昏迷不醒。在危急时刻用蒙医色布苏疗术救治布智儿等史记数不胜数。在1206 年前后,成吉思汗在《治理法典》中明确规定“免除医生的税赋”[8]条例后蒙古军营里更是不乏治疗战伤的医生。这不仅体现了医生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是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医生职业的看法,同时使医生的数目和地位也随之提高。
医学教育方面,最早没有管理医学教育的行政机构,医学知识的教授主要由家传和师带徒的方式继承。13 世纪初期,成吉思汗统一全蒙古民族以后,同各民族国家的商通和文化的交流促使蒙医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再后来元中统元年世祖忽必烈时,在医药方面主要与汉族交集较多,并且承继金朝制度,太医院依旧是最高的医药管理机关,开设了惠民司、回回药物院、行御药局等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元朝太医院选拔太医都通过严格的考试和层层的把关。还规定由太医院监督各州、府、路设立医科学校,培养医学生,以考试成绩定优劣。1271 年在太医院增设了医学提举司,专门负责医学教育及医学著作的出版事宜。而学生必须要精通《四书》,学习熟知前代、前人的医学经典、临证经验和药材知识。这居多行医者中有汉医、蒙医、藏医、回回(阿拉伯)医等。当时名扬天下的有丘处机、耶律楚材、忽思慧等。其中对蒙医发展最有影响力的是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他所撰写的《饮膳正要》中记载着大量的蒙古族饮食卫生和饮食疗法的内容,此书在祖国医学营养学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4 世纪,古印度医学著作《金光经》等传入蒙古地区,促进了蒙医学理论的发展[9]。16 世纪,明代中、末叶,随着西藏黄教传入蒙古地区,藏医也流转开来;使之藏医著作《四部医典》得了许多蒙医医生的研究,从而蒙医学出现了传统蒙医学派和藏医学派两大学派。他们在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的曼巴扎仓(医学部)中与僧医一起教授医学知识。在黄教的大力影响下,学医者自小就入寺庙开始学习藏、满、汉、蒙等文字,修佛学、哲学、医学、药学、养生学等相关的知识来拓展认知。主修医经经文和临床经验,主要教材为《医经八支》和《四部医典》等。到了18 世纪,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陆续创编的《甘露四部》成为主要的教学参考书。学制按初、中、高三级制,学习10~15 年。医药学部同时还有一套晋升学衔制度。所以这些曼巴扎仓在现代学院教育兴起以前,起到了医学“学校”的作用,对蒙医学人才的培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蒙医最早与医德相关的记载在《医经八支》和《四部医典》里,再后来伊希巴拉珠尔的《甘露四部》里更是详细论述了医生的行医之本——德;在这几部医学著作的整本内容里都贯穿着医生要遵循的职业道德,书中方方面面的知识无疑不被学医者所吸收。而且不管是家传还是学徒制,对学员的挑选都非常严格,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者优先录选;秉承着将民族瑰宝蒙医药传授给心术正的人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医德教育。曼巴札仓中学僧受宗教戒律的影响,视生命为“珍宝”,始终以慈悲为业。蒙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宗教戒律和行业规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医德体系,是现今新时代医德体系建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时代医德体系的建立,对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古今中外,医生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训,可以说是最有知识、最值得信赖的职业群体之一,他们始终以“仁心仁术”为职业原则。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医生职业的践行,其原因:一方面是疾病的不断变化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社会医疗制度对医生职业的要求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和需求的提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生职业的规范度更是引起人民的高度关注,所以现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应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做一个德智兼备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才能更好地顺应新时代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