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慰慈
摘 要:为提高教育质量,让幼儿更好地成长,很多幼儿园会开展以玩耍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规模不大,却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幼儿园教育手段。幼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状况,考虑幼儿成长的需要,为幼儿设计丰富的游戏玩耍区域,保证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区域活动 有效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幼师应按照教学目标,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幼儿开展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趣味性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从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发展现状来看,问题是存在的,幼师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优化区域活动设计,从而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幼师认知不充分
有的幼师认为,设置区域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开展教学,因此他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常常会以教学为主,忽略实操环节,导致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流于形式。
(二)活动区域条件不完善
要顺利开展区域活动,就需要保证在区域内有供幼师开展教学、幼儿实践的材料和道具。但从目前来看,幼儿活动区域的材料存在摆放随意、类型不多、未能及时更新等问题,这就导致区域活动不能顺利开展。除了这种现象,有的幼儿园为了节约经费,还会要求幼师自己制作活动区域需要的材料,而这些手工做出来的东西不能长期使用,缺乏再利用的价值。
(三) 缺乏专业的区域活动指导
幼儿年龄较小,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幼师要在一旁指导,从而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然而,有的幼师没有正视自己的位置,在幼儿开展活动的时候过分强硬,常常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来开展活动,这严重影响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二、提升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事先明确开展区域活动的要求
幼儿园要为幼儿的发展准备各种各样的活动区域,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区域活动中。常见的一些区域包括美工区、创意坊、自然角、图书区等。在设计好相应的区域以后,为了维持区域内的秩序,幼师要在组织幼儿正式开展活动前,先制定好每个区域的专属规则。例如,在美工区活动的幼儿需要做到小心胸前剪刀、保持衣服干净、爱护美工区的各种美工材料等。教师还要向幼儿解释每条规则的意思,让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注意遵守规则。自然角对应的规则就是要认真观察、轻声说话、爱惜植物,听到口哨声以后要立即将植物放回原处……幼师在每个区域都应设置好相对应的规则,并于活动前告知幼儿,引起幼儿的重视,这样可以有效维护区域内的秩序。有的幼师做过统计,带10个幼儿到美工区开展活动,有8个幼儿从活动开始一直到结束都严格遵守了区域内的各种规则,这说明提前明确区域活动的要求,可以保证80%的幼儿都严格按照区域内的规则开展活动。因此,要想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活动规则,并事先告知幼儿,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二)把握幼儿和幼师在活动中的角色
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的参与者不只有幼儿,还包括幼师。幼师除了要制定明确的区域活动目标,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只有考虑幼儿的需求来设计区域活动,才能使幼儿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是主体,幼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师要引导幼儿正确开展活动,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幼师在指导幼儿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在维护幼儿自主思考、独立实践的前提下,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从而实现幼儿的发展。
恰当的指导包括幼师语言上的鼓励。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十分渴望幼师的赞美。在活动中,若是幼师可以做到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那么幼儿就会变得信心满满。曾经有科学家专门做过儿童心理方面的实验,科学家找来100名儿童,将他们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是控制组(实验人员不对他们做任何评价,并且待在单独的教室里)、夸奖组(实验人员经常夸奖他们)、批评组(大部分时间内获得的都是批评和指责)、旁观组(实验人员不做评价,但他们可以看到夸奖组和批评组的表现),这几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规定的时间都是统一的。最后考核发现,夸奖组的成绩是第一。这给了幼师一定的启示,即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师要对幼儿的一些表现做出肯定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幼儿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更认真地参加活动。
(三)丰富区域材料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础是各种各样的材料,幼师要尽可能地丰富区域内材料的类型,这样幼儿才有机会开展更多活动。每个区域内都有专属材料,如果在开展某个区域活动時,幼师要求幼儿只能使用这个区域内的材料,那么活动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组织幼儿开展某类区域活动时,在不影响其他区域活动的情况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别的区域内选择自己活动需要的其他材料,从而实现区域材料的最大化利用。为了让幼儿更加顺利地开展独立实践,幼师要在每个区域内都放一些和幼儿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材料,这样可以让幼儿产生熟悉感,帮助幼儿快速融入活动。除了要为幼儿准备生活类的材料,幼师还要注意及时更新区域内的各种材料,并根据区域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准备更加丰富的新材料。
(四)要给予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只有让幼儿独立完成各种区域活动,才能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过去的区域活动教学中,幼师常常占据主导地位,不会主动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要想提高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学会等待,即留出时间让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究。在等待的同时,幼师要做好观察工作,及时给幼儿提示,让幼儿获得尊重,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
除了要做好等待工作,幼师还要做好点评工作。幼师需要提前规划好活动时间,预留出5~10分钟对幼儿刚刚结束的区域活动进行合理的点评。合理的点评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让幼儿知道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任务。考虑到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幼师在点评的时候,要尽量用正面的语言多对幼儿进行鼓励,这样可以引起其他幼儿的模仿,促进所有幼儿共同进步。在活动评价环节,幼师要注意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从而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认真听取点评。
总之,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有效的区域活动,并组织幼儿积极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是幼师需要努力完成的教学目标。首先,幼师需要明确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师认知不充分、材料准备不充分、没有专业的活动指导等。针对这些问题,幼师应事先明确区域活动的要求,把握幼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的角色,丰富区域材料,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这些手段可以让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让幼儿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媛媛.基于幼儿园教育探究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65-66.
[2]何婷婷.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知识文库,2021(21):28-30.
[3]王海霞.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5):159-160.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少年宫红谷滩艺术幼儿园)