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背景下高等体职院校搭建运动营养与康复实训平台的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2023-04-05 06:25孙晓妮廖春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医营养康复

孙晓妮 廖春艳

(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为人们描绘了美好愿景,它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1]。《纲要》指出,深化体医融合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必经之路。2017年4月,国家卫计委、体育总局等5个部委联合印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其中提到体育与医疗要携手,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的深度融合[2]。2020年9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提到,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3]。

1 体医融合的现状概述

体育与医疗是驱动健康中国的双重动力。体医融合广义上包含资源、技术、行政权的融合。继运动处方之后,运动营养、运动康复如今已然成了体医融合的又一推进形式与热点,从理论到实践均有了质的突破。如雷澄运动体能康复中心,扮演着先行者和践行者角色。它秉承“体医结合,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打造以运动为主,结合监测、物理疗法、营养、心理五位一体的康复体系,与普通健身会所、门诊有明显不同。搭建运动营养与康复实训平台能够在运动损伤监测、营养、康复、诊疗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与调理服务。平台的搭建通常需要多支专业运动团队、体育院校、体科所、(社区)医院、职业运动俱乐部等达成战略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监管、公共服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研转化”的互动发展平台,互利共赢。

当前,健康中国待补康复医疗之缺。虽然国内不少综合医院已设有康复医学科室,能够共享康复医疗资源的网络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大多康复机构在行业建设标准、运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尚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运动康复事业的推广和发展。

2 搭建运动营养与康复实训平台的必要性及意义

2.1 推动体医融合,离不开社会力量和多部门的参与、协同配合

体医融合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配合,然而现实是各部门协调与交流不畅,更甚者互设壁垒。比如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由体育部门实施,而卫生、健康、医疗等政策的实施则由卫生部门主导[4],统领实施是割裂的。不论是现今倡导的体医融合、体教融合,还是将来更多行业的深度融合,要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任何行业都必须在运行保障机制上进行完善或变革,一改过去一家独大的风格作派。因此,只有各行业、各层面通力协作、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才可切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医融合。

2.2 有助于整合体育系统资源,搭建科医训一条龙服务保障平台体系

地方体育系统一般下设的体科所、体训大队、体育职业院校等,都建有运动康复理疗中心。据调研,很多运动康复、运动损伤防治、体能训练的科学研究仪器设备常年闲置,甚至被封存或仅服务于本部门,没有物尽其用[5]。整合系统内部多方人力、设备、训练基地等资源,有助于集约资本,发挥资源优势,能助力运动创伤的防治与康复、医务监督与运动营养工作,从而更好地建立集满足医疗需求、满足运动队训练比赛、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等于一体的科技保障平台[4]。

2.3 训练监控、康复治疗及运动营养支持等的运用,是融合实践的升华与飞跃

将竞技体育中的训练监控、康复治疗手段及运动营养支持等应用到全民健康中,将是体医融合实践的升华与飞跃。目前,体医融合的热点主要汇集于运动营养、运动康复方向。纵观竞技体育尤其是高层级、高水平的重点竞技体育队伍,均汇集着业内最优的运动营养支持与康复策略与手段,配备着最先进的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等的理念与仪器设备。若能适当地将这些体能监控、生化指标监测、康复与治疗等手段,以及运动营养、运动处方等先进理念和仪器设备运用于运动损伤、慢病康复等健康服务领域,势必会促进体医融合实践进程的发展。不仅如此,也能使一般群体体验到以往仅有精英或高水平运动员方可享有的健康促进服务。

3 搭建运动营养与康复实训平台的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3.1 推进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多方力量协同管理机制

2016年国家政府在《纲要》中提出,不同行业要深度融合,未来体育发展需要在推进方式上做出改变[6]。高等体职院校搭建运动营养与康复平台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举措如下。

3.1.1 顺应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导向,聚力推动体育康复事业的发展

一是贯彻并落实国家文件政策,完善运行保障制度与措施。盘活、有效整合公共体育场馆等已有资源设施,因势利导并支持社会多方力量投身于布局、建设和运营中,打造综合性体育康复服务机构。

