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盈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民政部门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工作内容既涵盖婚姻登记、殡葬管理,也包含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民政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可及性,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新时代各级民政部门必须答好的一张考卷。
增强可获得性。近年来,民政领域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获得性,一要加快制定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公共服务清单,同时加强清单的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二要合理扩大现有服务范围,从以物质救助和资金拨付为主的传统民政,逐步向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现代民政转型,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三是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充实配强公共服务工作人员,提高服务的精度、深度与广度。
增强可及性。部分民政服务对象存在获取信息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主动求助能力差的特殊性。民政部门要主动作为,及时主动提供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服务找人”转变。一要下沉资源。有效盘活现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缩小服务半径。同时,建立政府部门与社区、社会力量之间的服务对象信息共享平台,便于服务需求在不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汇集和转介。二要精准推送。利用各类技术手段和新兴媒体,精准定位服务对象,主动推送有关政策和服务获取途径。例如用手机短信向服务对象递送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三要技术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公众提供服务指引。将相关社会服务纳入智能化服务场景。如申报救助服务时,在系统中显示周边社工站定位与联系方式。
增强可匹配性。为提高资源使用效能,应当重点完善公共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制度,保障服务的可匹配性。一要建立科学供需匹配机制。在提供各级民政领域公共服务前,可通过多种途径聚焦服务对象的需求,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二要畅通反馈渠道。为服务对象提供反映诉求与反馈意见的渠道。如搭建社区公共服务供需信息平台,在向服务对象推送服务接入端口的同时,积极收集活动需求和意见反馈,有效回应居民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
增强可参与性。要坚持系统思维,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畅通各类主体参与民政领域公共服务的渠道。一要积极为服务对象赋能。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主动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例如为低保、特困家庭妇女提供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在协助其获得收入的同时,鼓励其参与特困老人走访等志愿服务活动。二要加强部门协同。加快建立互认互通的服务对象数据标准体系,强化与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数据信息交换共享。积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好、质量更高的强大合力。三要提升社会力量积极性。大力培育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政领域公共服务供给。创新“五社联动”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向现有公共服务中注入社会资源,构建公共服务“一张网”,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方协同发力、共建共享的民政领域公共服务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