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高职院校将基层党建与融媒体相结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指示的重要方式,也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现状,探索融媒体与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融合模式,是新时代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曾经采用“人传人”的方式开展活动和教育,信息的传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信息的准确性也会随着“口口相传”而减弱。近年来,随着融媒体的崛起,基层党建工作与融媒体逐渐融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组织力逐步提升,“人传人”的形式逐渐变成了“技术到每一人”的方式,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地将教育内容和活动要求精准传达到每位同学。
当前,各大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党建与融媒体的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金职这十年 党的建设篇》《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系列活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声述百年·讲好党史小故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官微中专设党建栏目,包括《学习周报》《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一起看两会》等,这些官方微信综合运用了资源集成、智能互联等手段,将融媒体与党建相融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在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对于党和国家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的了解和学习,需要经过传统媒体的传播。而融媒体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优势,而且具有快捷便利的优势。每当党和国家颁布了新政策法规等,融媒体平台会以多种方式发布,群众接触信息会更加迅速,提升了基层党建的时效性。
当前,融媒体平台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以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为例,以人民日报、人民网为主的国家级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党的二十大报告知识你知道多少?》《一图速览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手账》等内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转发,第一时间让全体师生了解到党的最新方针和政策。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传统活动存在于党员、支部之内,但随着融媒体的加入,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不在局限于党员、支部之内,而是通过融媒体,形成支部与支部、总支与总支、党委与党委,甚至存在于各高职院校之间,形成了高职院校在融媒体平台上的“大党建”格局。也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党员参与到基层党建活动中来,促进基层党建与融媒体平台的相互融合和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融媒体平台的发展相互促进。各大高职院校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注重在融媒体平台上打造党建元素,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官微“SXPI 信言信语”中就开通了多项党建栏目,《学习周报》《看动漫 学党史》《党日活动》等都在其中,这些栏目平均每期的阅读量都在一千人以上,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党的先进理论,参与到党的生活中去。
“无差异化”信息是指网络上传播信息的无差别化,所谓无差别化就是无论是否符合受众群体的需求,不经过筛选进行传播。这种“无差异化”信息对青年大学生党员就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青年大学生党员是党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青年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无差异化”信息依赖流量推送,过度迎合受众的喜好,若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整日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则会形成偏颇的价值观念,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从而会产生一连串的负面效应。
根据目前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特征,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社交基本在于浏览短视频、网络游戏、社交平台、各大视频平台等,甚至浏览抖音短视频或者打游戏可以持续数个小时之久,严重影响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若党员同学整天沉迷于网络,则对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有一定影响,对党组织的权威性、组织力和执行力具有一定的挑战。
在融媒体娱乐化盛行的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融媒体大数据算法会分析受众的浏览痕迹与关注偏好,优先推荐其所偏爱的带有娱乐性质的信息,以此为手段占领以青年学生为目标受众的流量市场。大学生党员身处普通学生群体之内,极其容易受到娱乐化信息影响,对于具有正向价值观的党建信息反而不重视,甚至出现对国家政策、方针等内容的刻意质疑,严重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权威性、政治性、引领性。
融媒体平台中,短视频平台占据了主导地位。抖音、快手等是当前大学生最受欢迎的形式,可这类平台中娱乐性质信息占据多数,甚至部分视频会出现低俗化,这些海量的低俗化信息的传播,使得基层党建弘扬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引领性的视频受到了挤压,影响了大学生党员正统的教育管理。
