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利 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化,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通常会冒险使用赊账政策,使得应收账款不断上升,额度高的应收账款将直接影响现金流,导致资金周转不顺,严重时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因此,如何减少应收账款过大带来的损失,成为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应收账款是指在企业运营中,因产品、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等向接受劳动单位、购货单位收取的账款,包括全部价款和价位费用,如增值税、代垫运输费等。应收账款是企业在产品赊销过程中产生的短期债券,是企业向客户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即促进企业销售,减少企业存货。因此,应收账款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收益,还会因赊销货款的回收不及时,出现坏账或呆账,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1]。
财务风险是由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的风险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市场份额,扩大销售规模,通常会采用赊销模式。通过相关调查分析,这种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虽然能扩大销售,但会产生很多坏账;增加管理、资金等各项费用;降低企业利润,造成投资失败,从而增加财务风险的发生可能。在企业运营中,如果应收账款会计核算不合理,或信用政策宽松,忽视对客户等级的评估,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等,都有可能形成坏账,继而引发财务会计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不遵守法律法规、合同规定而带来的损失,也就是常说的诉讼费、违约金。对于企业而言,应收账款信息不真实是常见现象,发生原因有:相关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导致很多信用交易难以正常进行;法律手段缺失,如合同规定对债务人无效。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用合同进行交易结算、控制资金的行为。如某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增加经济效益,和客户合作时进行赊销。但因客户信用等级不高,或未履行合同条款等,频繁出现客户拖欠货款的情况。再比如,个别单位在应收账款管理时法律观念不强,工作经验不足,使得企业在催收账款时面临重重阻碍。
企业的经营依托市场环境,即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的销售、交换行为都会受到经济结构的制约。如果经济体以价格进行交易,势必会产生各种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另外,在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中不断产生新的竞争者,出现新的市场需求,使得市场结构越来越复杂,不确定风险也随之增长。
在企业销售中,往往会为客户提供相应折扣,若客户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支付货款,就会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因我国税收制度建立不完善、征管方式方法落后等,给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逃避税金缴纳提供了便利。
多数企业为了能尽快出售库存商品,采用赊销等方式促销,一味地允许客户以赊账的形式购买商品,使得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再加上企业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导致企业面临一系列应收账款风险。主要是因为企业应收账款意识差,未建立专门的风险防控体系。一旦应收账款出现风险,就会提高坏账发生率,增加财务压力,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整体质量。
在企业内控管理中,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若企业缺乏完善的内控体系,资金管理、商品生产、材料采购等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2]。可见,脱离企业内控管理,单谈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不重视内控工作,存在内控制度缺失,或有内控制度但不执行的情况。同时,企业管理层、员工未接受过内控方面的培训,不了解内控工作的意义,一味以自身的自律性替代内控制度,无法有效防范资金管理中的应收账款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应收账款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往往会在财务管理制度中进行简单的固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具体、系统的流程标准。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时,通常会出现态度不认真、应付了事的情况。在客户账款催收上,交由销售人员进行,而销售人员不具备财务法律知识,催款效率较低。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市场份额,多采用赊销活动抢占市场资源,而忽视对客户资信、信用等方面的调查评估;由于销售人员只重视业绩忽视资金回收,存在大量欠款难以收回的情况,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信用体制缺失或不完善,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也没有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方法,导致大量款项逾期未收回。上述问题的出现,都和企业相互推卸责任有关。在法律法规、信用体制缺失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应收账款会计风险,甚至存在恶意拖款的现象。
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发挥出财务会计体系的作用,认为销售、收款是销售人员的事情,自己只负责财务处理、开具发票,账款催收与否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未制定和执行内控制度进行财务管理,预警应收账款风险,没有及时和销售部门沟通,导致账款催收不及时,账款余额增加、账龄老化。
为了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防范应收账款风险,最为首要的一点是企业相关人员具有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并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1)了解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营造一种全员参与应收账款管理的工作氛围[3]。(2)采用现场考察、财务分析等方法,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时规范总结应收账款风险程度和形成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升应收账款的评估水平,系统规划应收账款风险的发生率、处理对策,有效防范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的发生。(3)结合企业情况,建立规范完善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制度,重点制定日常预测机制、信用政策、信用评估机制等,以此保证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目标,除总体目标外,还要结合各阶段的资金需求明确想赊销计划,并时刻关注企业的现有资金、账款周转情况,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企业的应收账款政策。
