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雄平
现阶段,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发展,意在保障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虽然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但与社会实际需要仍存在一定距离,影响了特殊学生融入社会,进行自我成长和发展。而数学教学无论在常规教育,还是在特殊教育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思考能力,增强基本生活能力,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因此,需要在特殊教育过程中,融入个性化教学理念,制定符合特殊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特殊学生综合能力。对此,文章主要以数学教学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如何在特殊教育数学课堂中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最终提升特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助力其健康成长。
个性化教学,主要是结合特殊学生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做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借助不同的途径,凸显特殊学生个体特点,最终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分析个性化教学特点可知,主要是围绕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特殊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面对的是特殊学生,而且不同学生的个性、喜好情况不同,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精力、花费较多时间教学。而数学学科本身具备一定抽象性,对普通学生学习具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一些特殊学生,因此,特殊学校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增强学生自身能力,这对特殊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个性化教学在特殊教育数学课程中的作用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借助个性化教学,进一步推动特殊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使得每一位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做到学有所成,帮助特殊学生可以形成健康、自由的人格;②在特殊教学中融入个性化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学会尊重学生个体,并发展其个性,有效落实了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视;③教师在实际个性化教学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学教师个性发展,帮助教师从备课、讲课、实践等各个环节能够立足特殊学生视角思考问题,进而设计出更加适宜的数学课程,践行数学教学个性化发展。总的来说,数学作为特殊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也涉及较多领域的知识,对特殊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中融入个性化教学,不仅丰富了特殊学校数学教学的策略与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进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数学学科本身极具抽象性的内容,增加了学生学习困难程度,与正常学生相比,特殊学生在学习抽象数学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接受知识难度明显增加。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一些特殊群体,并且这类学生本身基础能力较为薄弱,为保证和普通学生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往往付出更多精力。考虑到特殊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能力等情况,数学教师应当注重优化现有教学方式。从当前小学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方式看,非常单一固化,并未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部分特殊学校直接将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安排在同一教室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更新了特殊教学方式,但也无法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很难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事实上,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其心理创伤远大于身体,所以很难快速接受、理解教师讲解的数学内容,与其自身学习需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特殊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也一直强调教师要关注、重视特殊学生的不同特点,提高现有课程设计水平,及时优化、调整教学方案。但从具体实践情况看,仍有部分数学教师采用“一刀切”方式,采用统一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这与不同情况的特殊学生显然是不适应的,直接降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比如,部分特殊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差异,如果运用这种统一教学方式,只会增加学生间的差距,反而会对部分特殊学生心理带来不良影响,产生更大伤害。虽然在“一生一案”个性化教育方式不断推广,但立足当前集体教学背景下,很难有效提高个性化教学效率,真正意义上发挥出个性化教学作用,满足不同特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对于小学特殊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中同样会根据自身兴趣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不感兴趣的内容缺乏关心。这对特殊教育数学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应当积极灵活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会增加学生学习约束性,无法满足学生想玩的需求,使得学生降低了学习兴趣,无法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再加上教师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难以正确引导特殊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基于当前特殊教育改革日渐深入,社会各界开始高度关注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有效提升特殊学校教育水平,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特殊学生实际情况,根据需求制定出完善、科学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小学特殊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文章主要以沛鸿小学特教班及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到小学特殊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并针对如何在小学特殊教育中融入个性化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可以进一步强化特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特殊教育数学教学质量。
与普通学生相比,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而言,教师存在更大的教育难度,特别是一些情况非常特殊的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更大难度。即便是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存在很大理解难度,短时间内无法理解数学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保证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师设计的其他情况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运用此类学生教学中,而是要因人而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在讲解同一数学知识点时,对于部分特殊学生而言,既要掌握基础数学概念,还要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含义;而对其他特殊学生,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应当学会运用手语、口语、书面语等相互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地将知识点演示给特殊学生。比如,讲到“克与千克”时,为了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感受两种计量单位的大小,可以分给学生不同数量的鸡蛋,感受其质量,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不同事物的质量演示出来,将数学知识动态化展现给特殊学生,帮助其提供学习效率;对特殊学生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录音文件,借助有声读物降低学生受教育难度。
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而言,由于特殊学生程度不同,会增加教学困难,所以,数学教师除了设置目的性的教育目标,还要积极提高教学趣味性,充分调动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特殊学生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封闭、敏感、自卑等,在数学知识讲解中充分考虑特殊学生的感受,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使特殊学生提升自信心。
不得不承认,小学特殊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即便是教师注重数学教材基础性,但由于特殊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将数学内容划分为不同层次,帮助特殊学生逐层学习,进而提升学生个体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为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进行学习,以此来达到个性化教学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特殊学生的差异化,引导其有目的地学习,进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将数学课程价值最大化发挥。比如,讲到“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数学教师可以分发给学生教具,并采用小组方式,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特殊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同讨论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不同特殊情况的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帮助,并对问题不断深入研究,发表个人意见,在思想上相互碰撞。特殊学生在相互帮助下,可以尽快了解本课知识点,发挥特殊学生自身具备的优势,如帮助学生锻炼听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在小组合作下,可以使得学生个体得到很好的训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感受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的乐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当事前对特殊学生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而后将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有效搭配,确保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使其提高数学学习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好课余时间,深入特殊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差别,而后合理调整、优化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特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依照学生个性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对教学目标的选择,必须激发特殊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中。例如,特殊学生在学习时存在较大困难,对学习任务的制定应当适当地降低学习难度。为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师应当事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类别,即记忆力较好、理解力较强,但是听力存在困难。对具有较好记忆力的特殊学生,教师可以适度加强其对数学概念的记忆,通过此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逐步形成数学素养;而对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背后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听力不好的学生在识字认字上会存在一定欠缺,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加强这部分指导。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为进一步发挥个性化教学,教师应当帮助不同情况的学生了解自身所处的学习阶段,及时评价学生情况,向学生真实反馈出其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数学学习问题,找出不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以正面、积极、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特殊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会比普通学生遇到很多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多与特殊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由于特殊学生的特殊情况,学生常常遇到数学理解问题,有些是词汇量不足无法理解,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心理排斥不愿学习数学,并且每个学生本身数学基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对此,特殊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想法,借此来发展学生个性,实施更好的教学与指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问题引导式,鼓励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使得学生与教师融为一体,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分享问题,而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一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调动特殊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在相互帮助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记录,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更好的个性化教学,了解学生真正需求,从而为特殊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讲,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创建一种包容性强的课堂,同时,依托集体教育更好地开展特殊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活动,促使特殊学生感受教师的关爱和重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相继推行“一生一案”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结合每位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数学教学计划,切实提高特殊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能力。而实施此种教学方式下,需要配备对应的数学个性化教学评价,依照不同学生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评价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进而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同时,在这种个性化评价下,也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师个性化教学。考虑到特殊学校不同学生的特殊情况,无论是学习基础还是学习能力,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在个性化评价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以鼓励为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个性化作业,在检查作业过程中,督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如部分记忆力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多背诵一些数学知识点,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进行表扬,树立学习榜样;而对学生理解能力好的,可以在讲解知识点后,鼓励学生进行理解,并提出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的表达进行表扬,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乐趣,进而发现自己擅长之处,树立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从学生特点出发,合理设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数学个性化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