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0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研究

2023-04-05 11:49:18吴佳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大学生

吴佳澄

(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广东 揭阳 515200)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三观、确立人生目标,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如今,高校新生基本均是“00后”,是在网络信息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传统的“课程化”“学习型”新生入学教育内容逐渐无法满足新生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新生群体特点,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提升实效性。

1 “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00后”的孩子是出生在21世纪的新中国公民,成长于中国移动网络时代。前几代人的努力为他们创造出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且多是计划生育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自小备受宠爱与关注。现如今,“00后”是大学新生主角,他们具有以下鲜明的思想与行为特点。

1.1 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

“00后”的孩子多是计划生育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自小备受宠爱与关注,注重个人特色的培养,养成了多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弱。

1.2 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

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们,日常学习与生活都和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熟练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人际交流、知识输出,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新鲜,思维敏捷活跃,对多元文化认同度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与二次创造能力极强,善于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生活、输出观点。

1.3 独立性与辨识能力较弱

“00后”大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较好的环境里,家庭、学校、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增强,尤其是在中学教育中,家校联动密切,通过微信家长群畅通父母与老师沟通机制,通过“家校通”等软件实现学生出入校门第一时间告知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职业规划照顾得无微不至,导致大学生独立性与辨识能力较弱。

1.4 奋斗意识与劳动能力较弱

“00后”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多处于缺少方向的迷茫和困惑状态,对自己的未来缺少清晰规划,对与高中授课方式完全不同的大学授课方式不适应而产生不知所措,又受互联网带来的不良影响,容易选择“躺平”“摆烂”而缺乏奋斗意识。此外,“0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较好,在独立生活和主动劳动能力上的锻炼极少,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高校开展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新生在入学后快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入学教育存在以下的现状及不足。

2.1 教育时间合理性不足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受限于种种因素,均采用高密度、集中的短期学习方式,基本都在入学第一个月内结束,没有一定的连续性。新生刚开始进入大学状态,入学教育就“戛然而止”[1]。在这种短期“填鸭式”入学教育中,新生往往未能将知识充分吸收、理解、运用,效果不佳。

2.2 教育对象针对性不足

高校现有入学教育模式未充分考虑“00”后大学生在思想、心理、社交能力等方面与“90后”大学生的区别,“00”后新生个性更加鲜明、思维更加活跃,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其次,不同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上也往往采用“通用模板”,容易忽视不同专业学生的群体特性。

2.3 教育内容层次度不足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参观校园、军事训练、开学典礼、安全纪律教育、校史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以理论讲解为主。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并未体现内容的层次性,继续采用经验主义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学生关注的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校园管理、学业指导、专业发展等问题涉及不深,难以解决学生面临的核心问题,导致很多新生未能及时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甚至需要花费一学期到一学年的时间来适应大学生活。也存在个别新生暂缓到校报到的情况,线上观看直播效果不佳,入学教育的缺席也埋下了适应困难的隐患。

2.4 教育方式丰富度不足

高校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主要是各式理论讲座,在课室、礼堂等室内场地进行一场场主题宣讲,学校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气氛严肃、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热情,“左耳进右耳出”,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部分高校在入学教育中设置参观校园环节,新生浩浩荡荡“游园”,走马观花,结果是除了三点一线的“宿舍-食堂-教室”以外,对其余校园环节熟悉度几乎为0。

3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改进对策

高校通过全盘统筹,研判新生群体特点,设置“短期集中+长期浸润”的入学教育模式,完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3.1 整合资源、全盘统筹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不是单纯学工队伍的工作,需要学校统一指挥、各个部门统筹参与,凝聚整体合力,进而实现“全员育人”。

(1)建立新生入学教育专题工作组,纳入学生工作部、团委、宣传部、教务处、图书馆、保卫处、校医院等部门,对入学教育的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多种角度为新生提供服务[2]。具体来说,学生工作部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负责与执行单位,团委负责新生团员教育管理方面,教务处进行教学管理与学分制度培训,图书馆组织信息检索培训与入馆体验,保卫处与校医院分别在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方面提供服务。

(2)建立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学长的协同工作队伍,新生入学教育落实落细。提前选配新生班主任、选拔优秀的学长学姐担任助理班主任(也称为新生学长),并进行系统的培训,规范化班主任工作职责,精准定位助理班主任的角色,发挥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能力、优秀专任教师的学业专业指导能力、优秀朋辈的模范引领作用,与新生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保证新生的教育引导与人才培养工作。

