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2023-04-05 06:25陈嵩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赣南村寨民俗

陈嵩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赣州 341000)

赣南民俗体育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引人入胜。不论是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大传统节日中,民俗体育文化都展示出了自身独有的魅力,成为了聚焦目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1]。但由于受到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和现代体育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正在日渐萎缩,并逐渐失去了本土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体育项目更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进行延续,这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研究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保护和传承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意义重大,这不仅影响传统文化的走向,还会对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深远的影响。

1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和研究意义

1.1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1.1.1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独立性

由于人们长期居住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而且生活方式以群居为主,这使得他们的语言文化和民族风俗都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并且保持固有的传统习惯。因此,这里的居民既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可以说,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独立性。

1.1.2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移民性

纵观历史,中原汉人迁徙到赣南山区,推动赣南客家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客家文化也留下了浓厚的河洛文化烙印,其中受到影响的还有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客家人不论是对环境,还是文化,都具有包容的心态,这不仅反映出客家人的生活智慧,还说明了客家地区很多体育活动都带有浓厚的移民性。

1.1.3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地域融合性和娱乐性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有着本乡本土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2]。例如,“走古事”活动,它是一种文化表演。通过表演可以看出本土的文化,他们将龙视为吉祥和辟邪的象征。但随着地域和时间的演变,“走古事”逐渐演变成了娱乐项目,并充分发挥出了竞技性,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由此可见,体育文化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再到文化的共融,也会逐渐发生演变。

1.2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意义

对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建设和传承推广,还能够为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大众体育健身的指导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能够拓展民俗体育学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体系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挖掘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更好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有效开发与保护体育文化遗产,发展民俗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等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范本价值。这些体育活动呈现出集体性、仪式性、外交性、竞技观赏性和融合性等特点,具有传承中华文化,展示文治武功,勃兴阶层文化,繁荣消费市场,发展多元体育等功能。

促进民俗体育融入中小学乃至高校学校体育课程,为我国民俗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依托地域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课程,能够加速民俗体育的传承和科学发展,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繁荣,拓宽体育教师进修民俗体育的渠道,开辟民俗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促进我国传统体育学领域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同类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价值、文化内涵、传承路径与发展等问题,进而完善赣南民俗体育文化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理论,能够为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提供有益启示,丰富我国乡村体育理论研究的内容。

2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分析

赣南原始客家居民大多生活在偏僻、闭塞的环境中,而传统体育活动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客家人以传统的群居生活促进了其体育文化的发展[3]。但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和电视、广播、网络广泛的普及,人们由集体化的自娱自乐逐步过渡为居家娱乐,这势必会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不仅如此,传统的客家体育项目是各大节日狂欢中的必备项目,而如今有些客家的传统体育项目只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才有表演活动,很多观众也只是出于好奇去看热闹,对其内涵并不了解。基于此种现状,当地的客家人参与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大大减少,导致传统体育由民众自发的娱乐方式逐步走向了商业化模式,长此以往,客家传统体育项目便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而在客家人内部也逐步失去本来面貌。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使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家人也逐渐向城市迁移。居民流动性大,外出打工的现象日益增多[4]。而客家传统文化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延续,因此,本土体育项目传承人的缺失导致了本土文化越来越没落,这对传统的体育文化传承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现如今,科学价值观已得到广泛普及,而客家的传统文化带有宗教的色彩,很多宗教意识在新一代人的思想意识中被认定为迷信。因此,客家体育活动中的宗教祭祀被简化或省略,这使得传统项目被大量遗弃。

由于旅游业不断发展,在客家传统体育表演上已经看不到传统体育文化,更难让群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多数地区的体育项目表演只是为了吸引游客和满足商业需求,博取游客的眼球,这样的现状严重脱离了客家体育的本质,只为追求经济利益,削减了客家体育文化传承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开发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表明,民俗体育文化的原生态精神内涵在商业开发中逐渐失真;对民俗体育演进规律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传统节庆淡化的影响,很多传统的活动区域逐渐减少、功能性被取代;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失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居多,应用研究较少,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些现状都不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3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形成机制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3.1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形成机制需要突破的重点

对于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形成机制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深入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科学详尽的个案研究。对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形成、特征、价值、发展现状、历史变迁和演进规律进行梳理,将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与社会文化、学科理论创新等结合起来也是关键。纵观整体情况,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正在深化和拓展,但研究成果呈现不均衡性,许多民俗体育文化仍处于“休眠”状态,或处于进一步挖掘和整理的阶段。对于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现状,以及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助力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方面,现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略显不足[5]。

