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將汉族的审美特点、中国画绘制技艺与唐卡形式“跨界”融合,形成了具有“汉风藏韵”特点的汉风传统彩绘艺术,并因此成为太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风传统彩绘艺术项目传承人,她就是国内第一位唐卡女画家、太原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西宝嘉唐卡艺术研究院创始人——谢宝明。
彩绘,在中国自古有之,称为丹青。唐卡,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绘画艺术,所用颜料取自天然矿石。二者融合,将会产生怎样的绚丽?3月8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山西宝嘉唐卡艺术研究院聆听了谢宝明的讲述。
记者跟随谢宝明的脚步,走进工作室里间,一排13幅带有太原地方特色的《晋祠侍女组图》映入眼帘。晋祠圣母殿中的宋代仕女塑像因其神态各异、表情生动、酷似真人而闻名,人们惊叹于古代艺术家的高超雕塑技艺,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谢宝明用汉风传统彩绘手法将其展现出来,亦是栩栩如生。谢宝明说:“在晋祠,当我站在侍女像前,仿佛听到她们的窃窃私语和轻轻叹息。我要用汉风传统彩绘手法,展现‘晋祠侍女’的迷人风采。”
在《晋祠仕女组图》的创作过程中,谢宝明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观察这些塑像,尝试与她们“对话”。在遵循原作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最终确定出创作方案。经过绷布、刷胶、磨布、打线、上色、晕染等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创作过程,一组鲜活生动、充满灵性的晋祠侍女在谢宝明的笔下“复活”了。
谢宝明出身书香之家,她的父亲谢永发是著名画家。她自幼随父亲学习绘画,从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绘画工作,作品神形兼备,其绘制的“文殊菩萨”至今被五台山普寿寺收藏供奉。
“汉风传统彩绘艺术,是以中国传承千年的壁画艺术为基础,使用纯天然矿石宝石颜色,如珍珠、珊瑚、松石以及纯金银等为材料,将作品绘制在布、皮、墙以及纸上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它在材料上主要借鉴了唐卡的绘制技艺,从画布制作到各种材料的准备都有比较严格而规范的形式。”谢宝明说。
汉风彩绘艺术的画作成品颜色富丽堂皇,因为矿石颜色的特点,它可以历经千年不变色。谢宝明认为,汉族传统绘画形式与唐卡绘制技艺相结合,在造像、开脸、构图等方面,以汉族特有的优雅、内敛、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表现汉族题材或具有汉族审美特点的彩绘艺术。
在初步了解了汉风彩绘艺术后,记者又欣赏了几幅谢宝明的作品。其中一幅画中,人物整体有圆润流畅之感、翩然若非之态,虽是古风却好似现代的漫画风格。经谢宝明介绍后,了解到这幅画的灵感源自于永乐宫壁画《伎乐图》。原本这些伎乐彩画就新颖别致,富有创意性,吹奏者面腮鼓起,击鼓者衣袖飞扬……而谢宝明采用了汉风传统彩绘的手法,将它创作成Q版。
“这样的创作,一方面是配合现代人对古风展现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这种Q版的形象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喜闻乐见,有益于传承。”谢宝明在《花好月圆》的作品前向记者介绍。
山西本身是一个文物大省、文化大省,很多作品穿越千年依然能打动人心。“所以,作为一个山西的画家、艺术家,或者说传承人,我希望创作更多关于山西本土的题材,把山西文化很好地传播出去,也希望通过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这种绘画技术,愿意传承下去。”谢宝明说。
太原市非遗保护,一直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采用多渠道、多维度手段,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赋予传统非遗新的内涵。为此,谢宝明在艺术的天地间辛勤地耕耘着,她渴望在晕墨点彩之间,将悠悠汉风传得更久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