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科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完善,还需要积极关注所有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教书育人活动的全过程。“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不仅进一步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了高校思政育人改革的基本方向,因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要重视“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通过“三全育人”模式来提升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持,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形成有效的推动和促进。
“三全育人”是新时期重要的教学任务,强调全面培养人的能力,充分调动各类积极要素,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使更多的人员、内容和形式融入思政教育中[1]。具体来说,“三全育人”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员育人。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基础内容,它是从教育主体层面来说的,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如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都有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使思政教育实现“人人参与”的效果。这样一来,不同教育主体在各自维度上发挥教育功能,共同促进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全过程育人。全过程育人是基于教育历程层面而言的,是指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思政教育要始终跟进,每个时期和每个阶段都不能出现教育断裂的问题,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学习等的全过程,使思政教育贯穿始终,从而保证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第三,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基于教育空间层面而言的,是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丰富教育内容、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为学生创设优越的求知环境、开发建设先进的学习与互动载体,使教育对象能够借助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学习与实践,可以依托丰富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接受思政教育,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课内课外相衔接的良好教育局面,推动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全员育人是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基础,综合多方教育主体,发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力量,由此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要加强联合社会、家庭等教育主体,构建全员育人模式[2]。首先,学校是全员育人的核心阵地,高校要将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等都纳入思政教育的主体范畴当中。第一,要明确思政“三全育人”的主体力量,即把思政教师、学生辅导员放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来,他们的教学与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素质,所以应当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制定更高的标准,能够依托社会时事热点、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兴趣偏好等制订全方位育人方案,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主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了解更加深入,因此辅导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行为偏差,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第二,专业课教师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主体,专业课教学中除包含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包含很多思政元素,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和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如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高校管理人员也要发挥思政教育主体作用,高校管理者、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其他教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要有意识地学习思政知识,在与学生接触时能够更好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政教育。其次,发挥家庭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家庭氛围、观念等是影响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要重视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家校协同形成合力,相互共享学生在学校或家庭的思想、行为状况,这样一来能够使思政教育更加全面深入。再次,高校要加强与社会教育组织的合作,发挥社会的思政教育功能,如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公益组织、优秀企业组织等,形成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扩大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对于高校来说,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就必须保证思政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思想行为持续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构建思政教育的全过程育人模式。全过程育人是“三全育人”的核心部分,强调以生为本,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持续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政教育[3]。对大学生而言,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他们的思想认知、行为模式、价值观等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校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育人策略,实现全过程育人的有效覆盖,进而构建“三全育人”模式。首先,大学新生阶段的思政教育。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同学以及学习方式,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迷茫、焦虑、兴奋、无所适从等,其中一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行为,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引导与管理措施,如对新生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咨询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消除负面情绪,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大学中间阶段的思政教育,主要是面向大二、大三学生而言的,他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大学生活,同时还没有面临就业或升学压力,心态较为平稳,基本都处于常态化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思政教育的重点是三观教育以及思想行为的构建完善,学校针对大二、大三学生要开设常规的思政课程,如思修、毛概、行策等,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再次,大学毕业阶段的思政教育。毕业阶段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升学、创业、考公等不同选择,心理压力巨大,很多学生因此出现焦虑、紧张、沮丧、悲伤等负面情绪,对未来丧失信心,在这一阶段,高校要将思政教育重点放在心理疏导、职业规划、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对未来的规划和方向,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校要根据学生需求持续、不间断地开展思政教育,保证全过程育人的质量,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教育模式。
在“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中,实现全方位育人是重要目标,方法的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育,而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理念,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发挥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作用,构建课内与课外相衔接、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良好局面,营造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4]。首先,要把实践教育活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避免理论教学比重过大的情况。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解思想品德、行为心理方面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思政理论,无法与实践相联系,对自身发展指导效果有限。基于此,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政实践教学,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依托学生社团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如担任学校周边社区里的志愿者,开展慰问革命先辈、做义工、敬老院汇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战争遗址、博物馆、历史古迹等,培养大家的民族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实践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次,开展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当前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政教学,例如开设思政教育网课、建设学习平台,开发思政学习小程序、拍摄思政学习视频等,使学生能够有更多渠道来学习思政内容,同时网络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有视频、图片、语音、故事等,思政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大大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得到保障。
在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三全育人”模式对很多高校来说都是新的尝试,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三全育人”模式的教育效果还需要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势在必行[5]。基于此,高校要重视“三全育人”考核体系的构建,从不同角度评价“三全育人”模式下思政教育的效果。首先,对高校内思政教育的不同主体制定考核评价机制。高校要明确不同教育主体如管理者、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责任,然后制订考核评价方案并定期对各教育主体进行考评,对教育主体的考核内容可以涉及教师日常开展思政教育的课堂内容、课外活动、资源素材、教育方式等,教师可以通过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教学档案等呈现自己的思政教育成果,将考评结果纳入他们的个人考核记录,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等的参考依据,由此激励高校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其次,高校要建立学生思政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只有科学全面考核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才能评价“三全育人”体系的科学性。由于思政教育较为抽象,因此制定考核体系要兼顾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政学习成果。定量评价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思政教育的试题,考核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定性评价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6]。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在日常思政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活动频率、参与态度、优秀实践成果等纳入考核范围,由此全面考核学生思政教育的成果。
总之,思政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核心手段,对大学生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思政教育的开展,通过“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构建来实现思政教育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使大学生接受全面、完整、持续的思政教育,助力高校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有效对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