3.2 研判教育对象、完善教育方案

不同高校制定的校级层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虽然全面丰富,但属于普适性教育,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各二级学院应该根据自身学院的特色、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适当调整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比如不同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奖惩措施不同,专业发展道路与学生成长规划都大相径庭,这些都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跟学生讲透、讲明白[3]。

3.3 合理分配教育时间

首先,高校可将新生入学教育前置,在暑期建立新生咨询群,通过辅导员、助理班主任(新生学长学姐)对新生及家长的各类学习与生活疑惑进行答疑解惑,及时发现新生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完善入学教育方案。其次,开学第一周进行集中理论教育,完成基本的教育内容,随后在军训期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期中进行穿插进行榜样引领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等,并结合学习进程组织学业指导,实现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合理分配,提升成效。

3.4 完善教育内容

(1)适应教育:辅导员召开专业大会、年级会议,班主任组织新生班会,双管齐下进行校园生活基本介绍,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调整心态、主动适应新环境。新生学长发挥主观能动性,策划组织新生班级破冰行动,融入自我介绍、游戏互动等环节,让新生快速认识彼此、建立友情。其次,组织新生参观校园,结合“打卡”或者定向越野的方式加快新生熟悉校园环境。

(2)安全教育:“00”后新生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人际交流,也善于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现实中,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远远超过了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速度,并且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较少,容易被网络诈骗、校园贷等不法分子盯上。高校辅导员结合班会、讲座和实际案例,讲道理、摆事实,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宣传教育[4]。其次,理工类学校、学院要组织实验室安全主题讲座,重点强调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以及安全隐患,敲响警钟,避免危险发生。高校基本是全住宿制,大部分新生是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与家人到外地长期居住,缺乏防盗防骗、交通安全意识,因此高校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推文传播等方式强化安全教育,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3)健康教育: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知识教学、团体辅导活动、心理普查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使新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步入高校的适应期。其次是青春健康教育,通过邀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分享、案例分析,科普基本的生理健康知识,让新生学到书本上、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懂得自尊、自重、自爱。

(4)爱校荣校教育:开展“爱校荣校”讲座、专题班会、知识问答、演讲比赛、参观校史馆活动,营造爱校荣校氛围,增强新生校园荣誉感与归属感。

(5)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思政第一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军事训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激发奋斗进取精神。

(6)学业指导与专业发展教育:专业带头人系统性介绍专业情况,回答“专业学什么、做什么、未来是什么”三大问,帮助新生正确认识专业,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路径。

(7)劳动教育:高校可在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基础上,通过植树、校园清洁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引导新生深刻体验“劳动最光荣”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5 丰富教育形式

(1)发挥朋辈教育优势: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当面对心理问题时,79.8%的大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的方式寻求疏导。因此,入学教育通过高年级优秀学生的朋辈教育作为调节方式符合新生心理发展需要,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指导,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认同“朋辈教育”,提升朋辈互助的可接受性,增强入学教育的感染力[5]。担任新生助理班主任的同学基本是品学兼优、思想政治素质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级优秀学长,通过相似的经历帮助新生解决问题,激发新生奋斗进取精神,担当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助者的角色,强化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性。

(2)鼓励参与式、体验式教育:“00后”新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参与式、体验式教育融入入学教育中,通过情景模拟与活动体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由与开放的特定环境中,亲身感受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传递的认知、心理、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变化。在体验式教育中,学生不再是单一接受外在灌输,而是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个人新旧经验的结合与反思,不同领域的体验与探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与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更好更快融入新的校园文化中[6]。

(3)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QQ群、微信、微博、易班搭建更多元的新生入学教育平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校园讯息。比如组织新生学习学生手册,并借助易班平台进行考试,以赛促学,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学生手册相关内容。灵活调动多方资源,通过直播的方式邀请优秀校友进行分享交流,打破物理局限。

4 结论

“00后”大学新生具有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独立性与辨识能力弱,奋斗意识与劳动能力较弱的特点,高校通过整合资源、全盘统筹,研判教育对象、完善教育方案,合理分配教育时间,完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的措施能有效解决传统入学教育模式的不足,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大学生
重获新生 庇佑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11-25 14:25:06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4:5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入学面试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3
入学第一天
新生娃萌萌哒
视野(2015年4期)2015-07-26 02:56:52
新生改版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