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荣华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主阵地,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使命。英语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英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稳定目标,充分发挥茶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着力推进智慧课堂建设,转变传统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传承价值。从古代人们就将茶用于日常饮用和待客会友。伴随茶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甚至精品茶叶成为给皇室贵族的贡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并在隋唐开始盛行,各类茶馆不断增多,文人墨客以饮茶、品茶为乐,在此时期陆羽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茶文化的专著,即《茶经》,将唐朝茶文化进行系统化总结,《茶经》是当代人追溯和了解茶文化重要的历史资料[1]。
我国幅缘辽阔,茶文化历史发展悠久,基于不同地区和民族背景下,茶文化的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茶文化与民族和区域文化相融合,实现了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国茶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蕴含几千年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思想和文化精髓[2]。中国人对茶道十分讲究,多种多样的茶品深受大众的喜爱和认可。另外,在茶文化中饮茶礼仪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发展以来,饮茶礼仪不断发生变革。在中国茶文化不断对外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茶礼仪逐步传入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融合,衍生出新的茶文化。茶文化中蕴含着中华儿女的精神文化,在各类休闲、会客场所中,均有茶的影子,如奶茶、果茶等等,在创新发展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茶饮品,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彰显出当代人对茶的喜爱,亦是重要的精神文化寄托。
伴随智慧教育的提出和快速发展,构建高效智慧课堂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智慧课堂的核心是智慧教育,而课堂则是为学生参与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学习环境。智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广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挥能力,推进学科知识教学与现代化智慧教育手段相融合,继而实现智慧教育目标。智慧课堂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衍生和发展而来,需协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化课堂中师生的角色与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智慧和教师教学智慧,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智慧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收获知识、素养、品质、情感与能力,教师则累积丰富的教学经验,真正实现师生共赢。关于智慧课堂的具体概念,当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认知,广大教育家和学者对智慧教育有各自的认知和界定[3]。然而纵观专家和学者对智慧教育的解读,可以将智慧教育理解为借助现代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计算机设备生动呈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吸引力,为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与西方国家茶文化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品茶礼仪方面,我国茶文化经历悠久的历史发展,饮茶对于人们十分普遍[1]。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饮品,品茶时间相对随意、次数较多,特别是当今社会背景下,饮茶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习惯。而在英国茶文化中有特定的饮茶时间,例如早茶、午茶、下午茶等,且英国人会定期组织茶会活动。其二,品茶方式方面。我国人民的品茶方式可以根据民族文化差异进行划分,汉族人民在饮茶过程中,偏爱清饮的方式,即直接冲泡茶叶,并不添加其他任何辅料,以此保留茶叶最本身的味道。少数民族在饮茶过程中则偏爱混饮,即在品茶的过程中添加各类辅料,如牛奶、红枣,来满足自身的特殊喜好。英国人品茶时偏爱红茶,并添加牛奶、白糖等辅料,增强红茶的香甜味道。另外,英国人品茶时会添加威士忌、黄油等,打造成自己喜爱的饮品[4]。其三,在茶道精神方面。我国茶文化的形成是人们在饮茶活动中总结日常生活道理,并形成特定的生活习性。深入分析我国传统茶文化,能够发现其承载着优秀的历史发展,蕴含丰富的哲学道理,民众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提升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而英国的茶道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注重茶文化内涵及精髓的研究,重点强调茶道的流程与形式,凸显别样的生活格调,无论是选用茶具或增添配乐,均是为营造良好的饮茶环境。由此可见,在茶道精神方面,我国茶文化追求文化精髓与内涵,而英国茶文化的强调生活品质与品位。
每个国家和民族具有自身的文化体系,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社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号召和人才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高度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由于对英语文化的过度解读和渗透,导致高职学生存在本土文化冲突问题。对此为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有效性,需针对性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满足跨文化交际需求,同时能够增强英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渗透能力,构建更为完善的高职英语教育体系。第一,是满足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现实需要。由于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度注重渗透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处于边缘地位,不利于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因此,融入中华传统茶文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民族情怀与文化认同感,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第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重要战略任务。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高职英语教师有责任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本土文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第三,是构建完善英语教育体系的必要举措。英语作为高职院校职业技术课程,主要是在大一教育阶段,当前已经形成完善的教学及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以传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由于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本土文化输出不足,融入传统茶文化有助于提升文化地位,形成较强的民族凝聚力。