二是区域内做好宣传、规划、统筹,因地制宜,完善协同发展运行机制。构建凸显区域特色的、能够满足大众健身人群多元化需求的体育康复产业链,以及运动营养与康复示范区。这样一来,既能够促进民众大健康消费理念的形成,又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互动,良性的发展局面就此形成。

3.1.2 关注重点人群,足周期、全方位协调

一是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运动技能,使其掌握运动营养等健康知识,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是在大众人群,如妇女、幼儿中,开展体育健身、营养康复活动和常规咨询讲座,将群众体育和营养康复医疗服务纳入供给体系。

三是为老年人健身、医养、运动营养与康复工程助力,规划建设一些具备资质的公益性老年营养与康复医疗机构、健身活动中心。

四是为社区残疾、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营养与康复服务咨询,广泛开展这类大众群体的康复服务与健身活动。

3.1.3 以改革促发展、促融合,共同致力于健康中国事业的服务与建设

一是创新现有营养与康复机构领域、体育、医疗的合作机制。加强体育系统、医疗单位(如营养科、运动康复科)、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总局与省市医疗单位保障协作模式,不仅要完成运动队医疗康复服务保障任务,还要形成备战大型赛事的合力。

二是推进康复服务系统管理与服务的融合,深化统筹机制建设。加快推动康复机构改革,提高康复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和承接服务能力、质量,提供专业指导、康复医疗服务等的龙头示范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大众健身中的引领与示范功能,加速推进机制管理的完善、改革。各体育系统医疗部门,不仅要加强合作,还要与社会资本、社会资源主动对接,促进运动营养与康复的协同发展[5]。

3.2 建立可持续性的资源投入与多元筹资、融资机制

全民健身已然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雏形基本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其他部门及社会协同参与、配合的格局已初见端倪。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运动营养与康复机构数量的匮乏,以及平台资源的供给稀缺之间的矛盾依然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已有的部分康复医疗中心、康复机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或场馆和设施陈旧,使用率较低甚至常年闲置。

二是运动营养与康复服务中心与机构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均衡。

三是体医结合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公共财政投入比例尚低。

四是各层面、各部门协作不畅,社会力量参与明显不足,资金筹集路径单一,主要倚靠公共财政的支持。

五是相关健康机构数量少、发展缓,机构资源尚未建立整合共享,没有充分发挥其功用。综合以上问题,举措如下。首先,协同发展,共建共享,资源整合,凸显特色[6]。秉承全民共享、各级参与、促成合力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驱动作用,促进平台和谐、共享、互促发展。其次,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康复医疗资源供给和财政投入,遵循“控制总量,调整存量,适当增量”原则。再次,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解决推进各级医疗康复机构医保通用化的问题。最后,创新医疗融资,建立多元融资。签署合作协议,鼓励社会办医(运动营养与康复、健康管理与咨询机构),加快营养与康复医疗平台的建设。

3.3 整合康复服务资源,建立公益性服务平台的机制

纵深推进体医结合体制的综合改革,整合康复服务与医疗资源,突出解决医改的公益性问题,在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运动营养与康复中心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整合,有序建设,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健身营养与康复服务融合发展模式。举措如下。

一是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诊疗范围,开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实现医联体内的同质化服务[7]。与医院营养中心、康复中心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特色优势和公益特性,进行资源共享,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疗服务的效率提升和一体化发展。

二是整合资源与服务,形成“小病在基层、双向转诊、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医保支付体系[8]。从机构建设入手,启动体职院与体科所,联合市医院营养、康复医疗中心,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公私立医院综合改革。

三是共享体医融合型康复人才资源,构建出兼具康复服务与疾病管理的模式。支持机构、医院加大对运动康复师、运动营养师、中医理疗师等人才的培训力度,定期聘请行业专家、专业医务人员上门为联盟机构的患者义诊、巡诊、营养咨询、指导康复护理服务,组织开展专业护理培训,为较重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持续的康复医疗服务。

四是将康复、营养服务与疗养学互相融合,康复医疗机构主动牵手疗养机构,建立医养协作联盟。充分发挥疗养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方面的作用,并利用疗养院拓展康复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借鉴效仿“医养融合”的机制。

