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践探索
——以“厦门模式”为例

2023-04-05 19:13许瑞霞
图书馆 2023年2期
关键词:集美新馆厦门市

许瑞霞

(厦门市图书馆 福建厦门 36100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行区和试验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也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手段。2013年,厦门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验收,在后续建设和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提升了厦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厦门市图书馆作为厦门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断探索新的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厦门模式”,为推动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实现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1 国家及厦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1.1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提出及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表述最早是由一位深圳学者于2004年提出的。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2011年,原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志着这项工作开始由部门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2]。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从国家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的角度肯定了示范区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规划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肯定了公共文化工程项目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动作用。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充分强调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创新实践,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2011年开始创建第一批公共文化示范区以来,全国共有4批120个城市(地区)通过验收并获得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称号,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各示范区所在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服务网络建设、服务模式转型、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创新实践,并因地制宜形成了多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按照总分馆制建设的“嘉兴模式”“苏州模式”、打造图书馆之城的“深圳模式”、实行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海淀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不仅可为其他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予以借鉴,同时也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了可行道路。

1.2 厦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现状

厦门市在2013年成功通过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后,全面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坚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后续建设及创新发展,将自身努力打造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杆城市。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通过规划和实践,践行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履行的使命和应承担的职责[4]。随着厦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厦门各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获得了良好契机。目前,厦门全市共有市级图书馆2个、区级图书馆8个,镇街、村居、农家书屋等基层图书馆500个,基本实现了图书馆全覆盖,其中市、区两级图书馆中有9个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依托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该市构筑了具有“中心馆+成员馆”“三级服务网络”“多方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等特点的“厦门模式”。至2020年末,厦门市已形成由1个中心馆、9个成员馆、305个基层服务点共315个联网服务点构成的区域性图书馆联合服务网络。全市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38 938m2,拥有藏书942万册,数字资源293.3TB,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公共图书馆面积为269m2,人均年购书经费3.88元;人均拥有藏书1.82册,平均每册藏书流通次数为1.34次,年人均到馆次数为1.16次。

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厦门市结合岛外新城区建设的城市发展规划,在构建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该市通过跨岛新建“集美新城图书馆”(以下简称“集美新馆”),在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服务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以点带面打造具有特色的“厦门模式”。该模式对于推进跨岛发展,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厦门模式”

2.1 高位嫁接,打造新建城区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新样本

受不同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普遍存在区域性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各界一直致力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水平。“高位嫁接”是打破行政区划体制模式,通过优势资源跨区域流动,以较短的时间成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来看是从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较高的区域,把先进的服务理念、规范的管理模式、优质的文献资源、智慧化的设施设备等引入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较低的区域,让更多读者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优质的图书馆服务,从而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集美区是厦门市岛外四区之一,该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长期低于岛内。为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厦门市政府实施“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岛外四区的新城建设。为提升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厦门市在集美新城核心区内建成“集美新城图书馆”“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剧院”等一批公共文化建筑。其中集美新城图书馆工程建设总投入7.13亿元,设施设备建设及运营经费投入0.94亿元,馆舍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设计馆藏图书300万册,设有阅览坐席4 160个,是福建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建筑。为推动岛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建设,厦门市委市政府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局限,决定由厦门市图书馆负责管理运营“集美新馆”,实现人财物一体化垂直管理。厦门市图书馆将规范成熟的管理模式、超前的服务理念、优质的各类资源以及智慧化的设施设备等,采用高位嫁接的方式直接引入集美新馆的运营管理中,集美新馆作为厦门岛内外文化事业一体化建设的中心枢纽和前沿阵地,有力推动了岛外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2 空间融合,探索公共图书馆阅读边界拓展新途径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公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因此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现代公共图书馆,要突破自身传统馆藏借阅的单一功能定位,满足公众对休闲娱乐、文献借阅、信息咨询、文化体验、学习交流、艺术鉴赏、社交互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需求,以用户为中心,促使空间服务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5]。特别是IFLA在评选2021年度公共图书馆奖时,设定了包括“空间设计灵活性”“学习空间”等在内的6项评选指标,指明了未来公共图书馆要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智慧人性、多元多样、可持续的公共空间。

