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策略探讨*

2023-04-05 14:26
智库时代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传统

任 立

(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创新中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和艺术的风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基地,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大学教育,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的思政教育相结合,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得以协调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所有成果。文化是社会的思想体系,也就是相应的体制和组织结构。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既是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也是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体现。文化是伴随着民族的生产与发展而产生的,是由民族形态发展而来的。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社会物质生产的历史延续性是其发展历史延续性的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思想结晶,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忠恕谦冲、中和诚敬、勤俭理智等知行合一的理想人格追求。正如冯友兰先生指出的,所谓“文化”“民族性”,都是空的、抽象的字眼,不能离开具体的东西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艺术、哲学等的集大成者,是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体在具体生活中的表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创新

几千年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的优秀成果对于新时期社会实践具有革新性作用,有利于改变思政教育的惯性思维,推动整合文化资源更好地走进课堂。这一行为从传统文化层面推动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能拓展思政课的全面性,尤其是作为关键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高校最直接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明显地增加了学习内容,加深了内容层次和思想深度,创新一种更符合当代大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潮不断涌现,这对于我国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高校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考验,也是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对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一方面使教育朝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发生转变,增强其民族凝聚力,使其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校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加强思政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向世界张开怀抱,提升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做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这样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其将人放在重要位置,而思政教育的对象也是人,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从人的发展层次来看,二者具有同向性,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跨越不同的教育条件、环境等因素,对思政教育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形象性可以将抽象的哲理赋予形象具体的人与事,比单一的政治说教更有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时空性可以促使价值差异逐渐归于思想的统一,顺利化解思政教育因文化多元化、地域差异与碰撞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换言之,有效的文化教育可以形成一种能够被所有学生接受的文化认同性,进而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实现思想上的提升。延绵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中国人历史智慧的沉淀,凝萃着华夏民族亘古不变的气节与情感,可以促进思政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才是民族优秀文化强大的真正原因。如此,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朝着贡献祖国与人民的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切实完成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深入认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为了民族的发展与复兴所做的一切努力,进而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联结起来,更加理性地思考在特定历史时期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含义的体悟。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等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主义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为道德高尚、意志坚强、富有人文情怀的建设者,同时在民族精神的熏陶下,可以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建设社会的潮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为人处世,化解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性格、地域、习俗等差异而出现的误解、矛盾等。作为祖国未来栋梁、建设社会人才的大学生,肩负着立志、报国、筑家的重任。让大学生得到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润陶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奉行现代视角下的“仁义礼智信”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文化提倡的道德精神能够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克己奉公、以礼待人、立己达人等人际交往规则,促进其与社会和谐相处,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促进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代大学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弘扬文化传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大学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中流砥柱,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是忠实的学习者,更是积极的实践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理论与实践双向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从教育中得到熏陶并努力创新弘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现状分析

(一)思政教学理念滞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能有效融入

大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中未能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积极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路径,也没有深入研究如何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实现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其中,部分高校没有厘清思政课与传统文化课之间的本质区别,生搬硬套,一味强调二者的共性特点,而没有深入思考二者侧重点的差异性;还有一些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没有将民族文化中的圣贤之道有机融入教学,缺少必要的传统文化浸润熏陶,只是单纯地进行价值观“灌输”教育;还存在着整合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体系的口号多、行动少的不良现状,二者的结合较为表面化,更为堪忧的是大部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认知,仅停留在《弟子规》之类的童蒙读物的朗读和背诵层面,缺乏学术层面的深入研究。

(二)思政教学模式固化,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化,没有立足于教学实际进行方法改革与创新,未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一些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只是概念和理论的宣讲,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对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或者即便偶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因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足,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分析,不能针对学生的认知需要进行融入,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成功培养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担当精神,甚至不能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贡献国家相结合。

(三)教师队伍传统文化专业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思政课教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老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欠佳,教学运用方式还不够成熟,未能成功应对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困难阻碍。由于师资条件、教师能力不足的限制,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学习进修传统文化的意识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教学,很难让学生把握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革新思政教材内容

加强思政教育,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其中优秀的教材编纂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思政教材的编写思路与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按照党中央的新时代要求进行,严格依据教材进行课程教学的备课与讲授,依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因此,紧紧围绕“三教”改革,高校应深入落实教材改革的专项任务,鼓励教师解放思维局限,打开想象空间,铸就先进高效的教学观念,积极投入教材与教辅资料的研发与编写,适当增加彰显文化自信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落实教材编写工作。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等具体执行方面,教师可以适当融入文化载体以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巧妙融入爱国情、强国志于教材以及考试内容,创造各式教学计划教育、并启迪学生。

(二)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高校要积极思考思政教育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看到“文化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思维方式及交往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育人的主阵地,高校的思政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也要关注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设计教师人文素质和人格修养提升计划,全方位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学习。一是要从政治站位的高度,加强对师资队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即组织教师多读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同时举办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元素与思政教育的交融,从而实现教育思想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向现代人格教育的迈进,最终实现思政教师政治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二是增加部分具有“文化味”的教学理念培训,促使教师改变一味重概念讲解、理论重申的教学模式,能够灵活运用鲜活事例,把同心同德、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等伟大精神融入教学,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增加教育的生动性。三是组织教师走出校园,深入思政教育基地,接受家国情怀教育,具体可以让思政教师深入文物保护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等,了解文化遗产知识,这有助于其在以后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社会科学等知识融入教学,使思政教育汇集关爱、凝聚力量,充分诠释“爱人利物”的价值追求,全力保障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

(三)打造“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教学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一新兴力量不仅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对学习环境产生了影响,再加上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场地,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更多倚重如何教授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高校教育建设的新环境。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参与到思政课时也要做到与互联网相联系,实现跨越式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新环境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不仅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因此提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课程的突破点。这一形式不仅创新了教师授课的形式,也有利于大学生接受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网络环境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高校环境中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例如,运用公众号、微博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为学生展示相关主题活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学习模式和技术支撑。

(四)充分开展思政文化实践活动

教师要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思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作为开展思政教育主要渠道的高校,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结合点,即以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思政教育的文化大背景,将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主要节日的习俗、民族风情元素提取出来,借助其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礼仪道德、伦理观念等厚重的文化内涵,开展思政教育专题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真正发挥价值和作用;其次,可以根据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有所侧重地开展书法、篆刻、国画、剪纸、京剧、秧歌、地方戏曲等国粹与民间传统艺术教育活动,利用可知可感的文化,让学生欣赏形象具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了解其形成和发展历史,从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包含的民族精神与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邀请部分具有一定造诣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学者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举办相关展览,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创新

(一)情境模拟教学法

在学生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后,通过一定的模拟环境,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和诠释。在此过程中,注重实践与多元交互。例如,通过创造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情境教学还原来表达某种文化内涵和表达主体意愿。其充分体现了从学生的视角来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使其具有自主意识。

(二)参观教学法

无论是在校内或者校园周围,博物馆、图书馆和展览馆等场地都为思政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活”的资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或者鼓励学生主动深入到这些场所,在经历一定的理论传统文化的知识学习之后,能够通过具体的文物知识或者书籍记载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和质量。在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下,老师们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感悟文化来培养自己的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下,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思想境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努力成长为具有强烈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