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

2023-04-05 13:55魏学礼甘肃临夏县莲花学区中心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喜鹊动画片小学生

◇魏学礼(甘肃:临夏县莲花学区中心)

在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融合已然成为未来教育大趋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研究并明确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如: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方式多样,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可创设丰富情境,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等等。教师应结合教学经验,依托教学内容,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助力教学质量与效率稳步提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有四。其一,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考方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知识转变为更易于理解的直观视频、图片或声音等,有利于学生理解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提升。其二,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将教材知识内容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由复杂转化为易懂,由抽象转化为形象,学生能更有效地理解,学习兴趣也将自然提升。其三,信息技术方式多样,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三件宝是教材、黑板和粉笔,所有知识都需要教师一点点讲解分析,若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则无法完全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创设微课视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性学习教材知识。其四,信息技术可创设丰富情境,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走神”。应用信息技术,便于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营造浓厚探究氛围,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将得到培养与发展,课堂学习体验将丰富并增强,学习收获更多,学习质量显著提高。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

(一)借助微课视频,完成课堂导入

微课视频是一种短小精悍的知识缩影,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而成,教师可将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也可制作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完成课堂导入。小学生因年龄小、思维活跃,在课堂学习时,思维可能还停留在课间游戏以及其他更感兴趣的事情上,无法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因而导致学习质量和效率降低。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微课视频,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目光,顺利完成课堂导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可以是以“水”为主题的科普知识,以此作为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明白“水”在任何年代都是非常重要的。离开水,或者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进而引出“水”是可以通过挖井得到的,以此作为导入,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二)创设媒体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教学活动质量的影响极大。如前文所述,小学生受年龄因素影响,课堂专注力不足,但如能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将会以集体力量带动学生思维,将小学生因年龄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有效增强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媒体情境,实现这一教育教学目的。

例如,《树和喜鹊》一文教学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媒体情境。教师在备课时,应明确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等词语。为此,教师可准备几个动画片段。第一个动画片段:视频中有一棵孤单的大树生活在草原上;第二个动画片段:一只喜鹊生活在大树上;第三个片段:草原上的大树越来越多,喜鹊也越来越多;第四个片段:喜鹊在树林中飞翔歌唱,大树更加茂盛了。接着,教师为每个视频片段都配上音乐,前两个动画片段音乐要体现孤单、凄凉;后两个动画片段音乐要体现欢快、幸福。小学生对这样的动画片段都是非常喜爱且愿意观看的,教师依次播放动画片段,营造媒体情境,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段一段地阅读文章内容,学生一边阅读,会一边回想看到的动画片段,进行情境代入,对文章内容产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当教师提出“孤单”“邻居”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时,学生可通过之前观看的动画片段进行理解分析,得出结论:孤单就是一个人,不快乐。邻居就好像大树和喜鹊一样,是距离很近的关系。

(三)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教学

语文知识涉猎甚广,很多知识内容都需要小学生学习并掌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语文知识都是教师口述表达,学生理解性记忆,但因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无法深入理解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课堂学习质量不理想。在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教学,将为学生开创出不一样的学习局面,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思考和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探究文章内涵本质。如上例,在《树和喜鹊》这篇文章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第1、2 自然段,接着提出教学问题:“从文本内容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大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教师继续问:“什么是孤单,为什么大树和喜鹊都会感到孤单?”此时,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他们对文章内容仅有初步理解,知道孤单是“一个”的意思。此刻,教师可播放课前准备好的教学课件,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段时,可以直观地看到是“一棵树”“一只喜鹊”,进而再一次阅读文本,抓住文中“只有”这个词语,进一步体会到“孤单”的意思,对后续文章内容也将产生阅读探究想法。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完视频课件后,可引导学生进行体会:“如果你是一棵树,且只有你一棵树,你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如果你就是这一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还想说些什么?”通过角色代入,学生直观感受文章内容,会更深入地体会“孤单”的含义。

(四)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古诗词教学比重增加,学生需要更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知识与文化。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进而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对小学生而言,知景、悟情、积累语言是学习难点;对教师而言,同样也是教学难点,教师无法通过语言表述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应用信息技术,可为学生创设有效情境,进一步感知、感受,教师也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静夜思》这首古诗教学时,学生对古人为什么看着月亮就思念家乡不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诗人临窗望月的图片,接着询问学生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今天学习的内容与月亮有关。”教师回答:“很好,大家都很聪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静夜思》这首古诗。在现代,如果你想念亲人会怎么办?”学生纷纷发言:可以打电话、可以发微信视频聊天、可以坐车回去看亲人。此刻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教师继续展示一些图片:一张图片是古代的马车,一张是古代的地形图。教师说:“在古时候,并没有电话、电脑等这些东西,只有图片中的这些马车代替双脚行走,看一看地形图,路途遥远很不好走。”此时,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古人生活深表感叹,教师接着说:“因此,离家在外的游子,忙碌了一个白天后,晚上休息时会抬头望月,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此刻,学生对古诗中的“明月”“望”“低头”“思”等词有了进一步理解,逐步领悟借景抒情的创作手法。

(五)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写作难题

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更是教学难点,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而言,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或描写具体事物难度较大,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积极性较差。写作,实际上是将一些文字以一定形式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进而实现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目的。小学生写作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阅读量不足,词汇积累不足,写作经验较少。为此,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喜欢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大量词语、词汇,以解决写作难题。

例如,在《观潮》一文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并一边阅读文章,一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实景视频,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布置以景观游览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多篇优秀文章,并向学生渗透阅读意识,让学生明白:想要作文写得好,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有灵活组合应用词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阅读中不断练习积累。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写作练习。如:在画图软件上进行写作思路构图,形成写作画面感;用不同的画笔颜色写出文字内容,增强视觉体验,激发写作灵感;等等。以上方式都可进行尝试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写作练习,不断增强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虽然具有极高的教育辅助价值,但若融合路径不恰当,也会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出现偏差,关注点放在学习知识以外,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为此,在研究融合路径时,要明确学生是学习主体,知识教学是重点,兴趣激发是前提,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喜鹊动画片小学生
你真的认识喜鹊吗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喜鹊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推荐一部动画片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