在空间功能定位上,集美新馆根据当前公众的阅读规律、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营造便于开展创新创意活动的文化氛围,通过多元化场景实现服务边界的拓展和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以阅读为中心,探索多元化的阅读方式,灵活组合多功能空间,提供音乐创客空间、演播室、家庭影院、影音欣赏室、多功能报告厅、学习交流室、小型会议中心、艺术中心和专家研究室等特色服务空间,从而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其中音乐创客空间提供原创音乐支持服务,满足诸如音乐学校师生、盲人乐队等音乐爱好者的音乐创作需求,成为原创音乐特别是闽南语原创歌曲的创作孵化基地;影音欣赏室通过配备专业设备,以预约的方式提供院线电影同步播放,举办金鸡电影展、电影主创分享会等特色创新体验活动,实现视觉、听觉一体化的服务体验;多功能报告厅配备了专业舞台灯光、音视频系统、影院系统和录播系统,可举办讲座报告、文艺晚会、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特色服务空间使集美新馆成为集文献借阅、学习研讨、艺术创作欣赏、休闲娱乐、社交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拓展了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边界,实现了服务内容多元化、阅读体验综合化发展。

在空间功能设计上,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已成为业内共识,不同的是各馆建设的侧重点有所差异。集美新馆功能设计的重点是通过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激发原创热情,促进学习和交流,打造开放包容的综合文化空间;广州图书馆建设新馆时特别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建设了纪录片展示中心、人文馆以及展览厅、多功能报告厅和交流室,以展现广州文化特色;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通过设置无感借还书、智慧阅览、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区,实现智慧化服务;深圳坪山区图书馆则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大家书房、客家特藏馆、星光书屋、音阅空间、绘本馆等特色空间,孵化文化品牌。

2.3 服务创新,构建“阅读+”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为提升全市公共文化场馆的吸引力,集美新馆以“图书馆+”为发展理念,构建了图书馆多元主体协同开放发展联盟,实现了系统内及跨界资源的互利共赢。其还通过创新“阅读+”融合模式,加强服务功能融合,实现了文化与旅游、艺术、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提升。

2.3.1 阅读+文化旅游

近年来,文旅融合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力,并已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优势。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公共场所,应充分整合资源,推动形成旅游承载文化、文化带动旅游发展的良好格局[6]。集美新馆主动融入“文旅融合”“夜间经济”等新发展趋势,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将公共文化空间纳入旅游路线、夜游空间,成为游客来厦门旅游的“打卡地”之一。此外,该馆还通过打造旅游专题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如“行走集美,城事阅读”,与城市旅游专线合作,把到馆体验纳入旅游路线,将阅读与旅游相结合,丰富了旅游的人文互动体验,提升了旅游品质。

2.3.2 阅读+艺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联于1994年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将“加强保护文化遗产,提高艺术鉴赏力”列为图书馆的主要使命之一,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设置艺术空间、展陈艺术品、提供艺术文献、举办各类艺术活动等方式,在培养读者阅读习惯和激发其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大众的艺术和审美素养。集美新馆在室内大量使用艺术品作为装饰,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同时独立设置专题艺术文献区和艺术品展厅,依托艺术类文献资源,举办图书推荐、戏剧音乐鉴赏、书画作品摄影展等各类艺术活动。此外,集美新馆还通过与艺术院校、团体和剧院等社会力量合作,举办“读书品剧”“文学与电影”“摄影作品分享会”等体验类文化品牌活动,形成阅读和艺术深度融合的阅读推广方式。其还主动利用金鸡百花电影节和厦门全力打造“电影之城”“影视之都”的契机,成为影视剧拍摄的重要选址之一,让公共图书馆更加受到年轻一代、网络群体的关注和喜爱。