3.2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形成机制需要突破的难点

对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生存现状的调查是否系统科学,文化特征和内涵的挖掘是否全面,数据是否真实有效,以及对民俗体育文化文字、实物、口传、民俗等材料的分析、甄别和应用是否科学合理,这些都直接影响课题的最终成果。

在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演进中,探索民俗体育文化传承路径与规律,并提出活化策略,能够为赣南民俗体育文化的推广和赣南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而后者的参考价值是本课题的难点所在。因此,赣南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流变的过程中呈现出融合、演变、断档、遗失等特点,相关学者应当不断融合创新,注重对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持自身特色。要站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公平高质量教育的高度,夯实校园民俗体育思想基础,提升民俗体育认同感,加强传承交流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深入挖掘,提升社会凝聚力。

4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形成的策略

4.1 政府层面

为了更好地传承赣南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文化,政府必须要积极发挥其调控功能,大力扶植体育文化项目,出台相应的方案和条例,真正让本民族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切实鼓励传承客家体育文化,并积极开发潜在的文化资源。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多给予支持,利用重大节日和民俗活动等契机,组织传统体育竞赛或表演活动,积极进行宣传并加强宣传力度,从而扩大客家体育文化的影响。让客家人真正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传承和保护本族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见分晓。只有政府切实地做出努力,才有可能恢复流失的传统体育文化,并将其保留下来继续传承[6]。

4.2 社会层面

社会应逐渐扭转旅游的商业化模式,积极保留本土特色,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客家本土文化和文化价值。大力发展科技和体育旅游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加大对客家体育的宣传,才能够发挥体育和经济的互动功能。此外,可以借助节日来扩大其宣传力度。比如,有计划地组织赛龙舟、舞龙舞狮等客家体育运动或竞技比赛,这样既可以引起游客对客家体育的兴趣和重视,又可以扩大外在的影响,充分带动经济和旅游的全面发展。在挖掘客家体育文化,开发客家体育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其原生态,突出客家地域的文化特色,使旅游者不仅能观赏到体育表演,还能够乐于参与其中,避免为迎合观众而进行商业表演。

地域文化是重要的资源,由于客家文化资源分布比较离散且经济相对贫困,区域间旅游竞争激烈,因此客家景区景点的体育表演项目容易出现雷同现象。很多项目都停留在观看的层面,而体育文化本身的开发力度和深度明显不足。客家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联手塑造客家文化的整体性和特色性,既要有地域特点,又要将不同客家文化的精髓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客家文化发扬光大,并进行完整的保护和传承。

4.3 学校层面

要充分开发利用客家民俗体育中的文化资源,对客家体育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进行整理和深入挖掘创新,将民族体育文化和客家体育项目融入课堂之中,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并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把客家健身竞技项目融入大众的健身之中,如九狮拜象这一民俗表演活动,就是在客家人引入龙灯和诗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风俗发展起来的大型彩灯活动。要不断传承优秀文化,在新的环境中进行创新,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同时,要培养客家体育文化的传承人,将本土化的体育项目完好地延续下去,达到传承的目的。

4.4 科学有效地促进文化形成的策略

4.4.1 文献分析法

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查找与民俗体育文化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并走访乡镇政府、查阅历史资料,搜集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教育局、文化新闻出版局等公开信息平台的相关材料,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厘清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历史变迁中探讨其发展规律。

4.4.2 田野调查法

实地走访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田野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深入群众之中调查其生活方式、文化心理、民族意识。用面访和记录的方式对民俗界知名学者、专家、赣南当地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前期查阅大量口述资料,制定访谈提纲,访谈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切实了解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4.4.3 逻辑分析法

梳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特征,找出影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因素,分析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演进规律,从而为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更好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 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未来趋势

对民俗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研究,建立技术层面上的规范和理论层面上的科学认识。放大和运用民俗体育文化价值,从更深层次、更多角度来服务全民健身和谐社会建设。在研究方法上借鉴和完善人类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教育学等方法的使用。创新理论、充分吸收原有相关研究成果,并实地调查收集资料,深入挖掘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整理,拓展赣南民俗文化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运用民俗学、文化生态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与社会文化价值,分析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演进规律,构建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承机制。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运用民俗体育文化在民族文化维系与塑造方面的价值内涵,提出旅游活化等策略,以旅游驱动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价值要素的活化利用,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6 结语

对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我国传统体育学领域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拓展民俗体育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赣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价值、文化内涵、传承路径与发展等问题,进而完善赣南民俗体育文化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理论,能够为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提供有益启示,丰富我国乡村体育理论研究的内容,为我国民俗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为同类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赣南村寨民俗
冬季民俗节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无蚊村寨丁屋岭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