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在“问题学生”转化工作中的应用

2023-04-05 14:0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华侨中学广州5113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浩打人问题学生

◎李 云(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华侨中学,广州 511300)

叙事疗法是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相关技术,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片段,从而引导当事人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作出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辅导方法。叙事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自我生命故事,每个生命故事都值得被聆听、被看见与被珍惜;人的行动不是受不知名力量的引导,而是深受个人价值观、期待、承诺、热情等因素的影响,当事人越清楚与认同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状态,便越容易采取行动朝此方向作出改变。

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问题不会百分之百地把持人、操纵人,人总有一些不被问题影响的例外经验。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与问题,但这并不等于学生本身是“问题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将“问题”与“学生”区分开来,由此引导学生去挖掘生命中的“例外”,探寻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发现周围环境中对自己有利的资源,获得生命自主权。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浩(化名),12 岁,初一男生。智力正常,入学成绩在班上倒数。上课不听讲,走神,不做笔记,不交作业,早读晚读都在发呆。班上发通知需要家长签名交回回执,他每次都说忘了带。经常与同学闹矛盾,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比较差,在老师们眼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

家庭状况:父母离异,有个同胞哥哥在同一年级就读,和哥哥一起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为社区服务中心的护士,工作繁忙。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亲几乎不理会他们兄弟俩,一年见两三次。哥哥个子没有他高,自小有眼疾,右眼看不清,跟小浩一样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

我通过小浩小学同班同学和小浩妈妈了解到,小浩小学时就是一个“问题学生”,智力正常,学习成绩比较差。他总是跟同学闹矛盾,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与老师作对,经常被老师批评,家长也经常被请到学校。

一个人如果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他就能很好地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并能很好地适应这个集体,遵守集体的纪律。叙事疗法认为人是人,问题是问题,我们要把人和问题分开,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专家,重获生命的主宰权。基于上述理念,我首先改变了周围人对小浩的固有看法,撕掉了小浩身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把他看成一个被问题缠住的学生,提升他对自我的掌控感;然后把他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在集体中体验到价值感。

二、叙事疗法在转化“问题学生”中的运用

(一)叙说故事——倾听心灵的声音,探寻生命的故事

某个周一的早读课,班长跑来跟我说小浩又没有交回执。之后语文科代表跑来向我哭诉,说小浩没交作业,她催他交,小浩却用书本狠狠地砸她的头。了解情况后,我来到教室,平静地问小浩怎么看待班长和科代表收回执和作业这些工作。他说这是为班集体服务,帮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排忧解难。我顺着他的意思问:“如果遇到有同学不配合,不交怎么办?班级工作该如何开展呢?”他默不作声。我再问他:“假如有同学无法交作业和回执,你觉得可以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小浩瞬时眼泪像泉水一般涌了出来,哭诉道:“班长总是说我每次都不交回执,每次都不配合。他们都不理解我。我妈妈因为接触了疫区回来的人员需要隔离,已经两个星期没回家了,没人给我签字……”

原来,小浩并不是存心不交回执和作业的,而是因为妈妈工作的关系没完成。我表扬了他——诚实,没有冒充妈妈签字,诚实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德;然后引导他学习用平和的方式告诉班干部和老师自己遇到的困难。小浩打开了心结,跟我聊了他的家庭及对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烂人”,不仅懒惰,有时还很冲动。

(二)外化问题——把人与问题分开,让学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你明知道打人不对,那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去打人的?”

“科代表说我总不交作业,其实我也交过好几次,我受不了她说‘总是不交’,所以一气之下就冲动地打了她!”

“冲动是什么时候找上你的?”

“大概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吧。”

“那你不交作业,是因为懒惰上身?”

小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懒惰是什么时候开始找上你的?”

“大概也是那时候。”

“那你觉得这些年冲动和懒惰分别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冲动让我打人,与同学关系非常差,妈妈也因此经常被请去学校;懒惰让我沉迷于手机,不完成作业,成绩差。”

“如果让你给懒惰和冲动起一个名字,你会给它们起什么样的名字?”

“它们就像怪兽一样紧紧缠着我,就叫它们‘懒惰怪’和‘冲动兽’吧!”