2.3.3 阅读+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公共图书馆应具备文化保护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7]。集美新馆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及《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中规定的公共图书馆在非遗保护、闽南文化保护方面的职责,积极打造“传统文化艺术空间”。该馆与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厦门漆线雕技艺、闽南童谣、布袋木偶戏、高甲戏和剪纸艺术等联动,通过空间展厅布局、艺术作品展览、非遗传承人艺术沙龙分享等多样化的推广形式,做好阅读推广和非遗宣传保护的深度融合。通过加强与非遗中心的合作,重视非遗的数字化工作,筹建“闽南音(影)像馆”,计划收集整理有关闽南地方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等各类闽南非遗项目的音视频资料,打造集闽南文化研究、咨询服务、学术交流和开发利用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方案制定和项目论证工作。

2.3.4 阅读+金融

《公共图书馆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可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例如,集美新馆与金融界的合作,采用的是创新服务深度嵌套和建设新型阅读空间等合作方式,其中“服务深入融合嵌套”的模式是与厦门市社保中心、各大银行合作,在全市500个银行网点实现办理市民卡时同步开通图书馆借阅功能,将图书馆服务深入嵌套到银行服务系统中,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此外,集美新馆还与兴业银行合作建设了新型阅读空间“厦门分行自助图书馆”,该馆为福建省内首家设立在银行网点内的自助图书馆,是集图书借阅服务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为一体的金融主题图书馆,此举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并将“图书馆+金融”的综合型服务送到了市民身边。

2.4 技术升级,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管理新路径

精细化和便民化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物联网、云计算、5G等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升级,为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打开了全新局面[8]。

集美新馆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创设了服务自助化、场景多元化、管理智能化、空间服务体验化、资源数字化等场景,并进行技术自主研发创新,发挥“图书馆+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服务联合体。2.4.1 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服务联合体

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搭建了基于B/S架构的Interlib总分馆集群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市公共图书馆总馆及所有分馆书目数据的规范化与集成化,依托厦门市社保卡实现全市315个图书馆服务网点一卡通用、通借通还,把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搭建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及70个其他各类数据库、资源库,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一站式跨库检索,纸质和数字文献同步检索,全市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仅可避免重复采购,还能提高购书经费使用效益。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则采用外购资源和自建数据库相结合的模式,自建数据库主要以各馆特色馆藏资源为基础,并在馆藏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资源网络化,可为读者提供零门槛、全天候的云阅读服务。除部分自建数据库因版权受限外,全市所有数据库均实现了统一检索和使用,能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不同文化需求。

2.4.2 主动参与厦门智慧城市平台建设

集美新馆通过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服务转型升级。该馆在建设时主动对接“i厦门”市政服务云平台,与之合作开展免押金办理借阅证项目,成为厦门市第一个“白鹭分”应用服务落地案例。联合“市民卡”App和“白鹭分”信用借阅平台,推出“鲲鹏传书”图书荐购、“飞鸽传书”线上点单送书上门、“还书易”线上代还书服务,将传统图书馆文献荐购、借还服务拓展到线上,让读者能在线上享受云图书馆服务。如“飞鸽传书”服务,便于读者通过微信平台自助下单想借的图书,再由图书馆快递送书上门,实现图书精准无接触地“飞”到读者手中,这一服务模式被读者称赞为精神版“饿了么”。

2.4.3 智慧服务实现服务精准化

集美新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首创馆内智能蓝牙导航系统、采书柜和预约柜,配置了RFID物联网系统和智能书架。馆内设置有1 400多个“智能蓝牙导航系统”信息点,对所有馆藏和馆内所有功能布局、硬件设施进行编码定位,并把定位数据录入系统中,与图书集成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精准定位图书所在位置,读者只需输入检索信息,便可迅速精准定位到图书位置,还能规划出最佳线路引导读者到达目的地,最大限度降低读者找书的时间成本。“采书柜”通过匹配馆藏政策数据和读者需求,实现图书馆入藏图书和书店新书同步上架,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实现图书荐购的一站式操作。“预约柜”则是通过对接图书馆集成系统,对读者预约的图书进行精准定位。读者预约过的图书会在馆员上架后自动触发系统,短信通知读者到馆取书,读者凭借手机短信即可实现自助精准取书。