3.4 建立康复服务体系和法律保障机制

运动营养与康复是康复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只有科学规划、符合实际、兼具地域特色布局的康复服务平台,其建设才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在建构服务平台的过程中,既要国际接轨,又要彰显特色,既要立足国情区情,又要符合发展规律。而这进程的实现,都要以建立健全现代康复服务体系制度,完善法规保障机制为前提。

一是优化行业服务,加强政策融合,实现政策整合、叠加效应[7]。康复服务事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福利性。因此,把康复医疗融入财政、教育、文化等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和法规体系中,就需要以下措施:第一,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满足全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复需求;第二,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统筹协调,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相对滞后的地区,推动康复服务健康协调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政管“分离”,形成政府依法控股、部门监督、机构依法自主管理的新运行机制。为确保康复医疗机构发挥其公益、面向大众的特性,政府机构应加强做好宏观层面的政策、规划和顶层设计,将更多的自主权利、资源、财政收入下放到基层,分配给康复医疗中心。

三是构建多学科康复服务平台。高等体职院康复服务平台的构建,要广泛吸取现代运动营养、康复服务理论和技术,结合区情和当地居民收入消费水平,融入一些传统医学的食疗和康复方法,开发高效、低廉的康复疗法和技术,建立起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康复服务体系。

四是引进高新技术,强化康复服务技术支撑。康复服务领域引进和采用智能系统,对提高患者生存康复质量,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开展深度合作,利用综合型医院的完善设施,为康复服务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将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全民健身和公共体育服务中[9]。

3.5 完善科医训一体化的产学研科技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体育院校致力于教学、训练、科研三大模块的融合,重点提高院校综合实力和专业水平,这是新时期推动办学的方向。产学研是建设学科专业和发展的刚需。发展产学研模式,延伸建设实验和实训室,引导创新实操实践活动,有助于加快“1+x”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优化,改良教育方法,促成整体科研成果呈现,达到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目的。

二是推动科医训一体化的产学研是实现运动康复专业方向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打破院校理论与实践脱节,稳定教学实践场所缺乏、科研成果实用性不强,教学科研经费不足等制约专业发展的诸多瓶颈,提高开放办学程度,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三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的设置中实施多元教育培训模式,如“2+1”。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大胆尝试。如安排学生前两年参加公共课,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第三年进入营养与康复实训室或机构,参与科研和运动队的运动康复实践,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学生在运动营养与康复实训室、体训大队、医疗机构等参加营养咨询、康复、理疗及功能锻炼的服务工作。此模式的优势在于对实操性要求高,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能提高就业能力。

四是传统专业课程与中医康复课程融合,理实一体化授课方式更符合社会需求,容易促进就业。发挥体育职业教育优势,将运动营养、康复治疗与运动训练结合,取长补短,强化常规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伤病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3.6 建立医院—康复中心—家庭的康复服务网络机制

医院—康复中心—家庭三位一体的康复服务优势在于:资源统筹、集约化、快捷、优惠。这契合中国国情、民情、大众消费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是发挥康复平台的链接纽带作用。运动营养与康复中心有别于医院,作为医院和家庭的纽带,联系着整个康复流程,其以经济低廉、服务便捷、资源合理分布等优势,成为康复发展的主导力量,形成医院—社区—家庭的服务模式。

二是创建医院—康复中心—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未来,这会是一种个体化、便捷、经济效益高、受大众推崇的服务方式。其服务职能包括运动营养指导、运动康复、健康管理、保健理疗与咨询等。服务对象可以是有康复理疗需求的人群,还可以是亚健康和健康人群,有利于形成双向转诊的服务职能。

因此,全民运动康养,体医融合要落地有方。建设“互联网+”的康复医疗服务圈,将住院康复、门诊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的人群纳入其中,是一种链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康复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康复医疗保险覆盖,有助于康复服务网络资源的长效共享,更易契合大众对康复医疗、营养健康管理的心理需求。

4 结语

综上,体育天生携带着健康的基因,体育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恰逢其时[8]。促进体育与健康、医疗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必定要创新思路、务实举措。对一体化合作办学运行保障机制深入研究,对运动营养与康复实训平台搭建工作深入推进,可让全民健康惠及百姓福祉,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体医营养康复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