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守娟 德宏公路局
事业单位从某种含义而言就是承担社会服务职责的机关,带有特定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因为其特点,通常都是向财政申报计划资金,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执行及其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建设有助于其高效发挥社会职能,提高管理效益,运用预算绩效管理来实现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不是单一地将预算与绩效管理相加,而是需要在事业单位中创设良好的内控环境,很多单位在初步运行时,效果大多不佳,故要积极面对,通过反复的实践锤炼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从本质而言,预算绩效管理只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但不仅仅是将预算与绩效管理相加,而是通过对绩效提前分析,确保管理工作在以绩效为导向下,严谨的实施计划保障下,调配单位所有的资源,将资源集中化再根据单位实际发展分配出去。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事中监督力度,监督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情况。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预算绩效管理对单位各项资源的科学调配,提高单位不同种类资源的使用率,实现资金支出的合理化。同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监控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将责任划分到个体,加强工作人员重视资金管理的意识,促使工作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能时刻清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使其能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为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作出良好贡献。
其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帮助单位制定合理化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的顺利实施还需匹配完善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的保驾护航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其二,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资金配置的最优化,实现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将绩效与资金支出有效结合,不仅能有效降低资金的浪费,确保单位经费的合理使用,推动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为社会贡献事业单位的力量,在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促进下,为单位的外在形象锦上添花。
其三,预算绩效管理良好的开展,从单位内部而言,加强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从单位外部而言,促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以及社会群众对事业单位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同时,有助于实现资金运转的透明化,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大多数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的原因是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并且,各种实施标准和实施方法都较为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单位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运行。另一方面,某些事业单位虽然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未能匹配监管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漏洞,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无法做到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未能真正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作用。
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强化绩效管理方法[1]。然而,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甚至很多单位至今依然沿用传统的人工数据录入方式,不仅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效率,还抑制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在选取预算管理模式时需要注重指标的确立,要确定指标细化与量化分解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量化方法较为单一,会严重制约预算管理要求的贯彻落实。综合分析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在事业单位中开展绩效管理能有效将单位各项资源合理化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只有事业单位做好细化与量化分析,才能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为单位领导层提供更有保障的参考价值。相反,预算执行与考评过于笼统和概括很难对预算绩效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绩效管理理念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理念。所有的新鲜事物在刚开始的推行中势必会受到旧势力的阻挡,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在事业单位中的引入依然受传统思想的阻碍,并且,从时间上来看,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时间并不长,很多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依然还存在表层认识,不重视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导致重配置轻管理,重开支轻绩效现象的发生。而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亦是忽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同时,事业单位中各部门缺乏大局意识,未能构建完善的统一协调的约束制度,导致各部门之间只关注本部门利益,忽略大局效益现象的发生。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时设有相关流程与体系,但是由于未能设定专业的管理部门与岗位管理,导致单位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仅仅只是重视表面工作。并且,大多数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较为浅薄,对管理方法的改进仅限于在原有方法基础上对其改进与补充,但是却忽略实际,亦是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层次展开的原因之一,不利于将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发挥出来。
传统的预算绩效管理仅仅只是对各项数据和信息展开有效汇总和分析,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事业单位各类数据处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然而,预算绩效管理在国内出现的时间尚短,大多数单位尚未引进先进的绩效考核软件,整体技术水平较低,部分单位依然采用传统的软件,有些单位对绩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设计是建立在excel 等软件的基础上[2],该类软件的设计过于业务,不能起到对预算绩效管理监管的作用,并且还会影响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顺利展开。尤其是一些绩效数据的输入,很多单位依然采用人工输入的方式,该种方式大大增加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率和人为的刻意干预,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正确性和客观性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现如今很多事业单位所使用的系统有很多,诸如,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市级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市政府资产综合管理平台等等,这些系统相对而言是各自独立的,其中蕴含大量的信息,如果事业单位没有先进的信息化支持,依然沿用手工操作,那么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可想而知。