融媒体平台具有“快、广、泛”的特点,“快”体现在传播速度快;“广”体现在传播面广;“泛”体现在传播内容广泛,不聚焦。在网络媒体“回音效应”影响下,大学生常沉溺于娱乐、枯燥的、快节奏的文化之中,这类文化又极其容易吸引流量,在大数据的搜索下,会不断给大学生推送同质性文化产品,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的党建教育主要是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通过党课、党日活动、撰写心得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高度、思维广度和深度。但在“快、广、泛”的融媒体盛行的时代,学生在平时浏览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微博等平台时,容易被大数据推送同质化,从而沉溺于“兴趣泡泡”中,影响大学生获取多样化信息的渠道。另外,受到“回音效应”的影响,容易形成圈层文化,芭比风、洛丽塔风、奶狗风充斥着大学生生活,对大学生的生活圈、交际圈、组织圈造成固化,影响了传统党建形式如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的有效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融媒体与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互融共通的有效手段。融媒体需要借助党建的高度和深度来提升媒体平台的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基层党建需要借鉴融媒体传播快速、受众量大、容易接收等特点,提升党建教育的质量和受众人群,从而达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成就的特点。
2019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第五章第十二条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进‘智慧党建’”。三年来,智慧党建已经在全国实施并应用于每个党支部,呈现分布广、执行力强的特点。构建“智慧党建”的“智慧”,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置顶“智慧党建”党的建设目标,提升党员荣誉感。“智慧党建”是借助于融媒体手段形成的党建方式,用媒体的形式呈现出党建的内容,必须把党的建设置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可以借助新浪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融媒体传播平台,将党的建设目标与其融合,既能宣扬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也能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探索党的建设新业态,形成相辅相成的互赢局面。
二是加强“智慧党建”党员管理任务,提升党员存在感。目前,党员的录入、转出、教育等工作都可以在智慧党建平台上进行信息录入和更新,方便了大学生党员毕业后党关系的转接,提升了党员的存在感。但在跨省转接技术上还须进一步加强,这一技术一旦突破,就可以大大提升党建工作效率,方便党员关系转接,让党员少跑路,提升存在感。
三是提升“智慧党建”宣传教育质量,提升党员获得感。“智慧党建”宣传教育质量的把控来源于党建内容的质量把控。如何利用融媒体平台,将传统的党建教育内容,形成既新颖又有趣味的党建内容,仍须进一步探索。比如,诸多高校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更新了微党课、微团课宣讲,将课堂上的内容搬到网络上,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实现智慧党建与传统党建、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的有机结合。
党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要创新党建方式,就必须引入新内容。将以“奉献、友爱、团结、互助”为宗旨的志愿服务与党建内容相结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信息工程学院就提出了“党建+志愿服务”的口号,在所有党员从申请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累志愿服务时长,让党员在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身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真正教育有力、掷地有声。借助于融媒体,“党建+志愿服务”也需要进行推广和宣传,具体做法如下:
一方面,紧跟热点和焦点,提升党建宣传实效。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在国庆节、劳动节、新年或者是党的重要会议期间,要结合当下最热的政治事件,创新党建教育内容,将“党建+志愿服务”活动上传到网上,引起共鸣和讨论。但需注意高点击量、点赞量、阅读量的视频传播手段,不断进行学习和更新,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主题鲜明、震撼力强的传播手段,提升党建宣传实效性。
另一方面,紧贴需求和实际,提升党建亲和力。以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为例,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古代和现代的邂逅,吸引了大批观众和粉丝的观看,让学习典故不仅存在于书本中,看电视也能学习,甚至学习效果更好。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党建要利用好融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党员的需求和实际,紧贴学生现实,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讲好学生的故事。比如:可以开展“青年有话说”“我就是最亮的星”“强国有我”等党建活动,挖掘青年群体的创造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党建活动的内容策划、方案设计、价值宣传等方面,才能够真正提升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青年群体的巨大能动性。
打造“党建+媒体活动”平台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扩大党建活动影响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打造一个平台应该注重以下工作:
一是提升高职院校党组织的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化的水平对打造党建媒体平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传统党建与智慧党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基层党组织应注重对信息化水平的培养和学习,为打造“党建+媒体活动”平台创造技术基础。
二是广泛整合各大党建平台的数字资源。从国家、省级、市级、校级、院级都有党建元素的使用,党组织应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党建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有感染力、有理论性且喜闻乐见的党建教育模式。
三是创造出质量高、接地气的党建内容。质量上要与党的政策方针对标对表,结合本支部的实际情况,并注重高校党建活动主题是否“接地气”,形式是否吸引人,活动开展过程是否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让更多同学参与到党建活动中来,让更多同学接受和认可党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