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宝 梁兰菊 张兴坊 郑桂兴 王猛 高炬
枣庄学院 山东枣庄 277160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入门级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实践部分包括办公软件、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教育教学信息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的学习,计算机相关信息技术已是当前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之一。但是,怎样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样让学生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关注问题。为此,国内一些高校的教师学者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如刘忠慧[1]通过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从平台建设、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案例设计以及课内外的思维训练等方面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案;杨辉[2]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上的内容和方法都进行了探讨;韦晓虎[3]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分层教学、个性化实验、微课、开放实验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杨惠云等[4]探讨了如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周蓓蓓等[5]分析了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与学”的现状,提出了分层分类的教学思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通过利用OBE理论和“互联网+”平台,重新构造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体系;任会峰等[6]依托大学慕课(MOOC)平台,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论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个教学环节的实践过程,并分析了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互动教学模式,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江建[7]把网络道德教育融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改进了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方式,加强了文明上网文化建设,从而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依法上网;李胜等[8]提出了在教学中应用泛在教学学习模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周晓娜等[9]提出了教学过程中要求和鼓励并重,构建实践场景,深化教改配套政策的教学改进思路,这些教学探索改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情况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根据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我们从学生学习基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情况、考核方式方法等几个方面认真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首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面向的对象为大一新入学的学生,对新生来说,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处于教学辅助地位,课程不纳入高考,不计入高考总分,使得学生从思想、行动上不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因为高中时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高中时期,误以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比较简单,从而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同时,一部分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难以对计算机应用自如,又无法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以后学习和工作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学生不能明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与本学科本专业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不能认识到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对所学专业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而导致学生内心缺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学习方向不明确,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上课教学,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比,有诸多优点,比如,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同时还可以进行实际的演示操作、承载更多的教学信息等。但是,调查发现,部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上课教学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把课本上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把多媒体教学变成为“书本教学”,不能体现出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都只关注自己的知识讲解,与学生很少互动或没有互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但是对于相关章节知识,教材所用内容过于陈旧,没有反映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前言知识,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情况和现实需要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教材的前面几个章节主要是理论讲授,比如计算机理论、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网络知识等,概念比较多,比较抽象,不是很好理解,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如果按照教材上的章节逐一进行知识讲解,由于课时量较少,很难全部讲完,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更不用谈最佳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上课之后也不明白所学知识,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为32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1,即16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通过近些年的授课及观察,授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大部分时间都只进行软件或系统的演示教学,学生坐在座位上被动地观看、被动地接受,对很多操作知识大多一带而过。当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因理论所占课时太多,在完成相关的基本操作后,几乎没有留给学生进行配套练习的时间。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安排,有些章节需要理论授课,比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等,而其他章节均需在实验室上机完成,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的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等。
目前,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分数成为衡量学生掌握程度、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教学效果较差,存在学生应付考试现象,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基础课程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各学科各专业的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各学科、各专业的学生都制定相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并且对各学科、各专业的知识不能紧密衔接。对于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有些学科专业的学生想要学习但不在教学内容范围内,而一些内容又与学科专业相关度不大。同时,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如果在上课时采用统一的“零基础”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仅是顾及了一部分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而会使得一部分已经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宜采用分层分类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来设置课程和实验,确定所需讲授的知识,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对于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有一定基础,另一类没有基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两类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设定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从而实施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计算机思维,“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过渡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采用“分类教学”“分级教学”等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运用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线上学习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线上的教学平台资源可以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进一步补充,并且线上学习与时间和地域无关,它为学生提供了更深、更广的资源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同时从课堂和线上获取知识,能够对课程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广泛。混合教学模式从课程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师生交互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获得学生更多的支持与参与,实现混合教学共建局面。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课程,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为了能在一个学期内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根据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不同教学目标和大纲,可以将课程内容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各个专业、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重点练习。同时,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需要,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并充分考虑知识的难度和综合度,做到既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将知识点融入教学案例中,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领悟和体验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需要做到充分了解当前的技术发展动态,能够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打造生动的教学课堂,吸引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兴趣。教材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依据,在选用教材时应考虑课程内容的衔接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我校每年都会根据教学情况、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来选取合适的教材,除了传统教材外,依托大学慕课、爱课程、超星、智慧树、省在线开放课程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网络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课后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模块制作相应的课件、讲义、指导书等,可满足各学科、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摆脱了传统教材形式的单一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多采用验证实验,知识点枯燥乏味,学生对验证课程的兴趣不大,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限制。我们对课程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1)转变思想,加大“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程的重要程度,在总课时量32学时不变的基础上,课程全部安排在实验机房上课,把以理论为主转变为以实验为主;(2)加强上机实验,实施分层、分类、案例教学,通过因材施教,结合案例分析、网络资源,将枯燥的知识融入具体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操作要领,理解和体验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在课堂、网络学习的基础上,为保证教学效果,布置一定强度的作业和练习,教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但也不限制寻找作业答案的途径,强调掌握相关知识要点是最终目标,排除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固有思维。同时,教师和学生保持联系,遇到疑问可以随时答疑,让学生长久保持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考试考核方面,若仅仅进行理论考试,则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应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构建面向应用性、侧重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创新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考核分为平时上课、线上学习、期末考试三部分,这三部分成绩的占比分别为20%、20%、60%。平时成绩是基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来约束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缺勤、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线上学习成绩是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资源进行自觉学习获得的成绩,教师可以基于线上教学资源平台,让学生参与练习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上测验后,平台可以自动生成学生学习的数据曲线,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和分析学生的实时动态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调整后面的教学规划。期末考试成绩是对学生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综合检测,考试采用上机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随机从试题库中抽取考题,自2019年起,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杜绝学生通过背题库应付考试的现象,我们学校要求学生参加山东省组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科学合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科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差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等,做到因材施教,而且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也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