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璐 余云飞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这一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相关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学员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在计算机教育中常关注的核心内容,同时计算机技术实践教育也必须在学员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基础上进行教学,重点就是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解能力。当下高职类院校机电专业现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由于大部分教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与锻炼,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生技术能力及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虽然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开始尝试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但对于技能训练实操却帮助不大,使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培养,步入工作岗位之后难以表现出与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技能水准。因此,高职院校应侧重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刚接触到的计算机专业学习时期,学校应积极引入专门的计算机教育技能,通过开设高级的计算机技术教育讲座积极指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对本学科的全理解,并通过以企业中实际创新的例子进行具体的教导,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机电专业计算机技术实际应用问题。
高职阶段院校重点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信息技术型的人才培养,而并非学术型、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教学目的与任务都必须由掌握基础知识、满足应试条件转为熟练掌握基础操作技能,以解决现实问题。部分院校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并不太注重,甚至存在删减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分配等不合理的情形。对实际操作性较高的基础教学,如果实施不足,则势必造成基础知识教学无法获得运用,有悖于学科发展的真实目的。
在目前的中国高职学校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者为大多数,极度忽视产教融合的新理念,老师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作用,学员照本宣科,教师板书笔记,学生则一直是在被动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填鸭式教学的群体,这导致了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身心俱疲,以及对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完全没有培养,即便部分学校老师的讲解信息比较多,但是往往过程比较急促,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消化吸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该阶段学生的焦虑点所在,对未来的迷茫、对未来的未知充满恐惧,因此充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专业校企双育人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对未来、对学习充满热情与希望。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该类行业也是一类朝阳行业,伴随着当下信息化的社会环境背景,该专业也充满了先进感与科学感,但是目前,由于中国大部分的高职学校都是在全省招生,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不难发现各个地方之间经济技术水平以及电脑的普及程度都有着很大差距,这也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最突出的教育问题就是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教学之间出现的冲突问题,同时因为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异,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电脑知识与技术已经全面了解,且相关运用能力也较高,但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接触电脑较晚,且电脑运用水平相对低下,由此导致了学生个体之间出现相应的差距。
伴随着当下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将相应增加,也就是因为这个发展趋势,让全国各个高职学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关于信息化的覆盖率已经逐年上升,从而也就能够看到,当今社会对关于计算机技术方面人员的需要量已经是非常之大,尤其是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当今社会的普及发展。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于教育改革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们可以利用信息化背景创新出新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方式中,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学带来的新鲜感,从而极大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院校尤其是高职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也是一个相当值得重视的课题,它是现代化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计算机教育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在不同方面做出创新,努力推动校企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院校信息化发展体系,让它的发展更加快速和稳定。所以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进行创新,在全面步入信息化的今天,要做到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让他们在计算机的学习中更加高效。
由以上可知,我们相信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高职学校相关机电专业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将可能通过下列途径来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整体素养:
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教育需要按照社会发展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对相应专业教育资源的构建与充实工作,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技能,让计算机课程能够充分地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相衔接。因此,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时,老师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合理变通方式与内容,把新的计算机技术内容纳入课程设计,并在良好的公共课程氛围下指导学习者生成更多的知识问题,包括计算机技术使用问题、计算机技术教育问题和计算机技术管理问题等。另外,当学习者出现各种困难时,要求教师共同查阅有关材料,通过沟通交流解决相应的教学困难和教育难题,在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老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因此,在营造良好的公共教育环境时,老师们必须采用公平民主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积极地掌握相应的课程内容,为确保有效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老师们须根据每个学生的现实掌握状况,为他们设计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规划,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读书自主兴趣,养成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综合学习效果,应认识到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学任务不在简单呆板,学生的思想能力得到了较好解放,老师的教学负担得到了较好减轻,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性思想的学生。所以,为保证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学习电脑的知识,老师应该通过"翻转教学"的策略,将教学的兴趣全部留给学员,使其通过网络环境了解教材内容,迅速地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