2.4.4 “图书馆+社交媒体平台”转变服务方式

随着新媒体的推广与应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具有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覆盖率高、推送精准等特征。公共图书馆基于自身拥有的丰富数字资源,结合移动图书馆等新媒体,能够极大拓展服务范围,提升资源利用率[9]。集美新馆创建了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的优势,积极打造云服务平台,引导用户进行数字阅读。其还通过微信服务大厅提供办证、换证、文献检索、图书预约、数字阅读、参与活动等一站式服务,特别是在因疫情闭馆期间,该馆实现了参考咨询、远程办证、数字阅读、网上讲座直播、网上展览、阅读推荐、“名师课堂”线上服务等活动一体化。

2.5 深挖资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提供主体,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课题[10]。近年来,“分众阅读”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知悉,各类图书馆根据读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不同特征,提供了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集美新馆亦顺应趋势面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需求的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同时融入集美新馆周边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馆藏资源,精心拓展阵地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2.5.1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融合发展

集美新馆针对岛内外公共文化资源不均衡、偏远地区少儿阅读能力较弱的问题,以主阵地为依托,以汽车图书馆为纽带,实行“馆校”合作,为集美、翔安、同安等偏远乡村的中小学推出定制服务,将文化服务送到乡村孩子身边。例如该馆阅读推广品牌“绘读小课堂”是由图书馆专业阅读指导老师以分级阅读为指导,结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对少儿书籍的筛选,设计出系列绘本阅读课程,并由阅读指导馆员将绘本阅读课程带入课堂,以此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针对集美学村(集美文教区)高校学生群体学习研究的需要,集美新馆通过建设工具书参考文献主题馆、原版外文文献区、经典阅读馆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和经典阅读。同时,集美新馆还通过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采购专业数据库并配以参考馆员提供信息支持服务,以满足高校学生群体阅读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需求。

2.5.2 充分满足弱势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殊需求

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和平等性,它的职能要求公共图书馆不能因为读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差异,而对其提供差别服务,而是应无条件地为他们提供无差别、均等的服务,特别是要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服务[11]。集美新馆为满足视障群体的文化需求设置了视障阅览室,配有盲文文献资源和视障人士专用设备,并常年为残疾人读者提供办理爱心借阅证、免费送书上门等服务。为了鼓励视障人士融入社会,提升其文化生活质量,集美新馆专门定制了“让我,做你的眼睛——助盲讲电影”“视障家庭帮读”“有声阅读进家园”“文化助残志愿者培训”“盲人音乐会”“双盲家庭亲子阅读”等各类文化服务和活动。针对弱势群体开展的图书馆服务品质的提升,亦推动了全

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

2.5.3 深挖地方文化资源,提高服务匹配度

公共图书馆处于当地传统文化的环境中,承担着对以文献为载体记录的地方文化予以保护和开发的职能[12]。结合闽南地方文化,厦门市图书馆建立了闽南地方文献、华人华侨文献、民国文献、台湾地区文献等特色馆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厦门记忆”数据库,这是以厦门地方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的全文电子数据为主体,辅以书目数据、篇名索引数据、人物数据、口述历史纪录片等资源的数据库。集美新馆在建设规划中,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与集美区嘉庚文化、学村文化、侨乡文化进行匹配和融合,深挖馆藏资源,以“馆中馆”的形式建立了涉台涉侨文献馆、地方人文馆、名人赠书馆等地方文化主题馆,并于第二期对公众开放。其中“名人赠书馆”充分借助闽南地方文化名家的影响力,通过加强宣传推广、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入藏各类地方特色文献近4万册,全面提升了该馆对闽南文化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此外,集美新馆还与地方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合作,以建立工作室的形式,开展地方文化参考咨询服务,目前共有“洪卜仁工作室”“何丙仲工作室”“华侨华人研究工作室”三个特色工作室,对外提供针对闽南文化研究和华人华侨研究的参考咨询服务。集美新馆既在地方文献保护、地方文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地方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资源保障和信息支持。

3 “厦门模式”取得的成效

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全方位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由岛内到岛外的高端嫁接,整体拉动了岛外集美、海沧、同安等片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对周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有着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均衡发展。