作为企业内控的一部分,应收账款管理不能独立于内控环境而存在。若企业不重视各流程、各环节的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将无从谈起。早在2010年4月,我国国资委、审计署等机构就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企业内控工作提供了支持和指导。企业内控包括货币资金、采购、销售、存货等环节,以往的内控制度以事后防御、纠弊为核心,不适合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要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体系,重点加强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建设,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比如,制定催收内控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加强年中、年末考核,提高销售人员的催收效率。当客户出现货款拖欠的情况时,先分析信用政策是否有漏洞,再评估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对于信用好、资金运转暂时困难的客户,可通过相互沟通进行解决;对于恶意拖欠货款的客户,则采用强制性的措施。
为了保证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实现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目的,企业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具体措施有:(1)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主,销售和其他部门为辅的台账管理系统,安排财务人员到销售部门核对发货数量、应收账款额度等;财务部门成立销售会计岗位,负责应收账款明细账、月底客户的结出余额登记工作。同时,严格监督每笔账的结算、回收情况,结合每笔应收账款的发生时间,了解客户赊销商品的销售情况、资金状况,及时处理相关业务,减少对账工作量。(2)基于源头管控、过程监管的原则,科学的编制应收账款回款计划,由管理部门参照回款计划催款;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对于不同赊账的收回时,安排不同人员催收。在收账政策上,若客户违背约定条件,可采用上门催收、联系沟通等手段[4]。另外,企业结合具体情况,综合采取多种管理措施,如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保理业务。在收账前,要充分了解客户档案,了解业务情况,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收账。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应收账款的管理质量,要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具体表现为:(1)保证应收账款规模在可控制的范围,帮助企业维持既有现金流。(2)避免出现呆账、坏账,减少管理成本。一般来讲,应收账款的管理会产生相关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从而减少账款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呆账、坏账的发生率。
(1)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由特定组织或部门完成,而以往由财务部门负责信用管理的重任已不再满足信用管理的需求。因此,企业要成立单独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为其配比专业的管理人员,以此来发挥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一般来讲,信用管理部门由财务总监领导,是财务、销售部门的沟通桥梁,其职能是分析信用风险、制定客户信用额度等。(2)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于和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如果应收账款有闪失,企业将会蒙受重大损失。为此,企业要在每年初制定客户信用档案,并和其洽谈供货、付款等相关事宜,严格控制每个客户的赊销金额、应收账款规模,新客户则使用现款现货的方式。在赊销过程中,结合客户的欠款额度,由销售部门领导、销售人员跟踪监督客户的经营情况,在应收账款到期前收回货款,否则不供货,确保应收账款如期足额的收回。
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提高了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又能为财务信息的统计、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因此,企业要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如应收账款核算时使用计算机系统,加强各部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联系;还能加强对各业务资料的分析和收集,从而有效、高质量地监管财务信息数据。同时,以内控体系为起点构建内部控制信息平台,从架构上要和企业各业务系统相辅相成,将内控制度的控制点、风险点融入该平台,便于规范业务流程,封堵管理漏洞,不断优化内控工作。此外,重视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系统平台的构建实时传输、处理数据;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帮助企业员工及时了解企业动态,规避应收账款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逾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账龄越长,回收率越低。而提取坏账准备金的实施,可以增强企业承担坏账风险的能力,抵消部分坏账带来的损失。实际工作中,企业可根据客户情况明确信用期,如果应收账款超出信用期,要如实、完整地列出明细,便于获取和应收账款有关的数据信息,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率。在半年度、年度报告中,结合企业的会计政策,按应收账款的额度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1年内的账龄,提取5%的坏账准备金;1-2年为10%;2-3年为15%;超过3年为30%。如果应收账款的单项金额在100万元以上,要进行单独的减值测试,视情况部分或全部提取坏账准备,进一步控制应收账款的会计风险。
(1)通过法律维护企业利益。在合同制定期间,企业要明确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条款,这样既能维护自身权益,更能规避应收账款回收难的问题的出现。一旦客户出现拖欠账款,且协商无果的情况,企业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诉讼,将企业的坏账风险降至最低。同时,管理层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武器保证自身权益不被侵犯。必要时,聘请一名专业的法律顾问,专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赊销合同签订等,切实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2)建立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5]。为了避免销售人员盲目追求业绩而强行销售,企业要明确应收账款的追讨是销售人员的任务,并科学地制定资金回款考核机制,以实际货款为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负责一项业务从合同签订道资金回收的整个过程。坚持“谁办谁催收”的原则,贯彻落实人员、岗位和责任,在责任人、经办人换岗时,及时向部门主管反馈工作进展,提高账款催收意识,如期回收账款。
综上所述,在企业产能过剩、毛利率减少的环境下,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为了进一步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减少坏账风险,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和面临的应收账款会计风险,通过各种举措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加速资金周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