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办学的历程。从建国初期高校资产“一穷二白”,缺资金、缺校舍、缺教学科研设备;到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高校国有资产规模逐渐壮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力度,高校普遍扩大招生扩大建设规模,充足的国有资产储备推动了高校教育转型发展。根据教育部“教育这十年”发布会上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特别是疫情以来的近几年,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育预算投入,达到生均22586 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比例连续10 年保持在4%以上。
高校国有资产,从权属上属于国家所有,监管权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有占有、使用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管理国有资产的主体责任。高校的国有资产从来源上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接受国家调拨或者划转、置换形成的资产;二是利用财政资金或通过国有资产增值形成的资产;三是依法接受捐赠形成的资产。从资产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1 年内变现或消耗利用的资产,主要为满足维持高校正常运转,在高校账户内存续时间较短,如政府拨款、教学科研经费、教学物资等。流动资产具体可以细分为货币资金(一般为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短期投资、应收或预付款、存货(办公教学过程中耗用的材料、低值易耗品)等。非流动资产指的是不能在1 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为高校长期稳定运转所需要的基础性、保障性资产,这既是高校历年发展的累积成果,又是高校前行跃进的动力源泉,具有资金量大、变现能力弱的特点。非流动资产又可以具体细分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高校具备行政事业单位的一般特征,但相比于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高校的资产管理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资产品类多、规模大、价值高。根据已公布的2021年高校部门预算经费,有18 所高校的年度总经费超过了100亿,即便是一所普通的高校,每年的资金量也要以数亿计,这个资金规模相当可观的。高校一般占地较广,很多高校分设好几个校区,不仅有土地、建筑物、车辆、办公家具设备、图书资料等资产,又有与专业、学科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研物资、设备、软件、专利等资产。高校组织体系庞大,学校下面有若干个二级学院,二级学院下面又有若干个教研室,教研室下面又有若干个课题组,若干位教师。加上庞大的行政、后勤服务体系,高校资产的使用人员面广量大,根据高校资产管理“责任到人”的规定,每一名教职工都要对自己使用的资产负责,高校资产管理覆盖到了每一名教职员工。二是高校资产结构比较复杂。从来源渠道上说,有政府经费拨款、横向课题拨款、纵向课题拨款、社会捐赠、知识产权构建、校名校徽等无形资产构建、固定资产出租、投资收益等。高校成立时间较长,历史发展悠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资产,由于年代久远,权属证件未能办理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高校资产管理不仅要考虑资产的安全性,还要考虑资产的增值性。高校用于办公科研教学的资产是非营利性资产,是完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任务的必要条件,这类资产重点关注的是安全性和配置的科学性。而很多的高校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创办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创造经济效益,此类资产属于经营性资产,高校应关注其效益性、增值性。四是高校资产管理不仅要考虑实物资产的管理,还要考虑无形资产的管理。高校是人才聚集中心和科技发展的前沿,不仅需要购入科研需要的软件等无形资产,也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形成了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高校校名、校徽、域名等也属无形资产范畴。
在实际工作当中,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高校的资产种类繁多,分别归口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固定资产管理大多在资产管理处,流动资产管理在财务处,专利等无形资产管理在科研处等。资产管理的预算、配置、采购、验收、使用、报废、处置等诸多环节,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高校在单位层面没缺乏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没有建立符合本校特点的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体系,遇到职责交错问题时,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导致职责无法落实的情况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资产管理工作考核体系,没有监督评价制度的约束,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时缺少相应的工作压力,监督有效性不高,高校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长期不能发现和解决。
高校资产的复杂性,给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造成一定难度,特别是高校编制倾向于教学科研一线,管理人员普遍较少,仅是应对日常资产的购置、登记、处置等具体工作就已相当忙碌,少有时间和精力对资产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管理。如高校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盘点,管理部门仅将各个使用单位报上来的报表汇总起来,做不到实地盘查。而资产的使用大多是在教学部门,资产管理的任务多是由专职教师兼任,他们对资产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对本部门的资产底子不清晰,部门内部的使用人员变动、存放地点变动等信息更新不及时,资产闲置、报废等手续办理不及时,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账实不符现象发生,很容易造成资产损失。对流动资产特别是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财务部门会认真地对待每一笔资金支出,但对应收账款缺乏系统管理,导致有的应收款项长时间得不到回收,出现呆账坏账现象,存在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对无形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的无形资产评估和动态管理机制,无形资产的形成、核算、管理、资产转化等环节不畅通,导致科技成果转换率低,无形资产不能及时确认,容易造成高校隐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流失,甚至出现高校商誉被冒用盗用的情况发生。
目前,高校通过财政资金购入的资产,形式上都经过了项目绩效论证、预算控制、政府采购等程序,但对却疏于资产使用效果的绩效评价,导致有些资产使用大量资金购入后却长期闲置,使用效率极低,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对于大量使用的办公设备,使用部门往往不去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率,一旦到达报废年限,不管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工作需求,一律上报报废,重新购置新的办公设备,高校报废仓库里很多家具类资产、通用设备,都仍具备使用价值,这些资产作为废品处理,是一种浪费行为。高校对闲置资产的确认和管理不到位,资产共享和资产调剂使用的机制很没有建立起来。