“那‘懒惰怪’和‘冲动兽’长成什么样子?有着什么样的颜色?它们的能量值有多少?它们的强项是什么?功能和弱点是什么?请在纸上画出它的模样。”

我把画笔和纸放在桌子上静静等待小浩作画。他慢慢地画出一个蓝色的笨重的“懒惰怪”和一个红色的怒气冲冲的“冲动兽”。在我的指导下,他标出了“懒惰怪”和“冲动兽”的能量值、功能和弱点。

接下来,我和他一起探讨了以下问题:“你平时是怎么有效地对付冲动的?”“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打败‘懒惰怪’和‘冲动兽’?”“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让谁来帮助你?”

我通过问题外化技术,将“懒惰”和“冲动”从小浩身上剥离出来,让小浩认识到他本身不是问题,他在面对问题,问题是可以来也可以走的;他有掌控自己的主动权,也有向问题抗争的力量。他可以选择让“懒惰怪”缠身,继续不做作业,也可以选择将“懒惰怪”打败,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他可以选择抑制“冲动兽”,例如当觉察到“冲动兽”要来临时,在心里默默数数并做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也可以选择继续冲动,同时承担冲动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

(三)寻找闪光点——挖掘被学生忽视的自我资源

小浩说有时候他并非被“懒惰怪”缠身,而是遇到难题不会解就退缩了,看课外书去了。

“喜欢看课外书好,读书使人明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我尝试了解他的支线故事,去发现他的闪光点。

我从倾听小浩不交作业、打人的“问题故事”里找出了他喜欢阅读的闪光点。接着,我引导小浩去关注自己的闪光点,以唤醒他内在的积极力量,进而重构其人生故事,促使其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另外,为了让小浩在班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集体归属感,我安排他负责班上营养餐(牛奶和蛋糕)的搬运和发放。

(四)重构故事——赋能,让学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其实你也知道打人是不对的。你在打人的时候心里也承受了挺大的压力吧?”

我的话音刚落,小浩就开始抽泣。

“是的,打完后我就后悔了!我怕您又把我妈妈请来学校教育一番……”

“那么下次‘冲动兽’再来找你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对付它了吗?”

“我在心里默念数字,让自己冷静下来。”

“班上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其实挺吵的,你能静下心来看书,说明你抵抗‘噪声’的能力挺强的。”我重新解释了他因看课外书没完成作业和打人的事件,重新构建了故事,给了他重新选择的机会,引导他认识到,在面对一些事件时,他有选择的权利,能掌控自己的行为,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和小浩约定,以后他如果没能控制住冲动和懒惰,就罚他写“自我优点书”,如力气大、爱看书、会做饭、会洗衣服……每次写的优点不能跟上一次写的一样,实在没得写就主动去“创造”优点,例如可以写自己乐于助人,但是必须要先帮助了别人才能写。在小浩第五次的“自我优点书”里,他在结尾处写了一句“要像班主任一样做一个做事温和的人”。我问小浩“温和”是什么意思。小浩告诉我:“‘温和’就是您跟小学老师很不一样,小学老师罚我写了很多检讨书,写了无数自己坏的、不好的方面,可是您从来没有骂过我,而是让我写‘自我优点书’,让我在写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好的一面。”

三、效果与启示

(一)效果

自从安排小浩负责管理班上营养餐的搬运和发放后,他每次都很准时地把牛奶和蛋糕发放给同学,他认真的态度让同学们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他上课时也比之前认真多了,有些课尽管不感兴趣,也听不懂,但他不会像以前那样自我放弃、不交这一科的作业,能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班干部也反映他最近没有跟同学闹矛盾或打架,上历史课时,他还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

不久之后的期中考试,小浩由入学时班级的43 名进步到33 名,历史还考了81 分,他说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考了“八字头”的成绩。在完成家长会上给父母的一封信时,他在信中向妈妈承诺会好好学习,争取每次进步一点点,中考时要考上高中。可惜那次小浩妈妈没来参加家长会,我把小浩的信拍照发给了她,她给我回了一段文字:“小浩以前在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班主任,所以天天都跟班主任对着干。上了初中以后,我发现他像变了一个人。他以前回家从不跟我说话的,现在有时会跟我聊一会儿天。老师,谢谢您,是您给了他自信!”

(二)启示

没有任何人的生命单薄到只剩下“问题故事”,教育者要用充满好奇与不预设立场的态度来探访学生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用“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的态度来和学生互动时,学生才能好好看待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思考自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对待一些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可尝试用叙事疗法的技术来转化他们,让学生看见自己的优势与潜能,获得尊严与力量,从而丰富自己的生命故事,增强对自我的认同,不断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与光荣时刻。

猜你喜欢
小浩打人问题学生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打人的年纪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打人
三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