首先需要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同时,增加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使其覆盖所有的预算范围,确保国家出台的政策有效落实,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根据各部门所需、根据项目开展需求将资源有效化分配,实现资源高效率运用的目的,并且,事业单位需要将各级政府收支纳入绩效管理。因此,预算绩效管理的开展在事业单位中势在必行,在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时,事业单位要重视实物资产、合同管理等领域,完善预算编制的流程,包括从采购到入库、入账、领用等各个环节,健全业财衔接。将事业单位的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等具体事宜落到实处,落实到个人,实施具体负责制,一旦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将问题汇报,相关负责人对问题展开分析,及时解决。将一些重点风险领域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才能更好地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稳健发展开通绿道。另外,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加强监督力度,是确保预算绩效管理有效落实的必要过程。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注重顶层设计,积极发挥领导作用,为各执行部门划分详细的分工,激发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要重点突出财政机关的统筹与监督职能,将预算绩效管理列为常态化工作,下发到相关政策或者指导性文件中。
多样化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位应该根据本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实际现状,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法,打破传统人工录入的方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引进最先进的技术,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优化预算管理的方法,让预算管理水平更高效,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为精准的指标细化管理。加强量化分析,可将往期的数据收集汇总,注重收集数据的质量,对其展开分析,清晰单位主要资源的消耗,通过各类资源的专项报表精细化预算绩效的指标。通过实践不断调整绩效管理方法,确保指标分析的细化、量化,有效降低预算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现实压力[3]。此外,事业单位由于职能的不同,每个单位所涉及的工作范围、单位的组织框架、资金结构、管理模式都具有明显不同,一味地借鉴某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本单位,因此,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管理方法,通过实践灵活地调整管理方法。例如,一些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对该种事业单位就要选择层次较少的绩效管理,旨在降低绩效管理成本的支出。相反,针对一些资金流动较大、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工作内容较为广泛的事业单位,要选择多样化的绩效管理方法,根据单位需求选择切实可行的管理形式。
由于管理层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的淡薄,造成实际工作开展的缓慢,基于此,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执行需要领导层强有力的支持,以及执行者的责任意识。因此,事业单位还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组建,组建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综合素养突出的队伍,保障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并且使其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意识,只有重视该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力保事业单位的长远性发展,促进预算绩效管理中各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加强资金的使用规范性、透明化,保障事业单位的公共财政资金收支科学合理化[4]。另外,还要加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其自我约束,提高执行力,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加强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绩效管理工作的精确性、高效性,还能为单位领导层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将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其运行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促进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高质量[5]。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构建独立的软件开发部门,加强该部门与单位各部门的交流,使其能开发出更符合事业单位实际需求的核算软件。另外,还要构建内部绩效管理网络平台,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将所有的考核信息汇总,制作报表分析,实现单位预算绩效的实时监控。同时,事业单位在确保资金流动透明化、资金流动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引入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重视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完善事业单位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执行离不开完善的奖惩制度和问责机制。该制度的制定需要结合部门预算和考核结果,确保事业单位项目的有效执行,让绩效薪酬在相关制度的保障下顺利落实。事业单位制定奖惩制度可对一些伪造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惩罚,惩罚部分评估结果与绩效目标差异较大的部门,对其相关负责人展开问责,督促其改进。问责机制的实施,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责任意识,保障单位的资金使用透明化、科学化。同时,事业单位要接受有关部门的全方位监督,引导社会公众对其进行公平、公开的评价,从另一方面来讲,亦是约束事业单位各项行为的方式[6]。同时,事业单位要创新工作机制,让预算绩效管理始终与社会发展、单位需求同频,积极发挥其管理效能,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热情。事业单位完善奖惩制度、问责机制,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参与绩效管理的热情,促使其更加积极的完成绩效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突显出单位高质量的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发展在市场环境如此激烈的今天,在单位内部高效运行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让事业单位的各项资源、资金的使用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全程透明化,促进财务部门工作的高效率。同时,提高管理层对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重视程度,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单一的预算方法,实现量化分析,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预算绩效管理给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奖惩措施。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资金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带动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