高校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由高校负责人担任,分管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担任。高校资产管理处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完成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安排的目标任务。资产管理处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资产配置标准等并监督实施;加强国有资产的计划、购置、配置、调拨、处置、清查、考评等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单位、部门资产使用情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学校相关部门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二级部门,他们要对学校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实施归口管理。如财务处归口管理流动资产;资产管理处归口管理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土地使用权、房屋等;基建处归口管理在建工程;图书馆归口管理图书资料;档案馆归口管理文物、陈列品、档案等,信息化办公室归口管理软件等无形资产,办公室归口管理校名、校徽、商誉、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科研处归口管理专利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要对归口范围内国有资产,制订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标准等实施细则,加强资产管理、资产清查、信息统计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使用资产的处室、二级学院是直接责任部门,需要配备专职(兼职)资产管理人员,办理资产的申请、领用、登记、清查、报废等具体工作,做到账实相符,确保管理资产的安全、完整、不流失。
高校管理层要对资产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配备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进入资产管理队伍,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赋予他们足够的权限和支持,保证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不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对他们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知识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并将其和自身工作相结合,提升管理业务水平。还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考核评价,通过不定期的业务检查,及时发现基层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优秀的资产管理员给予表扬奖励,对不能胜任的人员调离资产管理岗位,对因工作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人员要给予纪律处理。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调动时,要做好交接工作和交接手续,保证移交资产的完整性、连续性,使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衔接,避免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损失。
高校要树立资产绩效和内部控制理念,本着节约、共享、预防风险的原则,建立健全符合本校特色的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于资产管理各流程节点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全面梳理资产管理的各个流程中的风险环节,并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控和改进。在资产配置环节,探索建立闲置资产和低效运转资产的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使高校内部下属部门间能够做到资产共享,互相调剂使用,切实做到盘活资产存量,充分发掘利用,使其效益最大化。完善资产配置论证评估制度,充分论证需配置的资产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现有资产存量、配置标准、财务预算、安全保障等来情况科学配置。在资产购置、建设环节,要建立健全采购和基本建设各流程的内部控制制度,购置和建设的资产要进行核实,确保账物相符。在资产登记环节,建立验收后的资产信息审核复查制度,确保资产登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在资产使用管理环节,要建立健全关键岗位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重点岗位人员轮岗等制度。建立资产保养、维护、定期盘点等制度,日常资产管理规范化。在资产处置环节,要在上级制度文件的规范下,建立高校适用的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细则,在技术鉴定、决策程序、报批报备、资产评估、公开竞拍等处置环节上有制度可依。
高校要树立战略意识,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认真梳理本校无形资产内容,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取得、管理、评估、转化等制度,从无形资产的取得到无形资产的日常使用维护,以及无形资产的转化和保值增值,都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另外,高校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科技创新,保护好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并在无形资产转化过程中给予支持,促进科研事业不断进步。
高校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将国有资产各个管理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共享,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各部门的数据,并进一步地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到各个数据中蕴含的重要特征和因果关系,找到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深层次规律,进而完成对国有资产管理合理的预测、监控和预警。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建设高校国有资产数据库,分设多个核心资产管理模块,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对外投资等多类型国有资产纳入同一平台进行管理,形成动态的监控体系,高校可以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全校国有资产的结构、存量等数据,为资产决策提供最真实直观的依据,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高校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树立全局观念,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打造一支能力过硬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通过增强绩效管理意识和内控管理意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国有资产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保障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