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院校品质的一项十分关键的条件,高职学校的计算机老师不但要熟练掌握一些电脑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技巧,还要培训他们实干意识,应当通过各种手段为师资培养提供适当平台,培养老师的相应专业素质,还可使老师利用在职学习和深造等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定期去有关公司学习,深入理解公司的特点与要求,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与公司的有机切入。另外,老师平时应多掌握有关学科的知识,多掌握本学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其他学校同课程的教改动向,要站在计算机这种学科的最尖端,参与改革并为教改提供自身的建议。其次,教学内容设置也将突破传统片段形式,更加强调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整合,而现有的二段式或三段式课程体系中,都过于注重分阶段,各个阶段没有串联性,造成课程的重叠与支解,所以有必要把公共语言训练、专业课、消费实习课按层次和难易连续分散在每个学年,逐步推进,每学年自成课程,这样才能达到较高的目标。此外,在课程设计上,也要强调复合能力的发展,在目前,计算机技术应用已逐渐深入到了社会各个角落、效劳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情况下,计算机技术作为中国高校的特色专业,已日益得到了莘莘学子的重视。但是随着每一届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都进入了社会,学生们又深刻感受到,仅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内容还不够,更需要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才有更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才也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建设一个崭新的课程体系,以加强学科特点、完善技能知识、培养复合人才,使学员们不仅能够纯熟掌握计算机技术,还要具备较强的人文艺术修养和专业知识。
作为部分高职院校的必修专业,应强调要注重实践应用性,教材的选取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毕业生务必修完本专业且考试合格,否则不得毕业;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兴趣与喜好选修适当的选修课,在开展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学校教学的多样化。此外,授课教师不但要教授一些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最关键的是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也能够通过掌握计算机相关应用,获得了解决现实问题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其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老师往往能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他们加以引导,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传授教学方法,同时努力倡导并推行启发式、交流式、自学引导型等的教学方法,才能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地增强。倡导并引导老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灵动多姿,不至于让学生变得乏味。事实上,有效利用网络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登录有计算机的专业课程网页,主动检索所需资料,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与信息检索技能。老师通过对大数据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也能够认真看待自身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学进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随着大数据挖掘准确性的日益增强,老师应该进一步调整自身的课程思想与教学方法,寻求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从而进一步地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质量。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帮助下,老师能够量化评估学员的自主学习情况,并对他们某些特定的学习情况加以测量统计后,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比较精准地判断出他们的学习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为他们给出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以便有效解决他们的知识缺陷。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知识科目开设方面,教材内容涵盖了丰富的基础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基础,是学生在今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基础,因此如果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将无法保证今后对计算机科学等尖端知识的学习效果,因为计算机专业知识已经涵盖到了多个专业领域,如人工智能、脑学科、生物基因、神经与网络计算机以及环境监测等。若是知识的基本应用知识不牢固,就像是沙子上的高楼,尽管知识进入了建筑物的顶部,可是因为地基不稳,随时存在坍塌的风险。所以,为保证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学校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员的考核分数、问题情况等做出针对性数据分析,从而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点,同时可以根据一些信息事件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综合掌握程度。
现代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大数据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所以高职院校也应该紧随现代脚步,进行计算机基本应用学科的新课程体系,因为现代计算机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进展很快,而且创新速度也相对较快,所以,高职学校在改进计算机基本应用教学,建立前瞻性、系统化课程的发展中,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了解有关计算机领域的更新资讯,并把此方面知识当作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样,高职学校也应该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学生所感兴趣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点进行分类,并把其当作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这样的手段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高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考核尤其是对课堂教学成绩的评价和监控,是学校提升质量的关键保证,通过考核,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能够做出一个系统的检查评价,并且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改善,考查方法要多样,全面覆盖式考查,比如上机操作、理论知识考试和项目考察等,着重考察学习者是不是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还可以把实际操作技能考评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考评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者在得到锻炼的时候还能够及时地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学习者今后的求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石。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专业之所以校企合作迫在眉睫,是为了适应现在的人才紧缺形势,利用这种的合作方式更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给学习创造更为优良的教育机会,从而更好的进行教育上的创造。首先是在学的渠道上,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最好地利用产业的技术条件,让学生进行教育实践,同时通过这样可以在产品的创造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较好地缓解企业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紧缺方面的困难,通过这样也可以达到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发展平衡,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其次是在老师的培养体系完善基础上,同学可以根据兴趣进行学科的研究,并建立学科的培养合作研究小组,针对学生在学业上的兴趣爱好进行研究,并给予专门的科研辅导,从而更好地维持学生在学业上的积极性,并进行计算机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研究。想要更好地进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研究,并培育创新性人才,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要求进行具体的培养改善,并针对课程在目标的教学上多进行改善,从而进行人才培养的完善。
综上所述,信息化在深入计算机技术在进步,传统的计算机教育观念也要改变,立足于当下产教融合新局面,高职院校相关机电专业计算机教育必须要适合于计算机技术的行业发展需求,走具有现代高职特点的计算机教育的新道路,走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道路,这也是一个学校必须探索与追求的目的。而伴随着改革的步伐,教学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因为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可取之处,结果就会形成了适应性的不同,我们在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之前,就必须要认真考察教学方法与授课对象的共同特征,拿来主义教学是不可取的。而创新的教学方法将逐步得以广泛使用,不但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提高积极性,发展主动进行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育其的创造意识,从而促使其更为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