基于茶文化背景下推进高职英语智慧课堂建设要求教师课堂中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数字媒体手段等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化梳理高职英语教材内容,不断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将茶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影响力和育人功能。一方面,在高职英语教师建设智慧课堂的过程中,要深度挖掘茶文化与英语相关的元素,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分析茶文化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价值,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茶文化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教学能力,将茶文化精准融合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目的性进行智慧设计,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的功能和价值[5]。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推动高职茶文化英语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在各类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将茶文化内涵和精髓深度融入英语教学内容中,使茶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在英语课堂,便于学生在对比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解读中华传统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
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其他国家茶文化均是从我国茶文化不断发展演变而来。但是在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无论是东传或西出,均与国家区域文化相结合,被深深烙上文化的印记。如日本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与禅宗思想充分融合,形成了禅茶一体的茶道文化。美国则根据其快节奏的生活理念,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冰茶文化。英国将茶文化融合其优雅舒适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下午茶文化。可见,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具有显著差异性,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则需立足于东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规范茶文化的英语表达与传播,基于西方文化特点和视角下,深入解读茶文化的要义。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应根据建设智慧课堂的需求,依托互联网等平台广泛采集西方茶文化相关资料,制作为视频、图文等形式,为学生生动讲解茶文化,加强学生对西方从茶文化的了解,并具备中华传统茶文化的英语表达与传播能力。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需基于英语文化语境下,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为茶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满足高职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增强英语智慧课堂教育有效性。
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是智慧课堂建设的要求,亦是高职英语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对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基于茶文化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价值,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提前将制作好的英语学习资料上传,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为茶文化顺利融入智慧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另外,高职学生针对难以理解的英语知识,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及时向教师请教,获取教师的专业化解答,解决自身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提升高职学生茶文化及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基于茶文化的英语智慧课堂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立足于问题导向,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打造民主、和谐、交互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茶文化英语智慧课堂的高效建设和发展。
在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英语与茶文化有机结合,为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茶文化的教学影响力。例如,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校茶艺社团的积极作用,定期组织各类茶艺竞赛与表演活动,并为茶艺技能展示配以英文解说,继而运用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茶艺实践操作能力,还丰富学生英语理论知识以及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和精髓,具备英语传播茶文化的能力[6]。另外,在茶文化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塑造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增强其文化传承力与就业竞争力。
为实现茶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茶文化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对茶文化学习的重视度,需将茶文化纳入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体系中,革新传统课程评价标准与方法。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考核方法,通常是以笔试为主导,以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学习成效,难以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亦影响学生茶文化学习兴趣和动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能力。因此,基于智慧课堂导向下,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将茶文化实践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之一,构建以笔试为辅、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导的全新英语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在理论笔试考核的过程中,除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增添茶文化理论知识、茶文化发展历史等,夯实学生茶文化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实践考核的过程中融入茶文化内容,设置煮茶、沏茶、茶艺表演、茶席设计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表达,综合考察学生茶文化实践能力与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将理论成绩占比40%,实践成绩占比60%,转变高职学生仅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的思想,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大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实践训练层面,牢牢掌握茶艺实践能力,积极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
茶文化与英语教学之间密切关联,将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年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我国国际贸易繁荣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职院校高度注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此过程中,为实现本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将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在高职英语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潜移默化融入传统茶文化,带领学生解读茶文化内涵及精髓,不仅可以提升英语智慧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能够推动茶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