3.1 丰富了全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厦门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验直接推动了厦门市公共文化机构,尤其是市公共图书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内容、供给方式和供需对接机制的优化,岛内优质资源的岛外嫁接方式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在集美新馆的拉动下,厦门市每万人拥有的公共图书馆面积、人均拥有的公共图书馆藏书,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的人次、读者办证量、文献外借量、读者活动量、数字资源使用量等主要基础服务指标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3.2 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

“厦门模式”聚焦厦门市岛内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矛盾,利用“集美新馆”的建设和运营,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供给方式和服务手段,展现出“标准化”“智慧化”“融合化”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的深度发展,统一的总分馆集群服务体系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水平;信息技术的运用、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平台的建设及其与智慧城市的融合,以及集美新馆智慧化设备的应用,有力提升了图书馆人性化、自助化水平;空间立体融合打造,对阅读+旅游、阅读+艺术、阅读+闽南文化、阅读+非遗等“阅读+”融合模式的探索,有效拓展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完善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以上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和改革提供了支撑,并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3.3 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知名度和满意度

集美新馆的运营重视服务推介、阅读推广,长期和读者以及各类媒体保持着良性互动,常年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图书馆报、福建日报等媒体和公众的关注。2021年,近百家媒体对厦门市图书馆宣传报道了3 498次。在新媒体运营推广方面,厦门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坚持全年推文,年平均发文量在1 000篇以上,年阅读量近700万次,拥有了高粘性的“粉丝”文化社区,连续5次入选“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

3.4 带动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集群效应

集美新馆建成后,与同为嘉庚风格的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艺术剧院和诚毅书城等形成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集群,满足了市民集阅读、购物和艺术欣赏等为一体的文化需求。该馆毗邻集美区政务中心、软件园三期和高等院校等文教中心,拥有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与地铁1号线站点直接相连,通过合作策划“坐着地铁去读书”等全民阅读活动,大大拓展了服务半径,辐射厦门市岛内外大片区域。此外,该馆主动开展延时夜间服务,以助力集美新城片区夜间经济发展,现日均开放时长达14小时,成为集美新城吸引、聚集和带动新城周边人气的重要因素。

4 “厦门模式”的创新经验与未来发展思考

“厦门模式”是厦门市文化部门不断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及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标杆的重要举措之一,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的建成和运营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厦门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总结其创新经验及不足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有重要借鉴和参考意义。

4.1 坚持统筹建设,推动均衡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要坚持整体统筹,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结合城市建设规划,打造文化设施聚集区,通过高位嫁接的模式,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优质资源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较薄弱的区域,实现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此外,厦门市可根据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要求,把公共图书馆同戏曲中心、文化博物中心、歌剧院和美术馆等地方地标性文化建筑一同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统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

4.2 坚持共建共享,推动融合发展

201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原则。在政府履行基本责任的前提下,形成投入多元、参与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13]。图书馆应立足自身服务特点,不断拓展服务边界,走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艺术、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融合发展。“厦门模式”探索了以服务购买、业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寻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但其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服务资源配送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对成熟机制和模式的探索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4.3 坚持技术创新,推动品质发展

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程度的探索过程中,图书馆主动应用高新技术对自身的服务、馆藏、管理和体系建设等进行改进,并将之应用在资源、服务、管理和体验等经典场景中,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14]。“厦门模式”将创新技术理念运用于各场景中,加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通过开发智能设备、智能程序,打造文化服务云平台,不断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细化、便民化和开放程度,主动对接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拓展智慧场景应用范围。但该模式存在智慧场景应用数量少、应用程度浅、大数据分析挖掘程度低等问题,未来公共图书馆可在提升服务精准度、拓展服务边界和提高服务便捷性三个方面运用创新技术,提升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进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4.4 坚持人才理念,推动综合发展

“厦门模式”通过引入先进理念,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拓展了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边界,打造了集文化传播、学习研讨、艺术欣赏、休闲娱乐、社交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空间,提升了市民文化服务体验。为实现服务创新,相关主体必须树立“人才是关键”的理念,认识到专业人员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关键条件,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是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15]。在“厦门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厦门市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仍然存在人员数量缺口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厦门市图书馆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限制,通过落实编制、政府购买服务和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激励机制,重视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以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集美新馆厦门市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深圳科技馆新馆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