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 鲍春林
小学科学作为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重视数据支持下科学概念的构建。科学概念一旦建立,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概念建立之初,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树立正确的科学素养观。笔者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在数据分析方面,学生存在数据收集不规范、数据分析不深入等现象。笔者尝试从树立良好的数据意识、提高数据收集的能力、学会数据处理的方法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意识决定行动,学生要想提升分析数据的能力,就需要先树立良好的数据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数据意识,才能敏锐捕捉实验数据。
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数据的重要性,结合科学家真实的研究实例,培养学生尊重数据、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例如,在新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科学家这样做”板块中,从伟大的科学家身上,学生逐渐地认识到科学发现都需要大量数据的积累和提炼。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每节科学课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强调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学生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情境中,实证观念会逐渐深入脑海。
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教师有意识地延长数据分析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强调数据,让学生明白每个数据的意义。在交流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表达、分享、讨论、互评。在分享数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口语表述和思维碰撞,使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通过增加数据环节的比重,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用意,潜移默化地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
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是数据搜集。实验数值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的价值。如何将数值转变成证据,构成靠得住的科学结论、科学概念?
科学实验具有重复性和偶然性,为了有效避免实验误差,就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大量的实验势必会得到大量的数据。在实验探究前,教师做好有效、直观的实验示范,学生通过规范操作,在实验时可以少出问题,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如教学三年级“水”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学生首次尝试学习使用红液温度计,并测量水温及其变化。本单元的实验操作重点就是红液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在课堂教学时,从接触温度计开始,就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观察温度计,猜测各个部分的作用,再通过讲解温度计的构造,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师通过展台演示或走到学生中间展示,可以清楚、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读数、如何测量液体的温度等,规范实验操作,以及及时提醒小组成员测量时不聚集,避免干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广撒网地随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科学探究,需要记载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既可为学生后续分析数据提供数值依据,又便于其对重复实验进行有效验证。记录表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可以为学生记录节约大量时间。在执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笔者根据中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为了便于学生对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进行归纳,在设计记录表时,把运动方式相同的放在一起,并配上图片。选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快速地找到实验记录对象。测试物体以梯度的形式呈现(静止、滑动、滚动),降低归纳时的难度。在表格的下方留白,让动作快的小组自由探究更多的物体。表格又分为预测栏和实验栏,其中实验栏有3格,在规范学生科学探究顺序的同时,也培养了其科学的探究思维和习惯。
巧用记录方法,可以节约记录时间,留足数据分析讨论时间。在遵循严谨、客观的原则下,记录数据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数据符号化、简单化。数据的收集是贯穿科学课程始终的,不同学段的同一种数据收集方法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图文记录的方法,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方式,学生乐于画画、愿意画画。教师需要强调科学的图文记录具有客观性,不能加入主观的臆想。低年级的学生,因其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很多字词只会表达而不会写,故在记录方法上,可以更多地采用图画的方式,配一些文字或用拼音标注。从中年级开始,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科学笔记的形式记录。
在教学一些内容时,通过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对于数据的采集,教师可以采用简化记录,抓住教学重点,快速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在教学“用气球驱动小车”一课时,测试气球小车的行驶距离时,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小车行驶距离数据,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即使将小车行驶距离估读到厘米,也费力、费时。如何用1课时就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呢?教师可以尝试简化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过程。笔者尝试舍弃小车行驶距离的具体数据测量,改用贴标签的方法:以实验桌边缘的车尾为起点,统一测量车尾到车尾的距离,在终点处的车尾处贴上属于小组的个性标签。在处理数据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站在实验桌贴有本组标签的位置处,这样,全班的实验数据结果一览无余。在全部数据记载和分析的过程当中,操作简便、易行,不仅数据得到了有效处理,而且学生的探究兴趣浓厚。
学生收集到的第一手数据,仅仅是原始的数值。数值需要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才能转变成证据。
小学科学虽然是启蒙课程,但是在科学探究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实验数值,记录数值之后,需要对实验数值进行处理、转换,对大量数值的处理,一般可以采用条形统计图或折线图。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把抽象的数值图形化,可以让学生直观、有效地发现规律,如学生在进行水沸腾实验操作时,每隔2分钟要记录温度变化数值。从记录表格里,学生只能发现一些浅显的现象:用多少时间加热,水就沸腾;水沸腾后,一直维持在某个温度值……在整理数据时,可以把水温数据转换成折线图,学生能直观看到温度变化的趋势:水在沸腾前,升温速度会逐渐变慢,最后趋于不变。
小学科学课程涵盖18个主要概念,各概念之间有内在的关联,可以用归类的方法进行整理。当然,课堂上获得的数据,有时也可以从归类的角度化繁为简。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不简单的杠杆”时,要求学生在记录表里用图画的形式,绘制出每次撬动重物时杠杆装置的情况,虽然直观的数值数据记录减少了,但在处理图形数据时,我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学生实验探究前,教师可以先设置好杠杆类型,让学生按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三种类型依次操作。绘制杠杆装置时,学生可以迅速地发现三类杠杆的规律,这样既弱化了数据处理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探究实验,常有“异常”数据产生。有些异常数据的产生在教师的预设之外,但这就是课堂生成,其实这是一次很好的教学机会,教师应该好好把握。教师要容许学生有分歧,激励其发言、阐明原因,培养不唯师、不唯书的质疑精神。如在教学六年级“斜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木板搭一个斜面,模拟借助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有的小组的学生发现明明是同样高度的斜面,差距却很大,尽管去除“异常”数据,从全班汇总的数据也能得到斜面更省力的结论,但是面对差别很大的“异常”数据,就需要深入探究了。教师让小组成员上台演示后,学生们立马发现他们组的斜面和别的组不一样,虽然木板和水槽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把水槽竖起来摆放,造成了一个坡度很大的斜面,而其他小组是横着摆放的,坡度相对较小。这就进一步引发了学生思考:斜面坡度的大小会如何影响用力情况呢?坡度大小的研究内容,虽然在新版教材中删掉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生成这样的疑惑。面对学生的质疑、困惑,教师可以顺势而为,改变原有教学设计内容,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意识。良好的数据意识是数据分析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必须重视证据,秉持严谨客观的态度,讲究实证。第二,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提升数据的收集能力,应先从规范探究习惯开始,可以借助优化的记录表格和巧用记录方法,使收集的数据真实、有效。第三,学会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整理数据,巧用“异常”数据,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